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新一輪“大考”背後

钢铁业新一轮“大考”背后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董瑞強 鋼鐵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大考”。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中國粗鋼產量2.31億噸,同比增長9.9%,創下一季度產量新高。這意味著後期市場價格承壓有可能進一步加大,產量的慣性增長和高額利潤驅動的增長將加劇供求矛盾。

此外,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和嚴防已關停產能復產,已成為今年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一項關鍵任務。擺在整個鋼鐵行業、企業面前的,同樣也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從近期公佈的上市鋼企2019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中可以看出,淨利潤均呈下滑態勢,其中,鞍鋼股份(股票代碼:000898)、柳鋼股份(601003)、太鋼不鏽(000825)等鋼鐵上市公司一季度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70%左右。

中鋼協副會長屈秀麗說,目前鋼企融資仍較困難,去槓桿難度加大。近年來鋼企效益雖然好轉,但問題仍在,去年支付財務費用就達800億元左右。去槓桿仍是一項重要任務。我們的工作目標是用3-5年時間將負債率降到60%以下。不過,隨著企業盈利水平的下降,去槓桿工作將更加艱難。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呂桂新認為,目前我國鋼鐵行業距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由於內外形勢複雜,行業穩增長壓力較大,且產能擴張衝動明顯,尤其是在市場高利潤驅動下,部分地區和企業投資鋼鐵意願增強,違法違規建設問題時有發生。

“嚴禁新增產能已成為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的關鍵。由於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後續合規產能的持續釋放及產能利用率提高,現有供需平衡態勢有可能被再次打破。”呂桂新說。

據悉,下一步國家相關部門將針對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出臺有關指導意見,以進一步完善政策條件,尤其是將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解決當前行業面臨的跨區域、跨所有制兼併重組等難題。

供需博弈

鋼鐵供需之間的博弈在日益顯現。儘管鋼鐵去產能任務已經完成,但在利益誘惑下,企業擴產衝動仍在,整個行業的產量也在保持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2019年3月,中國粗鋼產量0.8億噸,同比增長10%;鋼材產量0.98億噸,同比增長11.4%;粗鋼、鋼材日均產量分別為259.1萬噸、315.7萬噸。今年1-3月粗鋼產量2.31億噸,同比增長9.9%;鋼材產量2.69億噸,同比增長10.8%。一季度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79.2%,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據中鋼協最新數據,4月上旬全國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195.5萬噸,較上一旬增6.6%;4月上旬末,重點鋼企鋼材庫存量1234.6萬噸,較上一旬末增6.2%。

鋼產量持續增長,但需求的跟進並不會那麼及時。如何進一步鞏固去產能成果,控制產量過快增長,穩定需求增速,是今年需打好的幾張重點牌。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介紹,目前,中國鋼鐵行業去產能成效還不穩定,存在違規新增產能衝動,一些“殭屍”產能未徹底除清,隨時可能復產。業內專家也認為,中國鋼鐵產能新一輪過剩風險又有加大的跡象。尤其是體現在產量的持續增長上。

不過,在上海鋼聯鋼材首席分析師汪建華看來,短期市場產量同比大幅增加,但庫存峰值低於去年峰值,庫存降速快於去年,同比低於去年,今年鋼鐵供需形勢比去年好。今年基建需求會越來越好,在一些區域、城市基建投資進一步提振下,鋼市利好因素增多。但他同時認為今年鋼價較難複製過去三年走勢,行業利潤不會那麼豐厚。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認為,目前固投、房地產開發投資均好於預期增長,反映中國經濟雖承受下行壓力,但各項指標表現良好。多項政策調控持續發力,對於後續鋼需形成支撐。預計今年上半年整體供需將相對平衡,價格溫和偏強運行,大漲大跌的可能性較小。

汪建華預計,今年上半年鋼市將繼續超預期,宏觀經濟在逆週期調控作用下,效果逐步顯現,與去年二季度有很大不同,鋼市波幅會收窄。他告訴記者,“今年基建方面將加槓桿,一季度發改委批的項目同比增長30%,二季度增長可能性不大;地產適度松調控,上半年行業有望形成不錯的基本面。”

不過,今年一季度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由去年的基本穩定到大漲,衝擊了鋼企利潤。去年鋼企銷售利潤率高達6.93%,但今年一季度卻降至3.5%。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今年一季度鋼企效益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最重要的因素是鐵礦石價格過快增長,成本壓力加大。此外,鋼鐵產量過快增長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年鋼企應適度控制生產節奏,對原料供應保持定力。

在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運行分析座談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官員分析稱,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產銷增長、價格回穩、利潤回調,同時面臨諸多新問題和不確定性。預計上半年行業呈運行平穩、穩中有變態勢。

王江平表示,今年上半年部際聯席會議將對鋼鐵產能違法違規行為易發高發的重點省份,進行一次“回頭看”,繼續利用衛星遙感、電力監測、舉報平臺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重組與搬遷

按照《關於推進鋼鐵產業兼併重組處置殭屍企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前10大企業產能集中度將達60%至70%,其中包括8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3家至4家、4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6家至8家,與部分專業化的鋼鐵集團。

李新創表示,中國鋼鐵行業要實現一批鋼企領跑並跑、以競爭力為導向的兼併重組是一條重要途徑。今後鋼企重組不應仍停留在“量”的層面,而是要更注重高質量發展和全局謀劃,多方面考慮。

比如,重慶鋼鐵(601005.SH)的重整就是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的。與其它破產重整案例最大的區別在於,接盤方是一個市場化運作的私募基金,而非另一家鋼企。

重慶鋼鐵終於迎來了轉折。從2016年底資不抵債、“病入膏肓”到2017年扭虧為盈、“脫帽摘星”,再到2018年超額完成“止血”目標,這家被從懸崖邊上拉回來的大型鋼企,終於完成了一次異常艱難的生死大考。

四源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重慶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竹平告訴經濟觀察報,近幾年中國鋼鐵業市場化整合進入絕佳窗口期,結構優化空間巨大,產業集中度亟待提升,鋼企債務負擔日漸沉重,國家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提速,都為四源合創立提供了條件。“實際上,目前重慶鋼鐵涅槃重生還在初級階段。我們在第一年對重慶鋼鐵主要做的就是“止血”,使企業不虧損了,內部各項工作開始捋順了,能夠進入正常的發展軌道上。”他說。

此外,由於環保問題,近期城市鋼廠搬遷的熱度再次提升。經濟觀察報瞭解到,目前河北的一些重點鋼城正在進行新一輪鋼企優化整合及搬遷工作。

唐山市發改委副主任郎文昌告訴記者,今年唐山啟動了主城區周邊13家鋼企優化整合、退城搬遷、升級改造。這13家企業將集中搬遷到唐山樂亭、豐南等地沿海產業園區,其中涉及鍊鋼產能2737萬噸、鍊鐵產能2398萬噸。

經濟觀察報獲悉,河鋼樂亭鋼鐵基地項目是唐山鋼鐵產業沿海佈局和產業升級的主要項目,目前已開工,今年下半年將陸續投產。該基地採用130餘項行業先進工藝及節能環保新技術,以汽車、機械、交通、製造用優特鋼精品為主,產品結構和檔次大幅度優化提升。

唐山市開啟鋼企整合搬遷的主要考慮還是環保因素。郎文昌稱,唐山市區及周邊25公里範圍內的鋼鐵、焦化等重汙染企業,對市中心區汙染物貢獻率達70%,城市環境容量幾近飽和。

不僅如此,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鐵、水泥等產能就遠超環境承載能力,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是全國平均的4倍左右。產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小而散的問題比較嚴重,對環境汙染較大。

4月22日,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表示,要緊盯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年度壓減目標,強化兼併重組,推動環首都和生態敏感區鋼鐵產能有序退出,徹底解決一些城市鋼鐵圍城問題,加快鋼鐵產業向沿海臨港地區適度集聚。

事實上,鋼廠搬遷成本及其影響巨大,需慎重考慮。一些城市把鋼廠搬遷作為緩解城市環保壓力的重要途徑,其實也加劇了企業負擔及倒閉風險。

比如,此前重慶鋼鐵搬遷就給企業帶來重負。周竹平向經濟觀察報介紹,重慶鋼鐵搬遷後,債務負擔加重,重慶市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重鋼終沒有起色。當決定破產重整後,重鋼和重慶市政府訪遍了國內很多鋼企,包括國企、民企,來盡調的比較多,但最終都不敢接手。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它們難以設計出合理方案。

業界人士認為,鋼廠是否搬遷應經過科學論證,綜合考慮環保、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確實不適於繼續在城市內經營的鋼企,應整體退出處理,並對企業和職工給予足額補償。退城企業一般不應在本地周邊新建鋼鐵項目,要按市場化資源配置原則,自主選擇永久性退出或在產能不足地建新廠等。

呂桂新介紹,目前國內鋼鐵產能結構和服務質量存在短板,高端差異化產品較少。鋼鐵沿海基地佈局過熱,湛江、防城港等重大沿海鋼鐵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後,河北、江蘇等地仍在規劃沿海佈局。他認為,華南、西南一些鋼鐵產能相對不足的地區在吸引產能入駐的同時,也不可忽視自身要素稟賦而盲目求大。

汪建華告訴記者,未來1-2年中國鋼鐵行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前調整期。一方面要提高產業集中度,重構營銷關係、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關係;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資本市場,把企業做強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