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在5月2日即將來臨之際,美國和法國的4艘航母,已經形成對伊朗的包圍之勢呢?

幸福地帶2


美國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完成對伊朗的戰略包圍,不過這次的確是一次嚴肅的戰術包圍。戰術包圍往往是戰爭的號角。此次美法航母戰鬥群駛向波斯海的確與以往有所不同,之前很少有第三國航母配合美軍航母開進波斯灣,這無疑是最特殊的一次,這次之所以顯得很特殊基於以下原因:

一,5月2日是美國全部封鎖伊朗石油出口的時間節點,君臨天下的美國定會旨出必行。美軍聯合法軍動用四艘航母其實就是“護旨禁衛軍”。

美軍之前在波斯灣的主力是第五艦隊,偶爾會派出一支航母戰鬥群進行一次威懾性巡航,但是這次不一樣,一次增加到四支航母戰鬥群的確是非同尋常。美國憑藉強大的軍武實力,向來是說到做到,5日2日一到,美國將制裁再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所謂的美國製裁,除了經濟、政治制裁,武力制裁也是從來沒有缺席過。當然,武力制裁是美國製裁他國的最後選項,畢竟美國也想不戰而勝。


美國為什麼非要全面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呢?美國的最終目標就是要瓦解伊朗現政權。伊朗經濟和現政權依靠石油出口支撐,所以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經濟命脈一旦被掐死,伊朗現政權不久後將有可能會陷入搖搖欲墜的狀態。伊朗現政權不可能坐以待斃,一定會想方設法解除美國的致命制裁,如果想解除美國的致命制裁,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用致命的反制裁手段,而伊朗能解除美國致命制裁的反制裁手段就是武力。伊朗命脈一旦真的被美國掐住,極有可能會與美國來個魚死網破。美國此次拉上法國,是因為法國是北約國家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只所以拉上幫手,也有嚇唬伊朗的意思。法國是美國發動對外戰爭的急先鋒,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戰爭時法國也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美國,法國之所以如此積極是為了美國放心讓法國當歐盟的盟主。


二,被禁止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中不乏有實力雄厚的大國,為防萬一,美國又拉上法國。

美國的意思很明確:美國此次全面封鎖伊朗石油出口是動真格的,如果不達目的將不惜訴諸武力。

拉上盟友法國是對欲支持伊朗,參與美伊對抗局勢國家的警告。大國不可能因為伊朗年260萬桶產量的石油而與美國翻臉,因為目前世界上根本不缺乏石油供應,石油出口國際油價“白菜價”還將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三,俄羅斯不在此次“禁購”之內是美國膽子壯實的原因。

眾所周知,俄羅斯自己有石油,而且是世界石油出口大國,與伊朗相似的是俄羅斯也是單一能源出口型國家,而且俄羅斯石油基本進不了西方的市場。這是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來美國和西方對俄加深制裁的結果。沒有俄羅斯的參與,美國自然就很放心。

俄羅斯和伊朗不是盟友關係,而且兩國因在敘利亞爭奪勢力範圍而矛盾重重。伊朗與俄羅斯在敘利亞爭霸,讓俄羅斯對之恨之入骨,就在4月19日,兩國駐敘利亞軍隊還發生武力衝突,交火中多名軍人身亡。所以俄羅斯會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不會參與伊美對抗。伊朗不遠千里而來參與俄家門口的敘利亞和阿富汗事務,讓俄羅斯大為惱火,從戰略上說伊朗已經局部威脅到俄羅斯的利益。敘利亞和阿富汗是俄羅斯南亞和中東方向利益輸出的唯一大門,所以伊朗以伊斯蘭國家領導國自居無視俄羅斯的行為當然會惹怒俄羅斯。說白了就是一個強大的伊朗並不符合俄羅斯的根本利益。



四,不排除美國對伊朗動手的可能。

美國與伊朗相鬥始於1979年,到今年剛好是四十年。四十年間,美國之所以不動用武力推翻伊朗政權的原因是因為美國欲借伊朗牽制遜尼派國家,即遜尼派國家因擔心伊朗勢力而自動尋求美國的保護,這樣一來,遜尼派國家自然就成為了美國的勢力範圍。

但是近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伊朗軍事實力有了較大的增長,特別是導彈能力、核研究能力、海軍潛艇能力都有質的提高。隨著能力的增長,伊朗開始用行動來顯示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領導地位。敘利亞,也門,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都出現了伊朗的影子。這是美國不能容忍的。特別在敘利亞戰爭中,伊朗更是出兵十萬及大量財物支持巴沙爾,敘利亞反對派的失敗是有伊朗很大的功勞的。就是因為敘利亞戰爭,伊朗徹底惹怒了美國,從此美國就有了徹底困死伊朗的恨意。去年至今年以來,美國為了困死伊朗對伊朗做了一系列的大動作。先是限制大部分國家購買伊朗石油,接著調兵遣將前往波斯海域,為此特朗普還損失了一員大將。4月初,美國政府宣佈伊朗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美國把一個國家軍隊列入恐怖組織還是第一次。美國政府這個動作顯示了美國對伊動武的決心,因為美國國會沒有理由阻止聯邦政府打擊“恐怖分子”。這樣一來美國政府就等於擁有了對伊動武的“尚方寶劍”。而且進入今年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高官已經多次威脅對伊動武。根據美國對外發動戰爭的觀察來看,一旦美國國會與白宮都在對外動武問題上沉默下來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風雲欲來風滿樓”,此次美國極有可能會來真的,即伊朗一旦動手,美國將會以雷霆萬鈞之勢來個一了百了。



綜合以上分析,此次美國對伊“5月圍城”是動真格的,石油消費大國日印等也會應聲而退,因為他們畢竟是親近美國的,而伊朗應該也已經布暑周全,雖然美國在軍力上具備壓倒性優勢且有盟友幫忙,但可能也會付出較大的代價。這正是美國長期猶豫不決的原因。


神碼人生


不用替伊朗擔心,別看美國和法國來勢洶洶,還派了4艘航母對伊朗形成合圍之勢,但你問問美國和法國,他們誰敢開戰?如果俄羅斯和東方大國再緊急出手,美國和法國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妥協?

美國和法國的4艘航母只是恫嚇而已,他們的目的就是試探一下世界各國的態度,如果世界各國的態度強硬,美法兩國的航母自會散去,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世界各國的態度軟弱,那麼美法兩國就會得寸進尺,逼迫伊朗不得出口石油,但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伊朗是中東強國之一,就算和以色列這個中東“小霸王”相比,伊朗也很有自己的國家的軍事優勢,如果美軍和伊朗開戰,伊朗的大規模導彈部隊就會先把自己的導彈都發射向美國的盟友以色列、沙特等國,還會導彈覆蓋中東的美國軍事基地,這一點美國總統特朗普、蓬佩奧等人非常清楚!

其次,本次和4艘航母隨行的,還有10架f-35戰機,美國可能會對伊朗進行空襲。可別忘記了,伊朗還有俄羅斯的軍事援助,伊朗境內也有不少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美軍不派遣陸軍登錄伊朗,美軍就動不了伊朗的的根基!

其三、如果惹急了伊朗,伊朗只需要想辦法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就該引起公憤了,40%的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從這裡出去,歐洲、日韓、印度、東方大國都是伊朗石油的大賣家,特朗普得罪世界也是壓力山大!

其四、別隻看見美國和法國的行動,俄羅斯和東方大國還沒有出手呢,現在就是看美法兩個小丑表演,但關鍵時刻總能緊急出手!2018年的時候,美國也是給伊朗下了最後的通牒,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幾十艘軍艦在伊朗周邊進行部署,隨時可以對伊朗展開封鎖作戰,但關鍵時刻怎麼樣?伊朗出口的石油不減反增,其中很大一部分石油都到了東方大國手裡,地球還不是照樣轉!

所以,別看美法兩國來勢洶洶,如果俄羅斯和東方大國等國緊急出手,堅決購買伊朗石油,美法還是不是隻能幹瞪眼,如果俄羅斯等大國再進行軍事援助,美國更怕!


老鱷魚觀天下


略知軍事常識的朋友都明白——四航母編隊湊在一起,戰爭隨時可能打響。但是這回美國跟伊朗真的會打起來嗎?

(圖:美軍多航母戰鬥群)

按照美軍對航母編隊的使用,通常情況下單航母為了刷存在,雙航母代表著震懾和威脅打擊,三航母到一塊戰爭屬於大概率事件,那麼四航母就可以肯定地講——要開戰了!

第一,別拿四航母說事兒,這樣肯定會誤導讀者朋友。

由四艘航母組成的戰鬥群確實吸引眼球,但實際情況卻遠不是那麼回事兒: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跑到中東,是去給哈夫塔爾撐腰的,在紅海跟美國海軍舉行演習,屬於各國海軍跟友軍相處的傳統。所以戴高樂號純屬打醬油,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

(圖:法國戴高樂號航母)

剩下的所謂三艘美國航母,大型兩棲攻擊艦不能算航母;斯坦尼斯號剛過來,林肯號馬上要回去,兩艘航母就相當於保安在做交接班,順道跑去地中海跟小兄弟們聚一起抽顆煙,展示展示北約團伙的力量。

第二,美軍暫時不會軍事打擊伊朗,理由有很多很多。

幾天前本人曾寫過一篇美國不會對伊朗大規模軍事入侵的答題,評論總計過了千條,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再補充說幾條理由:首先政治,特朗普連任有望,不會在這時進行軍事冒險壞自己好事。

(圖:特朗普和前線士兵)

其次經濟,打仗需要錢,一枚愛國者導彈110萬美元,一名美國大兵撫卹金105萬美元,國會不批准預算,打仗的錢從哪兒出?再次是貨比三家,同樣為了石油利益,伊朗和委內瑞拉誰更好打?誰更近?第四,戰爭需要前期準備。美國海灣戰爭之前,動用了幾百架運輸機忙活20多天,才勉強湊夠所需軍火物資。仗可不能說打就打,您打場籃球事先還要熱熱身呢。

第三,伊朗究竟做了什麼事情,讓美國反應如此之大?

伊朗是歐佩克比較另類的成員,日輸出幾百萬桶原油卻不鳥美國,甚至跟一些買主實行本幣結算,重新設計出一套繞開美元的結算體系,這些都觸動了美元的根基。美國反應之大,宣稱要將伊朗石油出口清零毫不奇怪。


(圖:伊朗石油設施)

但美國掐死伊朗石油輸出採用的是經濟金融制裁為主,海軍海上稽查為輔的策略。美國在波斯灣巴林設有常備軍事基地,美海軍第五艦隊就駐紮在那裡,一般要留一艘航母戰備執勤,很少有空窗期。

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這回就是接替林肯號常駐巴林基地的,屬於美國海軍正常輪值,當然也不排除趁機順帶著秀秀肌肉,真的沒必要過分解讀。我甚至懷疑斯坦尼斯號航母,可能不會參與海上輯私任務——成本太大,進出霍爾木茲海峽也不方便。

(圖: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

總之一句話——四航母編隊包圍伊朗言過其實,太誇張了!搬好了小板凳打算看美伊大戰的朋友,請到別的瓜田去參觀遊覽。


回馬一腔



美國不遺餘力遏制、打壓伊朗的長期目標是推翻執政的伊朗教士集團,實施政權更迭,建立如同巴列維國王那樣的親美政府;短期目標則是為了石油利益,對伊朗的軍事威懾是實現石油利益的輔助手段,並不代表美國要向伊朗開戰。美國和伊朗的高官及軍方將領的好戰言論只不過是博弈的一種伎倆而已,嚇唬對方,給自己壯膽。

隨著去年5月8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了史上最高級別的制裁,目的是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枯竭伊朗的財政收入,癱瘓伊朗的經濟,在民不聊生的態勢下激化伊朗國內的各類衝突、階級矛盾,引發騷亂,美國好從中渾水摸魚,趁機推翻掌握政權的教士集團,建立親美政權,重新把伊朗納入美國霸權的秩序,對中東的勢力重新洗牌,穩固霸權,阻止美國衰落。

美國自己也清楚,想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人物,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於是,做了迂迴的策略,在出臺伊朗石油出口禁令的同時,向印度、土耳其等八個國家/地區給予了為期180天的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豁免期將於今年5月1日結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4月22日宣佈從5月2日起美國不再給伊朗石油的任何買家豁免,必須不再進口伊朗石油,否則美國將對違反禁令者實施制裁。

美國為了阻止伊朗繼續出口石油,搞了二手施壓的戰術,一手威脅要制裁違反美國禁令的買家,一手給伊朗實行更高強度的壓力。美國遏制,打壓伊朗的主要手段是金融、經濟制裁,意圖摧毀伊朗的財政與經濟,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不讓伊朗出口石油,使伊朗守著石油這個聚寶盆討飯,激化民變、官變。但單靠制裁是很難迫使伊朗的教士統治集團及軍隊徹底屈服,任由美國宰割的。這個時候,美國深知必須上手段,才能強化對伊朗的制裁效果。這個手段就是對伊朗的強硬的軍事威脅。

俄羅斯喜歡亮肌肉,美國好高軍事威脅,都是強權迫使對方恐懼、屈服的慣用伎倆而已,美軍的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與法國的航母戴高樂號航母打擊群4月22日在紅海搞聯合軍事演習,在關鍵時期進行合練,當然不僅僅是常規的戰術演練,而且也是向伊朗的發出的軍事威懾,是一種恫嚇行為,其目的不是要向伊朗發動戰爭,而是配合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一方面再次減少伊朗的石油出口,同時營造戰爭氣氛,製造恐怖危機,推高石油價格——美國與俄羅斯、沙特是世界前三大石油出口國,有價越高,利潤自然越高。

蓬佩奧宣佈豁免終止的言論後,市場受到了驚嚇,全球油價當即飆升了3%以上,達到了半年來的最高位——達到了75美元/桶,初步實現了美國的石油利益。特朗普真的太會做生意了,雖然手段一點也不堂堂正正。


飛狼


雖然美國和法國總共調動了4艘航母,對伊朗形成包圍的事態,但想要通過這點軍事部署就想要打垮伊朗,老實說美國人做得還不夠。要知道在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英聯軍總共調動了34萬5千人的部隊以及大約6萬人的邁赫迪武裝,才啟動了伊拉克戰爭。

此外在伊拉克戰爭中,僅美國就動用了5艘航母,以及大量的美軍駐中東軍事基地的戰機支持。所以到目前維持,美國和法國在中東僅僅部署了4艘航母,其他的也就只有在阿聯酋部署了十多架F-35戰鬥機。

很顯然美國如果想要僅僅依靠這麼一點戰力,就想徹底打倒伊朗,基本上是太可能的,因為伊朗要遠比伊拉克正廣袤,地形更加複雜,人口也更多。美國需要出動比伊拉克戰爭中更多的兵力,才有可能贏得伊朗戰爭的勝利。

但是在沒有做出開戰的決定時,美國還要出動航母勞師遠征,可能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伊朗在石油出口問題上,始終都與美國保持激烈的對抗狀態,這讓美國的石油-美元戰略始終都沒有實現戰略目標。因此美國派出航母目的就是為了針對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最終屈服。

二是伊朗長期都與中東的以色列為敵,這也迫使美國在美國猶太人組織的壓力下,使美國不得不做出針對伊朗的敵對姿態。

所以從目前美國在中東地區部署的兵力形式,美國暫時還沒有做出發動伊朗戰爭的決定,後續情況可能還需要看五月二日的石油出口的情況來決定,如果形勢不利於美國的話,美國將很有可能會增加兵力,或者對伊朗開戰。


落下m


美法兩國航母對伊朗行成包圍之勢?美國可以說是一顆黑心兩手準備,高盧雞他們這些機會主義破落戶圖什麼?是想拆了德法兩國剛建成的貨幣支付聯盟求美國在5.2之後高抬長爪子,讓美國放自己一碼?還是想給自己的工業、經濟、民生斷血?或者是資本主義劣根性氾濫,參加美國組織的地中海東部演習,一點鎮三方,是想在伊朗、敘利亞、利比亞各處都討碗粥喝?老鐵認為都不是,美國這是在對俄羅斯進行戰略施壓。


美國的此時此地此行動的目標很明確。應對利比亞局勢無需如此大陣仗,對敘利亞格局想要某種大翻轉,這個陣仗太小沒啥用,只有封鎖伊朗的石油出口引爆美伊戰爭才用得上,五月二號馬上就到,難道這幫傢伙要抗伊援美?協助美國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自己也沒的燒了?他們有毛病嗎?很顯然他們不會有這種意思,老鐵認為他們的這場演習與美國組織《北約》多國 在波羅的海,北海行動一樣,是美國針對俄羅斯大國競爭戰略博弈的一部分,順便震懾一下伊朗吊一下媒體的胃口,當然美國不會拒絕這種效果。


他們這場演習意圖是針對俄羅斯的,是美國大國對抗戰略的一部分。前段時間,美國帶領《北約》多國,在波羅的海、北海方向連續不斷的舉行了海陸空各種形式,一系列挑戰意味極強的大規模演習,迫使俄羅斯也採取各種手段應對,但那隻在俄西邊一個方向的戰略施壓,被普京在委內瑞拉以一百人小隊的低調進入成功破局。現在美方感覺其在俄西部一個方向的戰略施壓力度不足,《北約》在黑海部署也受限於《蒙特勒公約》,和俄軍海陸空火力立體壓制而無施展威力,只有在這東地中海才有條件展開《北約》兵力,形成對俄軍黑海艦隊,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地中海分艦隊的壓力,在西南方向進一步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圍堵太勢,這才應該是美國的真正目標。


至於伊朗石油封鎖卻遠非一蹴而就之功,而且用於軍事施壓也無需如此陣仗,波斯灣裡一個兩棲攻擊艦編隊,還有在烏代德空軍基地部署的10架 【f35a】及必要時的【f22】加入,阿拉伯還海有第五艦隊屬艦,足以和平狀態下封鎖伊朗石油出口,美國只能做到如此。它若是執行對伊油輪抓扣行動,一旦遭遇伊朗武裝抵抗,讓美付出重大代價,為此而發動對伊戰爭,在世界正義支持下的伊朗會讓美國敗的極端慘烈,相信這種摧毀伊朗政權的方式絕不是美國敢於選擇的。


鐵嶺鋒


我個人觀點是,美國在地中海部署航母以及在紅海與法國航母戰鬥群的演習,著眼的是整個中東的戰略局勢。其中地中海是針對敘利亞和利比亞,在紅海是針對也門局勢。因為地中海戰略和中東戰略(敘利亞、利比亞和也門)是密不可分的,而且美國剛剛宣佈要繼續支持沙特等國在也門的軍事行動。

相反,伊朗問題反而是距離戰爭化最遠的。實際上在伊朗問題上,美國和北約一直都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最低的成本和風險讓伊朗翻天,而對伊朗採取經濟制裁是絕對單項的優勢手段。當然美國軍事霸權實力及其在波斯灣和伊朗周邊部署的軍事力量,是保障經濟制裁有效性的重要支撐。

所謂對伊朗的包圍之勢並非一時之舉,而是早已事實存在的。應該說只要波斯灣不翻巨浪,那麼中東局勢就不會有大動盪。而從部署上看,美國的兩個航母戰鬥群和一個兩棲戰鬥機以及法國的戴高樂航母戰鬥群都處於遠離波斯灣的位置,並沒有對伊朗表現出明顯的針對性。對與伊朗來說也是見怪不怪的現象。

5月2日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因為從這一天開始,美國要徹底扼殺伊朗的石油出口。很多人擔心伊朗被逼急了會孤注一擲。此前伊朗各層面包括總統魯哈尼都說過,如果伊朗石油出口受限或遭受戰爭威脅,那麼伊朗將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從而切斷這條世界最重要的的石油供應通道。

美歐這個時候如果搞大兵壓境的話,反而會引發恐慌,助長伊朗的戰略威懾實力。而隔著一個波斯灣就有美國的大量軍事基地,還有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軍基地挾制伊朗兩肋,這些實實在在的部署要比幾個非戰爭編制的航母戰鬥群要管用得多。美國現在針對伊朗的戰略是,加大經濟制裁力度,軍事戰略上以靜制動。


高峰軍事觀察


其實早在去年,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就多次表示,如果美國對伊朗石油實施制裁,伊朗就會關閉霍爾木茲海峽,於是,美國在波斯灣,就一直都保持著最少一艘航母值班,特別在去年11月,3艘洛杉磯級潛艇,曾在霍爾木茲海峽出沒。
而簡單講,美國的航母編隊在一個地區超過3個以上時,就有可能是發動軍事行動的先兆,而這次加上法國的戴高樂航母的參與,對伊朗絕對是一個戰爭威懾,那這次美國是不是要對伊朗動真格的呢?答案是,美國不敢!自5月2日起,美國將禁止任何國家進口伊朗石油,否則將遭到美國的報復性制裁,現在距這個日期僅剩不到1周,對此,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司令唐西里少將在日前稱,伊朗大批戰艦已部署霍爾木茲海峽,如果伊朗石油被禁止出口,伊朗將關閉霍爾木茲海峽。


所以,美國向波斯灣增派航母編隊,就是為了威懾和阻止伊朗做出極端反應,據美國海軍研究會新聞網報道,目前美國斯坦尼斯號,林肯號航母,和一艘大型兩棲攻擊艦,法國的戴高樂航母,艦載機超過50架,已對伊朗形成三面包圍,所以,美國對伊朗,可以說是具有壓倒性優勢,但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儘管美國對伊朗的施加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卻已向特朗普保證,美國不會用軍事手段來推翻伊朗政權,蓬佩奧說,目前伊朗的溫和派在伊朗已沒有市場,對伊朗採取軍事幹預,並不會起到任何效果。

不過在美國宣佈將使伊朗石油“歸零”後,已有多個國家對此表示反對,而伊朗也信心滿滿地向外表示,伊朗正與“合作伙伴”保持著密切聯繫,因此,只要伊朗石油還有“出路”,伊朗並不會對美國做出過激行動,但假如美國利用軍事手段,阻止伊朗石油出口,沒有活路的伊朗,必將做出劇烈反應,到那時,也許戰爭真的會降臨,美國準備好收拾亂攤子了嗎?


海之波濤3


美國和法國的航母只是在地中海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更多意義上是在向中東地區炫耀武力。而且美國的兩艘航母很早就部署在紅海和地中海了,並不是最近才部署的,所以美國航母在中東地區的行動只是一種軍事威懾,而不是對伊朗動武。

美國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很密集,尤其是伊朗周邊,比如在沙特、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阿曼、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國都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再加上美國兩艘航母在海上游弋,美國對伊朗構成的軍事包圍早已成為事實。當然,美國只是對伊朗進行軍事威脅,並不是真想對伊朗動武,否則也不會等到今天。

(林肯號航母)

法國作為美國的盟友,配合美國在地中海地區進行軍事演習,但是法國在伊朗問題上立場與美國並不一致。法國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甚至還大力勸說美國留在伊核協議內。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也損害了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利益,所以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單獨為伊朗開通支付渠道來規避美國的制裁。所以即使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幹預,法國也不會參加。

(戴高樂號航母)

5月2日只是美國對伊朗石油禁令豁免期屆滿,也就是從這一天之後其他國家如果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將可能面臨美國的經濟制裁,所以這個日期並不是美國對伊朗動武的時間。美國和法國航母的活動只是炫耀武力罷了,並不會發生什麼大的衝突或事件。


銘蘇先生


“伊朗”一直都是美國圈養在中東的一頭猛虎,我們為什麼用圈養這個詞看看伊朗的周邊就一目瞭然了,美國在二戰結束之後基本就完成了對中東的佈局,尤其是伊朗周邊更是遍佈美國的軍事基地,比如沙特、科威特、伊拉克、卡塔爾、阿聯酋等等,單單美國在中東的駐軍就高達5000人,所以即便是四艘航母現身伊朗周邊,其中威脅的意味相對更大一些。

最近關心伊朗局勢的讀友都知道5月2日美國即將全面封鎖伊朗的石油出口,這必將引起伊朗的強烈憤怒,此時美國和法國的航空母艦出現在伊朗周邊很顯然是一種武力震懾,因為美國知道以伊朗目前的實力是沒有能力對抗西方的,而美國選擇動用航母其實也是一種逼迫戰術,其目的就是讓伊朗人接受現實,因為在絕對實力面前所用的強硬語氣都是紙老虎,現在伊朗面臨的問題是反抗就是速死不反抗就是慢慢等死,這就等於伊朗沒有選擇所以中東局勢就會進入到一個不確定階段,而美國有所防範也在意料之中。

(看誰玩死誰)

作為美國來講其實是希望伊朗選擇慢慢等死的,最好是在兵不血刃的前提下結束什葉派的統治,因為如果伊朗選擇破釜沉舟那中東的局勢必將陷入動盪,以目前伊朗軍事能力雖然打不過美國但是想要毀滅以色列確是相當容易,最主要的是如果中東沒有了伊朗這頭猛虎,很可能阿拉伯世界就會再度團結在一起,到時候頭疼的還是美國,因為如果沒有了伊朗那麼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就會被無限放大,到時候受傷的仍然是以色列,而美國也將失去對中東的絕對控制權,所以美國的目的就是慢慢的耗死伊朗,絕對不是想要像對付伊拉克那樣速戰速決,更何況美國現在的策略是重返亞洲他希望的是中東穩定。

(你說的很有道理)

美國的兩支航母艦隊其實一直都部署在紅海和地中海,這一次只不過是和法國來了一個合練,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伊朗安分點官方的語言叫“震懾”,有傳言說是要對伊朗動武,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對一個主權國家發動戰爭僅憑藉海軍是完全不可能取勝的,因為只有陸海空聯動這才是攻擊一個主權國家的信號,但是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並沒有這方面的動向,所以這次演習我們可以定義為一次威懾行動,目的就是避免伊朗因為石油出口受阻而做出過激反應。

(耀武揚威的資本)

咱們再來說說這一次伊朗將會如何應對這次危局

伊朗是一個經濟結構相對比較單一的國家,他的主要創匯手段就是能源出口,如果美國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那麼對伊朗的打擊將會是巨大的,雖然現在大量的新興經濟體快速崛起,但是西方依然牢牢地把持著食物鏈的上游,也就是說即便是新興經濟體也要看西方人的臉色過日子,所以90%的國家都會選擇向美國妥協,再加上沙特等石油大國已經放出口風會增加產量,也就是說伊朗的這部分市場份額會很快的被其他石油國家瓜分,可以說美國的這招不可謂是不狠辣。

伊朗在面對這種危局的時候其實妥協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但是強硬自身的實力又不夠,所以為了應對美國的威脅,伊朗很可能會重啟“濃縮鈾計劃”這就是伊朗的殺手鐧,因為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最害怕的就是以色列,其次就是美國最大的盟友歐洲,畢竟以色列和歐洲距離伊朗都不算遙遠,所以為了避免伊朗擁核歐洲和以色列必將會遊說美國,而伊朗的局勢基本會在制裁和解除制裁之間來回徘徊,因為美國製裁伊朗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他變得強大,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美國是不會選擇和伊朗撕破臉皮的,因為伊朗這枚棋子是美國控制中東的陣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