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縣協同發展的前沿陣地!

北三縣樓市漲幅,應該從“站在北京看北三縣”的綜合角度出發來看北三縣的價值幾何,特別是與新北京核心發展圈層相鄰的來承接北漂人口的香河板塊。

北三縣協同發展的前沿陣地!

北三縣,要了解這個區域的的城市定位、功能、未來發展體系、發展方向及重點區域。

首先,北三縣的城市定位——建設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其次,北三縣作為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首要功能,要積極對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導適宜產業向廊坊北三縣地區轉移,帶動相關人口疏解,促進本地就業,實現職住均衡發展。

重點,北三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共建協同發展的設施體系,比如促進區域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有序推進區域交通互聯互通、統籌區域市政設施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協同。

有序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合理佈局軌道線路和車站,與城市副中心形成良性互動,重點推動三河、香河中心城區及周邊地區建設成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職住平衡、規模適度、專業化發展的城鎮建設組團。

北三縣協同發展的前沿陣地!


合理制定城市開發邊界,明確北京城市副中心東側與廊坊北三縣地區之間將共建平均寬度不小於3公里的生態綠帶,嚴格兩側城市建設用地貼邊發展。推動廊坊北三縣向縱深緊湊發展,引導城鎮空間簇群式佈局。

綜上所述,北三縣的建設板塊區域參考因素應為“有產業、臨河旁、高生態、重交通”四大布局。

臨河旁:“臨河”指的是北京和北三縣區域內的潮白河區域及大運河區域。

有產業:“產業”指的是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產業轉移的主要區域。變成 “京津研發、廊坊孵化轉化產業化”格局,把14家開發區建設成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主陣地,積極引進京津高端項目、創新資源,共建科技園區基地和創新服務平臺。而三河市的產業方向是,加快構建新“4+6”產業體系,培育壯大以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打造大大健康、軍民融合、高端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高生態:“生態”指的是鼓勵把存量建設用地,轉化為生態用地,建設生態綠帶以及公園建設。

重交通:“交通”指的是交通路網的新建及改造,徐尹路燕潮大橋落成、京唐城際鐵路的規劃、102國道南移、燕靈路拓寬雙向車道,優於燕順路標準、化大南路、新東外環等 “交界”銜接的便捷交通線路等。

受益於這一系列發展利好,與副中心一河之隔、位於將要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重要地帶的北三縣正坐享北京及副中心的各項資源和發展利好,必將實現價值發現,人口湧入,城市規模、檔次都會上一個新臺階。

當前,香河傳統傢俱產業已建立龐大產業集群,文化、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也已逐步形成規模,京唐、京濱兩條城際鐵路的建設,更進一步為產業興旺的香河插上交通的“翅膀”,讓這裡與京津的往來更加便捷,實現“15分鐘進京逛皇城,半小時下衛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