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 “消”疾“化”病——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發展紀實

說到消化系統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會經常遇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提高,生存壓力的加大,生活方式的改變等,消化系統疾病症狀表現愈發複雜和劇烈,其發病率也日漸增高。消化系統疾病已經不僅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更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全球性疾病。

砥砺奋进 “消”疾“化”病——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发展纪实

在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素面無華,默默奉獻,以行動踐行“人民至高無上,患者是我親友”,也正是由於他們的付出,為數以萬計的患者解除病痛,守護了一方消化健康。

消化內科是一醫院重點建設專科,自成立以來,在九江消化病學會主任委員孫輝的帶領下,以龔錦文、李江濤、丁斌等專家的消化團隊不斷壯大,學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篳路藍縷的初創到砥礪奮進的發展,可謂一路艱辛,但也磨礪了消化人的意志和品格,極大地提升了專業診治水平。

砥砺奋进 “消”疾“化”病——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发展纪实

2017年,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採用“隧道”技術,成功完成了經口內鏡下食管括約肌切開術(POEM)。標誌著“POEM”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已在醫院消化內鏡室廣泛開展,為廣大賁門失弛緩症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據孫輝主任介紹,賁門失弛緩症是一種嚴重影響健康、生活質量的疾病,由於食管神經肌肉運動功能障礙,下段食管括約肌呈失遲緩狀態,食物無法順利通過,滯留於食管,導致患者無法正常進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導致許多患者飽受多年進食困難的痛苦。以往賁門失遲緩症的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內鏡下注射藥物、球囊擴張和支架治療等方法。但是,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容易復發;內鏡下球囊擴張和支架擴張治療賁門失遲緩需反覆擴張,患者承受的痛苦大,且易發生穿孔、出血等併發症。而傳統的外科手術療效確切但手術創傷大、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手術費用也較高。POEM技術是一種新的超級微創治療賁門失遲緩症方法,通過內鏡相關微創器械先在患者食管黏膜“開窗”後,再沿食管黏膜下層開闢一條黏膜下“隧道”,並在內鏡直視下切開賁門上下的肌肉群,可鬆解痙攣的環形肌,最後再用金屬鈦夾封閉開口,從而達到根治賁門失弛緩症的目的。POEM微創手術的開展,病人無需開胸卻可以達到外科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不僅大大克服了傳統內鏡治療的療效不確定性,而且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可靠,充分體現了“微創治療”的優越性。

作為贛鄂皖三省交界地區的醫療中心,市一醫院消化內科近年來發展迅速,緊跟技術前沿發展趨勢,率先引進、消化、創新一系列新技術,成果斐然。POEM技術的使用就是典型的例子。

消化疾病的診治水平的提高需要內鏡技術進步,而消化內鏡技術發展又為消化疾病診治開闢新的領域。經過十餘年來發展,科室消化內鏡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從單純的檢查到以內鏡四E技術(超聲內鏡系列技術EUS、十二指腸鏡膽胰管造影系列技術ERCP、內鏡下粘膜剝離術系列技術ESD、內鏡下食管胃癌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ESVD)為代表的全新內鏡診療時代;設備也由單純纖維胃腸鏡到普通電子胃鏡、結腸鏡、十二指鏡、鼻胃鏡、膠囊內鏡、雙氣囊小腸鏡、放大染色高清胃腸鏡,雙鉗道內鏡,超聲胃鏡,可注水的治療胃腸鏡等內鏡家族,共有50餘條內鏡和8套主機。治療設備齊全,如水泵、二氧化碳泵、海博刀、氬氣、高頻電、微波等。

在診斷方面,科室實現了三個方面飛躍性發展,第一是在發現病灶方面,從主觀推測及X線造影顯示病灶到用胃鏡結腸鏡觀察到的胃腸粘膜上病變而診斷疾病;第二是通過放大高清晰內鏡和電子光學染色、內鏡化學染色主動尋找前期和早期惡性病灶;第三是用超聲胃腸鏡技術透過食管胃腸管壁粘膜觀察粘膜以外的管壁及管壁外病變。

據孫輝介紹,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科常見病及多發病,這其中以門脈高壓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最為兇險,常見引起門脈高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最為常見。肝硬化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來勢兇猛,病死率高達25%,歷來都是內外科最棘手的急症病,以往的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201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打聽到北京地壇醫院消化科李坪主任獨創了ESVD(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於是果斷派醫生前往地壇醫院學習並多人多次觀摩表演後,在院內大力開展ESVD術。到目前共完成30餘例肝硬化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ESVD術,30餘例患者無一例因為出血死亡,給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帶來了福音。

一醫院消化人傳承工匠精神,學習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前沿技術並創新了5分鐘鼻胃鏡鼻腸管置放術、5分鐘食管支架術,套管法取異物術及非靜脈曲張硬化止血術等,進一步體現消化人不斷求索的精神,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強”,技術的全面性和難度達到省級醫院領先水平,實現了技術在行業中從跟跑、同跑到領跑。近年來科室發表醫學論文40餘篇,市科技局立項課題8項。先後獲得“九江市巾幗文明示範崗”、“優化人才結構優秀科室”、“江西省衛生廳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房”等稱號,科室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全體醫護人員將精益求精,不斷開拓創新,為廣大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2018年消化科喜獲殊榮,科室在2017年度全省醫療質量評估克羅恩病項目上超越了大部分省級醫院及其他地市級醫院,喜獲全省第二,這標誌著消化科綜合實力躋身省內領先水平。

克羅恩病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腸道炎症性疾病,在我國發病率較低,發病率及患病率分別為每10萬人口約0.848 和2.29 ,但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克羅恩病病程較長,容易復發,臨床上與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腸白塞病等難以區分,診斷難度大,用藥方向衝突,一旦診斷有誤,可能會加重病情,對該病診治常可反映一個醫院消化內科的綜合水平。一醫院消化科年接診腸道炎症近千人,2017年確診克羅恩病21例,排全省第二位。

消化系統器官多,病種多,發病率高,有些病種具有發生快、發展快、好得快、死得快的“四快”特徵,因此,急重症的診治也是消化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消化疾病症狀龐雜又常伴演繹著同病異症、異病同症的不同臨床“故事”,急性腹痛、消化道大出血等急症不時上演。同時,任何全身疾病都有可能伴隨消化系統症狀,比如下壁心肌梗塞、下葉肺炎,主動脈夾層可以表現為上腹痛,不去甄別去做胃鏡常常潛藏極大風險,闌尾炎轉移性腹痛最先也常表現為上腹痛;以腹痛為表現的腸型過敏性紫癜、癔症,以乏力腹瀉為表現的心肌炎以及不典型的缺血性腸病、異位妊娠、黃體破裂等臨床表現等等,常讓人猝不及防,考驗著消化科醫生。

一直以來,科室對消化科常見病多發病力求規範診治,建立了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腹痛等多種消化系統急重症的診治規範,有3種疾病進入了臨床路徑,提高療效,縮短了住院時間。同時,重視對少見病、疑難病的診治,藉助科內會診和院內多學科診療MDT平臺,正確運用循證醫學和疾病共識、指南,依靠對病理求證、尋找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過程的科學臨床思維提升了科室對這些疾病的診治能力,除了克羅恩病外,從一個個消化疑難疾病的診療“故事”或案例中也可見一斑。

52歲男性患者熊某某,因反覆上腹不適,先後在縣市及更大醫院住院治療,住過四家醫院7個科室,歷時2年,先後診斷有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胰尾囊腫、胃潰瘍、膽囊附壁結石、膽囊息肉左腎結石、慢性胃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第6次住院帶著做過的相關檢查來到市一醫院消化科,經過仔細讀片發現:胰腺管異常粗大,混雜在T2加權相高信號胃液偽影中的胰腺與胃之間有一條狀高信號,條狀高信號的出現與胰腺管變化的關係,經久不癒合的胃潰瘍,胰腺炎反覆發作原因是什麼。按疾病病理生理過程和診斷學一病原則,這些現象是否有必然聯繫,於是提出了胰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並胰腺胃瘻的診斷可能。於是在十二指腸鏡下,通過對十二指腸乳頭的吸引,壺腹部開口張開,粘液和胰管蛋白栓子流出,退鏡觀察可見胃內有較多粘液,胃底體交界後壁潰瘍附較多粘液,以胃鏡活檢鉗探入潰瘍內並可伸向深處。至此診斷明確,為胰管產粘蛋白瘤IPMN合併胰管胃漏。第七次住院手術證實此病。查相關資料顯示,此病發病率比克羅恩病更低,合併胃瘻更少,術後證實有早期癌變就更加少,以往未見報道。

某日深夜,一名14歲的肝硬化患者由家屬陪護下慕名而來就診,接診醫生並沒有拘泥於單純處理肝硬化病情,而是從患者發病年齡不符合常規年齡深入思考,並在第二天的早會上提出疑問,全科室展開了的討論,組織學習、翻譯了數篇外文文獻,與醫技科室溝通合作,最終確診患者罹患一種極為罕見的Caroli病併發肝硬化。

諸如此類少見病診療“故事”不勝枚舉。在疑難疾病的診斷過程中,一醫院消化內科醫生不侷限思維,不滿足檢查所給出的診斷,對不尋常的現象用不尋常的思維,對常見病症也有不尋常心,通過科學的思維找到出路,為患者解除病痛。

回首過去,消化人吃苦耐勞,堅韌頑強,勤奮向學、嚴謹從醫,反覆學習實踐操作,不斷精益求精,有力推動了科室消化疾病診治能力提高,也帶來了消化內鏡技術的進步,為消化疾病診治開闢新的領域。近年來,消化內科年門診患者4萬餘人次,消化內鏡3萬餘人次,住院病人近6000人次。年診治炎症性腸病近百例,通過嚴格病史採集,規範化檢查,擬診或明確診斷,制定個體化精細治療方案並且建立檔案,定期隨訪,診斷準確率高,療效顯著,許多指標達到省級水平或省級醫院前列,讓全市及周邊省市縣的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省級水平的醫療服務,受到了一致好評。(來源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曹牡華 胡之軍/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