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研態度寫申訴,替小區拿回車庫產權,看復旦教授的業委會體驗


用科研態度寫申訴,替小區拿回車庫產權,看復旦教授的業委會體驗

“復旦校訓”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復旦大學的這句校訓出自於《論語》,原文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大概意思為: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美國物理學博士、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首任創業院長,而在陳良堯教授“名片”的背後還有另一個身份——普陀區平江小區業委會主任。


用科研態度寫申訴,替小區拿回車庫產權,看復旦教授的業委會體驗

(復旦大學網站上關於陳教授的介紹)

春節前夕,眾蟻來到了復旦大學與陳良堯教授進行了一次對話。抓住機會解決房屋結構缺陷等問題、與開發商打官司拿回車庫產權,這位教授有的不僅是學術上的成就,作為業委會參與者的他亦是有很多值得被借鑑的地方。

(一)房屋結構缺陷,獲得專項改造資金,解決業主困難!


這個小區也不過5百來戶,但業主們都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背景,“眾口難調”難以避免。這也是為什麼陳良堯教授坦言,即便有著在學校從事教學管理經驗,當受到業主信任和委託後,義務參與業委會事務管理,仍是一件複雜的工作。

滿打滿算,陳良堯教授參與業委會工作至今已有五年之久。而他向我們傳授的第一個“經驗之談”就是:“你要理解政府的政策,找到問題的原因,再找到解決方案,你才能解決問題。”

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出於對上海市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方面的考慮,特別頒發了關於加強本市老舊住房安全隱患處置工作意見的《滬府辦發〔2014〕52號》文件,“誰的房子誰負責、誰造成的原因誰負責”,要求對本市老舊住房開展安全排查,並對排查中發現的嚴重損壞房屋進行處置和整改。

在仔細研讀與理解了該項政策後,陳教授發現自己的小區符合政策所描述的狀況,希望通過政府政策來解決小區房屋的結構缺陷和漏水等長期困擾業主的問題。

在普陀區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小區業委會積極配合,及時抓住了這個“機會”,首先通過區政府委託的權威房屋檢測機構,發現的確是小區房屋的結構設計和施工缺陷是導致產生房屋問題的主因,需由開發商承擔責任,負責給予修理解決。

另一方面,小區原有開發商也有自己的考慮,又委託另一家檢測結構對房屋問題進行重複檢測,卻無法改變小區房屋結構設計和工藝存在缺陷的事實。然而,真正的困難是難以落實這麼大一筆維修資金,小區也無相應的財力和物力。

對於開發商的“踢皮球”推諉態度,陳教授也沒有等待。即便是有著繁忙的工作,陳教授仍多次給政府寫信反映這方面的困難情況,希望小區的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最終,上海市政府出面進行跨區多方協調,由政府和開發商共同安排資金,幫助解決了小區的房屋結構缺陷等問題,與此同時,還解決了存在於小區內多年的違章建築等老大難問題,促使小區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現在我們小區房屋結構的主要問題已解決,你看今年的雨季,原來外牆開裂滲水和樓頂漏水的現象都沒有了。”

平江小區的房屋建築質量問題之所以能得以解決,這個“研讀與理解政府政策”是關鍵。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政府的政策可能就只是一堆官方文字而已,去理解的人少之又少。而“理解”又遠非僅是兩個字這麼簡單,其中,你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二)用科研精神寫申訴——替小區拿回價值上億的車庫產權

開發商好不容易承諾出資解決了平江小區的房屋建設質量等問題,但也有自己的另一份“心事”,又打起了小區地下車庫產權的主意,通過法律途徑,將小區業委會告上了法庭,試圖拿回車庫的產權。雖然開發商並無該地下車庫的產權證,但該房屋在初始登記時寫的是開發商的名字。

開發商上訴,業委會自然也不得不被迫應訴。對此,陳教授自己也調侃道:

“自從當了業委會主任,去了法院好多次。”

地下車庫的停車管理費是平江小區公共維修基金增值部分的主要穩定來源,倘若失去地庫產權,以及連帶失去這筆合法收入,小區未來的管理和建設發展勢必寸步難行。面對開發商訴求停車庫產權的不合理主張,陳良堯教授也是努力去解決這些棘手困難,一方面向政府和律師諮詢,尋求有良心的律師團隊幫助,另一方面也努力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查找原始資料,包括20多年前小區的規劃建設文件、規土局原始批文、地下停車庫的設計圖紙等,可充分理解當時政府對小區的規劃及其相關政策......

可以說,為了這起事關小區全體業主切身利益的法律糾紛案,陳教授與業委會成員一起,耗費了不少精力,來不得一點馬虎。

我們在完成一篇學術論文時,引用的文獻也都是需要從知網或是GOOGLE SCHOLAR這類具有權威的知識文庫查找,並非我們隨便百度出來的文章就能充當依據。而這也是為什麼說陳教授在做業委會方面的工作時,以及在準備應訴材料時,都極具“科研精神”。

對陳教授來說,無論是做業委會主任還是為小區的停車庫產權準備申訴材料等方面,都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而一旦去做了勢必全力以赴認真對待。在這起小區車庫產權的案例中,陳教授所堅持查找的法律法規等內容就好比我們撰寫學術論文中的參考文獻,試問,還有什麼要比法律法規更加可靠的論據呢?

關鍵點在於:這個地下車庫設計之初是政府要求為小區生活配套建設的地下自行車庫,屬於非機動車庫!

小區停車庫產權的問題向來都富有爭議性。平江小區建於1996年,現在的小區地下停車庫改建於當時的地下自行車庫(非機動車庫),而非機動車庫性質就完全不同了,按政府和相應法律文件,應屬於小區全體業主共有。最終,普陀區法院的一審判決認為,該地下車庫的產權歸全體業主共有。

用科研態度寫申訴,替小區拿回車庫產權,看復旦教授的業委會體驗

(上海市相關通知中關於業主共有部分的解釋)


開發商那一邊,對於普陀區法院的判決結果並不認可,繼續上訴到了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小區業委會也繼續積極努力,通過律師團隊,多次給法院寫去申訴信,依據政府和法律文件,細緻解釋和說明情況。大半年過去了,二中院終於做出了終審判決:維持原判,促使開發商徹底放棄了對小區地下車庫的不合理訴求。

平江小區的這起車庫產權案例或許會對2000年以前建成的許多小區都具有積極的政策借鑑意義。

(三) 對話

眾蟻社區:您聽說過復旦數學系的樓教授的經歷麼?為什麼他沒有您這麼順利呢?

陳教授:聽說過這個事情,復旦教職工盡義務參與業委會管理工作的人數應該不少的,可能和復旦人都有一種情懷有關,同時也說明整個社會更關注業委會這個領域。樓教授是數學系的,可能偏重科研,業委會需要與人打交道。我們小區裡面很多事情,是要去平衡的,這對於參與業委會工作的挑戰是蠻高的,從事自然科學研究與參與業委會管理這門社會工作之間還是有點不同的。

眾蟻社區:大樓漏水問題解決了,車庫產權也解決了,接下來小區事務您還準備做什麼呢?

陳教授:我們小區還有很多問題,小區是居民生活區,但小區內還有一些樓室具有商業性質,商住混合,也產生了很多負面問題,小區是用來生活居住的,不是用來做生意的,影響了生活功能,存在安全隱患,甚至還有將“淘寶店”開進小區的情況,影響到業主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都是接下來業委會需要在政府支持下著手解決的地方。

眾蟻社區:您怎麼看待目前業委會的發展,對目前的業委會的發展有哪些建議呢?

陳教授:小區業主大會和業委會在國內應該還算是個新生事物,屬於最底層的社會細胞,各種機制、政策都沒有跟上,業委會這個組織的身份,遲遲也沒有明確,運行中也存在很多問題。舉個很小的例子:我去跑各種手續,製作各種材料,去法院,類似這樣的一些費用,基本都是自掏腰包,這個對我來說還是能承受,但不可持續,我們要考慮大部分小區的情況。其實我甚至覺得業委會成員應有一定的工作津貼,不該由業主承擔,而是可通過政府渠道合理支出,因為業委會承擔了很多的基層管理工作,而且重要性在持續上升。

(四) 結語

與陳良堯教授的對話到了尾聲,陳教授仍說“我也還在學習,當了業委會主任我學到了很多。”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而當我們將陳教授的事蹟用洋洋灑灑幾千字記錄下來時,法院間的來回奔波、工作之餘抽時間準備申訴材料等,看似簡單,但在現實操作上,恐怕遠非如我們白紙黑字寫的那麼簡單。沉下心來去理解、研究、探索一件在很多人眼中難以理解的事情並不是人人可以做到。

最後,雖然陳教授說他還在學習當中,但我想我們能從這位學識淵博又理性的教授身上學習到更多東西。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句復旦校訓對我們的業委會工作,也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