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高俅在历史中真有这么坏吗?

宋祖椽


民间对高俅形象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在这部小说之中,高俅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人,依靠陪伴太子玩耍而荣登高位。又设计陷害林冲,还派出杀手要整死林冲。我们的印象对他不好,大致就是因为这些文学的描述。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确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官,没听说他位列贤臣良将之列,但是,他只是大宋朝廷千千万万普通“庸官”的一员,没有什么大的劣迹。当时最著名的六大恶官,被称之为北宋徽宗朝的“六贼”,即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六人。这六个人,才是标准的奸臣,他们卖官卖爵,把持朝政,是真正的坏蛋。而高俅的劣迹并不彰显,与他们比较,就算是好人了。所以,高俅并没有列入“六贼”。从《宋史》上看,高俅应该没有做过特别坏的事情,因为如果他做过,一定会被史官记录,可是关于高俅的章节很简短,没有记载他有什么特别的事例。

其实,高俅还与大名人苏轼有关系。高俅小的时候做过苏轼的书童,也就是一个小秘书。后来,苏轼把他推荐给好友王晋卿。王晋卿是驸马都尉,和端王一起吃喝玩乐,于是高俅又被送给了端王。这个就是高俅的发迹之路。虽然高俅不是科举出身,但据说他很有一些奉承上级的才干,类似于和大人那样的人物。

不过,也要注意,高俅对领导宋徽宗绝对的忠心,从来不结党营私。高俅和蔡京、童贯这些人不是一个阵营。此外,蔡京为了打击异己,曾经迫害过很多旧党人物,苏轼因为和司马光反对过王安石变法,所以蔡京迫害了苏轼的后人。还是高俅不忘旧主之恩情,在关键时刻伸出了援手,保护苏家后人的安全。


怀疑探索者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不似《水浒传》描写的那么坏,并不在弄权误国的“宋末六贼”之列,与“宋末六贼”等奸相权臣相比,至多算是个宠臣。

高俅,原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苏东坡的“小史”,类似现今私人秘书的家童,聪明机警,略有文识,诗词歌赋皆通,善蹴鞠,既今日足球的前身,会使枪棒,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文艺青年”!

苏东坡外放地方官时,将其推荐给皇亲小王都太尉王诜,因而结识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皇帝,深得其赏识。


徽宗即皇帝位后,有意提拔高俅,奈其无科举考试正途的功名身份,高俅虽然有点文采,但并未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身份,这是宋朝提拔任用官员制度里的首要条件,徽宗皇帝有心提拔高俅,也不能坏了制度,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徽宗皇帝发挥其善枪棒的特长,派其到北宋名将五元帅之一刘锜父亲——刘仲武西北边防军中,以期获取军功予以提携,这是无科举正途的旁门佐道,“曲线救国”,后位至掌控禁军太尉高官。




小说《水浒传》中,将高俅列为奸臣,大笔墨渲染,但也没有什么实质劣迹。


其实,高俅不在“宋末六贼”之列,只是其善于奉迎徽宗,取得信任,非科举正途而升迁,使人不悦。估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作为屡试不弟的书生,愤愤不平,而将其描写成奸臣,也有点泄私愤吧!



据史载,高俅为官还是比较谨慎的,不似蔡京、童贯等“宋末六贼”专横跋扈,仅在任太尉掌管禁军时,军事训练搞些非实战的花架子,取宠徽宗而已!

而且,高俅为人,知恩图报,位居高官,手握重权后,对老主人苏东坡、刘仲武家多有关照帮助,刘锜升迁高级武职,与其提携有关,得以成为手握重兵的抗金名将。

高俅,在金人入侵,随徽宗南逃时,与“宋末六贼”之一童贯,发生矛盾,托病返回开封,真的因病而亡,也是善终的了!



z山海


一、《水浒传》的概述及其历史地位

《水浒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其高潮迭起的情故事节与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而备受人们所喜爱。《水浒传》一书实际上是将民间广为流传的小说、杂文、话本、戏曲等进行系统梳理,加之作者的艺术创作而最终形成了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该书主要记述北宋末年朝廷昏聩无能,大臣之间互为朋党,压榨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农民们走投无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揭竿而起,反抗残虐统治,梁山好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水浒传》的故事情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到了明朝施耐庵手中最终定型。其间也有《醉翁谈录》、《大宋宣和遗事》等对其记述。对于施耐庵后来的艺术创作与加工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作者施耐庵的简介

该书作者有人认为是施耐庵,不过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罗贯中所作,比如鲁迅、俞平伯等就坚持认为该书即是罗贯中所作,但依然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就是其所为。本文姑且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施耐庵画像

施耐庵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原名为施彦端,别号为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流传至今关于施耐庵的资料并不多,曾经有过三年的为官经历,元末群雄并起,活跃在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张士诚一度发展强劲,施耐庵曾为其出谋划策过,不久施耐庵就脱离了张士诚集团。有人认为《水浒传》一书的原型即是当时的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三、高俅的文学形象

文学小说往往通过队里的双方,将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的描述作为本书的最大亮点。《水浒传》一书中,自然而然地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刻画为正面人物,他们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官逼民反”,他们是民众心中的正义代表,因此,他们所打出的旗号也是“替天行道”,以证明其反抗的正义性与合法性。而与此相反的则是以高俅为代表的“邪恶大地主大反动”势力,小说中将高俅描画为一个曲媚迎主,诡计多端,邪恶狡诈的形象,他曾逼走林冲,后来又设计将本已招安于朝廷的宋江等人害死。

高俅的影视形象

可以说《水浒传》中的高俅,是一个本来并无长处,只因会蹴鞠的小人,却被宋徽宗一路提携,最终成为一代权臣,搬弄是非,欺上瞒下,将其刻画为一个深被民间大众所鄙夷的形象。并且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也让本小说流传至今,其对于高俅的描绘也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之一。

四、真实历史中的高俅

历史上确有高俅此人,而且也官居高位。但并非如小说所述十恶不赦一般。高俅发家应该感谢苏轼,由于高俅本人写字漂亮,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而且也十分勤勉,因此曾在苏轼身边做过书童。后来苏轼又将其推荐给当时的太尉王晋卿,后又被宋徽宗发现,并留在身边委以重任。1126年,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由于高俅巧妙的避开了宋徽宗集团与宋钦宗集团之争,而并未受到政治风波带来的冲击。《水浒传》中之所以将高俅刻画的如此丑陋与真实历史中的高俅有些出入,实为艺术需要。而且之所以选择高俅,原因之一也是史书中关于高俅本人记述并不多,所以可以给作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创作发挥的自由。

高俅的影视形象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力不仅仅在中国,即便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也广为流传,可见其影响力。

建国领袖毛泽东就对《水浒传》评价颇高,曾论述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就认为:共产是逼出来的,七逼八逼就逼上了梁山。

参考文献:

1) 许勇强; 符志红:近二十年《水浒传》与侠义文化研究述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 徐富昌:英雄乎?侠客乎?盗寇乎?——武侠小说视角下的《水浒传》解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3) 杜贵晨:《水浒传》“替天行道”论,菏泽学院学报,2008。



季我努学社


高俅史有其人,虽说不是什么正面人物,但也没有像《水浒传》描写的那么坏。

1、《水浒传》称高俅是“浮浪破落户子弟”,但据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的记载,“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笔札颇工”;“父敦复,复为节度使。兄伸自言业进士,直赴殿试,后登八坐”。绝不是什么浮浪破落户子弟。

2、《水浒传》还说到高衙内,有姓无名,是“高太尉螟蛉之子”,因为“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无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高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将堂兄弟认作干儿子,乱了人伦。显然这是施耐庵故意恶心高太尉的。历史上的高俅其实有三个亲生儿子,都沾老爹的光当了官,但也谈不上臭名昭著。

3、《水浒传》说高俅“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但高俅其实还是颇讲信义的,王明清《挥麈后录》说,高俅“恩幸无比,极其富贵。然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问恤甚勤”。对苏轼的后人很是体恤。

4、不过高俅也谈不上是好官,当时有臣僚上言,说他“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看来高俅是一个以公谋私的官。但《水浒传》记述的高太尉种种劣迹,则绝大部分都是文人虚构的,都不是高俅做出来的。北宋末“六贼”中,也没有高俅的名字。


吴钩的钩沉


高俅在历史上虽然不及《水浒传》中那么有名,但是绝对也是个奸臣。逊色于蔡京和童贯。

北宋亡国“六贼”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朱勔、李彦、梁师成。

我们可以看到蔡京和童贯位列其中,此二人在历史中都是祸国殃民、阿谀谄媚之徒,直接推动了北宋的灭亡。

这里面没有高俅,所以说他略强于以上六人。也好不到哪去。

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官,后来因为擅长踢球被端王赏识,高俅也是走了运,端王继位,他也鸡犬升天。

他营私舞弊之事大概是有证据的,有人检举高俅以公充私,将军队建设的钱用来修建其府斋,禁军则为他私活出力。

这倒是和《水浒传》比较吻合,高俅在书中也是个掌控军权的大臣,把林教头治的也是服服帖帖。


泊图泊途


说实话,高俅有文化,有能力,有才干,但是他心术不正,嫉贤妒能,残害忠良,使朝庭有识之仕纷纷离开,甚至走向对立面。所以,高俅是历史见证的千古罪人。


乐天派135319172


  • 高俅事迹可见于《挥麈录》。他原是苏东坡的小厮,“笔札颇工”。后来跟随王诜,徽宗时曾随刘仲武立下过功,然后又随林摅出使辽国,擢为三衙管军,官至太尉。在徽宗退位后,他即失势,宋钦宗靖康元年五月十四日病逝。

  • 高俅被认为是宋徽宗一朝以个人好恶重用才德不符人物的典型例子;不过,虽然在当时即风评不佳,正史中,高俅并未有著名的恶行传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