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前沿

央廣網重慶4月29日消息(記者 吳新偉)記者從今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新聞發佈會獲悉,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到2018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7萬億元增加到18.4萬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經濟總量的佔比上升到20.5%,GDP增速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普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重慶市商務委主任張智奎介紹,西部地區以西部大開發撬動並帶動“一帶一路”沿線的開發合作,正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前沿,成為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國家將“陸海新通道”定位為西部地區全面開放的戰略通道,“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將貫通“長江經濟帶”,連通“一帶”與“一路”,把幅員廣闊的西部內陸地區與極具潛力的東南亞市場緊密聯繫起來,成為西部全方位對外開放中重要支撐。

在西部發展中,重慶市表現不俗。據官方統計,2018年,重慶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外貿進出口突破5000億,實際利用外資100億美元以上,外商直接投資(FDI)增長43.8%,位列中西部第一。

張智奎介紹,重慶市作為西部唯一直轄市,具有區位、生態、產業、體制四個方面的優勢,發展前景美好。在區位優勢方面,重慶正著力擴展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對外大通道,構建鐵公水空四式聯動的物流大樞紐,打造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種要素聚散的開放大口岸,努力為西部內陸地區開發開放作出貢獻。

在生態優勢方面,重慶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在產業優勢方面,國家41個工業大類中重慶有39個,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製造業兩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同時培育壯大智能產業,著力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