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到四十,深交三人,認清三人,遠離三人”有道理嗎?

每聽到有人講農村的俗語老話,就想起小時候爺爺常給我們講的一些關於人情世故、農事活動的故事,因為它們都跟俗語有關。每次聽完故事,都能從中領悟到一些有幫助的東西。在這些故事當中,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俗語老話了,一句很短的大白話,就能闡述一個道理,聽後也很受啟發。

實際上,農村俗語就是老輩人長期生活和農事中總結出來的各種經驗教訓,它們涉及到農村的方方面面。就這句俗語“人到四十,深交三人,認清三人,遠離三人”來說,它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人到四十,深交三人,認清三人,遠離三人”有道理嗎?

人情世故既簡單又複雜。一般來說,十歲講激情理想,四十歲講成熟穩重。四十歲的人,無論是做事、交友,還是做人處世,都更加的老練成熟,看待問題的心態也更好了,更加洞明世理,更加看清現實生活和人情世故。

人到四十,深交三人

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就沒有多少光陰能耽誤得起了,不管是家庭還是事業,如果在這個年齡段能交到幾個益友,將會是人生中一大寶貴財富。

深交知恩圖報之人。這種朋友可靠,懂得感恩,在遇到困難時向他們尋求幫助,一定會給你幫助的。因為真正知恩圖報之人,一定是曾經被人幫助過的人,他們更加懂得給予幫助對於他人的重要性。

深交品德高尚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外美,常與這類朋友交往,會潛移默化影響自己的性格,驅除自身不好的內外的東西,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與品德高尚的人交往,是一種修行。

深交雪中送炭之人。如果在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人願意無回報地給予幫助。這種雪中送炭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因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樣的人不多了。

農村俗語“人到四十,深交三人,認清三人,遠離三人”有道理嗎?

​​人到四十,認清三人

當然了,隨著年齡增長,人生積澱越豐富,看人看事越透徹。人到四十歲,要認清三種人,這些人交往不得。

認清自私自利之人。這類人只知道自己利益,不會在乎別人的感受,而且生活中往往比較的虛偽,說一套做一套。跟這類人相處,要學會提防著。

認清見利忘義之人。這種人也常被人們所看不起,要麼是忘恩負義,過河拆橋;要麼見利忘義,重色輕友。

認清言而無信之人。誠信、信譽是安身立命之本,人無信則不立,尤其在當今這個社會,不守信用、言而不信,什麼都幹不成。所以,對於這類人也需要看清他們的嘴臉。

農村俗語“人到四十,深交三人,認清三人,遠離三人”有道理嗎?

人到四十,遠離三人

雖說見利忘義、言而無信、自私自利這三種人,不宜深交,卻不至於見著就躲他們。但是,下面三類人,最好遠離他們,不要與其有任何瓜葛。

遠離兩面之人。這種人通常見風使舵,方面一套背後一套,兩面三刀。看似對你笑嘻嘻,可能背地裡不知道會說你什麼,甚至涉及到他們利益的時候,還會挖坑讓你跳。

遠離不孝之人。如果說,當一個人對待自己父母都不能和顏悅色,盡心盡責孝敬他們,那麼他對其他人又能好到哪裡去呢?所以,不孝順的人也應該遠離他們。

遠離心機之人。會耍心眼的人,會讓你防不勝防,不管他們表現得多麼的好,總會給人一種不真實感覺。說不定正在打你什麼壞主意呢。所以,這種人也是要遠離的。

農村俗語“人到四十,深交三人,認清三人,遠離三人”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