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謂的“天命”是迷信嗎?

蔡天龍


不是!

而是指“事物的規律”!

關於天命的第一段記載如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即擔當,承擔自己的責任。

不惑,即通透,可以明辨是與非。

天命,即規律,事物的內在聯繫。

耳順,即明白,聞其言知其微義。

從心所欲不逾矩,指遇事無礙,行事無痕。

也就是說,這個天命不是“命運”!

第二段記載,同樣也不是指“命運”,原文如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小可認為,這裡的天命指的也是自然規則,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因為後面有一句“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如果做“命運”解釋,那麼這一句就不通了,小人同樣相信命運,但卻不相信“大道”和“規律”。

那麼,孔子相信“命運”麼?

信!

比如《憲問篇》“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這裡的“命”便顯得比較模糊不清。

但是《雍也篇》裡的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這裡的“命”指的就是命運!

《史記·孔子世家》有這樣的記載(孔子)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這裡的命便指的是命運無常!

春秋時期,大凡名士皆會占卜,甚至相面是必備之術。孔子學識通天,自然不會太差,而且孔子韋編三絕,為《易》做傳,也曾說過“不佔而已矣”,顯然他對占卜有所涉獵,只是更看重《易》的哲學思想。

我喜歡孔子,憎恨儒學。但不得不說,孔子所謂的“天命”不是迷信,而是規律,命運,或者迷惘!


亦有所思


不是迷信,是叫有自知之明!

孔子在《論語》中,曾回顧自己一生每個年齡節點的收穫,並自我總結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的五十而知天命,是說,自己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才終於知道,上天派我來世上一遭的使命是什麼了!就是讓我教書、整理經典的,而不是讓我當大官成就大業的!也就是說,在官本位思想的支配下,他認為自己胸懷天下,德才兼備,一生卻沒能封侯拜相,不是一個成功者!

實際上,時勢造英雄,古今一樣,中外同理!孔子生在春秋末期,當時,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各諸侯國崇尚武力,夢想霸業,這是那個時代的大勢所趨。而他崇尚仁愛,講究禮樂,與那個時代需要背道而馳,所以即使他周遊列國,也不可能受到重用。

用人如器,用其所長!這是所有當權者的自然選擇!春秋戰國時期,爭霸稱雄是主旋律。孔子在爭霸聲中講仁愛,結果只能是處處受冷遇;而蘇秦提岀合縱抗秦之策,結果是身佩六國相印處處受歡迎!更不用說張儀了,他提岀遠交近攻的連橫之術,在秦國拜相施策、在六國翻雲覆雨,如魚得水!

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

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王禪說:察勢者明,順勢者智,馭勢者獨步天下!不是孔子的主張不好,是不合時宜而已!不是蘇秦張儀的主張高妙,符合時勢需要罷了!正如春種夏鋤秋收冬藏一樣自然而然,正如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運用理論制定國策也一樣,因時而異,秦用商鞅變法圖強,漢初用黃老休養生息,武帝盛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時代的選擇,不是理論的好壞。

人同此理。雖說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每個人的天賦不同,特長不同,所處時代不同,成就也必然不同!衛青霍去病如果不是生在漢武帝時代,又因皇后衛子夫而受信任,也很難建立功業;李白詩才天縱,卻終不是官場寵兒!官員的修身立德與李白的縱情山水是格格不入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比如,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他們的使命就是領導人民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讓飽受欺壓的中國人民站起來!鄧小平等領導人的使命就是讓中國人民富起來!新時代,中國領導人的使命就是讓中國強起來,改寫由西方書寫的世界規則!所以,“天命”中的“天”,實際上是天時地利人和等綜合因素的代名詞,也可以叫時勢。而“命”,實際上是使命,是各種條件下自我努力的方向和結果。

因而,時也,運也,命也,是許多人最後的感慨!每個人都應當有自知之明,越早越好,不必到五十歲!


pds福田心耕


″天命觀"是孔二說教乃至巫儒之術的核心。

″天命″是″鬼神"的升級版和代名詞,實際上是指一種″能支配萬物,能支配人類命運,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神秘莫測的超自然力量"。它的具體形象和載體很具體,就是″天,老天,老天爺"。

孔二自己有幾分信天命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怕的是他要求別人無條件地服從″天命"。″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是孔儒邪說的最高準則和邏輯前提,孔二巫儒就是用這個前提解釋世界,統御人們的″三觀"。而″天命"是啥玩藝,普通人,老實人根本搞不懂,全憑孔二和儒徒們胡扯。這就太可怕了,實際上"聖人之言″,孔二儒徒們的胡說八道,才是真正的″天命"!

不要輕視這一點,舊中國的″天命",也就是"禮法道德"一一孔二儒徒的胡謅八扯,是最高法律,是法王,法上之法,法外之法,儒徒們會用最野蠻,最殘酷,最慘無人道,慘絕人寰的暴力來維護!中國人民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天命"網羅的"地獄"裡,不能逾雷池於一步!不知有多少人因無禮,也就是違天命被活活整死。

當然天命也可以牽強地理解為自然規律,但,孔二的″天命"顯然不是這個範疇。區別在於:1,自然規律是可以認識利用和改造的,從哲學上看″人定勝天"是歷史的必然。而孔二的"天命″是不可違的異化力量。2,自然規律是通過科學實驗,生產鬥爭,階級鬥爭三大革命實踐來認識和把握的,是可以通過"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與人奮鬥"來改變,改造和創造的。而孔二的″天命"只能通過學禮,知禮,行禮一一也就是裝逼弄玄,裝神弄鬼來探知,且"天不變道亦不變",萬萬違背不得!

孔二的天命觀到底算不算迷信,不能憑嘴說,還要看他幹了些什麼。

孔二一生就幹一件事:鼓搗五禮六藝,但經過嚴格考證,五禮六藝中凡有實用價值的如御,射,書他都不會幹,他會幹的只有禮與樂兩種技藝。

孔二研究樂的本事有多大,不得而知,反正他一首作品也沒留下來。

而中國古代的禮,又分為吉、兇、軍、賓、嘉五禮,

在五禮中,軍禮他不懂(見《論語.衛靈公》),嘉禮很少涉及,他能幹的只是復原周朝的吉、兇、賓三禮。

而這三禮中,孔二把賓禮改造成了官禮,而官禮的依據又是吉,兇二禮,也就是讓人按敬天的規格朝天子,拜大人。這就是說,孔二這一輩子,實際上就是在搗鼓吉禮和凶禮。

吉禮就是祭拜天地鬼神祖宗,凶禮就是辦喪事祭奠死人。

看一下《禮記》就明白,孔二把吉凶二禮搞得有多複雜,難怪春秋名相晏嬰先生一聽到孔二講″禮″就怒髮衝冠,認為這玩藝禍國殃民,並建議齊景公殺了孔二,嚇得孔二屁滾尿流,連夜狼狽逃竄。

也就是說孔二這一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人事他基本上都不會幹,從兒童時代起,他就天天在研究怎麼祭拜天地鬼神和死人,併力圖用這套應付鬼神死人的方式來改造社會(即“克己復禮″)。一個天天浸淫在鬼域,研究怎樣祭天地,拜鬼神,奠死人的人一一您說孔二他老人家講的″天命"算不算迷信吧?

也許孔二自己不迷信而專教他人迷信,但,那更可惡,那就說明:孔二是古今中外第一騙,頭號大騙子,他設的騙局,騙了世界二千四百多年!



文刀沐子


古漢語和文言文的意思,與今天有很大不同,比如古文中的“河”專指黃河,河水就是黃河水,古人把合流稱為“水”,現代漢語的渭河,涇河,古文中就是渭水、涇水。當然,這種演變是一個漫長過程,會有兩種不同稱謂同時出現的過度時期。

天命一詞非常的古老,而且使用的也非常廣泛,幾千年後的現代人,也能讀懂兩千年前“天命”的基本含義,這是漢語的優勢所在。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意思,漢語詞組尤其是古漢語和文言文,都是兩個字按不同的意思組合而成。不是現代漢語更傾向一個詞組就是一個意思,很多古漢語與文言文的詞彙和語句,表達的意思與現代高於也可能完全不同。比如,“騷擾”這個詞最初就包含兩個完整的意思,現有“騷”而後才有“擾”,兩者含義不同又互相關聯。

孔子的時代還屬於是古漢語時期,“天命”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意思,古人對自然的認知與現代人不同,天和命是緊密關聯的。


雯臣


孔子的天命觀點,有幾個人能讀懂孔子。在職位上,孔子當過司寇,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孔子有三千弟子,賢人七十二,現在的教育家都很難有如此水平。

孔子總結前人的經典,晚年在周易上下了苦功。這部中華文華的源頭經書,博大精深,上至天,下通地,中和人事。中華科學的起源,經遠古聖賢代代相傳,發展演變,人類在農耕時代無所不包,導惑釋疑,深奧又實用。

周易在人的各個階段都有形容,在合適的年嶺,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擔任合適的工作,叫位得當,或得位。而到了老年時,經歷了很多坎坷而得到應該的地位,叫做天命。這只是一個術語,並非迷信。知道天命與自身的能力而去實踐,就是得道的標誌。


風水財運與人生預測


天命一詞,在古代體現在思想與哲學範疇。它主要表述的是上天(宇宙、自然)與天道(自然、造化)的意志、本質精神與運動規律。

如《尚書》:“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詩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中庸》:“天命之謂性……”。還有孔子所說“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在《周易.十翼》中所說“自性存存”。

因此用“迷信”二字概括“天命”是不準確的。


鑑鐘樓主人


迷信!什麼是迷信?不知不懂是為迷信,糊里糊塗,人云亦云是為迷信。真知灼見,立竿見影,如日朗照,心知肚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怎麼可能是迷信,幾幹年的聖人會不知不懂,糊里糊塗,人云亦云?長嘆一聲,去也。天命,孔子的天命知曉者幾何?有幾多層次?孰輕孰重,孰高孰低?用尺子?斗子?秤稱?哈哈!借用一句名聯吧。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厚德載物12261


不是迷信,是選擇而已!


HY185


😲居然還有人說,孔子迷信。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可以說,是最不迷信的人了。所謂天命,其實是一種科學規律。古代科學不發達,解釋不了眾多的科學現象。但是,他們通過不斷觀察,能夠確定,其中一定是有規律的,並不是隨機的,其中必然蘊含著科學規律。孔子將眾多科學規律綜合為“天命”。這是中國科學的萌芽,是古人對自然現象的初步探索。


微陌555


天為心,天命即心命,心靈命則運l要心靈必須從克己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