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年煤炭行業運行報告及2019年形勢展望

2018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我國經濟運行實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煤炭去產能由“總量性去產能”轉變為“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國內煤炭供需得到調整,市場運行趨穩,安徽省煤炭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較平穩的發展時期。

一、2018年煤炭行業運行形勢

(一)煤炭工業發展形勢平穩

2018年,安徽省煤炭工業行業積極開展結構性改革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有序建設兩淮煤炭基地,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可控。

1.過剩產能持續化解

2018年,安徽省繼續落實煤炭去產能相關政策。全年關閉潘一和臥龍湖2對煤礦,退出產能690萬噸/年。新集一、新集二、劉莊、孫疃等4對煤礦核減產能300萬噸/年,潘四東礦整合到潘二礦,減少產能120萬噸/年;僅袁店一井核增產能60萬噸/年。年末,全省生產煤礦下降到42處,同比減少3處,煤炭產能1.34億噸/年,同比減少1050萬噸/年。

2.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截至2018年底,全省42處生產煤礦均達到三級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率100%。其中,16處煤礦被國家煤監局認定為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一級達標率38%。單井平均產能318萬噸/年,居全國首位。新增煤炭工業安全高效礦井3處,共計31處,佔全省煤礦的74%。其中,特級22處、一級8處、二級1處。

3.煤礦項目有序建設

淮北礦業集團信湖、中煤新集公司板集煤礦復工建設,全年共完成投資3.3億元,佔年度計劃的46%。煤礦安全改造2018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完成投資17.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9%。袁一、楊柳、劉莊、新集一礦等改建項目基本建成,張集、潘三、顧橋、恆源煤礦改建項目有序推進,全年共完成投資5.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86.4%。煤炭行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7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5%。

4.安全形勢總體穩定

2018年,安徽省煤炭企業始終堅持安全生產工作方針,持續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全省煤礦杜絕了較大以上事故,連續4年沒有發生瓦斯事故。23處煤礦實現連續3年以上安全生產,佔全省生產煤礦的54.8%。全年發生煤礦事故12起,死亡14人,百萬噸死亡率為0.124。

5.轉型項目取得進展

一是“走出去”項目有序推進。淮南礦業集團唐家會、色連二礦產能核增獲批,泊江海子礦正在辦理產能核增手續,淮北礦業集團陶忽圖井田探礦權申報已被自然資源部受理。二是非煤項目多線推進。淮南礦業集團參股建設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參股的國電蚌埠二期、華電蕪湖二期4臺機組建成投產。淮北礦業集團臨渙焦化二期完成驗收,二期電石項目已點火試生產。

6.企業改革取得突破

淮北礦業集團完成重組更名上市。淮南礦業集團上市公司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正式成立,整體改制上市進程加快。四家礦業集團煤炭主業上市全面推進,管控模式不斷優化,煤礦安全管理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7.行業效益持續向好

在穩定的市場環境下,安徽省煤炭企業逐步彌補困難時期各項欠賬,化解重大風險,收入持續增加,繼續保持較穩定的盈利狀態。全省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實現銷售收入1432.7億元,同比增加3.2%,利潤額合計68.9億元,同比減少6.8%。

(二)煤炭供需形勢總體平衡

2018年,安徽省煤炭生產規模由降轉穩,消費延續增長趨勢,用煤缺口繼續擴大,但在省外煤炭的補充下,除年初因雨雪冰凍天氣影響出現階段性用煤緊張外,煤炭供需總體平衡,煤炭價格整體保持較合理水平。

1.煤炭產銷持續收縮

安徽省煤炭產銷規模繼續小幅收縮,省外銷量急劇下降。2018年,全省煤炭產量11260萬噸,同比減少3.1%。銷售商品煤9498萬噸,同比減少7.4%。其中,銷省內7842萬噸,同比增加0.5%;銷省外1656萬噸,同比減少32.5%。

2.煤炭消費小幅增長

2018年,由於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全社會用電量快速增長,安徽省煤炭消費量持續上升。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量15768萬噸,同比增加3.8%;全社會煤炭消費量約16500萬噸,同比增加2.6%。

一是電力行業煤炭消費繼續顯著增長。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2135.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1.1%,增速位居華東和中部地區第一。電力行業煤炭消費量9533萬噸,同比增加8.3%,增速同比回落3.1個百分點。電煤佔煤炭消費的比重從2017年的54.7%提高到57.8%。二是建材行業煤炭消費由增轉降。2018年,雖然安徽省水泥產量仍處於上升區間,但是由於節能減排措施推廣和落後產能淘汰,煤炭消費下降。全年建材行業煤炭消費量1885萬噸,同比下降5.3%。三是冶金行業煤炭消費由降轉增。2018年全省繼續深化鋼鐵行業去產能,破除無效供給,行業景氣度回升,冶金行業煤炭消費量1554萬噸,同比增長2.0%,增速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四是化工行業煤炭消費持續下降。2018年,安徽省煤化工行業仍處於恢復期,生產規模處在下行區間,全年煤炭消費量937萬噸,同比下降8.8%,降幅同比擴大5.8個百分點。

3.煤炭供應出現階段性緊張

2018年,全省煤炭產需缺口擴大至約5240萬噸,省外煤炭調入量達到約7000萬噸,由於用煤缺口一般能得到省外調入煤炭及時補充,全省煤炭供應總體平穩。但1-2月份,受雨雪冰凍天氣影響,除低溫引起居民生活用電負荷大幅增加外,還產生港口封凍、運煤車廂結冰等嚴重影響水、鐵煤運的冰凍災害,省外煤炭調運受阻。全省主力電廠電煤庫存最低下降至160萬噸,部分沿江電廠庫存僅能使用半天。進入春季,煤運恢復正常後,電廠電煤庫存均保持在200萬噸以上。

4.長協合同兌現情況較好

2018年,省內重點煤炭產需企業共簽訂年度長協合同量5348萬噸,實際發運6087萬噸,兌現率達到113.8%;其中電煤年度長協合同量4393萬噸,實際發運5401萬噸,兌現率達到114.8%。長協合同的超額兌現,對平衡供需、平抑價格起到了保障作用。

5.煤炭價格保持相對穩定

2018年,安徽省煤炭價格與全國市場同步波動,從年初高位下落後,春節至年末基本維持穩定。4800大卡市場電煤價格保持在532-549元/噸區間,4800大卡市場非電動力煤價格保持在536-591元/噸區間,精煤價格維持在1452-1516元/噸區間。

二、2019年煤炭行業形勢展望

(一)煤炭工業升級發展

2019年,安徽省煤炭工業將以安全穩定為基礎,以效率效益為核心,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提高發展質量、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1.煤炭去產能合理推進

2019年起,安徽省煤炭去產能任務大頭已落地,進入收尾階段。綜合安徽省資源條件、供需實際、在建規模、運力配置等因素認真論證。2019年,安徽省計劃退出朔裡煤礦,退出產能165萬噸/年。全省煤炭產能將得到進一步優化。

2.安全管理力度加大

加大煤礦安全生產投入,完善煤礦安全基礎建設,強化安全管理力度,爭取事故和死亡人數較上年雙降,杜絕較大以上事故和煤礦瓦斯事故。

3.現代礦井加快施工

繼續加快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煤礦建設和改造工作。信湖煤礦計劃2019年5月底永久製冷系統投入運行,12月底主井提升系統形成,2020年底投產;板集煤礦全年完成進尺342米,2020年底投產。實施中央預算內投資煤礦安全改造項目23個,計劃全年完成投資19.3億元。實施安全改建工程17個,全年計劃完成投資3.87億元,其中楊柳、袁一煤礦安全改建工程完工。

4.企業改制穩妥實施

謹慎穩妥做好上市煤炭企業融資工作。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整體改制上市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公司將妥善做好淮礦地產職工安置工作,適時啟動員工持股,爭取年內完成上市。

5.行業效益平穩回暖

2019年,預期隨著市場持續平穩和企業深化降本增效,煤炭行業效益將保持回暖勢頭。預計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300億元,利潤額80億元。

(二)煤炭供需形勢穩中有憂

2019年,全國及安徽省供需、運輸格局將出現新的變化,煤炭市場“總量寬鬆、結構性不足”的特徵將趨於明顯。安徽省煤炭自給率逐年下降,但全國煤炭供需總量趨於寬鬆,煤炭運力保障較好,省內用煤缺口基本能夠及時得到省外調入煤炭補充。但仍存在極端氣候等情況下,煤炭調運較為緊張的可能。

1.煤炭需求持續旺盛

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風險和困難明顯增多。受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以及能源結構調整影響,2019年煤炭需求增速預期較2018年有所放緩。預測2019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達到1690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約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16000萬噸,同比增長約1.5%。具體影響因素中,一是電力行業消費增速放緩。考慮準東—皖南特高壓落地等因素,我電煤消費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2019年全省發電量和電煤消費量增長均為4%左右,全年電煤消費量將達到9914萬噸。二是建材行業消費降幅收窄。2018年下半年以來,以水泥為主的建材市場景氣度高漲,預計2019年建材行業煤炭消費量降幅將收窄至2.4%左右,全年消費量約1840萬噸。三是冶金行業消費觸頂轉降。2018年下半年以來,鋼材市場下行,加之鋼鐵行業去產能繼續深化,預計2019年冶金行業煤炭消費量將同比微降,降幅在0.9%左右,全年消費約1540萬噸。四是化工行業消費量降幅縮小。2019年,隨著國家相關行業扶持政策帶動,加上中安聯合17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打通全流程新增消費,化工行業煤炭消費下降速度將放緩,降幅縮小至6.8%左右,全年消費約873.5萬噸。

2.省內煤炭供給規模縮減

隨著國家去產能政策由總量去產能向結構性去產能轉變,先進產能的增量將大於去產能規模,2019年省外煤炭產能淨釋放量將達到1億噸左右。但省內煤炭產量呈繼續下降趨勢,產需缺口將逐漸增加。2019年,全省煤炭企業煤炭計劃生產原煤11400萬噸,其中出售省內9800萬噸(含洗選損耗),出售省外1600萬噸。另需從省外調入煤炭7100萬噸,全省全年淨調入量5400萬噸,佔全省煤炭消費總量的32%。

3.省內長協合同量有所下降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有關工作的通知》關於規模以上發電、煤炭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和採購量的75%以上,且不低於上年水平的要求,2019年省內主要煤炭消費企業與安徽省重點煤炭企業簽訂年度合同量4557萬噸,同比下降14.7%;與省外煤炭企業簽訂年度合同量預計達到約3000萬噸左右。雖然長協煤將在政府監督下得到較好履行,但保障作用更強的省內長協合同量的下降,對安徽省能源保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019年安徽省煤炭供需平衡表

單位:萬噸

安徽省2018年煤炭行業運行報告及2019年形勢展望


4.煤炭運力存在季節性緊張

目前安徽省主要煤炭運輸線路,以兩淮和西部煤炭主產區煤炭向皖中、皖南鐵路運輸及北方港口下水煤海進江水運為主。從運輸能力看,2018年底,合蕪線、青阜線、符夾線等主要煤運通道完成貨運擴能改造,2019年商合杭高鐵合肥北段客運線開通,安徽省北部鐵路貨運能力進一步釋放。從運輸需求看,2018年,在全省煤炭消費量同比增加的背景下,安徽省鐵路運量同比減少12%,減量以煤炭運量為主。在運力提升、運量趨降的背景下,2019年省內鐵路煤炭運輸情況較為寬鬆。

然而,省外煤炭調運通道能力並不樂觀。隨著煤炭去產能工作深化,全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區域供需格局進一步強化,東北、西南地區也產生了新的供給缺口,晉陝內蒙古地區的煤炭外運任務加重。從運輸能力看,2018年以來瓦日線、蒙冀線組織實施貨運增量行動,全國鐵路煤炭運力新增1.5億噸左右;2019年,隨著蒙華鐵路通車,將新增煤炭運力2億噸,運力緊張情況緩解。從運輸需求看,煤炭運量也同步增長,2018年煤炭運量完成16.6億噸,同比增加1.58億噸,增幅達到10.5%。預計2019年煤炭運量至少還要增加1.5億噸。運力供應淨增量有限,在用煤高峰季節結構性運力緊張在所難免。省外通道能力制約,將成為外煤進入安徽省的主要瓶頸。

5.煤炭市場價格波動減弱

隨著國內煤炭供需趨於寬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控市場的方式更趨靈活,長協合同機制進一步完善,全國及安徽省煤炭價格波動會越來越弱,有利於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三、存在問題

(一)煤炭供需保障仍存在風險

雖然目前安徽省煤炭供應能得到保障,但對省外來煤依賴度越來越高,在出現極寒冰凍天氣,全國用煤需求大幅增加,鐵路和北方港口水運能力下降的情形下,有可能出現外省煤炭調入困難的階段性煤炭供應偏緊風險。

(二)關閉礦井資產減值消納難

關閉退出煤礦的生產巷道、剩餘煤炭資源等大量固定資產無法回收,根據財務規定,需要按賬面餘值立即計提資產減值,並在當期損益消化,對企業盈利能力影響較大。目前淮北礦業、皖北煤電煤炭資產均已上市,淮南礦業正在推進整體上市工作,資產減值對企業業績、推進企業資產證券化的影響較大。

(三)煤礦建設項目融資難

由於煤礦自身發展特點,建設週期和資本回收期長,前期投入高,對建設資金需求規模大。加之煤炭被國家列入產能過剩行業,金融機構保持謹慎,融資渠道嚴重受限。省內煤礦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企業融資成本、還貸壓力較大,煤礦建設工程進度受到影響。

(四)一線職工素質亟待提升

安徽省煤礦採掘一線職工大多在40歲以上,個別煤礦最小年齡45歲、平均年齡48歲,初中及以下學歷佔60%以上。煤礦工作危險、環境差、薪酬無優勢,招工難、留人難問題越來越嚴重,採掘隊伍日益老化萎縮,難以滿足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繼續鼓勵煤炭企業“走出去”

發揮安徽省煤炭企業人才技術優勢,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以減量置換方式積極參與西部煤炭資源開發,投資建設鐵路煤運幹線工程,利用省外煤炭、運力資源保障安徽省發展需要。

(二)建立煤炭應急儲備

在電煤需求減弱的淡季市場階段,要求電力企業調整好儲煤計劃,合理做好煤炭儲備。建議進一步發揮好蕪湖港應急儲備功能,考慮國家《關於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要求、安徽省煤炭消費規模和蕪湖港儲備能力,可下達蕪湖港煤炭儲配中心應急儲備任務50萬噸左右,實際靜態儲量根據保供需要,在40-60萬噸範圍內調劑浮動,其中沿江電力企業承儲25-35萬噸/左右,以應對安徽省可能出現的階段性用煤緊張。

(三)督促電煤長協合同兌現

建立月、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調度制度,定期進行督查調度,監督煤炭企業有序安排生產,優先、均衡兌現中長期合同,並應做到均衡發運。結合電力迎峰度夏(冬)工作,按照安徽省電力迎峰度夏(冬)管理辦法,加強調度,優先保障省調主力發電企業用煤需求,緊急情況下,實施電煤調度令制度。

(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銜接省政府金融辦等部門,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強化銀企合作,支持企業發行債券、短期融資券,緩解資金投入壓力。強化現金流量管控和投資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投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銜接省教育廳、科技廳等部門,推動煤炭行業“知識型+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適應煤炭開採智能化、煤炭利用清潔化、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加快培養一批高層次科技研發人才、培養一批面向行業需求的工程技術類人才,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隊伍,聚集推動現代化煤炭經濟體系建設的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