旅遊中,最開心的是“四美俱”,最嚮往的是“二難並”

非言非語:

充裕的時間、充沛的體力、足夠的盤纏、趣味相投的遊伴,是來一場賞心樂事旅遊的四要素。


旅遊中,最開心的是“四美俱”,最嚮往的是“二難並”

來自網絡


“四美俱、二難並”,旅遊界的中國夢

在公元675年的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少年王勃在滕王閣上,躬逢勝餞,一時,勝友如雲,高朋滿座,天氣宜人,景色無限。於是,大唐才子,逸興湍發,神思飛揚,乃揮毫潑墨,成就了一篇流傳千古的名篇——《滕王閣序》。

非常想說的是:

王大才子不僅寫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還點出了驢友們最嚮往的旅遊最高境界——

四美俱,二難並。

俱、並,就是完備、齊全的意思。

那麼,旅遊,有哪四美呢?

經典的解釋,算是南北朝第一驢友、著名詩人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詩集序》中所說的: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

良辰,就是美好的時光;

美景,就是美好的景色;

賞心,就是美好的心情;

樂事,就是美好的體驗。


旅遊中,最開心的是“四美俱”,最嚮往的是“二難並”

來自網絡


那麼,“二難”呢?中學語言課本里解釋說,是“賢主、嘉賓”,這就不免牽強、而且侷限!

二難,是指上述“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很難兩全齊美。

首先,良辰和美景,就很難同時出現。比如——

清明時節,奼紫嫣紅開遍,但我們未必有時間去遊春啊;

有美景未必就賞心,林黛玉面對落英繽紛的桃花,還悲傷地流淚哭泣呢;

還有,能賞心,又未必有樂事,有些地方,只能走馬觀花,不能置身體驗……

其次,每一項美事之中,又包括兩項以上的內容,也很難“並”。比如——

良辰,

美好的時光,既有“天時”的良辰吉日,又有“人時”的閒暇假日,

重陽登高固然好,但你若有重要會議、要加班、沒節假日,也只能坐失良辰;泰山日出固然壯觀,那也得正好你逢上晴朗的天氣。

美景,也分時間,冬天到桃花源,只能看到殘枝枯葉,秋天去洛陽,哪裡有牡丹花呢?季節性的旅遊特徵,真是苦煞了景區,也苦了沒有節假日、工體假的上班族啊!

賞心,有的是因為景、有的是因為人、有的是因為故事。有酒無花少精神,有花無酒俗了人。

而人的問題,又分幾種:景區服務欠缺,則遊客不僅不賞心,常常還會鬧心;反之,遊人若是素質欠佳,糟蹋景區、破壞環境,甚至不聽勸阻、無視告示牌,擅自闖入虎穴狼窩,那不僅是鬧心,簡直就是傷心了!

況且,旅遊還講個伴,充裕的時間、充沛的體力、足夠的盤纏、趣味相投的遊伴,這可是來一場賞心樂事旅遊的四要素啊。

旅遊中,以趣味第一,這叫“樂事”,所謂“體驗式旅遊”是也。

菜飯難以下嚥,旅館髒兮兮的,路上堵車塞車以及亂停車被罰款,景區路線不合理,購物受假冒偽劣的騙,娛樂項目或低俗不堪、或了無創意、或有安全之虞,都不是“樂事”,而是“怨事”、“憂事”、“悲事”了!

不過,時事正在改變中,有眼光的旅遊區,都在朝“二難並”方向努力,比如——

黃山秀甲天下,但冬天是淡季,他們就開發了雪景;海南是冬天的天堂,夏季無人,他們就開發了潛水。

嶽西天悅灣,結合禪宗聖地,讓你一邊泡溫泉養身,一邊聽禪音養心,也是身心俱養的“二難並”了。


旅遊中,最開心的是“四美俱”,最嚮往的是“二難並”

來自網絡



什麼時候,公休假制度普遍執行了,人們消費有底氣了,景區服務完善了,詩和遠方完美結合了,到那裡,我們旅遊時,真的就可以“四美俱、二美並”了。

看來,“四美俱、二美並”,也是旅遊界的中國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