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東哥,下線車那玩意到底能不能買?我家在小縣城,想買一臺閒著沒事跑跑黑活!不過手頭是真的緊,要不然也不能考慮下線車!----

首先,拉黑活是違法行為。

但是,既然你問到這兒了,那我還是決定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單純回答這位老弟的問題,是不是不算“教唆違法”?反正我還是勸大家別拉黑活,其實包個出租車也不貴,要麼就買臺符合標準的車子跑滴滴。

不過既然...哎,誰叫你兜裡沒錢呢。

先跟圍觀的吃瓜群眾解釋一下啥是“下線車”,懂的朋友自行跳過。下線車就是營運轉非營運的出租車,也就是之前曾經是出租車但現在洗手不幹了。出租車的手續是八年強制報廢,那假如這臺車六年的時候辦了營轉非,那就意味著還能開兩年。反正這個車只要落戶的時候是出租車,那它不管什麼時候下線,八年必須強制報廢。

以上是背景。所以,網上會有很多還剩兩年或者三年手續的下線車在賣,價格非常便宜,從幾千塊錢到一萬多不等。下線車的車況普遍非常爛,畢竟都是跑了七八十萬公里的了,但下線車究竟能爛到什麼程度?

出租車是用來回本的東西,假如這東西還能繼續用來賺錢發揮餘熱,人家會把它“下線”賤賣嗎?

所以,不用我多說了吧。關於下線車,我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里程數能跑月球一個來回,下線車能買嗎?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老弟的黑活夢碎了。幾千塊錢到一萬多塊,依然有幾臺非常適合拉黑活的車子可以選擇。比如: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一臺捷達。

捷達這個車最大的優點不是皮實耐用也不是有多保值,而是在於只要你開著它往火車站門前一停,你也不用吆喝也不用下車攬客,你就坐在駕駛座上點根菸,馬上就會有人拉開車門問你:“江北二十走不走?”

但捷達畢竟小毛病不少,想要少搭錢多回本,其實你還有另外一個選擇: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一臺伊蘭特。

北京的出租車司機們愛死伊蘭特了。因為他們表示如果是開捷達的話,八年間發動機至少大修兩次;而開伊蘭特這麼多年,八年下來一次都沒大修過的也比比皆是。伊蘭特雖然醜,但質量確實比捷達好了很多,而且價格又並沒比捷達貴;雖然這車的私家車很難找到原廠燒天然氣的,不過好在很多開伊蘭特的私家車主都是特別能精打細算的主,這個天然氣,他們已經幫你改好了。

然後,既然你說你是在縣城,那我相信縣城的淳樸百姓可能並不介意你開的是啥車,只要你能把我和我從縣城集市上買的東西送回家就行,那麼,也許...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你還可以買一臺五菱之光或者其他什麼差不多的麵包車,比如長安之星或者松花江什麼的。我推薦五菱是因為我對這臺車有一種蜜汁好感,要不是我老婆攔著,我早就買五菱了(我也不知道因為啥,就是想買)。

有了這臺車,你不僅可以拉黑活,你還可以拼座拉黑活。有點兒商業頭腦的話,你還可以找六七個同一學校的小朋友包你的車,你就每天按時接他們上學放學就行。而且你買這車不僅可以拉人,你還可以拉貨。有了這臺車你就可以成為一名光榮的貨拉拉車主,或者去傢俱城門口蹲著,幫人拉個傢俱什麼的賺的還比拉人多呢。

至於夏利、羚羊那些車子還是算了吧。羚羊雖然挺有意思,但這個車買來畢竟不是自己開的,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上你旁邊那臺捷達。還有一點就是,拉黑活你絕對不能買北斗星,雖然北斗星又省油又寬敞,但是!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別人會覺得你開的是一臺蹦蹦!

所以人家開捷達能收八塊,你就只能收五塊!不合適!!!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拉黑活選車攻略,那在最後我還是建議你...多咱點錢買個好點的車去跑個滴滴,拉黑活還是有一定的法律風險的。

----東哥,非常認真地請教一個問題,我是一個賣粗糧的個體戶,現在想買個二手車代步,不過我不需要自己開車拉貨,我是買北斗星好還是雨燕好?----

如果你需要拉貨的話,那我肯定是建議你買北斗星的,因為北斗星的裝載能力真的巨強。但既然你並不需要拉貨,那其實這兩款車就都可以買。

簡單聊兩句雨燕吧,正好我前幾天剛替一位本地的客戶收了一臺12年的雨燕。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雨燕是一臺特別好開的車子,雖然動力不強但油門反應巨快,並且方向很厚重and底盤支撐也還不錯。這使得小雨燕開起來有一小丟丟的“鋼炮感”,如果你喜歡享受駕駛的感覺的話,雨燕會是非常適合你的一臺車子。並且雨燕在行車質感和做工方面都比北斗星來得“更像車”,直白點說就是雨燕開起來更像轎車,而北斗星開起來更像麵包車。雨燕比北斗星少了很多很多的廉價感。

雨燕也是一臺非常超值的車,這臺車可以說得上是巨便宜了。2012年的飛度現在要什麼價格?甭管什麼車況,少說四萬大幾吧,車況優秀的五萬多也不是沒可能,但我前些天買的這臺2012年的1.5帶導航的雨燕,車況堪稱極品,才花了三萬出頭。雖然價格差得多,但實際上雨燕卻遠沒比飛度差那麼多。除了空間是硬傷,雨燕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短板。噢,只不過買雨燕的話,你得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你必須得會開手動擋。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另外,買雨燕一定一定要買1.5的。1.5的雨燕搭載的是M15A的DOHC發動機,還帶VVT;而1.3的雨燕配的G13B(好像是這麼個代號)其實就是羚羊的機器,雖然巨省油但是動力卻不夠1.5的強勁。我對於這臺機器的評價就是:如果長在羚羊身上,那麼挺值的;如果長在雨燕身上,因為有更好的選擇,所以還是差了點意思。

而關於北斗星,我就不多贅述了。之前我有文章專門寫過北斗星,放個鏈接:

鈴木北斗星:JDM的另一面,是實用至上的Kei-car

OK,下一題~

----東哥,我是一個海龜,最近兩年都沒回國,我的車子也就在國內扔了兩年。我現在回來了想把車收拾收拾,我該做什麼保養?----

首先,你車子肯定打不著開不走了。所以你也不用研究怎麼把它打著了,直接叫拖車,拖去修理廠吧。

為什麼說直接拖走比較好呢,因為最首先的一點,你的機油太長時間沒換了已經變質了,沒有辦法在發動機內起到一個潤滑的作用了,所以就算你車子可以打著可以開走,這個時候其實車子的磨損也是非常大的。

把車拖到修理廠以後,首先得把機油換掉。然後檢查一下在車子沒動的這兩年有沒有老鼠在你車裡搭窩。去年我的車子僅僅三個月沒動,就有老鼠在我保險槓裡搭窩了,所以還是檢查一下,趁早發現趁早處理。

至於車上的各種油水,條件允許的話就都換了吧。唯獨變速箱油因為衰減比較慢而且本身的更換週期也比較長,所以可換可不換,冷卻液同理。然後有一個通常會容易忽略的點,就是輪胎。如果車子兩年沒動地方的話,車胎肯定沒氣了,車胎長時間處於變形狀態而且是一個固定點受力,會對輪胎造成不可恢復的形變。所以輪胎最好要更換掉。如果你出國之前把車子用磚頭墊起來了就當我沒說...只是你的輪子現在還沒丟也是一個奇蹟。

最後,保養完了一定要記得先交好保險再上路,然後儘快把落下的年檢補齊。

----東哥東哥,我是你的鐵粉,我今天是想請教一下,寶來和朗逸哪個性價比高?買哪個比較好?----

你你還不如一槍崩了我,你這就好像在問我兩坨shit哪坨更好吃一樣。

我能不吃嗎?!

首先,我先假定你指的不是今年最新的寶來和最新的朗逸。那倆貨雖然採用了大眾全新的MQB平臺,但是在價格和配置方面真是沒什麼競爭力。至於這之前的所有款式的寶來和所有款式的朗逸,其實他們都是高爾夫4代的親兄弟,都源自高爾夫4的PQ34平臺。從2001年到2018年,寶來用這個底盤對付了中國消費者十七年。朗逸從2008年上市,到現在也對付了十年了。每一次的換代,大眾都聲稱這是“全新寶來”、“全新朗逸”,但骨子裡其實還是第4代的高爾夫。

可高爾夫眼瞅著就要出第8代了!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關於朗逸,我之前曾經寫過關於它的文章,有興趣可以看看:

“嗯,因為這個車比較高級”

嚴格來說,朗逸和寶來都不是所謂的”德國車“。因為德國根本沒有這兩款車賣。01年最老最老的寶來其實就是第四代捷達,還能算是個正兒八經的德國車,跟當年的高爾夫一同進入中國市場。但當它面臨改款的時候,一汽大眾卻把它留了下來繼續換殼生產發揮餘熱,而給新捷達取了個名字叫”速騰“。其實大眾在德國是根本沒有這麼多緊湊級車型賣的,中國的馬路上之所以有這麼多琳琅滿目的大眾車,是因為大眾同時在中國賣二代捷達、四代捷達五代捷達再到後來的六代捷達(同理,其他那些琳琅滿目的中級車也不過是老帕薩特新帕薩特和新新帕薩特,那些小車也不過是老Polo、新Polo和拉皮Polo)。


為什麼拉黑活一定不能買北斗星?下線車到底能不能碰?!


劃重點,這些隔著輩分的車是在同時銷售的。而最過分的是,四代捷達(也就是寶來和朗逸)在換了殼之後居然敢和更新型的五代、六代捷達賣一樣的價錢,這不就是拿消費者當傻X嗎?

底盤老、機器老,但只要機械素質過得去這都不算是毛病,但你把老東西和新東西賣一個價,這可就不厚道了。所以針對你的問題,我必須要說:寶來和朗逸都沒有什麼性價比。對於一臺搭載二十年前老技術的車型來說,思維正常的廠家都會選擇把它們簡配降價作為廉價的入門車型銷售,就像豐田卡羅拉和日產軒逸那樣,這倆車直接拉低了豐田和尼桑的緊湊型車門檻,讓消費者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尼桑和豐田的車,這是好事兒。但是回頭看看這位德國兄弟呢?

如果你一定要買大眾的話,那就買臺高爾夫吧。記住,一定要買1.6的。

至於今年的最新款MQB寶來和朗逸,我覺得我有必要寫個試駕報告了。


【東哥車研所】

毒舌新車測評

二手車/經典車測評

二手車鑑定、淘車代購服務

提問請直接在新浪微博@東哥車研所

每週都會有精選問答上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