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广汽Aion S“成就”了多少小白鼠?

4月27日,广汽新能源Aion S正式迎来上市,其补贴后售价13.98万~20.58万。据官方介绍,新车自打3月1日开启预售以来,截止到上市当天已超过3万台订单。无论是密集的媒体宣传,还是大批量的预售订单,都让这款纯电车型拥有了极高的关注度。

角逐新能源市场,广汽Aion采用所谓的第二代GEP纯电平台进行开发。既最大限度的扩大使用空间、降低电耗以及增加性能,而又能摆脱市场主流的“油改电”模式,让自己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升华。

于此同时,前卫的外观设计和豪华的科技配置触动了不少消费者的芳心。而宁德时代的“811”三元锂电池和日本电产的一体式E-Axle高集成动力模块,则成了Aion S的核心卖点。

援引媒体宣传,Aion S的“811”电池容量为58.8kWh,而能量密度高达170Wh/kg,其综合续航里程高达510km。另外,Aion S的电驱系统将电动机、变频器与差速器集成为一体,让其重量降低12%,功率和扭矩分别提升了14%和20%。

不难看出,新车由内而外的进行了变革,并踌躇满志的呈现在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

在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广汽Aion S“成就”了多少小白鼠?

高续航之下发人深省

比亚迪深耕新能源多年,论其造诣要远在其他自主品牌之上。而特斯拉化身纯电品牌的代表,论其技术引得众多车企效仿。而对比三者的参数:秦Pro EV搭载56.4kWh容量电池,续航420km;Model 3搭载60kWh容量电池,续航460km;Aion S搭载58.8kWh容量电池,续航510km。

显而易见,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确实很强,但为何主流车企却迟迟不肯装备,唯独广汽Aion S大肆宣传轻便、高续航的核心卖点?

科普一下:811三元锂电池是将正极材料的镍钴锰按照8:1:1比例配制,随着镍含量的升高,比容量会逐渐变高,电芯的能量密度也会随之提高。但镍比例越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就越差,这就导致充电时容易发生电池鼓包的现象,若受到高温和外力冲击就会造成安全隐患。

在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广汽Aion S“成就”了多少小白鼠?

811电池是应时而生?

在当下环境,新能源车使用的三元锂电池主要有两种方案:镍钴铝NCA路线和镍钴锰NCM路线。(目前特斯特使用的是镍钴铝NCA电池)

由于NCA电池对其制造工艺和成本需求太高,而且原材料基本被日企所垄断,这就导致国内的能源企业只能转战NCM电池领域的研发。

按照趋势,国内的NCM电池应该从镍:钴:锰比例3:3:3转向6:2:2,再转变到8:1:1逐步实现。但从市场动态来看,消费者对于纯电车的续航需求越来越高,而新能源补贴直接与能量密度挂钩,这就迫使诸多企业跳过6:2:2直接量产8:1:1。

另外,钴作为三元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由27万元/吨涨到53.4万元/吨,1年时间价格几乎翻了1倍。而正是因为811电池中钴的低比例,所以很大程度上为降低成本而为之。

在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广汽Aion S“成就”了多少小白鼠?

过于冒进难保自身

放眼整个电池工业市场,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质量管控水平,韩国企业目前都处于领先水平。而以三星SDI和LG化学为首的韩企在NCM“811”电池研发上并不是很顺利,甚至本将在2018年年底对现代Kona EV车型实现搭载,但为了保证稳定性将其延迟。这也就侧面的说明了NCM“811”技术路线还并不成熟。

据了解,目前比克公司已将NCM811电池率先应用到零跑、小鹏、云度、江淮、上汽大通等企业车型中。而根据比克技术人员表述:在内测NCM811的时候,会出现循环不到1000次就衰减至80%以下的情况,这在前期研发中尤其常见。

即便有成熟的研发生产经验,也避免不了牺牲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显然,特斯拉想通过加大电池系统容量的方式,降低单枚电芯的单次放电深度,从而变相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对于Aion S来说,参考上述数据对比就没有对电池寿命进行优化!

2018年8月,在“电池中国”的报道中,宁德时代将会进行小批量试产,但短期内不会选择将NCM811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换个角度思考,广汽Aion S是否就是小批量试产的首要目标?

在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广汽Aion S“成就”了多少小白鼠?

高集成之下必有“妖”

2018年,日本Nidec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了E-Axle高集成动力模块。不仅简化了零部件之间的外部布线,而且实现了电动机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虽说将电动机、变速箱以及逆变器集为一体是科技创新的体现,但是内部件损耗将带来更大的麻烦。例如散热性差,出现故障时检查困难,而某部件损害需要一体更换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Nidec的E-Axle高集成动力模块于2018年4月才正式发布,刚到2019年就开始量产,而第一家搭载该模块的正是广汽Aion S,随后将会在全球市场推广!

试想,当年的大众首次搭载DSG双离合变速箱,从而引发了多少故障的发生?如今,广汽Aion S又首次搭载尚不清楚的一体化模块,谁又能预知未来?

在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广汽Aion S“成就”了多少小白鼠?

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不得不承认,广汽Aion S拥有超越特斯拉的竞品力,无论是价格、颜值、配置乃至续航里程,都可以称得上新能源车型中的上品。而抛去品质把控不说,光从媒体造势和3万订单的铁证就足以让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为之动容。

虽然做买卖讲究个你情我愿,但这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广汽Aion S首次搭载尚不成熟的811电池(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预计2022年后才可进行商业应用),并又是装备“E-Axle高集成动力”的全球第一家。看似置身于科技创新的高光之下,实则是毫无下限的抢占新能源市场,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

新能源化虽已呈“燎原”之势,但切勿为追求高续航、高动力而盲目跟风。显然,广汽Aion S的吃相有点难看,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又“成就”了多少只小白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