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鯉城】奉茶廿年不間斷,捐資百萬做公益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家是國之“基”,千千萬萬個家庭構成了“國家”,而優良家風則譜就國之“魂”。在海絲文化的浸潤下,歷經世代傳承,刺桐古城孕育了一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家+文化”。鯉城重磅推出“家在鯉城”欄目,從家出發,講好 “身邊故事”,銘記優秀家訓,傳承良好家風。

【家在鯉城】第一百三十期

奉茶廿年不間斷

捐資百萬做公益

在鯉城區南俊巷有一家名為“珍豪呷”的小吃店,店面積不過18平方米,在鬧市中並不怎麼起眼。店門口掛著一幅對聯“兩百年老範志,繼輝煌珍豪呷”,門前一張竹桌上常年放著一個保溫桶,上面寫著“愛心奉茶”,不時有路人、環衛工到這裡喝茶、添水。店內擺設也十分用心,陳列著惠安女雕像等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擺件。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珍豪呷”位於南俊路

店主陳建國,今年47歲,他總是笑臉盈盈,從櫃檯後探出頭來,熱情招呼道:“天氣熱,進來坐坐,喝杯芒果爽。”陳建國的熱情可不只是對顧客,他樂善好施,為陌生人免費奉茶20年;他慷慨助貧,為貧苦學子慷慨捐資;他熱愛故鄉,出資拍攝微電影,宣傳泉州。

愛心奉茶20年不間斷

自費拍微電影宣傳泉州

陳建國13歲開始做生意,做過蔬菜罐頭小販、食品批發商、工廠老闆、食品總代理、童裝店老闆。“我五次把自己的生意歸零,30多歲就讓自己退休,開了專賣土筍凍和芒果爽的小店,享受其中的樂趣。”小店每天8點營業,深夜12點收攤。老主顧們時常來店裡品嚐土筍凍和芒果爽,並與陳建國分享自己的人生喜樂。“我這家店是全年無休的,為的就是讓想來找我的顧客隨時可以找到"。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陳建國的笑臉已成為小店的標誌之一

“天氣熱,來喝杯芒果爽。”每天,親切的叫賣聲都會從紅磚小店傳出,吸引過往的行人和遊客。陳建國是地地道道的泉州人,其先祖是在泉州有近300年曆史的名藥“老範志神麴茶”創始人吳亦飛。其先人一直在觀音宮前奉茶,持續幾十年,而陳建國也堅持在自家店門口奉茶。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1996年夏天的一天,天氣炎熱,一名環衛工人騎著三輪車來到店前的樹下避暑。因為帶的水喝完了,環衛工來到陳建國的店裡想買飲料,可是猶豫了一會兒又走了回去,看樣子是捨不得買。陳建國看到了這一幕,便把環衛工叫到了店裡,給他的水壺裡倒滿茶水。“謝謝,謝謝……”環衛工靦腆地不斷道謝。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陳建國設置愛心奉茶站

“乾脆在門口奉茶!”陳建國與妻子商量後,便在店門口擺放了一個大的保溫桶,裡面裝滿茶水,免費讓環衛工人以及路人飲用。

這個愛心舉動,陳建國一做就是20年,從未間斷過。因為特殊的家族史,陳建國打從心裡以自己是泉州人自豪,認為泉州的多元文化是他成長的搖籃,而宣傳泉州更是他分內的職責。2013年,泉州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後,陳建國由衷地感到欣喜,小店門口的LED在眾多商家中率先打出祝賀語。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經常有遊客慕名前來。“土筍凍是什麼?”“泉州有什麼好玩好吃的?”陳建國每次都會熱情回答,甚至當免費導遊。

2014年,由陳建國自費拍攝的微電影《泉州味道》《根在泉州》在網絡上走紅,網絡點擊率超百萬,成為許多遊客瞭解泉州風景、美食的第一印象。“我每年都會旅遊兩次,無論到哪,都會帶著介紹泉州特色文化的雜誌與當地人交流。”

“故鄉的食物,是讓人懷念家鄉的味道,是千千萬萬在異鄉打拼的遊子念念不忘的鄉愁,不僅深藏於每一個泉州人的味蕾上,還深深烙在他們的心上。”在《泉州味道》裡有這樣一段話,而陳建國古樸傳統的叫賣聲,傳遞的也正是令人久違的鄉音鄉情和故鄉的味道。

“我們是這個時代的‘小人物’,但‘小人物’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愛家鄉,奉獻社會。”陳建國說。

不捨吃穿扶助貧困學生

20年公益路 捐款超百萬

陳建國的小店沒有僱員工,原因是為了省錢。“僱一個員工要3000元,但我可以累點省下這些錢,去幫助那些貧困學生。”20年來,他默默地從事慈善公益,至今累計幫助了20多名貧困大學生。

“我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沒怎麼讀過書,不希望這些孩子也像我一樣。”陳建國有一個坎坷的童年,13歲時,為了貼補家用,陳建國用瘦小的肩膀挑起扁擔,開始了經商之路。蔬菜、菸酒、調味品……人們日常所需的用品,都曾經出現在陳建國的擔子裡。“其實我小時候成績挺好,但是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就沒有讀書了。”年少時的遺憾也成了陳建國資助貧困學生的最初動力。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珍豪呷”店內陳設獨具閩南特色

很多人認為擁有一家生意這麼好的店,陳建國肯定早就賺得盆滿缽滿,做公益不過錦上添花。“這個小店面是找親戚借用的,我們一天賺不了多少。有時候我資助的孩子臨時有事找我借錢,我都是先透支信用卡,之後再慢慢還上。”陳建國說。

雖然自己的日子過得也不輕鬆,提起公益事業,陳建國的眼中依舊閃著光:“做公益不是作秀,要做就要做實事。既然要做公益,就要把它做好。”20多年來,陳建國用愛心為貧困學生們鋪就了一條改變人生的道路,這些學生學成之後也並未忘記他。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珍豪呷”獲“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福建名小吃”等稱號

公益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路上有鮮花掌聲,亦會遇到風雨阻力。其中,最讓他無奈的是家人的不理解。陳建國和妻子經營著小吃店,每天起早貪黑。早上8點鐘開業,晚上12點才休息。辛苦一天,也只有一點微薄的利潤。“家人不太理解我做公益這件事。他們說,等我老了,我幫助過的人也不一定記得我。”

“大部分孩子都很好,當然也會遇到一些不理解自己的。”陳建國說,自己曾資助的一個學生打來電話,想借錢創業,卻說不清楚創業的項目和計劃。“那個項目不靠譜,我想勸勸他,結果這個孩子說,會還清這些年資助他上學的錢,然後就失去了聯繫。”陳建國說,“我資助他們上學,從來沒有想過讓他們還錢,或是回報我。”

【家在鲤城】奉茶廿年不间断,捐资百万做公益

珍豪呷為“愛心大篷車” 公益行動捐款

做公益不分大小,陳建國從來都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件小事情都不放過,每天都奔跑在公益的道路上。20多年來,陳建國用於公益的善款超過100萬元,自己卻非常節儉,不抽菸不喝酒,至今騎著一輛小電動車代步。他樂善好施的事蹟,多次被新華社、泉州晚報、東南早報所報道,並當選為泉州市第五屆助人為樂類道德模範。

雖然公益之路道阻且長,陳建國卻從不言棄。“希望我資助過的孩子都能找個好工作。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不需要回報我。如果想看看我,每年初三來找我聊聊天就好。”陳建國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