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覺得《論語》很垃圾,中國就沒有哲學,看到這本書他認慫了

黑格爾覺得《論語》很垃圾,中國就沒有哲學,看到這本書他認慫了

黑格爾的大名任何接觸到哲學這兩字的人,都不會不知道,作為德國最著名的古典哲學家,在辯證法方面可以說是大家了,他的貢獻沒有人否認,但是他的思想有一定的侷限性,就是很瞧不上中國等東方國家的哲學體系,一直覺得這些國家在哲學上就是不值得一提的。他讀過《論語》之後更是直言這就是小孩子過家家,孔子的言論中根本涉及不到半點的辯證,

黑格爾覺得《論語》很垃圾,中國就沒有哲學,看到這本書他認慫了

就是一些簡單的言傳身教,不值得一提,讀這本書就是浪費他的時間,也打破了他對中國哲學的幻想。但是在黑格爾接觸到了《易經》之後就徹底的服了,他一直覺得抽象的思維和純粹的範疇,這兩個領域一直都是現金的西方的學者第一時間掌握的,在這些學者中尤其是德國的最優秀,但是萬萬沒想到,在他們之前的上千年,古老的中國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觀念,太令人驚奇了!

黑格爾覺得《論語》很垃圾,中國就沒有哲學,看到這本書他認慫了

他坦誠布公的說到一生的遺憾就是沒有完全的弄明白《易經》這本書,我們都知道這本書的奧妙之處,他沒有參透早就在意料之中。在沒有接觸到《易經》之前,黑格爾看不起中國古代的道德教育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只是一些正確的是非觀念,如果三觀夠正的話,這本書的可讀性並不是那麼大,再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也是適應著時代的發展和統治的需求,

黑格爾覺得《論語》很垃圾,中國就沒有哲學,看到這本書他認慫了

國情和成長環境的不同,也讓黑先生對我們的文化不能夠完全的理解。我們國家的哲學結合了很多的感性,道德也佔了其中的大部分,而西方的哲學更傾向於一種辯證的思維。在他瞧不上我們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對他表示了蔑視,因為他的思想在固定的模式中走不出來,我們更喜歡用其他的事物來反襯出另一種情景,

黑格爾覺得《論語》很垃圾,中國就沒有哲學,看到這本書他認慫了

比如孔子的話“智者樂山”在黑格爾的頭腦中可能奔騰過無數的草泥馬,這都是在說些什麼。小編覺得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對經典的不同點評,世界文化的大融合,也進一步的縮小了這種偏見,如果黑格爾可以和孔子老先生有一場對話的話,一定會理解為什麼我們會把孔子作為教育界的鼻祖,也會對中國的學問更加的敬佩!

黑格爾覺得《論語》很垃圾,中國就沒有哲學,看到這本書他認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