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把南通發展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文章:必讀歷史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

張謇: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把南通發展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1853年,張謇出生於江蘇通州(今南通)海門常樂鎮,為改變家庭命運,他在幼時被父親送入私塾學習,希望由此走出一條由讀書進入仕途的道路。1894年,張謇赴京趕考,高中狀元,遂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職,步入仕途。

19世紀80年代,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在國家遭受外來侵略時,在落後捱打的現實面前,張謇認為只有發展民族工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於是,在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支持下,1899年張謇以極大的勇氣在家鄉通州辦起大生紗廠,這是他在南通建立起來的綜合工業中的第一所企業,自此張謇便開始了“實業救國”的實踐。

張謇: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把南通發展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1901年建立面粉廠;1902年和1903年創辦輪船公司;1903年建榨油廠和酒廠;1905年建繅絲廠和機器廠。,到20世紀20年代初,張謇親手創辦的大生集團包括69家各類企業,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民族資本集團,張謇的事業也由此達到了頂峰,成為影響中國政局的工商界巨擘。

在努力發展實業的同時,張謇逐步形成“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的思想體系。他於1916年創辦的南通盲啞學校(今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是第一所由中國人自辦自教的特殊教育學校。到1924年,他在南通地區共創辦小學370餘所、中等學校6所、高等學校3所,初步形成了以基礎教育和農、工、商、科技為中心,包括學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內的較為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

張謇: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把南通發展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除了辦學,張謇還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以及第一所氣象臺——軍山氣象臺。他傾注大量心血,南通城市建設突飛猛進,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張謇: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把南通發展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這些實業的創辦,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對華的侵略。然而,時運不濟,到20世紀20年代,由於深受外患、內憂、天災等多重因素打擊,張謇創辦的企業開始衰落直至折戟,但他取得的影響卻是極其深遠的,功績也是彪炳史冊。

但若說張謇的首要角色是工業家,則遠遠不夠,他的政治色彩更為濃重。在中國近代史幾大政治轉折處,他都扮演了關鍵角色。僅以“走向共和”前的幾件事為例。是他將梁啟超引薦給翁同龢,開啟了維新運動序曲;是他發起了預備立憲公會,成為立憲運動的領袖;是他起草了清帝退位詔書並幕後主持了南北議和,成為“民國的助產士”。

張謇: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把南通發展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他與革命黨不同。究其出身來源,張謇的狀元並非由道德文章一蹴而就,而是從軍務起家,輾轉游幕,辦理實務。他一生對“實務”有著非同常人的執著,對政治人物的判斷也將“治平能力”列為首位。

在辛亥革命之前,張謇一直是帝黨成員,主張君主立憲。但是辛亥革命之後,他迅速地轉向共和,剪掉辮子,日記換成陽曆,並且受孫中山邀請他先後擔任中華民國的實業部總長、農商總長、水利局總裁等職,主持修訂了大量國民經濟相關的法規條例,試圖以夢寐以求的“棉鐵主義”強國安民。然而,1915年袁世凱意圖稱帝,張謇憤而辭職。

張謇逝於1926年8月,是因為發燒。發燒了他還要照常一意孤行,和工程師們一起去視察江堤。結果越燒越重,二十四天以後就去世了。臨終時沒有言語,沒有計劃,沒有留下遺囑。出殯之日,南通城萬人空巷。

張謇: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把南通發展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大學張謇像)

在小編看來張謇的政治道路,是失敗的、中斷的。但他頑強地創造了無數條覆蓋於荊棘下的小路,經過百年大潮洗刷之後,這些小路顯露出來,密密麻麻連成了一條新的路網,到今天還能供人行走。他做的時候,未必知道哪些能留下來,不過憑藉著一顆純正的初心家國天下的初心,無論如何變遷,始終不會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