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種病,簡直就是為中醫“量身定製”!


這六種病,簡直就是為中醫“量身定製”!



過敏性疾病


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一般屬於免疫功能紊亂。

由於免疫系統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用西藥很難找到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藥後容易反覆。

而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調節,認為過敏是由於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常屬於激素分泌紊亂,如果單純調節某種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劑量,還容易引發體內一系列激素變化。

中醫從整體調節婦科也是一門強項。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採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脾胃病


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複雜。西藥多為單成分,不如中藥個體化治療(一人一方)更容易貼近病情。

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


中醫常被稱為 “慢郎中”,但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正確,咳嗽、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也適合中醫治療,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複雜慢性病

慢性腎炎、風溼病、中風後遺症等,西醫可能會採取激素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醫通過辨證選方,喝湯藥或扎針灸,效果不錯,對肝腎功能的損害也小,腫瘤患者配合內服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的毒副作用。

非器質性疾病


有些人平時容易出現疲勞乏力、精力不足、頭暈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煩躁等症狀,雖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經西醫化驗、拍片檢查卻發現不了明顯的器質性異常。

這些也是中醫擅長的領域,可以針對這些症狀選藥,做到提早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看中醫前做到6個“不”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但很多人去看中醫前,經常因為忽視了一些細節,而影響了中醫師對病人氣色、舌脈的觀察,進而影響對病情的診斷。看中醫前,一定要做到6個“不”。


這六種病,簡直就是為中醫“量身定製”!



1

不化妝


“望診”對診斷非常重要,一定要讓中醫師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2

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藥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變得白膩;楊梅、烏梅等,容易使舌苔變黑;咖啡、橘子等,可能使舌苔變黃;就診前剛喝熱飲,可使舌質變紅。

3

不使用或食用氣味濃烈的東西


不要使用氣味濃烈的香水或護膚品;不要吃氣味濃烈的食物,如蔥、蒜等,以免影響聞診的準確性。

4

不做劇烈運動


脈診是中醫診病的重要手段,就診前應儘量保持心情平靜,避免情緒急躁和劇烈運動等因素,對診斷造成影響。

5

不頻繁更換醫生


很多疾病的治療需要一定時間,而頻繁更換醫生只會造成治療的重複。

6

不沿用過去的處方或別人的處方


有些人認為,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著,以備將來症狀再次出現時使用,或者看到別人跟自己的病情類似,便將別人的處方拿來自己用。這是不正確的。

中醫在診病治病過程中,非常重視個體的體質差異,患病的原因、時間、地點、表現不同,方藥都會不同。除非醫生允許,請不要沿用以前的處方,或他人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