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中醫藥是我國腫瘤治療的重要特色,其在腫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關注。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藥治療腫瘤的臨床研究已經進入了循證醫學、個體化、規範化的時代,基礎研究日益深入到細胞、分子基因水平,治療理念需要與時俱進。中醫藥治療腫瘤,可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延長術後遠期生存期、改善晚期患者症狀,提高生存質量,這已經成為了中醫治腫瘤的重要特徵,但臨床中,仍有許多人對於中醫藥的應用,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今天就來談談關於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的運用。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1. 腫瘤是慢性病

2006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原來作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義為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癒的“慢性病”。孫燕院士曾明確指出,“對於普通人而言,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癌症,也許就像糖尿病一樣,僅僅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強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再加上越‘瞄 ’越準的新藥,癌症並沒有那麼可怕。”

腫瘤作為慢性病,包含了兩種涵義:

第一,腫瘤的發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說腫瘤是慢性病,就是要將臨床工作重點前移。腫瘤防治工作必須前移才能出成果, 因為在二三十年前,許多致癌的影響因素可能就已存在,我們完全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預防和阻斷,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直至治癒。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第二,就是想辦法把臨床已發展形成的腫瘤變成慢性病,讓腫瘤的進展速度緩慢下來,讓腫瘤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得到抑制,甚至讓患者能與腫瘤和平共處很多年,也就是帶瘤生存。

2.運用治未病思維,防治癌前病變

治未病是中醫預防醫學思想的高度概括,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後防復”。防止腫瘤進一步發展,是體現中醫學“既病防變”學術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中醫對於治療癌前期病變有豐富認識和經驗,諸如萎縮性胃炎、胃潰瘍防治是降低胃癌發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對癌前病變進行針對症狀的中醫藥治療,阻斷其病勢,防止其進一步發展,是治未病學術思想在腫瘤防治上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3.強化中醫藥預防和帶瘤生存的優勢

維持機體內環境的動態平衡是腫瘤預防、帶瘤生存的主要方式,而中醫藥整體調節作用是維護機體內環境衡的重要手段。

帶瘤生存客觀上推動並反映了腫瘤治療策略的轉變,並從觀念上摒棄了腫瘤的“過度治療”,使無法治癒的腫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存質量,促進了腫瘤的合理化和人性化治療。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長期的臨床實踐證實:中醫藥治療腫瘤的優勢不在於直接抑制腫瘤的生長,而是通過對機體氣、血、陰、陽水平,免疫、血液、內分泌等系統發揮整體 綜合調節作用,達到機體內環境的動態平衡。可見維持機體的平衡,預防腫瘤的發生和帶瘤生存是中醫藥治療腫瘤的最大優勢。因此,我們關注的重點應放在腫瘤的預防和延長帶瘤生存期上。

4.維持和鞏固治療,防治腫瘤轉移復發

防治腫瘤轉移、復發一直是腫瘤術後、放化療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至今還沒有藥物和治療方案能夠明確可以預防腫瘤轉移、復發。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一種治療方式,一直承擔著西醫治療後療效維持和鞏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發揮著防治腫瘤轉移的作用,但由於缺乏明確的理論依據和療效統計,中醫藥維持和鞏固治療作用未得到醫學界的認可。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中醫藥鞏固治療是指腫瘤術後、放化療等主體治療後給予辨證和辨病治療,目的是防治腫瘤轉移、復發,延長生存期,治療依據病期及術後不同時間,可採用分階段的治療。

中醫藥維持治療是指對病情穩定帶 瘤患者的後續中醫藥治療,目的是維護機體內環境的平衡,最大程度延長病情穩定時間。

1.術後,需要化療,因體質問題無法進行或完成化療的,建議術後 2~3 年採用辨證中藥+抗癌中藥注射劑聯合治療,術後 3~5 年病情穩定,可採用單純辨證中藥湯劑+中成藥;

2.完成主體治療的,術後 2~3 年採用單純辨證中藥湯劑+中成藥為主,術後 3~5 年病情穩定可以減量或者按照季節服用中藥。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除了病情穩定外,中醫藥的維持治療更適用於病情發展較緩慢的腫瘤。採用中醫藥維持和鞏固治療,對於腫瘤患者的預後,尤其防治轉移復發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癌症病人經綜合治療或單純中醫療法,病情得到控制,可出現帶瘤生存的情況。儘管這類病人體內腫瘤並沒有全部消除,但通過中藥長期治療,配合調節情志,合理飲食等養生康復手段,可以改善其生存質量,延長其生存期。不僅有效防止癌症轉移,同時還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


談談中醫對腫瘤的看法

前言:近年來,腫瘤癌症的發病率高居不下。一聽到這名詞就被嚇得魂飛魄散。惡性腫瘤真的如此的可怕?不幸患上了又應如何面對?正安聚友會湖南分會請來了胡不群老師,從《黃帝內經》入手,揭開腫瘤的真正面目。

心主不安——腫瘤發生的重要誘因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時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素問·靈蘭秘典論》

胡老開明宗義的指出,養生關鍵就在於主明,主明意謂心主神明,而如何主明則是每個人畢生都需修行的功課。

生命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可以通向主明的,而不當的行為則會讓我們的心迷惑,所以,天堂還是地獄,往往在於一念之間。而這裡所指的地獄是被困苦困擾的心。怨怒惱恨,煩憂悲嫉都是被困擾的心,也是心主不明的表現,而這恰恰是誘發腫瘤的重要原因。朱丹溪也說過:“憂怒鬱悶,信夕積累,脾氣消阻,肝氣橫逆,遂成隱核。”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癌症性格


胡老還特別提及一個名詞——癌症性格。何謂癌症性格?情緒憂鬱,壓抑,心理上的損失以及絕望的心情都是癌症性格的表現,也與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有必然的關係。

長期不良的精神刺激,耗散人體精神氣血,使五臟所藏之陰陽五行之精氣失調,產生氣滯氣結,血淤血凝,寒凝寒毒等實邪,聚結日久,經氣阻澀,結而成塊,堅硬不移。

有過多年臨床急診經驗的胡老指出,乳腺癌病人,多有一年以上的生離死別、憂鬱悲傷、焦慮怒惱、嫉怨恨煩之類的非健康心理因素的影響,這些都是心主不安的表現,我想不僅是腫瘤,其他的很多疾病也許都很心理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調神——治、防腫瘤的關鍵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應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謂神不使?岐伯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營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慾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素問》

神不使治不應,精神不進,志意不治,則病不可愈。可見治神先治心,蓋心為神主,主明則下安故也。

而如何才能治心呢?治心當淡嗜慾,而要達到淡嗜慾的目標就當先立志明理,志不立,則精神不能統御,魂魄不能收持,寒溫不能調適,喜怒終不能調和,最終結果將必然是:“精神不進,志意不治”而病不愈。

理不明則嗜慾不能淡,嗜慾不能淡則心終不能靜,心不能靜則神終不能寧,心神不寧,則陰陽五行之精氣不能調適,營衛血氣不能暢行,而邪不能除病不能愈也。所以對於腫瘤病患者,針對他的個人情況,制定相應的明主方案,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治療成敗的關鍵因素。

這點非常的重要,作為醫生,胡老指出,可以通過宗教信仰調動病患內心的積極情緒。一個好的醫師,還必須是一個宗教家和心理學家,否則,人之煩惱多而醫之治法少,必不敷應用也。胡老認為醫師是一個很高的稱謂語,大部分從醫的人只能算是醫匠而已。每當有人稱他為醫師的時候,他內心總會有惶恐,而這種惶恐也是督促他不斷學習的隱形動力。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病人的精神狀態,強烈地影響著免疫系統的功能,是決定治療成敗關鍵之一,作為醫生,如果能夠運用心理療法,能調動人體的自然功能,大大提高治療效果。“恬淡虛無,精神內守”,這也是我們古人的智慧,《素問·上古天真論》裡有論及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謂“恬”者,內無所營也。“澹”者,外無所逐,虛無者,虛極靜篤,即恬澹之極,臻於自然。一言以蔽之,就是不為物慾所蔽。

如何才能做到“恬淡虛無”呢?


首先要明白兩大基本觀念——無常觀和因緣觀。

★無常觀

包括生命、社會、自然的無常。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無常的存在,肉體生命也即身,存於呼吸之間。當 “一口氣接不上了”,肉體生命也就結束了。精神生命即心,剎那生滅,轉瞬即逝。

★因緣觀

佛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所生法,是中無有常”。“諸法”指的是事物和現象,“生”就是事物的出現和現象的產生,“因”即憑藉,“緣”是條件,有物質條件,身體條件,心靈條件。

“天下事,皆有因緣,其事之成與否,皆有因緣所使,雖有令成令壞之人,其實際之權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現緣也,明乎此,則樂天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矣!”

我們應該對自己要寬容一點,對我們所做的事,如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亦已足矣,別人的批判毋須太在意。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另外我們還要踐行只問耕耘,莫問收穫,更要恪守“盡人力以聽天命”的古訓。明白各負各的遭遇,各有各的因緣,各負各的因果。若能如此,不僅腫瘤不生,百病亦不會生,自然能健康快樂,活到自然的天賦壽命,“度百歲乃去”。

無論是“主明”還是“治心”,無論是“無常觀”還是“因緣觀”,胡老多次提到了一個詞就是“自由”,常聽他說到“心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心如果不自由就很難寧靜而愉悅。我想胡老的這場講座宣傳的理念,或者說是中醫提倡的生活方式又或是生命哲學,一言以蔽之,我想可以用“追求內心的自由”來表達。

法國哲學家盧梭的那句“人是生而自由的”曾經鼓勵很多人,但真相往往是很多人並不知曉的後半句——“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種加諸在人身上的枷鎖可以是有形的體制,是外在的環境,但更多的是無形的意識,是內在的人性。

也許我們可以逃離外在的世界,改變外部環境,可是去除內在的枷鎖何其之難!要達到胡老提及的“恬淡虛無”的境界,能看透宇宙真相的智慧,芸芸眾生中,又有多少?

中醫藥治療腫瘤,你還在懷疑嗎?


要達到胡老所述的“恬淡虛無”的境界絕非易事,能做到不為物慾所蔽也非幾日之功夫,但是忙碌中的現代人如若能在生命行走的某一段時間,某一天,甚至某一刻,能夠暫拋世俗的一切,卸掉內心的枷鎖,真實地面對自己,體會一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的悠然,也許,這就是最好的一劑中藥。

心靜,是最好的一劑中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