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要讓西湖大學5年內比肩清華,你覺得能辦到嗎?

夜丶未明


要我說,不是能不能辦到,而是有可能超過。

施一公教授是替國家打造一所新型大學。

馬老闆沒成功前,許多宏偉構想都被看作忽悠,別說凡人肉身看走眼,商界泰斗政界高人都說像個騙子。

後來人家成功了,一個個頂禮膜拜。

凡人拜,當財神拜;那些當年沒看上他的,拜的於心有愧。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施一公教授類似於當年不被人看好的馬老闆,今天這個學校也不被人看好,說不定5年到了,人家做的比說的還好呢?

清華園百年輝煌,走出了大師,走出了國家領導人,走出了各行各業的菁英,除了自身積澱高人云集,能走進清華園讀書的都不是善茬,都是成龍成虎的坯子。

西湖大學與之對標的應該是加州理工。

換言之,西湖大學沒把清華當回事,不在眼下。

論規模,論成就清華敢與天下所有大學媲美,但論大師,論科技成果清華與走出7,80個諾獎的加州理工比就矮了不止一截。

如果施教授以及施教授之後的其它什麼人再接手西湖大學,只要是盯住這個加州理工為楷模,無視清華,則對整個高教來說,是一次辦學理念糾偏。

曾有教育家說,辦大學不是比人多比佔地比高樓而是比大師,比學問。從目前西湖大學的路子看,世界頂級大師做老師,那收學生一定也是被頂級大師認可的學生。這樣在國家及有雄厚經濟實力公司的支撐下,大師和學生在最前沿科技發力,3年弄個世界最尖端突破,5年裡被評了個諾獎,這個可能性很大,而這是清華園做不到的。

所以,人家說5年超過清華,不是比人多少校園面積大小高樓大廈林立,只要在西湖大學工作的老師學生弄了個諾獎,這不就把清華超過了?


布衣吳新建


施一公任校長的西湖大學,根本不可能比肩清華大學,再過50年都不可能。這是因為它們的定位就不一樣。

清華大學是全國知名的綜合性大學,注意是,清華是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內部有很多的學院和研究所,學科琳琅滿目,分類非常的多,否則就不叫綜合性大學。而西湖大學,定位是類似加州理工學院那樣的“小而精”,也就是重點發展二三個優勢學科,走的是精英路線。

加州理工學院,為什麼不叫大學呢?叫加州理工大學豈不是更加闊氣?原因就在於人家不想搞那麼大,而是卯足了勁就做精品學科。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人數很少,連研究生七七八八加起來,不過2000人左右,每年就招收200人。在國內的綜合性大學來看,他們一個學院的學生都比加州理工學院多。但就是這樣的“小麻雀”,卻已經培養出了74個諾貝爾獎得主。每1000個學生就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其精英的程度。

而我們國內任何一個綜合性大學,在校人數動輒三四萬,校友一二十萬才算起步,可是又出了多少個諾貝爾獎得主呢?



施一公的西湖大學,定位就是精英,起點也高,面向全世界招收一流的科學家做教師,校董會有楊振寧這樣的大科學家坐鎮。唯一讓人擔憂的是,就是怕西湖大學以後重走“綜合性大學”的老路,一味的擴招,追求“大而全”,違背了“小而精”的宗旨。如果那樣做,西湖大學作為民辦高校,很快就會失去自己的特色,“泯然眾人矣”,更別說比肩清華大學了。清華大學是公辦高校,資源豐富,又有100多年的深厚歷史沉澱,西湖大學如果和清華大學拼規模、拼“綜合性”,完全是異想天開。


懷疑探索者


查了一下,這應該是施一公在某一次公開演講中說的話。原話大致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2019年年底,西湖大學師資規模將超過擁有2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學,教師科研水平很可能成為中國之最;5年後,教師科研水平比肩東京大學、清華、北大、香港科技大等知名學府,成為亞洲一流……

請注意,施一公說的是“教師科研水平比肩清華”,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為要實現這個相對比較簡單,只要把一些比較牛的科學家、一些比較尖端的項目引進來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學校科研成果,那五年之內,西湖大學是肯定趕不上清華的。我估計五十年也不一定能趕得上。

如果再說到學校的底蘊和氣質,那再過一百五十年,估計西湖大學也比不過清華。

西湖大學的意義,在於做了一次體制外大學的新嘗試。不管怎麼說,真心希望這次嘗試能夠成功。


專注教育,專注成長,我是牛皮社。歡迎關注、留言探討。


牛皮社


首先,我們先分析西湖大學能不能很快地發展,所以我們分析一下另一所快速崛起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成立於1991年,但是卻用很短的時間就做到了亞洲第一(我能夠查到的數據有限,但是早在2001年,其部分學科如MBA就已經做到了亞洲第一,曾經連續多年蟬聯QS亞洲大學排名第一位)。

↑香港科技大學世界/亞洲大學排名↑

香港科技大學的成功經驗

而白手起家的香港科技大學之所以能夠快速獲得如此的認可,跟以下幾個因素分不開:

  1. 精準的定位。香港大學從一開始就定位好了自己要做小而精的大學,即便到現在,學校只有600-700名教員,14000餘學生,相對而言規模確實不是很大。同時在學科選擇上,瞄準了納米材料、工商管理等當時國際熱門學科,在學術研究方向上也符合歷史發

  2. 強大的師資。利用香港優良的地理位置,加上本身在待遇上也十分優厚(比如說下面的香港高校教職員年薪統計表,雖然香港科技大學獲得高薪的教職員絕對人數少於香港大學,但是考慮到香港大學教員數量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十倍,就可以知道香港科技大學對人才的重視了),所以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教職人員,其中不少人都是美國院士,造就了香港客家大學當時國際上最頂尖的科研能力。

  3. 政府的強大支持。早在成立初期的時候,香港政府就給予了香港科技大學將近20億美元的資金——這可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而且是美元,與之對比的是,整個中國大陸在1990年對全國科教文衛的支出不過才120億美元,由此可以知道當年香港科技大學在資金上的富足。

  4. 高速發展的外部環境。要知道,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幾乎是香港發展的黃金時期,快速發展的外部環境造就了這所大學的快速成長,同時也反哺了整個社會。

↑香港各大學教職工待遇↑

西湖大學的優勢。

而我們再來看看西湖大學。

該大學預計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規模和斯坦福大學的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一級學科;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或其他頂尖人才領銜組建相關院系,首先以研究院的名義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隨後面向本科生。

可見,西湖大學對於自己的定位是比較準確的,同時從博士研究生開始起招,可以較快速地獲得相關的科研成果,幫助自身的成長。

此外,西湖大學的創始人也是各個來頭不小:

西湖大學的前身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教授等科學家發起籌建。

這些人自身的研究實力當然在國內都是最頂尖的,但是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還會有相當的號召力,會有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加入其中。

而在政府支持和資金投入方面,從2015年年初相關籌建人員提出建立西湖大學的概念,年底就能夠在杭州註冊成立其前身西湖高研院就可以看出,相關的政策支持還是很明顯的。資金方面馬化騰、吳亞軍、王東輝、王健林等多位企業家都對該大學進行了捐贈,而且這種關係可能日後也會繼續下去。

總的來說,西湖大學在各方面都有潛力快速發展。

五年超過清華不太可能。

評價一個大學的好壞,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各種大學排名固然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們對這個大學的認可度。

如果說西湖大學在五年之內有幾個指標能夠趕上清華大學,那是有可能的,比如說QS世界大學排名,主要考慮了學校的學術互評、師生比、教職員引文量、僱主評價、國際生比例、國際教職員比例等一系列的指標,至少在師生比、國際生比例、國際教員比例上,西湖大學很快就可以超過體量龐大的清華大學。

但是畢竟清華在國內作為TOP2已經是歷史悠久,西湖大學想要在五年內全面壓制清華,幾乎是不可能。而且你要知道,清華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是快速提升的,並不是在原地踏步,所以西湖大學說五年超過清華,應該是雄心壯志,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小。

但是怎麼說呢,只要敢於嘗試,就是勝利,我也相信西湖大學可以利用體量小和朝氣蓬勃的優勢,做出有足夠分量的科研成績。


SilentTurbine


不要覺得北大清華是很牛逼的學校,嚴格說起來,如果扣除名氣和歷史,這個學校的師資以及真正的實力,甚至還不如很多省內的一流大學,眾所周知,北大清華有地域保護措施,這個學校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是北京本地的,用其他大學稱呼他們的話,叫做痴傻呆。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這些所謂的北大清華高材生,成績甚至不如二流大學,而換一個方面說,另外的半成學生,那真是大浪淘沙,精英中的精英。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北大清華在世界大學的排名一直很低。

以前北京清華是搞學術的,現在是搞金錢和權力,一半痴傻呆花錢給另一半的精英創業,這就造就了一個圈子。

再說西湖大學,那走的是研究生路線,純粹的研究學術。

如果西湖大學能夠摒棄門戶之見,前途不可限量,當然了,五年肯定是不現實的,但如果讓他們發展50年,中國第一大學的頭銜不見得是誰的。


顥清琴清的老爹


絕對不可能!

因為施一公可能是一位非常厲害的生物學家,但絕對不是一位教育家。

當年蔡元培先生以一己之力,僅用了11年時間,就將北京大學這樣一箇舊式學堂轉變成為聞名於世的大學,所以,只有適合的條件,以一人之力造就一所世界級的大學,完全是可能的。

辦大學,說到底,是辦教育。

從整體上來說,中國的教育理念還是相當落後的,如果沒有革命性的理念,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造就一所世界級的大學的 。

而從公開資料來看,並沒有發現施一公有什麼開創性的教育思想。


Sunny親子英語


看了這麼多回答,沒有我滿意的,所以我說說我的觀點。

西湖大學在未來5-10年不可能超過清華大學,理由如下:

1,最根本原因是資金不到位,西湖大學每年都靠捐贈,學生也沒幾個,學費估計連維持大學基本水暖電的開銷都不行,怎麼可持續發展?再看看清華大學,每年200億左右的經費,還有大量的社會捐助。

2,背景不行,西湖大學也就是幾個有情懷的商界大佬,拿出來個起步資金,由施一公牽頭來賺個眼球,以後隨著事態慢慢淡化,影響也會淡化,沒有影響誰給你捐款?再看清華,國家政治局常委中有了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後,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最多的時候9個政治局常委7個清華大學畢業,要錢給錢要人有人要政策給政策,西湖大學估計到關門的時候也不可能有這樣的背景。

3,社會不認可,西湖大學在即將高考的孩子以及其家長眼中還是民辦院校,誰家孩子要能考上清華,都不可能去西湖大學,而且這種定型的思維10,8年都不會改變,而且社會上還有90%的人不知道有西湖大學。再看看清華大學,你去偏遠山區找個農民問問,你看看不知道清華大學的有幾個人。

4,師資力量不穩定,西湖大學剛成立,不論現在招聘的老師多麼厲害,目前他在西湖大學沒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因為歸屬感和認同感也是隨著時間而加深的,清華大學的老教師可能在清華大學任教一輩子,他們生是清華的人,死是清華的鬼,而這種精神一直也在傳遞著。


96971009


西湖大學超越清華北大不是不可能,但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中國不缺乏衝擊一流大學的人才儲備,但缺乏培養一流人才的土壤。要成為一流大學,有這麼幾個問題必須解決:

一、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在大學設置行政級別,什麼副部級、正廳級,用幾頂虛官帽,讓學者們汲汲於名利,勾心鬥角,相互傾軋,真正的學者很難有出頭之日,而那些趨炎附勢的“大師”們,呼風喚雨、頤指氣使,把教育搞得烏煙瘴氣,大學搞得成了名利場。

二、一流的校長、一流的大師。一流的校長要有高尚的品德,虛懷若谷的胸懷,淵博的學識,正確的辦學理念。一流的校長要“校長”當做終身職業來做,而不是把他當做“官”來做。一流的校長在學校發展方向上有遠見卓識,但在“一流的大師”面前,他就是一名後勤保障人員,他就是一名協調處理各種問題的“管家”,他履行的一切職責都是為了科研和教學。一流的大師應該純真的像一名孩子,他們不用為生活瑣事煩心,窮首皓經,醉心於學術研究和科研,醉心於探索未知世界。他們每個人在自己研究的領域都是領軍人物。

第三,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而不是其他。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一所大學未來發展的靈魂。一流的大師不能單純靠引進,而是自己學校本身就能培養一流的大師,自身具有造血功能。一流大學在選拔學生的方式是不拘一格的,但選拔者不能有私心,因為他們是在為國選拔人才,培養人才,所以會慎之又慎。一旦學生進入學習,老師們要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在學習方面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在生活方面一定要多關心、多指導!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勝過自己,老師也應該用嚴父慈母的態度培養學生。

第四、教育經費的來源。一流的大學大部分的經費來自社會捐助,而社會捐助的主體必然是從這裡走出的校友。學校是母親,學生有反哺之義,學校才有活水之源,單純靠行政手段是扶不起一流大學的。因為一流大學的科研經費投入是巨大的,靠政府撥款不具有連續性,而且很容易讓學術成為政治的附庸,那麼“學術自由”就很難做到。


下里巴人846


在這裡,首先向西湖大學和施先生致敬!不管施先生這句話是在什麼語境下說的,或者想表達什麼,我們都應該給予寬容。想當年,清華也只是一所留美大學預科;建國後、改革開放前,由於院系調整,清華也是承擔了一所工學院的角色,文化底蘊更是與北大無法相比。但是,現在清華與北大還有差距嗎?同理,還千萬不能輕視西湖大學。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西湖大學不可能出現唸錯別字的校長,不可能養著那些濫竽充數的所謂大師,更不可能招收那些混文憑的博士和博士後,投資人也決不充許把錢花在與教學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地方。西湖大學只要擺脫了許多民辦大學那種以賺錢為目的的辦學方式,前途不可限量。更重要的是,它會為中國高等教育開拓出一方新的天地。在浙江那樣一片敢於和善於創新與創造的土地上,從來就不缺少奇蹟!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改變我們的傳統思維,把優秀的孩子送進西湖大學,也就是西湖大學如何吸收更多優秀學子。西湖大學有著標本意義,值得我們關注和支持。


第一軍情


讓西湖大學五年內比肩清華,就意味著施一公教授要用五年的時間把西湖大學辦成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指主要學科有一批大師級人才,能夠批量培養出產生世界一流的原創基礎理論人才的創新型大學。

西湖大學的前身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教授等科學家發起籌建[。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浙江省設立西湖大學。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錢穎一教授為校董會主席,施一公教授擔任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西湖大學面向全球招聘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前期已經開展了五輪面向全球的優秀人才招聘,簽約37名高水平學術人才,預計教師規模到2021年達到210人。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西湖大學師質力量方面有些大師級人才,但是數量太少。

從產出上看,這幾位大師確實培養出一批年輕的科學家,假以時日,真的不輸清華。

正如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先生所說。“所謂大學。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

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校聯南遷而成立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雖然只存活了八年,卻是在中國最接近於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教員是教授中的教授,學生是精英中的精英”,其學術自由思想包容,令後來者都感到高山仰止。

香港大學只有750畝,芝加哥大學只有1300畝,耶魯大學不足1100畝,這幾所大學比很多高中的面積都要小,但是也沒有影響到他們在世界的知名度。

施一公先生已經在世界廣納賢才,我相信施一公先生有能力把西湖大學,建設成為世界的頂級學府。為施一公先生,加油!

歡迎留言討論,如果喜歡,請關注作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