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卜商,字子夏,春秋時晉國人,是孔子後期學生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學著稱,被孔子許為其

“文學”科的高才生。《論語•八佾》記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孔子

有一次子夏問孔子:“《詩》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是什麼意思?孔子說:“要先有白色的底色然後才能畫絢麗的花朵。”卜商說:“那是不是禮樂產生在仁之後呢?”孔子說:“商,你真是啟發我的人,現在我可以與你討論《詩》了”。孔子借繪畫來闡析《碩人》人物外貌描寫及仁禮關係,對詩畫關係並沒有進一步地闡發。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子夏

“詩者,言語之至精者也;畫者,形象之至美者也。”詩畫有別,在藝術門類區分上,詩是詩,畫是畫,彼此不能相互替代,這是不容置疑的。但詩畫界限並非涇渭分明,而是可以相互超越互為融合的。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天淨沙詩意圖

“天下有大美而不言,能言之者,非畫即詩。畫人資之以作畫,詩人得之以成詩;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饒宗頤先生這番話,指出詩畫皆以“天下之大美”為表現對象,但又有所不同,詩歌出之於“沉思翰藻”,繪畫出之於“氣韻骨法”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細雨魚兒出

詩畫雖屬於不同的藝術類別,但常常被一起提及,如“詩情畫意”、“如詩如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或詩畫互稱,詩為“有聲畫”,畫為“無聲詩”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詩與畫關係非常密切。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王士禛

為何說“詩是無形畫”呢?我們舉王士禛的《真州絕句》為例:“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這首詩所呈現的意境,就是一幅絕妙的風物畫。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半江紅樹賣鱸魚詩意圖

這首詩清新自然,表現了真州(今江蘇儀徵市)景物的美麗、真州風俗人情的淳樸。詩人把我們帶到了真州,江干兩岸,漁船穿梭,柳陌成蔭,菱塘水滿,當夕陽西下,晚風初定之時,網釣的人雙槳歸來,在紅葉映江的情境中高聲叫賣鱸魚,宛如一幅天然的漁家生活圖畫。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天淨沙詩意圖

我們再來看馬致遠的《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寥寥數十字,就把一種驛旅獨行、客情如夢、西風蕭瑟、秋景荒寒的情境烘托出來了。它雖然沒有筆墨的線條,可是文字的表現藝術,不是具有幾乎可以觸摸得到的形象嗎?可以說,這就是無形的畫。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天淨沙詩意圖

說到“畫是有形詩”,我們以王維流傳至今唯一的山水作品《雪溪圖》為例。《雪溪圖》構圖平遠,可分為近景、中景、遠景三段。近景的左下方,一座披著素紗的木拱橋,把人們引入一個冰雪天地;中景是一條結冰的大河,橫臥在畫卷中部,水平如鏡,波瀾不興;遠景,河對岸雪坡、樹木、房舍等平臥於黑水之上,掩映於茫茫白雪之中,使畫面更加深遠。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王維《雪溪圖》

圖下方一座木拱橋將觀者引入白皚皚一片冰雪世界,樹木凋零,人煙稀少,小溪的兩岸有茅屋四五間,溪中有一葉篷船,有船伕撐篙而行。縱觀全圖,使觀者沉浸在一片寧寂的山村境界之中,彷彿有雪花飄落和行人腳步聲悄悄傳入耳畔,情景冷漠蕭瑟。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王維《雪溪圖》

自古以來,詩人與畫家多追求詩與畫的藝術在作品中有所表現,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使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機和雪月寒風的肅殺哀意,詩中就有無形的畫境。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春風花草香

而杜甫的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更是畫出了一幅春光明媚、萬物崢嶸的春景圖,即使只有二十個字,卻以形象的藝術語言把詩畫合而一體。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泥融飛燕子

一幅中國文人畫,在山水、人物、花鳥之外的空白地方,往往會題上詩歌來描述畫面意境或抒情寄懷,詩畫共構而又相互映帶,此即詩畫融合。詩歌與繪畫的融合,是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民族特色。

出於沉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沙暖睡鴛鴦

詩歌是時間藝術、語言藝術,繪畫是空間藝術、造型藝術,中國詩畫的融合,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東漢以來,畫家以詩為畫,取詩歌為題材而作詩意畫。自唐代以後,因畫作詩亦蔚然成風,後經宋徽宗趙佶畫上題詩,詩畫融合為一。經過歷代的發展積累,到元代,詩書畫印融合一體的文人畫成熟,成為明清畫壇的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