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研态度写申诉,替小区拿回车库产权,看复旦教授的业委会体验


用科研态度写申诉,替小区拿回车库产权,看复旦教授的业委会体验

“复旦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大学的这句校训出自于《论语》,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大概意思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美国物理学博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首任创业院长,而在陈良尧教授“名片”的背后还有另一个身份——普陀区平江小区业委会主任。


用科研态度写申诉,替小区拿回车库产权,看复旦教授的业委会体验

(复旦大学网站上关于陈教授的介绍)

春节前夕,众蚁来到了复旦大学与陈良尧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话。抓住机会解决房屋结构缺陷等问题、与开发商打官司拿回车库产权,这位教授有的不仅是学术上的成就,作为业委会参与者的他亦是有很多值得被借鉴的地方。

(一)房屋结构缺陷,获得专项改造资金,解决业主困难!


这个小区也不过5百来户,但业主们都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背景,“众口难调”难以避免。这也是为什么陈良尧教授坦言,即便有着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经验,当受到业主信任和委托后,义务参与业委会事务管理,仍是一件复杂的工作。

满打满算,陈良尧教授参与业委会工作至今已有五年之久。而他向我们传授的第一个“经验之谈”就是:“你要理解政府的政策,找到问题的原因,再找到解决方案,你才能解决问题。”

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出于对上海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的考虑,特别颁发了关于加强本市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工作意见的《沪府办发〔2014〕52号》文件,“谁的房子谁负责、谁造成的原因谁负责”,要求对本市老旧住房开展安全排查,并对排查中发现的严重损坏房屋进行处置和整改。

在仔细研读与理解了该项政策后,陈教授发现自己的小区符合政策所描述的状况,希望通过政府政策来解决小区房屋的结构缺陷和漏水等长期困扰业主的问题。

在普陀区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小区业委会积极配合,及时抓住了这个“机会”,首先通过区政府委托的权威房屋检测机构,发现的确是小区房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缺陷是导致产生房屋问题的主因,需由开发商承担责任,负责给予修理解决。

另一方面,小区原有开发商也有自己的考虑,又委托另一家检测结构对房屋问题进行重复检测,却无法改变小区房屋结构设计和工艺存在缺陷的事实。然而,真正的困难是难以落实这么大一笔维修资金,小区也无相应的财力和物力。

对于开发商的“踢皮球”推诿态度,陈教授也没有等待。即便是有着繁忙的工作,陈教授仍多次给政府写信反映这方面的困难情况,希望小区的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最终,上海市政府出面进行跨区多方协调,由政府和开发商共同安排资金,帮助解决了小区的房屋结构缺陷等问题,与此同时,还解决了存在于小区内多年的违章建筑等老大难问题,促使小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我们小区房屋结构的主要问题已解决,你看今年的雨季,原来外墙开裂渗水和楼顶漏水的现象都没有了。”

平江小区的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之所以能得以解决,这个“研读与理解政府政策”是关键。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政府的政策可能就只是一堆官方文字而已,去理解的人少之又少。而“理解”又远非仅是两个字这么简单,其中,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二)用科研精神写申诉——替小区拿回价值上亿的车库产权

开发商好不容易承诺出资解决了平江小区的房屋建设质量等问题,但也有自己的另一份“心事”,又打起了小区地下车库产权的主意,通过法律途径,将小区业委会告上了法庭,试图拿回车库的产权。虽然开发商并无该地下车库的产权证,但该房屋在初始登记时写的是开发商的名字。

开发商上诉,业委会自然也不得不被迫应诉。对此,陈教授自己也调侃道:

“自从当了业委会主任,去了法院好多次。”

地下车库的停车管理费是平江小区公共维修基金增值部分的主要稳定来源,倘若失去地库产权,以及连带失去这笔合法收入,小区未来的管理和建设发展势必寸步难行。面对开发商诉求停车库产权的不合理主张,陈良尧教授也是努力去解决这些棘手困难,一方面向政府和律师咨询,寻求有良心的律师团队帮助,另一方面也努力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查找原始资料,包括20多年前小区的规划建设文件、规土局原始批文、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图纸等,可充分理解当时政府对小区的规划及其相关政策......

可以说,为了这起事关小区全体业主切身利益的法律纠纷案,陈教授与业委会成员一起,耗费了不少精力,来不得一点马虎。

我们在完成一篇学术论文时,引用的文献也都是需要从知网或是GOOGLE SCHOLAR这类具有权威的知识文库查找,并非我们随便百度出来的文章就能充当依据。而这也是为什么说陈教授在做业委会方面的工作时,以及在准备应诉材料时,都极具“科研精神”。

对陈教授来说,无论是做业委会主任还是为小区的停车库产权准备申诉材料等方面,都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一旦去做了势必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在这起小区车库产权的案例中,陈教授所坚持查找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就好比我们撰写学术论文中的参考文献,试问,还有什么要比法律法规更加可靠的论据呢?

关键点在于:这个地下车库设计之初是政府要求为小区生活配套建设的地下自行车库,属于非机动车库!

小区停车库产权的问题向来都富有争议性。平江小区建于1996年,现在的小区地下停车库改建于当时的地下自行车库(非机动车库),而非机动车库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按政府和相应法律文件,应属于小区全体业主共有。最终,普陀区法院的一审判决认为,该地下车库的产权归全体业主共有。

用科研态度写申诉,替小区拿回车库产权,看复旦教授的业委会体验

(上海市相关通知中关于业主共有部分的解释)


开发商那一边,对于普陀区法院的判决结果并不认可,继续上诉到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小区业委会也继续积极努力,通过律师团队,多次给法院写去申诉信,依据政府和法律文件,细致解释和说明情况。大半年过去了,二中院终于做出了终审判决:维持原判,促使开发商彻底放弃了对小区地下车库的不合理诉求。

平江小区的这起车库产权案例或许会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许多小区都具有积极的政策借鉴意义。

(三) 对话

众蚁社区:您听说过复旦数学系的楼教授的经历么?为什么他没有您这么顺利呢?

陈教授:听说过这个事情,复旦教职工尽义务参与业委会管理工作的人数应该不少的,可能和复旦人都有一种情怀有关,同时也说明整个社会更关注业委会这个领域。楼教授是数学系的,可能偏重科研,业委会需要与人打交道。我们小区里面很多事情,是要去平衡的,这对于参与业委会工作的挑战是蛮高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参与业委会管理这门社会工作之间还是有点不同的。

众蚁社区:大楼漏水问题解决了,车库产权也解决了,接下来小区事务您还准备做什么呢?

陈教授:我们小区还有很多问题,小区是居民生活区,但小区内还有一些楼室具有商业性质,商住混合,也产生了很多负面问题,小区是用来生活居住的,不是用来做生意的,影响了生活功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还有将“淘宝店”开进小区的情况,影响到业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接下来业委会需要在政府支持下着手解决的地方。

众蚁社区:您怎么看待目前业委会的发展,对目前的业委会的发展有哪些建议呢?

陈教授:小区业主大会和业委会在国内应该还算是个新生事物,属于最底层的社会细胞,各种机制、政策都没有跟上,业委会这个组织的身份,迟迟也没有明确,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举个很小的例子:我去跑各种手续,制作各种材料,去法院,类似这样的一些费用,基本都是自掏腰包,这个对我来说还是能承受,但不可持续,我们要考虑大部分小区的情况。其实我甚至觉得业委会成员应有一定的工作津贴,不该由业主承担,而是可通过政府渠道合理支出,因为业委会承担了很多的基层管理工作,而且重要性在持续上升。

(四) 结语

与陈良尧教授的对话到了尾声,陈教授仍说“我也还在学习,当了业委会主任我学到了很多。”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当我们将陈教授的事迹用洋洋洒洒几千字记录下来时,法院间的来回奔波、工作之余抽时间准备申诉材料等,看似简单,但在现实操作上,恐怕远非如我们白纸黑字写的那么简单。沉下心来去理解、研究、探索一件在很多人眼中难以理解的事情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

最后,虽然陈教授说他还在学习当中,但我想我们能从这位学识渊博又理性的教授身上学习到更多东西。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复旦校训对我们的业委会工作,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