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答案超出你的想象,太佩服古人智慧

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大侠行走江湖,都会随身带着银两,有的是一大锭的银元宝,有的只是一些碎银子。这些碎银子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跟那一锭一锭的银元宝相比,这肯定不是统一规格生产出来的,量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既然如此,那这些碎银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答案超出你的想象,太佩服古人智慧

有网友脑洞大开,说是用手从银锭上掰下来吗?当然,这也不是不可能,除非你是鲁智深或者武松,天生神力,能想掰苹果一样徒手把它掰开。

也有网友说,这应该是在制作银元宝的时候,在熔炼的过程中,从边角料里头熔炼出来的?

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个倒不是不可能,只是,这个方法一点都不实用就是了。

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答案超出你的想象,太佩服古人智慧

银子是金属物,冶炼后会形成流质物,等到高温退去,它才会凝固成型。所以说,与其将其熔炼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碎银子,那倒不如直接浇筑到模型里,熔炼成一个完整的银锭呢?何必搞得那么麻烦。再说了,作为可以融合的流质物,又怎么会有边角料呢?融到一块儿去不就得了。

既然如此,那它到底是怎么来的?

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答案超出你的想象,太佩服古人智慧

我们把场景回到开头,大侠在饭点里头吃饭,吃完了饭,准备结账走人,兜里摩了一圈之后,发现只有一整锭的银子,而没有碎银子。咋办呢?把店家喊过来就是了。

店家过来一看:哟!客观您还真有钱啊!您稍等哈!

接着,你就会看到店老板拿出一把剪刀,往银锭上一招呼,就剪下一块来,然后再拿个小称称一下,看够不够,多对少补,直到刚好为止。

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答案超出你的想象,太佩服古人智慧

当然,估计也有很多人纳闷,剪刀有这么强大吗?连银子都能剪开?

这个还真可以有。银子质地要比铁软,所以,用剪刀剪开银子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有点费力就是了。

那时候的经常使用碎银子的人,还会随身携带一杆叫做戥子的小称,专门用来称碎银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