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產業化快速提升,產業數字化成效顯著 福建數字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東南網5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永珍 戴豔梅)福建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如何?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以及九市一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有何特色?近日,省經濟信息中心發佈的2018年福建省數字經濟發展評價報告,給出了答案。

根據省經濟信息中心會同紫光集團旗下新華三數字經濟研究院創新編制的數字經濟指數評價結果顯示,2018年我省數字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全省數字經濟指數達74.6,同比提升2.3。數字產業化快速提升,信息通信產業保持高速增長,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數字產業化指數達72.4。產業數字化成效顯著,數字經濟同實體經濟的融合滲透進一步加深,加速育成行業特色平臺、企業級優勢平臺體系,產業數字化指數達76.1。

——數字新基礎成為經濟增長新支點。2018年,我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數字新基礎指數達67.6。5G商用試點加快推進,光網和4G全面覆蓋城鄉,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互聯網性能分別居全國第2、第6位,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到20T。窄帶物聯網基本實現全省全覆蓋,福州片區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省級公共信息資源統一開放平臺、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正式開通,數據資源匯聚整合形成新優勢。

——數字新產業發展亮點頻現。2018年,我省軟件、信息產業等發展態勢良好,數字新產業指數達74.0。龍頭骨幹企業快速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軟件業務銷售收入增幅分別居全國第6、第8位,6家企業入選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3家企業入選軟件業務收入百強,4家企業入選綜合競爭力百強,瑞芯微和雷迅科微獲評“中國芯”。物聯網相關產值超過1800億元,規模居全國前列,增幅超過125%。

——數字新機制驅動放管服改革。2018年,我省在以數字化驅動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數字新機制指數達77.3。電子政務建設保持全國領先,在全國率先建成全省統一的政務信息網、電子政務外網和無線政務專網,閩政通App實現與各級政務平臺“一號通認”,實現群眾辦事“馬上就辦”掌上辦。

——數字新民生點亮智慧生活。2018年,我省醫療、交通、教育等領域數字化取得明顯成效,數字新民生指數達74.6。健康醫療大數據迅速發展,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肝病及肝癌大數據平臺。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運管以及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新技術在交通領域推廣應用。“班班通”工程、社保卡、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雪亮工程等信息化應用進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數字新生態走在全國前列。2018年,我省生態環保領域數字化成效顯著,數字新生態指數達77.0。在全國率先建成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雲平臺,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助力。

廈門提升垃圾分類監管信息化水平,建成全省首個餐廚垃圾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完成智慧環衛、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等平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多次位居全國首位。

——數字新應用領域不斷拓展。2018年,我省不斷拓展海洋、文化等領域的數字化應用,數字新應用指數達75.6。數字海洋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在海洋環境觀測、海域動態監視監測、水產品追溯、漁船應急管理等方面基本實現數字化。加快推進文化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形成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新亮點。率先出臺推進數字農業發展的七條措施,加快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提升數字農業發展水平。

2018年,各地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集聚化發展。

閩東北協同發展區數字經濟指數為73.5,福州在雲計算以及數字新興產業領域表現優異,並逐步發揮對區域內其他城市的帶動引領作用。其中,福州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示範區,數字經濟指數達88.1,同比提升2.8。莆田打造新的平臺經濟特色高地,數字經濟指數達80.8,同比提升2.8。寧德“互聯網 ”和重點企業雙向驅動數字經濟崛起,數字經濟指數達63.7,同比提升2.2。南平打造南北兩翼數字經濟發展核心區,數字經濟指數達61.5,同比提升4.1。平潭綜合實驗區打造數字經濟機制創新試驗田,數字經濟指數達73.7,同比提升3.4。

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數字經濟指數為75.7,其產業數字化新動能方面的優勢更為凸顯,尤其是以廈門、泉州為引領的高端產業數字化發展特色顯著。其中,廈門著力推進數字產業高端化,數字經濟指數達87.7,同比提升2.8。泉州推進製造業數控化智能化,數字經濟指數達81.7,同比提升0.4。漳州打造數字經濟平臺體系,數字經濟指數達72.9,同比提升1.6。龍巖推動數字產業和城市數字化協同融合發展,數字經濟指數達74.8,同比提升1.0。三明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驅動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數字經濟指數達61.6,同比提升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