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點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点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

4月1日起,本輪減稅降費正式落地,4月的稅還沒徵收,等到今年7、8月份,企業把按照新的減稅降費的方案實施後的納稅情況整理出來,跟去年的情況對比,就會知道企業對減稅降費的獲得感有多強,享受了多少紅利。

確實,減稅紅利很大,但分到每一個企業頭上,誰能獲得多少,這個目前真的是說不清楚,要靠企業自身去解決問題。因為這次改革肯定涉及到一個價格問題,製造業等企業的增值稅率從原來的16%變成13%,你要是供應商,就要跟採購商談價格,價稅合計怎麼算。你要是採購商,也要跟供應商來談,因為稅率一降,價稅合計的數就會變化,這直接影響企業可以多少稅收紅利。

所以真正的數據執行結果,我估計還要看幾個月。

第二,我給大家提幾個建議。總結企業發展的經驗教訓,特別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很多企業資金流出現問題,特別是一些用股權質押的企業出現了比較大的風險。現在我國總髮展戰略方向是高質量發展,供給側改革、經濟轉型是最核心的內容,對於企業來說,是要增加產品或服務的科技含量,已經有很多政策引導企業往這方向投資,國家已經有很多措施已經出臺,我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措施出臺。

所以,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誰能夠看準方向、把握住產品和服務應該增加哪些科技含量,判斷要是能夠準確,就能獲得相應的資源,那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一定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僅僅是守住現有產品和服務質量,不能夠隨著經濟發展提高,則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遇到很大困難。

現在科技發展非常快,某一個技術從發明到應用,時間非常短。抓得慢了、看偏了,很可能就會被市場淘汰,歷史上這樣的現象很多,中國、外國都有一些顛覆性技術淘汰落後產業的。

我希望每一個企業都要研究一下,你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夠在哪個方向增加科技含量,能夠提高功能,讓需求方感到更好,無論需求方是市場的消費者還是企業。

這可能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經濟結構調整一定會有一場非常殘酷的競爭,一定有一些企業會由於固步自封,沒有新的創新,最後被別人的創新淘汰。

希望企業家們,能夠花費一點時間和精力,找一些行業的專家,觀察跟你行業有關的技術。有時候另外一個行業的某一個技術,就把你所在的行業給影響了。希望你們能夠投入比較多的精力、時間和資源,來對自己企業的未來三年、五年的發展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

只要你往這個方向努力,以後國家政策一定會為這種努力、投入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

第二個,我們要調整結構。有很多行業產能都過剩一點,去產能的工作是中央從2015年底決定的,2016年、2017年、2018年這三年,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這並不是說現在去產能的工作就已經全部完成了。

那麼,你的投資往哪投呢?有些企業用自己的股權質押獲得資金,卻沒有投入主業。有的企業把股票質押的錢,通過重新成立公司拿去炒股。如果企業真的需要資金,質押股權的方式不是不能用,但是,所獲得的資金一定要投入主業,投入科技研發方向。

國家存在一些經濟結構的失衡,中央文件相當關注。其中一個方面,就是金融機構和製造業之間的不平衡。

這次減稅降費重點降的是製造業的稅收負擔,這也反映了國家要調整的不平衡的經濟結構的方向。企業家在選擇投資方向的時候,要考慮國家正在調整的政策方向,不要跟大方向不協調。

另外,下一個階段,農業是資金需求量很大的領域。我們做過很多調查,我們國家實行農業聯產承包制以後,每一個家庭承包的土地有多有少。但是這種農戶分散化的種植、養殖的生產效率是很低的。現在,我國已經出現了合作化的方式,在堅持承包的基礎上,同時用市場化的方式搞合作社。

我們調查了小麥、玉米、土豆、奶牛領域。有一個數據,可能連在座搞資本運作的人都不一定想得到。奶牛業,從一個養牛單位養5頭奶牛,到最高可以養幾千頭奶牛的都有。但是在整個奶牛行業的分佈中,200頭奶牛養殖單位以下的佔了50%多。

分散養殖的效率很低。

我們調查,有200頭奶牛的單位,其產奶量、產奶的質量、奶的價格要比分散養殖者高出20%~30%,這樣的奶牛廠能夠承擔以三年18%的利率融資,因為它的增值率非常高。而增值低的,你給他15%的利率,他都承受不了。

這說明,農業領域實現規模化的增值空間是足夠大的,農業規模化的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們調查小麥、土豆、玉米行業,都是這個結果。所以,國家今後一定會下很大的力量來推動農業規模化發展。規模化的發展是需要資金的,沒有資金實現不了規模化。現代的生產技術耕種都用拖拉機,施肥都用無人機,生產效率非常高,但必須是大規模的生產,這就要求必須有資金投入。

投入的資金量是多少?經過測算,光是奶牛業,如果全國都做到200頭以上的規模,總計需要1萬億的投資。因為需要建牛社,要有現代的擠牛奶設備,還需要飼料配方、飼料庫、獸醫等等。而奶牛業只是農業的一小部分。

做投資業務,可以充分地對農業問題做更深入的研究。我相信投入農業資金回報率是不會低的。因為我說的18%的三年還本付息的企業,其盈利還有20%。而這並不是個案。小麥、玉米、土豆產業都是這個情況。

所以,給大家一個建議,好好關注一下農業。

國家要推動農業規模化的發展,來提高整個農業生產效率,這就是你們投資的一個重要空間。我相信把這個做好了,全社會一定會創造更多財富,投資者也能得到更好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