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存房”和“存錢”哪個更划算?這筆賬要怎麼算?

卡生活


“存房”要看地域及地段,“存錢”要看理財或投資。沒有哪個更划算,應該分別投資,因為房子是固定資產,變現流程很長,遇到急需應急資金,變賣麻煩。存錢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可以隨時取出救急。

投資房地產

房產是一種資源,資源稀缺就會值錢,比如在北京,地域就那麼大,外地人口不斷往北京走,就會造成住房緊張,房價就會增長。但是在農村,地廣人稀,很多房子都空著,所以並不值錢,或者有價無市。

再就是建議商品房,好的地段買上幾套出租出去,就當固定理財了,年化收益絕對高於10%,還可以當養老金存著。

今天還看到一篇投資東南亞的文章,講了柬埔寨特別向20年前的中國,GDP增速持續幾年7%,這種地方的商業中心,將會有很多的價值,也可以參考。


存錢投資

我是分為幾部分的,支付寶的餘額寶、理財、股票、數字貨幣,餘額寶的是可以應急;理財需要鎖倉等,相對安全;股票屬於長期投資,等待經濟週期;數字貨幣風險比較大,但是高風險高收益,屬於閒錢定投,因為我還是比較看好區塊鏈這個行業的。


最後,總結一下,這個沒有絕對性,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首先要確保本金安全,再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做好資金分類投資。


區塊鏈內參君


肯定是存房更划算!

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

深圳房子2015年購買,4年後的今天房子價值翻倍!

老家縣城2012年購買,7年後的今天房子價值翻倍!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欺騙過我的事情就是房地產!

現在準備第三套房的首付,準備再入手一套投資用!

作為普通的上班族,在深圳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就是一套房的差別!

我月供4000住著自己的房子舒服。你4000租金住著租來的房子,還要看房東臉色,漲租金的時候沒有任何理由跟他反駁!

所以我覺得肯定是投資房子是最划算的!



行業銷售凌經理


未來五年,存錢大概率是要比存房更划算的。


我們以100萬元的現金和當前價值100萬元的房子來做比較,來具體算一下帳。


按照當下的利率水平,100萬元可以選擇年利率4.18%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一年4.18萬元利息,每個月能收到3483元。拿著利息去理財,存入寶寶類貨幣基金或者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綜合收益率最高能達到4.50%。這樣一來,五年後100萬元能夠變成122.5萬元。


當然我們還可以選擇一家民營銀行直接存五年期存款,年利率5.45%,這樣五年後能變成127.25萬元。這個收益率基本可以看做存錢所能取得的保本保收益最高水平了。


如果是房子的話,最直觀的對比就是五年後房價至少上漲22.5%才行,如果能夠上漲30%以上,那麼存房穩穩跑贏存錢。


如今全國租售比基本都在2%左右,100萬的房子一年收取租金不過2萬元,5年能收10萬元。如果是100萬元全款買房,五年後能升值20%就算贏。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存房升值的可能性:


1、五年後,人口拐點會來臨,而在這五年中生育率很難明顯提升,空置的房產會越來越多。


2、三年內,房產稅就有可能落地,持有多套房產的成本會大大增加,一定會有部分投資者出售房產,市場供給大大增加。資金緊張的投資者為了儘快變現,則會大幅降價,房價下跌概率大增;


3、部分炒房客動用了民間借貸、消費貸等高成本的融資方式投資房產,一定會有部分投資者資金鍊斷裂,要麼選擇棄房斷供,要麼選擇降價變現。


4、我們能看到的居民家庭負債率一直在快速增加,這跟企業負債快速增加是一個道理。當家庭收入逐漸不足以償還月供時,家庭財務破產就成為現實。以當下的房價水平,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家庭收入難以大幅上漲,已經難以形成對房價的有力支撐。


5、世界各國在過去的十餘年時間以貨幣寬鬆為主,到了今天收縮貨幣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貨幣增速下降必然對房價產生影響,經濟增速下滑則意味著數以千萬計的工作崗位消失,這是宏觀層面對房價的最大利空。


6、房產金融屬性過強,在過去成為貨幣蓄水池,一路飛漲之下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價值區間。高房價將會使得城市中的外地打工者無力承受房租選擇離開,房租很難進一步大幅上漲,在新樓盤不斷推出下空置率還會不斷上升。過高的估值一定會有價值迴歸的過程,股市三五年做一次俯臥撐,房地產撐了二十年,該趴下休息休息了。


7、如今全國房產總市值遠超450萬億,而股市僅有59萬億市值,哪怕5%的房主出售房產,就會耗光國內流通的全部現金。實際上,今後五年,房價更大概率有價無市,絕大多數炒房客都難以變現離場。五年後除非房價大幅下降,否則即使漲幅超過30%也難以變現。


8、參考世界各國房價,均價基本都是人均一個月工資能買一平米房產,並且往往是使用面積,精裝修,永久產權。從這一角度講,房價下降是唯一方向。


綜上所述,2019年房產已經不再有投資價值,存房風險加大,投資者及早變現離場才是正途。


財智成功


看題目,”存房“和“存錢”,應該講的要素起碼包括下面幾點:

1、時間跨度為5年

2、全額存,或者零存

3、投資性質


明白以上3點,我們再分開探討,分開算:

一、全額存:

1、存房,存錢,基於同樣的起步。也即是房子款一次全付,存款一次全額存。

2、舉個普通的城鎮的小標準做個參考,房子全款是100萬(包括裝修好),出租大約可以月收約3000元,排除異常情況,5年可以拿到18萬租金收入,收益為18%,平均年收益3.6%。

100萬存銀行,如果直接按5年期存的,利率大約在3%左右,收益略低於房子3.6%的比例。

但是,這裡,房子除了收租金外,房子還是升值的,而存銀行的錢,除了利息,本金數額是沒有變化的。(這樣算,要保證房子政策變化不大,而且不出現異常情況。)

初步結論:存房比存錢更划算。


二、首額存+分期存:(一樣設定是100萬算)

1、房子首付50萬,銀行等額度首存50萬

2、房子首付50萬(包括裝修款全算在內),5年期付完房子按揭款,平均月付約9500元,合計5年約付57萬。月租金收入約3000元,合計5年約收18萬,按揭租金對沖,結餘-39萬,因首付後,還有50萬拿在手,50萬-39萬=11萬,也就是5年後,房子按揭付清,手上餘11萬現金。

房子如果按保值算,那就是100萬+11萬=111萬。

3、直接存銀行50萬5年期,後續50萬分期分月連續存銀行5年,約平均每月約存8300這樣。這樣算的話,定薦50萬,零存整取50萬,銀行的利息收益,遠低於前面100萬的3%,5年利息收益大約是3萬元,遠低於房子的11萬。

而且銀行的錢,只有零存整取的100萬+約3萬利息=103萬,再無其他增值。

而房子在可能保值的情況下,房子是100萬+11萬(手上餘的)=111萬,超銀行8萬。

這其中,如果房子漲價的,會賺更多,當然,如果房價是跌的,房子賣不到100萬,那就可能輸給存銀行了。

初步結論:存房略勝存銀行


以上情況僅是粗略分析計算和規劃,不知道是否合適,僅供參考,謝謝。


板上春秋


如果是要投資,我不建議你存房,還是現金收益比較大。

房屋市場在未來五年我不認為會跌,但因為經濟增長已經減速,再加上因城施策的實施,大面來看整體房市是穩中有升,但要有前幾年那樣的暴漲,除了個別發展迅速的地區以外,是不太可能了,更有三四線城市會回落,所以靠房屋升值來投資,這個不現實。

如果從租金角度來說,中國租售比明顯不合理,你的收益遠不如通貨膨脹快,如果房屋不升值,那租金收益是不夠的。

但是如果你用在保本理財上,收益就比較穩健,至少保證5-6%的收益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接受較高風險的理財,那麼10%也是可以期待的。

總得來說,還是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吧,如果一定要穩健,那麼房子至少是不太會虧的,三四線城市除外。如果留有穩定現金,那麼收益會更好。


諮詢師天生


有條件的話就存房,比如在熱門的旅遊區小鎮買一個小公寓,付個首付十幾二十萬。然後租出去。可以選擇自己租出去,或者讓途家等相關平臺打理.萬事不管只出房子和得大部分收益,產生的收益說不定比你還款的利息還要高。等於租客幫你付了這筆貸款。貸款期結束以後。房子起碼增值保值可能性遠遠大於貶值的可能性。但你通過收租金已經早就回本。這就是現實中的。羊毛長在豬身上,讓狗來買單。實際上你只支付了十幾萬買了一套房。如果你存現金的話。資金沒有產生流動,就像一潭死水。隨著通貨膨脹,最後就會貶值。


宏豐文具


這個問題要看你在那個城市,如果在長沙,我建議買房出租,100萬的房子月租收入是25OO元,年收益率雖然只有3%,但保險,即使房價不上漲,只耍房價不下降,手裡有套房心裡踏實。

如果將100萬元存入銀行,即使最高利率4,5%,也只多7,5萬元,可是IO0萬元五年後值多少錢呢?


齊魯瀟湘一家平安


存錢一定是跑不過通貨膨脹的,但存房一定能跑贏嗎?

現在一直強調“住房不炒”“穩”字當頭,雖然房價不可能一成不變,但是未來誰又知道呢?雖然現在房產稅還沒有收,但在上海已有試點,如果要徵收房產稅存房的上漲率還能趕上房產稅嗎?

所以我們只能另闢蹊徑,尋找等膨脹或超過膨脹產品,留一部分儲備資金,另加一些大額儲備金(借唄、大額信用卡、微粒貸、白條等)不用,就是當成儲備金。


貝掌門


我個人認為是存房,當然房子得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子,我國的通貨膨脹率每年都大於5%,存銀行如果只是理財什麼的連通脹都跑不贏,就算未來幾年看空房市,到房子作為固定資產,不增值起碼可以抗通脹。錢留在手裡是會貶值的,當然如果去投資,另當別論,當然投資也有風險,保險一點房子比較穩妥一點,只是我們國家房子不是私人永久產權,這點讓人很無語😓


用戶768805470823


你們不覺得這個問題很傻逼麼?

哪裡的房都沒說明白。我一看就不懂經濟,可憐。一線城市的房子是核心資產,鄉村的房子不如白菜。有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