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筆,根本就不是錯字

如題,網上有人因為避暑山莊匾額上的“避”字多了一橫,

把它當成中國第一錯字。

導遊們也如是說,說康熙皇帝寫錯了,大臣們都不敢說等等。

事實真相到底如何?

老羊又翻了兩晚上的書,查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多這一筆,竟包含了康熙皇帝的治國方略!


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筆,根本就不是錯字


1.

康熙四十年(1701年)冬,康熙皇帝出喜峰口行圍,同時尋找建立新的行宮的理想場所。

他經過孟子嶺、龍鬚門、黨壩、雅圖溝、七溝、三溝、雙峰寺以後,沿武烈河南下,在回喀喇河屯行宮的途中,路過熱河上營,被這個寶地所吸引,決定在此建立新的行宮。

1703年熱河行宮開始建設,1708年初具規模。

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皇帝親自題寫匾額,就是這個“”字多了一筆的“避暑山莊”匾額。

皇上寫的,大臣們自然都說好,可這胖胖的、和藹的筆畫,好在哪裡呢?

沒人說。


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筆,根本就不是錯字


七十年後的1780年,康熙皇帝的孫子乾隆皇帝七十歲生日,在避暑山莊舉行盛大慶典——萬壽節,王公大臣們都來了,蒙古貴族來了,外國使臣們也來了。

朝鮮來的使者叫柳得恭,回去後寫了一本書《灤陽錄》,後來覺得不過癮,就又寫了《灤陽續錄》,書裡對康熙皇帝寫的這個匾額,發表了一通議論:

他說: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莊,實質是為了鞏固邊疆四邑,在承德對少數民族實行一套懷柔政策。這裡明明是皇帝施展權術的地方,可皇帝偏偏用了“避暑山莊”一詞,從中絲毫看不出任何政治痕跡,似乎使人進入一個富於閒情逸致的環境,它好像是一層薄薄的輕紗,掩蓋了政治統治的實質,叫人看後產生一種輕鬆的感覺,可見康熙“用心之良苦”。


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筆,根本就不是錯字


2.

康熙是個做事認真的人,用“心”寫的字,肯定不會是錯字。

1707年,就在康熙皇帝寫避暑山莊匾額的前兩年,他專門就錯字的事情和大學士溫達說:

剛剛因刑部匯奏事情的奏疏中,有一個錯字,我用紅筆改了。內外各個衙門的奏章,我都一一觀看,外人不知,以為我未必通覽。其實我對於一應奏章,只要看到錯字,一定改正。有翻譯不通順的,也一一加以修正。

康熙五十七年春天,康熙皇帝身體不適,到秋天時來塞外行圍,身體才逐漸好了起來。

十一月,他召集各位皇子、大學士、學士、九卿詹事、科道等人,到乾清宮東暖閣開會,總結自己從政以來的成就。其中說到文字,他說:

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時不謹,即貽千百世之患。......故朕蒞政無論鉅細即奏章內有一字之訛,必為改定發出,蓋事不敢忽、天性然也。

所以,康熙此時不但是皇帝,還是語文老師。

康熙的文學功底和史學功底都非常紮實,一個大國皇帝,每天日理萬機,還堅持讀書、寫詩、寫文章。

1684年,康熙南巡,船到南京燕子磯,康熙皇帝讀書到三更天。

侍講學士高士奇過來勸他注意身體,他說:

我從五歲起就知道讀書學習,八歲即位,就以《大學》、《中庸》的訓詁問題請教左右大臣。每天讀的書,每句每字都能背下來。四書都讀通了以後,開始讀《尚書》,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的深意。

研究古代帝王,學習好的,批評差的。


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筆,根本就不是錯字


3.

在古代皇帝中,唐太宗無疑是康熙皇帝的學習榜樣,他多次和皇子及大臣們提起李世民。

康熙十七年五月,23歲的康熙皇帝去西郊觀禾,體察民情。

他對大學士明珠等人說:

我看自古以來的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於至治。

在處理邊疆少數民族關係問題上,康熙皇帝也深得唐太宗真諦。

康熙五十九年,諭大學士、學士、九卿等,他講解完邊疆疆域和各民族關係後,特別指出:今之土伯特,即唐之吐蕃,唐太宗時,以公主下降......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帝王在此相會了。

其實,唐太宗時,也有一個避暑山莊。

而且,唐太宗的避暑山莊寫“避暑”兩個字時,“避”字也是多了一筆。

這個避暑山莊就是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九成宮醴泉銘》裡的九成宮。

康熙皇帝在為避暑山莊題寫楷書體匾額時,用的是楷書。

但心裡想的肯定是唐太宗、是貞觀之治!

一個多了一筆的“避”字,體現的是康熙皇帝的治國方略!


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筆,根本就不是錯字


4.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從軍,三十歲就成為皇帝。

他開始時是用武力統一中國,後來靠高度的道德文明使遠方的國家和民族親附。

文治武功,萬國來朝,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

然而,多年的征戰,使他身體有諸多病痛。

每年夏天,長安城酷暑難熬,大臣們就勸他修建一個離宮別墅去避暑。

太宗推辭幾次以後,最後說別新建了,把隋朝的仁壽宮修復一下,改名叫九成宮!

唐太宗五次來此避暑,並在此暑期辦公,接待邊疆少數民族首領,處理國家大事。

貞觀六年四月十六日,唐太宗和長孫皇后在九成宮散步,沿途觀賞樓臺亭榭,信步走到西城的背面,在高聳的樓閣下徘徊,往下看到這裡的土地,略顯溼潤,於是用手杖掘地並加以導引,結果泉水隨之流湧出來,泉水甘甜如醴,故名為醴泉。

也是天降吉祥,是一件幸事!

秘書監檢校侍中鉅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文,歐陽詢書寫,刻在碑上,才有了現在人們看到的《九成宮醴泉銘》,

人們多是學習書法,又有幾個人去讀文釋義呢?


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筆,根本就不是錯字


5.

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隋之仁壽宮也。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巖聳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臺榭參差。

......

每弊炎暑,群下請建離宮,庶可怡神養性。聖上愛一夫之力,惜十家之產,深閉固拒,未肯俯從。以為隋氏舊宮,營於曩代,棄之則可惜,毀之則重勞,事貴因循,何必改作。於是斫雕為樸,損之又損,去其泰甚,葺其頹壞,雜丹墀以沙礫,間粉壁以塗泥,玉砌接於土階,茅茨續於瓊室。仰觀壯麗,可作鑑於既往,俯察卑儉,足垂訓於後昆。

......

唯皇撫運,奄壹寰宇,

千載膺期,萬物斯睹,

功高大舜,勤深伯禹,

絕後承前,登三邁五。

......

勤政、愛民、節儉、

對少數民族懷柔......

青磚灰瓦的避暑山莊,金碧輝煌的外八廟,抵得上十個萬里長城。

朝鮮使臣柳得恭深諳其理。

可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到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