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张良辅助,刘邦岂能如此容易进入关中逼降秦三世子婴


若没有张良辅助,刘邦岂能如此容易进入关中逼降秦三世子婴

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后,原是韩国贵族的张良也聚众起兵反秦,之后他跟随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曾为刘邦出了不少好主意,如他曾建议刘邦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主张追踪项羽歼灭楚军,还曾劝刘邦不要立六国之后。刘邦入关之前,曾一面下令做好加紧进攻武关的准备,同时请张良前来密商有关入关的事宜。两人相见后,张良向刘邦提出应先派遣一人潜入关中,为刘邦入关进行游说,以为内应,他还向刘邦推荐了一位魏国人名叫宁昌,此人胆大机敏、能说会道。刘邦十分赞赏这一举措。

游说的人走后,刘邦的大军就向武关进发。这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85里,是秦关中的重要门户,也是东西交通的枢纽。大军来到武关城下时,其守将想起秦朝廷为赵高专权,滥杀王公大臣,二世昏庸,耽于声色犬马;而秦朝的大将王离已败,章邯已降,确实是大势已去。如今刘邦大军骤至,守关的残兵败将根本难以抵御。再加上宁昌的游说,他们也风闻刘邦一路上仁厚信义,不杀降官,便干脆打开关门将刘邦大军迎了进来。刘邦没想到一座雄关就这么兵不血刃地拿了下来,眼看前面就是峣关,便下令督促大军直通峣关。

若没有张良辅助,刘邦岂能如此容易进入关中逼降秦三世子婴

张良忙对刘邦说:“沛公切勿急躁,武关虽然得手容易,若不加强防卫,项羽大军随后就到,你能抵挡得住吗?”刘邦恍然大悟:“子房以为应该如何防守?”张良说:“现在就是要关门谢客。立即加固关防,使它固若金汤,并派重兵良将镇守,以拒各路诸侯于关外。这样,沛公便可以领兵从容击杀秦军于关中,直捣咸阳,何愁暴秦不灭?”于是刘邦依照张良的计谋,令士卒加固武关,并派一员得力的将领守关,才驱兵来到峣关下扎营。之后,刘邦带着张良等一班谋士前往观看地形。

这峣关在关中蓝田县境,故又名蓝田关,气势雄伟,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有重兵把守,看来绝非武关那么容易拿下了,有人建议还不如干脆退守武关,可以观望东西两面的形势。然而,刘邦深深明白,滞留武关无疑是坐以待毙,遂决心强攻峣关,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但张良却告诉他不可以强攻。他说:“兵法有云,战当然要靠勇气才能取胜,但也不是单靠勇气就能够取胜的。峣关固若金汤,子婴把他全部赌注都押在于峣关。峣关一破,他即成为瓮中之鳖,因此他不得不拼着性命死守。更何况秦兵还十分强大,并没有到不堪一击的时候。

若没有张良辅助,刘邦岂能如此容易进入关中逼降秦三世子婴

因此现在先不要忙于进攻,可以派兵在峣关对面的山上,遍插沛公旗帜以为疑兵,让他们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先摧垮他们的士气。另外,现今秦将眼见秦大势已去,灭亡在即,早已斗志涣散,各谋前程,可以派郦食其和陆贾等善辩之土,诱之以利,晓之以理,暗中联络,以为内应。这样一来,何愁峣关不破?”刘邦一听有理,便派了郦食其和陆贾,带了黄金珍宝暗中去拜见守关秦将。这些将领果然早已人心惶惶,都愿与刘邦讲和,这使刘邦去掉了一块心病。

他问张良:“现在攻打峣关没有问题了吧?”“我以为条件还没有成熟,”张良答道:“郦食其和陆贾虽然买通了个别将领,但是还应该看到,秦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关中人,他们的父老和妻室儿女都在那里,他们决不会让别人攻进他们的家园、杀戮他们的亲人,因此他们一定会奋不顾身地抵抗。与其和他们拼杀,还不如等到他们松懈疲惫之时,迂回包抄,前后夹击。”

若没有张良辅助,刘邦岂能如此容易进入关中逼降秦三世子婴

于是,刘邦率主力绕过峣关,悄悄翻越蓝田东南面的蒉山,突然出现在秦军背后,在蓝田的南部大破秦军,并进一步占领蓝田,这样峣关的后路被切断,前后夹击,不攻自破。于是关中大门洞开,秦都咸阳已无险可守,秦三世子婴不得已出城投降刘邦。两军交战勇者胜,勇者交战智者胜。智者就是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使自己的弱势变成强势并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张良就是深懂这一点,才帮助刘邦一步步取得了战争主动权。在和别人竞争时,我们如能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来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就会方便而容易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