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新訪談:軍事術語和定價策略

任正非新訪談:軍事術語和定價策略

華為和美國政府之間的爭端發生後,一向低調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開始接受媒體採訪。在最新一次接受美國CNBC電視臺記者專訪時,除了談到跟美國政府的關係,以及女兒孟晚舟的情況之外,任正非還談到了其他一些有意思的話題,比如他為什麼喜歡用軍事術語,他對蘋果公司的看法和華為的定價策略變化等。我們為你簡要轉述下。

首先是使用軍事術語的問題。記者問任正非,經常在演講和談話中使用軍事術語,是因為把經商看作戰鬥嗎?任正非的回答是,自己喜歡用軍事術語,“因為它們簡單易懂”,“當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術語來輕鬆描述商業運作方式時,我就使用軍事術語。”

任正非經常使用的一個軍事術語叫:範佛里特彈藥量。這個詞語是美國將軍範佛里特發明的。意思是,投入龐大的彈藥量進行密集轟炸,以達到對敵方的毀滅性打擊。任正非使用這個詞語,想要表達的是,聚焦在特定的領域,投入壓倒性的資源。它代表的是一種集中投資的戰略。

用任正非的話說:“我們的資源和技術有限。一切都是有限的。如果把資源搞得太分散,我們就沒有辦法成功。因此,我們選擇縮小我們的焦點,像一個針尖,在一個特定的領域,我們可以取得突破。我們只關注一點。起初,我們有幾百名員工關注這一點,然後我們有幾千人,數萬人,現在我們有數十萬人。我們總是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同一個點上。每年我們在這方面投資超過200億美元。”

通過這種高度聚焦的方法,華為開始在特定的領域領先於西方同行。然後,華為開始在這個特定的領域建立市場優勢,逐漸積累資本。漸漸地,華為就在一個集中聚焦的領域成為領導者。

不過,任正非說,其實西方的卓越公司也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微軟、英特爾還是谷歌、亞馬遜,都有自己的專注領域。“與很多業務繁多的中國公司不同,美國公司知道如何縮小聚焦點,然後向前推進。我們實際上是在向美國公司學習。”

在談到蘋果公司時,任正非說:“喬布斯先生是個偉人。喬布斯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創造了蘋果,而是因為他創造了一個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說他很棒都只是輕描淡寫,他非常非常棒。”

喬布斯去世時,任正非正和家人在度假。他的小女兒是喬布斯的粉絲。在女兒的提議下,全家人安靜下來對喬布斯進行了哀悼。

任正非也用偉大來形容蘋果公司。理由是,“它總是推動市場變得更大,而不是變得更小。蘋果產品的銷售價格很高,質量也很好。它擴大了市場,使許多其他公司得以生存。”

華為作為後來者進入電信市場時,採用的是低價策略,根據成本來制定價格。當時,因為技術和管理的原因,華為的成本比較低,把價格定得也很低,這就讓競爭對手很難跟華為競爭。任正非說:“我們對這件事有很多思考。”

思考的結果是,華為開始提高價格。以至於現在很多人認為華為產品很貴。隨著價格上漲,華為開始有了更多的利潤。但是,華為沒有把這部分增加的利潤分給員工或股東,而是用作研發費用,探索未來。任正非說:“我們不會向員工分配任何額外利潤。否則,他們會變得超重,無法快速移動。我們也不會將額外利潤分配給股東。如果他們有太多的錢,他們就會沉迷於資本收益。我們將把更多的錢投入新領域的研究。”

接下來,任正非描述了華為投資研發的策略。如果一項技術離我們還有20億光年的距離,華為可能只投資一點錢,就像一粒芝麻籽大小。如果一項技術距離我們2萬公里遠,華為會再投資一點,就像蘋果大小。如果一項技術的距離只有幾千公里遠,那會投入更多,就像一個西瓜大小。最後,如果一項技術的距離只有5公里遠,那華為就會投入巨資,重兵壓境,就像商業版的範佛里特彈藥量。華為會把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這項技術上,深入研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生產出世界領先的產品。

比如,在5G技術上,華為的策略就是如此。2008年,土耳其數學教授艾達爾·阿里坎(Erdal Arikan)在一篇數學論文裡提到了5G。華為的科學家讀到這篇論文,然後,用了10年時間把阿里坎教授的理論轉化為今天的5G標準。“5G標準實際上建立在一篇數學論文的基礎上。”

以上就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最新採訪中的一些觀點。任正非談到了自己為什麼喜歡用軍事術語,因為軍事術語簡單易懂。他也談到了自己對蘋果公司和喬布斯的看法。正是對蘋果公司定價策略的思考,讓華為開始不再走低價路線,而是通過高價積累利潤,再把利潤投入到研發上。希望對你能有啟發。

本期內容改寫自: 《外媒專訪任正非:對蘋果是開放的 考慮向其出售5G芯片》

改寫:李翔

輪值主編:安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