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什么好?

邓贤辉


25号从上海飞厦门,29号夜里返回上海,在厦门住喜来登,因为是携程小团,自由活动多,主要景点都去了,厦门的海水竟然是绿的,非常喜欢,28号专门用了大半天时间再去海边,从观音山开始经椰林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广场……中间骑行加漫步,一路风光无限。傍晚专程找到网红餐厅小眼镜海鲜大排档,价格公道,鱼虾鲜活,整个厦门之行,非常满意,也爱上了这座城市。但最后临别厦门时,竟然大倒胃口,大跌眼镜,败笔就在厦门机场,毫不夸张的说,除去有飞机起降,那座航站楼根本就不能叫航站楼,更不能叫厦门机场,贴切的说应该叫厦门商场,或是叫厦门集贸中心,遍地遍层到处是商店,商品,旅客完完全全是在商场里店铺中穿行,一片乱象。4点半的飞机,快4点时手机接到携程通知说是航班张到5点半,半小时后又改到晚上7点半,感觉不对啊,我去工作人员咨询,告之西安流量问题飞机还没来,建议改签。我赶紧从商铺中穿梭,好不容易找到二层,要求改签,回答说改签退票都可以,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航班早就取消了,说是上海机场流量受限,整整一航班说取消就取消了,对我们毫无说法和交待,原来在2号登机口,改签后到8号登机口,快登机了又通知到1号登机口,把我们老俩口折腾的,那真叫个苦啊,原本下午4点半的飞机,结果我们夜里十点多才到上海,非常失望。不过呢,对飞机晚点啥的我们虽然很辛苦,也比较气愤,但不影响之前对厦门的良好印象,谁也不希望晚点,多份理解就行了。真正大倒胃口的还是厦门机场不像机场,整个就一座商场,而且是那种大批量租出店铺一片乱象的那种商场,如此毫无节制的店铺安排,我估计全国仅有。


秋实45502677


很多人说厦门风景好,但我觉得,厦门最好的是,人好。



厦门人的友好,在五年前早已见证过,而且这么多年来的印象也从未改变。

鸭鸭是我在厦门的好朋友,去年我从漳州回广州,在厦门转车,中途停靠2小时。鸭鸭听说了,从市区打车到集美给我打包了老鸭面线和土笋冻,再打车送到厦门北站给我吃。要知道这样打车一趟得100多,至少40多分钟,我自问我自己都从未这样对待过别人。

食物实在太多,没吃完,一点都舍不得扔,我就一路背回了广州,晚上做宵夜,也算是感念别人的好意,不浪费一番心意。



那次她给我打包的老鸭面线、软壳虾、土笋冻全部来自厦门老店“味友餐厅”,在我的坚持和一心期待下,鸭鸭特地安排了我们到老店里试吃。(鸭姐坐镇厦门美食大咖之位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老板是位年轻的帅哥,用鸭鸭的话来说,这是继承了老店的年轻二代。

这次吃饭,再次让我见识到厦门人的热情和友好。

原本我们点够了各种特色美食,老板来了之后,又给我们加了好几样大菜,一路给我们讲解各种菜品的由来和做法。

在闲聊中我们得知,老板在澳门科技大学读了几年书,还在澳门的某米其林餐厅当过学徒,现在回来继承家业。

问起店面扩张的事情,老板说,味友全都是直营店,不做加盟,因为加盟的人没有情怀,没办法保持食物的高品质。

这让我想起喜茶也是这样,只做直营,不做加盟。我一直很佩服这种亲力亲为,品质把关的企业精神。



吃完饭之后,老板听说我们想去集美学村逛逛,他非常非常非常热情地坚持带我们去他的母校走走。

这次厦门之旅,真的超感谢谢谢朋友们的款待,我爱厦门,我还会再来的!


熙游记SeeTrip


厦门有什么好?我倒是觉得你问的好。

厦门的物价,相信大家都知道,有多少人觉得他是一线的物价,三线工资?所以去年很多人离开了这片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些是迫于无奈,有些是对这座城市失望了,所以才离开这里。



除了物价,我觉得在厦门没什么不好。如果真要我说厦门哪里好,我觉得风景吧,毕竟厦门是个旅游城市。

和心爱的人在环岛路骑骑车,兜兜风,有什么不好的?或者说姐妹一起,在环岛路走到脚起泡,这有什么不好的吗?想想就美滋滋的,特别是环岛路的夜景,走一走你就知道有多么漂亮。

而且环岛路还有一家法式餐厅叫做入夜,是厦门首家3D全息投影梦幻餐吧,餐桌也是3D的,每次都会换主题,这一次是海底世界主题,人均也五六百,发工资了以后就带着姐妹一起去那里玩一玩,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偶尔还能见证幸福呢,算是给我这个女人沾沾喜气呢。
厦门这座城市,有什么好的?如果谁要跟我谈物价,我想我也会说不好,如果是和我谈厦门旅游,我会告诉你挺好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厦门的见解都是不同的,自己开心就好。


萌旅游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来厦门?因为厦门有鼓浪屿、曾厝安、厦门大学这几个网红级的旅游景点。

不过现在除了曾厝安可以自由出入,鼓浪屿和厦门大学都限人,而且实名制。

所以如果想来厦门,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身份证要带,鼓浪屿要提前买好船票,厦门大学要提前预约。

除了网红级的旅游景点,厦门的好还体现在它的环境、教育、医疗等良好的配套上。

1、厦门的环境好,这一点全世界都公认,有厦门这种宜居环境的城市全国找不出几个。

2、厦门的教育好,福建省内它是No.1,全省1/4的特高级老师在厦门,每年高考全省上北大清华的40%在厦门;厦门外国语学校是全国17所可以向重点大学推荐保送生的学校之一,全省仅此一家,2018年全省128个保送生中,厦门占了118个,其中117个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另外一个来自厦门一中)。

3、还有医疗,不错的医疗资源也是厦门吸引力之一。

没错,环境、教育、医疗,尤其是教育,是厦门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所在,可能单项比较,厦门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突出,但综合起来比较,厦门的优势就很明显。

这么说并不过头:厦门这样的城市,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如果说厦门是老二,没人敢说是老大。这也是厦门的房价为什么那么高的原因所在。

厦门欢迎你。


伍十圆


厦门当然好啦,厦门是全国唯二好政策的城市(另一个是深圳),厦门不仅仅是经济特区,还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自贸区和综改区。厦门岛外的海仓,杏林,集美,同安等曾经都是台商投资区。试问一下,全中国还有哪个城市的政策能比厦门好呢? 计划单列市厦门的财政收入是不上缴福建省的,因此厦门有更多的钱来自主支配,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另外还有中央的财政拨款。如果把这么的好政策,这几千亿的财政投入到别的城市去,效果未必比厦门差。厦门城市装扮得像花瓶一样(其实只是岛内干净,岛外也不怎么样,到处是垃圾),无奈经济发展却是硬伤。4700亿的GDP全国排名第47,相当于昆山县水平,实在是担不起福建龙头,愧对中央啊。











andywany


长泰山重村

厦门周边的村落,山重可以说是我非常喜欢、并且常去转转的一个。山重的魅力在于一种整体上的田园感,而不能被简单视作几栋老房子、鹅卵石巷道,或新年前后的桃李花海。它让人可以放松下来、停驻个一朝一夕,是因为它质朴、真实,又恰到好处地呈现了人们情感中田园乡村的模样与气质。

山重指向了各种美好:村落与自然环境的美,慢慢耕作、认真对待生计的美,宗族人伦、仪轨历历、珍重先祖记忆的人情和秩序的美......老房子可以修复甚至重建,但山重整合起来的这些美好,却远不是工程建设所能成。

山重村中有饱经风霜的古老房屋,但多数村民并不会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态而刻意住在老房中,而是在村落外围一层层地建起朴素、大方、实用的新屋。真正的田园牧歌其实正是蕴藏在这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中的。摄影/黄云辉

从厦门到山重

山重与厦门之间,只隔了一脉山。从杏林或厦门大桥出岛,这脉山就刚好在视线前方,烟青色山脉肌理依稀、延绵成线、曲折动人,衬在厦门这座城市常有的蓝天下,令人心中升起一种“暧暧远人村”的况味。

沿安仁大道一路向西,横穿过沈海高速、灌口大道,不过二十几分钟,就来到仙灵旗山脚下。山不高,900多米,却平地拔起,使得海积小平原像被一堵墙兀然拦下,视野便像有了剧情般,起了波澜。城市已经在灌口大道东面收住,这向山脉过渡的一大片,田畴与土路交错,遍布农家乐、采摘园,各色招牌路标,一副城郊尽处稍嫌杂乱的松快。车开到这里,人也稍松了口气,做好准备,跃跃欲试,要挑战接下来的山路了。

我很爱走这条山路,私下命名它为“舒马赫弯道”。确实像赛道,数个大坡度发卡弯,一折一折盘上去,最险要处路面是向着山体那侧斜低下去的,过弯、减速、加油、冲坡,非常有驾驶的乐趣。路况相当漂亮,崭新柏油路,标识鲜亮醒目,我觉得它很像苏花公路,也常常见到戴着头盔、弓着屁股的骑行者,践行着他们相当都市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山林浓绿,到高处可以清晰望见山脉蛇形,神清气爽,胸怀一下开阔起来。

抵近某个目的地是需要仪式感的,仪式感提供不同“经验”间转换切换的边界之门。马可波罗从海上望向泉州港的帆楫连天是一种仪式感,而这条“美泰路”(山重村至灌口镇路段,属于贯穿长泰沿马洋溪一带数个小山村的锦溪路的一部分)就是山重的仪式感。不仅仅是弯道景观以及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这条道路的“含义”要更加饱满。

这里就是山重村

首先它是边界。仙灵旗山是旧同安与长泰的界山,现在的山顶处、十里蓝山房地产楼盘旁边,还保留着安泰宫古庙,古庙一侧便是清光绪年间的界碑。一般开车的游客到了这里,会停一下。往安泰宫的东侧,有一处观景平台,可以鸟瞰厦门高楼林立;往安泰宫的西侧,从松林间隙望出去,便是山重盆地,阡陌田园、远山依依。上山是在厦门,下山是在漳州。就连这条路,也是两家凑份子——厦门的集美出了3200万、漳州的马洋溪旅游区出了600万——勠力合为修起来的。

山重村坐落于长泰县最东部,占地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是长泰县规模最大的村庄。摄影/杨清竹

山重四望皆山,被完整闭锁。这条山路所经过的大岭、小岭,类似小小山口,美泰路选择从这里突破,旧时的大岭路古驿道也同样。这条古驿道距离今天的公路不远,石块铺作的阶梯山道,蜿蜒于茂密的山林植被中。从明代的时候,山里的山重村民就依靠这条道路与山外的灌口(杏林)海家交换沟通,山里人带着木炭、大米甚至生猪出去,换回来海边的新鲜海产及日用杂品——相当有对称感的一种平衡。这两个多小时的步行脚程,到安泰宫可以歇一歇,向土地求求平安,看看风景消消汗——跟今天的人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两样。

大旱半收,大乱半忧

跟本地人老薛聊起来山重小盆地,老薛一脸骄傲。长泰一带,它是面积最大的山间盆地,厦门岛150多平方公里,山重盆地呢?52平方公里。厦门岛内人口300多万,山重村村民4500多,一半在外务工经商,常住人口只有2000多。密度骤降,尺度感就完全变了。

一“落入”山重盆地,尺度感简直扭曲了时空,把人传送回旧日桃源。但老薛更强调的,是这块盆地非常完美地全闭合,“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一圈山相连拱卫,在山重往任何一个方向望,都是形变着的山脊线,以及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植被。被环抱着却又空间充足、不逼仄,有山而山既不高又不厚,没有隔绝之绝望,更像是一种宣示庇佑的“封地”女墙。这样的地形,想必一定给本地村民带来了世世代代心理上的安全感与放松,这是一种特别适合小农生活理想的地形。

老薛说道,山重从来都不会有什么灾害,不涝不旱,土地肥沃,温饱的生活向来不难。所谓“大旱半收,大乱半忧”,大旱半收,是因为四周山岭树木茂密,蓄水能力好,即便天旱,山上的溪流也不会完全枯竭;大乱半忧,是因为若有瘟疫或匪患,只需把村子通往外部的几个隘口一封,便能逃过一劫——对上眼缘的背后,自有其道理,战乱离人,到了此地,很难不视之为福地。据说山重大姓薛姓,先祖是随“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的部将薛武惠,他为族人择下这一家园,而薛姓在此开枝布叶,山重村逐渐成为闽南乃至台湾薛姓的主脉。

千年古樟树矗立在山重村中心的一个小广场旁,树心已被蛀空,大能容人,树干却依旧挺立。摄影/徐行

这种安全感与放松,可以作用于千年前为族人选择落脚之地的部将,也同样可以作用于今天从城里过来的游客:环山拱卫之中,田垄整饬优美,聚落或集或散,古树成荫,瓜果自在,村民安生怡和,山重确实生就了一副讨喜样貌。

在山重开水云间民宿的杨戈是一位摄影师。每年他都为山重拍一套二十四节气记录照片:冬至祭祖,立春春耕,惊蛰的桃花,白露的龙眼,小满玉米灌浆,芒种六月稻结穗,夏至收稻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有序,小农生活依时序缓缓展开。

清晨道路上老人赶着耕牛,刚蓄满水的稻田插满秧苗,山岚遽起,稻浪微翻,处处都是景致。这些景致的令人心动不仅是因为美,也是因为这底下的讲究与秩序,一个村落还活着,是活在这些老的秩序仍旧在运转,在组织着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这种秩序尊重自然,也给其间的人脑力与体力上的平衡、精神上的宽敞淡泊,这些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看不见的山重

这也并非来自城里人一厢情愿的抒情臆想。就像老薛说的,山重从来温饱不难。村中常住的2000多人中,也缺少青壮年劳力,能闯荡的人多半去了南宁、西安,乡党相帮提携,多是做建材生意。农业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生计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个家庭中,有在外经商打工的,有留守打点耕地家务的。老人种田更多出于一种对土地的惯性亲近,闲暇时光大把,在水云涧景区一带、河边老龙眼树荫底下,摆个小摊,向游客卖一点自产的地瓜、龙眼、香蕉、砂仁、甜笋、咸菜、麦芽糖,零星有点进账,更多是个消闲。这种大家庭内部约定俗成般的有点随意的分工,其实也有着旧日的影子:兄弟之间依其性情、资质,灵活聪明的外出买卖,朴实憨厚的留守做田,生齿日繁,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供子孙读书入仕。这正是冯友兰所认为的中国人的“生产家庭化”。

山重村边的水尾佛塔建于宋代,造型奇特,据传说是一座为了镇邪、守财而建的风水塔。塔顶的石柱形似笔尖,所以又有“文昌塔”之名。摄影/张武盛

一处村落,有看得见的部分,有看不见的部分。对山重来说,宋代的水尾塔、大社口的昭灵宫、始建于明代的薛氏家庙,以及小径交叉的鹅卵石巷道与砌石老房子,这些是一个游客看得见的部分。倘若不是有特别的兴趣,大多也就是走走看看就过。

这些建筑与田园山林好空气,与一顿粗茶一餐淡饭一起,共同催化出城里人心中村落乡野模模糊糊的格局印象。城里人看不见的部分,属于山重村村民的集体认同记忆,这其中既有关于祖先的故事、神灵的传说,也有村落发展中一些重要事件变形后的印记,还有隐藏在村庄外壳下的宗族运作。一方面它们非常有趣,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看不见的部分,为村落看得见的部分提供了延续下去的丰富营养,使得村民认可家园,而有认可才有建设。

山重村民俗活动:冬至祭祖。 摄影/杨戈

这其中,山重村宗族运作转圜最惊艳与热闹的部分,差不多都在正月里发生。从正月初一新年开始,初五迎财神,初八赛大猪,初九敬天公,十二关公刈香巡村,十三保生大帝刈香巡村,十五元宵节祈福添灯。

赛大猪在薛氏宗祠里进行,薛姓的每个村民小组都提供一只“天公猪”,由薛氏理事会选出的“公证人”监督,称重评选,最重者夺冠,历年“猪王”有不少净重能过700斤的。养出“大猪”是一种荣耀,事关一个家庭在村中的面子与这一年生活的“福气”。而赛大猪这天也是当仁不让的狂欢节庆,宗祠里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好戏连台,男女老少,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热闹。赛猪嘴含橘子、耳插金花、脚系红绳、身披红缎,冠军猪身上还加披一只全羊。赛猪会被用来敬给天公,这种闽南农业社会留下来的有点奇观性的仪式,往往会让已经失去了这一传统的北方人既瞠目结舌,又赞叹称许。

山重村民俗活动:“赛大猪”。摄影/李晋泰

辰光下,水云间

8月底,薛氏家庙修缮,水云间的民宿主人、摄影师戈子,一如既往记录下了动工过程。他与太太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戈”字,于是朋友们通常直接喊他们“戈俩”。戈俩来山重开民宿,已经是第六个年头,这六年中,他们记录山重,也陪伴着山重。山重村不大,纯粹观光,半天时间足够。但水云间的存在,给了城里人在这里停驻两三天的理由,停驻特别重要,因为乡村最美便是晨昏,不住下来,是体验不到这种辰光的妙处的。

水云间民宿把一座1968年的村部厝屋及其外围建筑精心设计了一番,重新利用起来。摄影/杨戈

我去水云间那天是个周六,民宿客房全满,戈俩到午饭后才忙活完入住的各项工作,闲下来与我们在庭院草庐泡茶聊天。一对从比利时过来的“老伙伴”也加入我们,茶喝到兴起,两个人用法语唱起了《玫瑰人生》,宾主尽欢。

水云间一向是福建省大小领导考察乡村民宿的示范点。一间客房低则380元,高则780元的价位,着实对客人的消费理念是个考验。戈俩的成功,在我看来是因为他们太懂得乡村之美命门在哪儿。这栋1968年的村部改造成的红砖厝式民宿,依水云涧溪流,戈俩花费了极大的心思,拿出公共空间,养出来庭院花园草庐露台,甚至还在今年专门改了几间客房,变作图书室。这是一种懂得品质的城里人的眼光与手感,改头换面出的精致乡居生活。

戈俩如今已俨然是山重村的成员。带我去村里参观,他们一路跟各种人打招呼,老人,小孩儿,扛着锄头刚做完农活儿的人。傍晚走在小路上,俩戈子牵手在前,后头踩着自行车的村民超上来,一甩头,笑赞句:嘿,浓情蜜意。对戈俩来说,在乡下生活,不是出世,反要更加入世。城市有规矩,乡村是人情。乡村的人情,一点都虚假不来。作为摄影师,男戈子免费为村里人照相,从八旬老太到小学里百来号学生。老太太梳洗打扮,穿上最好的衣服,郑重其事,洗出来的照片被工整插在镜前。

水云间民宿内部。摄影/杨戈

离开水云间前,戈俩带我去他们的图书室,我看到曾经改建、整修这栋民宿老房的一些工匠、手艺人,他们的胶片被洗印成大16开的尺寸,相框装裱好,挂在墙上。戈子一直用最传统的办法修缮民宿建筑,这几年各处寻找,难得有了这些固定合作的老匠人,他要为他们留一个记录。“这位大木作,60多岁,去年就走了,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些手艺,手艺人以后只会越来越难找。”戈子说。

这几年山重七七八八拆老房、建新房,因为政府不再批新的宅基地,戈俩感到心痛,也尽其所能收一些老房子拆下来的部件,像写着“溪头村”三个字的花岗岩石条,垫起来用作花台,上面一长条摆满多肉。“贵重”这种价值,是相对的。山重也不是真的“桃源”,对村里人来说,新的、现代的、便利的是贵重,对戈俩这种城里人来说,旧的、老的、事关童年生活记忆、有着手工打磨痕迹的才是贵重。两种价值观在这处小山村相互影响—民宿背靠乡村、依托乡村、点睛乡村,或许也在悄悄改变着乡村。

(摘自/风物中国志长泰)

“风物中国志”系列

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文化习俗、民艺传承、特色物产、主题旅游等几个方面展开,实现对中国广大县域人文地理背景的系统解读。长泰是该项目的福建第一站。

长泰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既是海风浸润的耕读之乡,也是积土而沃的山水田园。原创团队深入当地,勾勒“小天府”的质朴风貌与宗族记忆,解读千年古县的地理与人文。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看你把厦门当成一个打拼的地方,还是一个生活旅游的地方咯。

如果说,你把厦门当成一个打拼的地方,我想可能你不会来厦门了,因为厦门确实打拼的话,是比较辛苦的,想在这里有一个自己的家,真的挺困难的,能在厦门安置一个家的人,我从来都是很佩服的!

那么你如果把厦门当成一个生活的地方,那么恭喜你,你可能会很喜欢来到这座城市,硬件和软件都是比较不错的,虽然说偶尔也堵一下车,但是避开高峰期,厦门的风土人情,你会看的出来的。

要是你把厦门当成一个旅游的地方,那其实也挺不错的,很多人说自己在厦门这么久了,都没去过鼓浪屿,我是想说,作为一个打拼的人,你还有时间去旅游消费?而且旅游都是这样的,当地人劝你不要来,而你自己又特别想去,是不是此时你可以想想一句话,旅游不就是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吗?可能人家就是呆腻了,而你又需要尝鲜,就是这样。

厦门旅游的话,去往鼓浪屿,可以不用花钱啊?海边走走就好了,看一看不一定要消费啊,自己到岛内找一些别人没去过的地方。那么我比较经常去的地方,就是环岛路了,因为我经常去入夜餐厅玩,主要是因为他有特色,是厦门首家3D全息投影梦幻餐吧,一进入餐厅就像进入了海底世界,我觉得他们的3D餐桌挺有意思的,在上面作画,感觉有点出乎我对餐厅的定义。

要说厦门好的,还真的是挺多的,吃喝玩乐,说不好的也有,看你是要去厦门干嘛了。


骆驼视界


厦门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第一印象干净明朗,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仔细看这个城市的绿化,就发现我说的一点不过。认识和不认识的绿植和花卉,足够博你的眼球。









榜上有名的厦门大学和著名的南普陀寺相毗邻,这里的僧人肯定有文化,这里的莘莘学子讲佛系吗?南普陀寺在当地香火旺盛,寺庙临山而建,到山顶可俯瞰整个厦门大学。可惜时逢厦门大学晚上开放,进去看见图书馆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在校园的甬道转了一圈,好羡慕能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们呢。











厦门小吃又是一大亮点,任何一个吃货都不会错过,牡蛎煎、沙茶面、蒸肠粉、花生酱、鲜虾饼、海鲜粥等,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你来了,就开始了逛吃逛吃的慢生活节奏,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街头巷子里的小吃比景点的更实惠,别急着买,慢慢寻。











鼓浪屿作为一颗明珠,光是海浪声足以吸引你。这里有渔民刚打捞上的各类海鲜,有各种热带水果,有各种小资情调的专卖和网店。岛上有郑成功故居,日光岩和钢琴博物馆等,住在岛上几日才是极好的。可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令人费解的是从厦门市到岛上为什么不建造桥梁呢?挤轮渡很辛苦也漫长哦!










在海边看到有人在挖牡蛎,大姐说回家煮面味道棒棒哒,只是长时间低头弯腰感觉好辛苦。可是为了家人有口福,辛苦点算什么呢?






这里仅用很小的篇幅介绍个大概,还有曾厝垵,陈嘉庚故居等景点不再一表述。对于很多人来讲,我想厦门是一个来了还想来,走时不想走的旅行之地。倘携你之手,踩在沙滩上,海风吹起,站在日光岩上,远眺金门岛,我想那必是人生之幸事,倘若执子之手不在,面向大海,心怀也会如海洋般宽广,不负此美景良辰,何尝不是种享受呢?


有来有趣23


都好啊,我是外地人,来厦门7年了,08年来旅游,10年来厦门工作,你要说什么好吧,其实真的很难一一说来,我觉得厦门并不合适旅游,匆匆而过,这地方就适合生活,大概也是旅游城市的特点咯,没有太多工业商业,闽南本地土著特色浓厚,这也是南方的市井生活……

如果有人要来旅游,我建议不要跟团,来自由行,短租个公寓式酒店,生活一个礼拜,与你来各大景点自拍、盖章、吃伪小吃…相比,肯定会有更大收获



胡子菌


 厦门是东南沿海的一座城市,多少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归。厦门是特别的,如果你是游客相信会很喜欢这座城市,但如果你是外地人想来厦门打拼则没有那么美好了。接下来我简单说说厦门的优点,揭开这座城市神秘面纱的一角。

  1.环境与空气超棒。在中国,你很难找到像厦门这样美丽恬淡的海滨小城,她中西结合中带着复古情怀,历史的厚重感下又有着年轻城市的活泼。在厦门,重工业几乎不存在,轻工业占比也越来越低,随着以旅游业为主的模式的发展,厦门的环境也越来越好。街头随处一拍就自带情怀,绿荫、古街、小店还有斑驳的城墙刻画着岁月的痕迹。厦门是多么小资,适合慢生活,也适合旅游,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这一点上,绝不会让你失望。

  2.交通便利。尤其是厦门岛内,最近兴建的地铁也是好评不断。对外机场、动车站都已建设,无论对内对外,交通便利性都很高。不过,如果开私家车的话,堵车的几率还挺大的。

  3.城市文明程度高。厦门市民整体的文明综合程度是很高,在厦门生活也因为这一点,更加宜居。

  厦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有点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想体会厦门的好,还是需要自己去看看吧,住上几天,你就会知道厦门名不虚传,厦门的与众不同需要你亲自的发掘。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意见,如有不足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闽南网 柯金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