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楚云飞的89师实力有多强,为何敢直接骂74军是“猪”?

戀丄緦淰


先抛开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谈,只说一说《亮剑》里的89师战斗力如何。



关于楚云飞89师的战斗力,其实在电视剧中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实力不俗,战斗力惊人,而且师长楚云飞毕业于黄埔五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这在剧中也都有过很多次的描述,连李云龙也对楚云飞大加赞赏,要知道在当时能让李云龙看上眼的指挥官实在是不多啊。

那么楚云飞的89师的实力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一,因为楚云飞毕业于黄埔军校,是天子门生,所以89师也算是他的嫡系部队了,所以在战争初期89师肯定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换装,全美系装备不在话下,装备非常精良。

二,两人交战于赵庄,赵庄之战开打前,楚云飞命部队急行军赶赴赵庄,他曾问属下为何不吃饭,属下回答“拿下赵庄再吃饭”,要知道当时已经处于淮海战役时期,国军接连败退,士气低落,在此情况下楚云飞的89师还能有如此高昂的战斗热情实属不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89师的底气硬,实力不俗。


三,当剧中司令员(原型粟裕)得知守卫攻打赵庄的是89师后,便决定调李云龙的2师去对付,当时的李云龙部是华野主力师,专门调一主力师来对付89师可见粟裕也很忌惮楚云飞部。

四,当李云龙的2师与楚云飞的89师交战时,注定就是针尖对麦芒,虽然李云龙的部队侥幸获胜,但通过后面可知,李云龙部损失也很惨重,李云龙从晋西北带出来的老兵只剩下五分之一,老兵只剩下五分之一,那整个2师伤亡情况可想而知。

五,战役打到后面,粟裕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李云龙坚守了一天一夜,部队也打的差不多了,是时候把他撤下来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粟裕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连李云龙的2师伤亡如此惨重都觉得很正常,也间接反映出了楚云飞的89师确实是根难啃的骨头,粟裕早已经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损失将其消灭,但即便是这样最终楚云飞还是跑了。

由此可见楚云飞的89师确实实力非常强大,很难对付,但这只是剧中的89师,事实上真正的89师并不会出现在淮海战场上,而且楚云飞口中所说的“猪”一样的队友74军其实也不弱。



真正的89师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十三军在长城抗战前进行了第五次组建,钱大钧任军长,汤恩伯任89师师长,抗战爆发后汤恩伯曾出任13军军长,所以说89师是汤恩伯的嫡系部队,也是他起家的资本,而汤恩伯虽然不是黄埔出身但毕竟是老蒋的老乡,因此汤恩伯的部队还是能得到老蒋很多照顾的,虽然后期比不上国军五大主力,但论装备也非常精良,在国军中属于中上等水平。

后来89师接连参加了抗战中的多场会战,抗战胜利后万宅仁任89师师长,1947年在四保临江战役中,89师被全歼,万宅仁化妆逃跑。

所以真正的89师根本不会出现在淮海战场上,那么我们再看74军。

74军是一支非常厉害的部队,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军长是抗日名将王耀武,王耀武率领这支部队几乎打遍了所有大中型会战,歼敌无数,立功无数,有抗日铁军之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军进行整编,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是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由张灵甫出任师长,但该部队也于1947年被我军消灭于孟良崮。后来老蒋重建74师,虽然无法与之前的74师相提并论,但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后来的济南战役中,74师的7个连800多人拼死抵抗我军2万多人的疯狂进攻,坚守阵地6昼夜最终全部战死,如此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实属罕见。

所以真是的情况就是,不管论装备还是作战能力,89师并不比74师强。


咸鱼闲聊


《亮剑》这一“名句”引用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到解放战争后期,没有任何一个国民党建制军可以达到50000人枪。真正被王耀武如此怒骂的,是李仙洲临时兵团在莱芜战役被消灭的第46、第73两个军50000余人,该兵团另外一个第12军担负后卫和补给线守备任务,发现情况不妙立马缩回了济南,华野未能聚歼。虽然评论不能成立,不妨碍借这个问题普及下军史。



问题中出现的两个番号貌似都是国军“五大主力”之部队,其实已不准确。在淮海战役打响之时,第五军骨架犹在未曾遭遇过重创,是战场上国军的“头牌”。而第74军却早已今非昔比,虽然还是中央军嫡系,但已是第一次重建后的“老坛装新醋”(后来又重建过),战斗力和作战意志与抗战时期的第74军、整编会议之后的“整编第74师”有着天壤之别,已不再够资格位列五大主力,第五军还真可以瞧不起他们。

第五军最早的番号是新编第十一军,创建自号称“国军装甲兵之父”的徐庭瑶手中,到杜聿明任军长时经过调整下辖三个主力师:戴安澜第200师、邱清泉新编第22师和郑洞国荣誉第1师,加上军直属的战车团、炮兵团等特种兵部队,兵力确实达到过近50000人,是抗战时期重庆军委会直属的战略预备队。

1939年“昆仑关大捷”第五军参战时就是这样的作战序列。



经过两次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和所属部队变动,以荣1师为基干组建了第八军,以新22师为基干组建了新六军,到抗战胜利时第五军所辖三个师分别为第200师、第45师和第96师。1946年6月缩编为“整编第五师”,所部三个师更改番号为同数字的整编旅,与整74师、整11师、新一军、新六军并称“五大主力”。1948年整编师再次恢复为军,军长熊笑三中将,隶属于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兵团级建制)。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第五军的骨干部队只剩下一个第200师。

1948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军事检讨会议”上决定组建正式的机动兵团,其中以整编第五军为基干建立第二兵团,下辖第五军、第12军、第70军、第74军、第100军、新编第21旅、独立骑兵旅共12万人,司令官为杜聿明中将,不久杜被调往东北,邱清泉接任兵团司令官。当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第100军被调换成第116军,其他部队继续在第二兵团指挥之下。



所以《亮剑》是源于军史高于军史的,因为重建后的第74军确实在第二兵团序列内,与楚云飞师所属的第五军也确实是“友军”。整编第74师在张灵甫任内于1947年5月被华野基本全歼,战后以未及参战的3个新兵团和榴弹炮营为基础,调入青岛警备旅重建了整编第74师,下辖整编第51旅和整编第58旅,原副师长邱维达中将升任师长。

到1948年9月,整74师跟整5师一样恢复为军级番号,并且扩编为第51、第57和第58三个师,至多有30000余人马,所以楚云飞的牢骚才不够真实。不过这个新的74军战斗力确实一塌糊涂,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徐东阻击战中表现得非常差劲,第三阶段在陈官庄被围后也是很快就被全歼,军长邱维达被俘,再不是当年那个牛皮哄哄的“御林军”风范。

被其他老牌部队鄙视是正常的,毕竟之前74军被抬的太高并且待遇太好。



《亮剑》把楚云飞的第89师设定为第五军的王牌美械师,其实只能是第200师,这个师不仅是第五军更是第二兵团的主力,在救援黄百韬的徐东作战中(亮剑赵庄),第200师也着实让华野阻击部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其作战能力和意志远超其他国军部队。第200师也是杜聿明集团被围陈官庄后负隅顽抗所倚仗的头号精锐,直到1949年1月9日晚,第200师才在强行突围中被全歼,算是坚持到最后的第二兵团所属部队。

《亮剑》原著应该也考虑到了戴安澜将军及其老部队的抗日功绩,没有直接列出第200师的番号,而是以杜撰的第89师为代表。而真正的第89师出自于早期汤恩伯的第十三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转战东北和华北,就是没有到过华东战场,这个事也就不必较真了。但是作为第五军的头号主力师,上至师长下到官兵瞧不起重建的第74军倒是真实的。

这也是国民党部队的顽疾,互相鄙视互相拆台,关于这一层,《亮剑》倒是表达的较为准确。


度度狼gg


亮剑中楚云飞有多强,那全凭都梁老爷子一张嘴在说,军事历史上的楚云飞有多强,听我给你好好聊一聊。

在《亮剑》中,89师是第五军一部,敢说整编74师是五万头猪,这其实是胡说八道!

不管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第五军都不足以和74军相抗衡。

抗日战争中,第五军的战绩主要在昆仑关战役中。据国军战报,这场战役全歼了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战绩达到了14000多人,杜聿明一战成名。而王耀武则是带领着74军为主干的第四方面军在湘西战役中歼灭了近3万敌人。

解放战争中,整编第五师和整编74师始终都在两淮和山东等地作战,相比74师在淮阴战役和两次涟水战役中的表现,5师在苏中战役、定陶战役、巨野战役等战役中的表现,只能说是有得有失不温不火。

74师在孟良崮折戟成沙,并不代表这支部队不行,而是指挥系统有问题。74师是高度机械化部队,却被部署在全是石头的孟良崮,不仅火力优势无法展开,士兵们喝水都成问题。当时美军观察员评论,这样的形势,即使是美国陆军第一师来了,也挺不过三天。

即使是全军覆没后,重建的74军,战斗力大不如前,但是从战绩上还是比第5军强过一些。济南战役中,王耀武要求74军来增援,解放军封锁了飞机场,仅空运了7个连就终止了,但是就是这7个连,800多人在商埠抗击了2万解放军的猛攻,奋战七昼夜全部阵亡。这样的战绩在国军中简直太罕见了。

解放战争中,邱清泉号称“逢五不战”。可是在龙固集、徐东两次阻击战中,邱清泉兵团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防线。在淮海战役中,第五军为基干的邱清泉第2兵团更是成为猪队友。在萧县,第五军抢了300多名年轻女子当军妓,引起公愤。杜聿明指挥突围,邱清泉李明孙元良一致同意,但回部队落实具体事宜时,邱清泉忽然打电话要求取消行动,李明也取消了行动。只有孙元良按计划突围,三个军近10万人就因为邱清泉的一句话全毁了。

5万头猪的原句来自于74军的老长官王耀武。

解放战争中,抗战中有较大功劳的杜聿明,王耀武,关麟征,汤恩伯等人全部调离了老部队,造成了国军战斗力的整体下降。莱芜战役中,王耀武指挥李仙洲的在北线作战,而他的老部队张灵甫、李天霞却在南线作战,听从陈诚指挥。以至于王耀武带不好队伍,不敢应战。

战斗中,王耀武多次命令李仙洲撤退,陈诚则强令李仙洲坚守。我军抓住战机在莱芜,消灭了李仙洲所部的46军和73军。这场战役中,我军歼敌数量之多,突破敌人之快都是空前的,陈诚不得不引咎辞职。正是如此,北线总指挥王耀武才会说李仙洲就是5万头猪,共军也不可能一天就抓完呀。

无独有偶,国防部长陈诚在战役之初,把自己的战术说成是豆腐渣撑死老母猪。和王耀武战后的总结遥相呼应。

整个解放战争中,五大主力任何一支都没有归入王耀武的指挥。王耀武手下最强的73军,在莱芜战役后,被歼灭。山东方面的军队,除了胡琏、黄百韬、邱清泉几个机动兵团,基本都是鱼腩的二三线部队,粟裕分兵打豫东战役时,王耀武被许世友的山东兵团仅三个非主力纵队,就困守在济南城,外围势力轻松肃清。豫东战役结束,山东战场基本上就大局定了。

所以,与其说王耀武吐槽李仙洲指挥能力差,不如说是心疼本钱,再没有部队保护山东了。

面对战争,国军中胆怯的有很多,厌战的也不少,但是如果非要说他们是猪,不仅是不尊重他们,更是在贬低他们的对手。

就连一贯被称为是猪的刘峙将军,其实也是解放军的劲敌。如果没有刘峙,杜聿明能不能指挥那些骄兵悍将还不一定呢。

以解放军强大的群众号召力、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机动灵活的兵力调配,在那个时代几乎找不到可以一战的对手。国军高级将领们一开始找出各种理由给自己的失败开脱,有的说是共军间谍太厉害,有人说共军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当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打下来他们才心服口服。

所以结论就是,如果淮海战场上有人骂友军是猪的话,那么他自己顶多算是胡琏一样的狐狸或者白崇禧是的猴子。

胡琏和白崇禧,在淮海战役中扮演的也是猪队友角色,我就不详细说了。


历史知事


楚云飞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但是抗战期间一直在阎老西的晋绥军服役。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让楚云飞去陆军大学学习,毕业之后就被调任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第五军担任王牌师师长。第89师为美械王牌师,楚云飞动动身板就有飞机和美式榴弹炮,其战斗力自然不差,和李云龙的华野2师的战斗力不相上下。


历史上第五军根本就没有下辖第89师。抗战胜利后,第五军下辖第45、第96、第200三个师。1947年该军整编为第5师,下辖第45、46、200三个旅。1948年,整编第5师恢复军、师的番号,并隶属于第2兵团(兵团司令邱清泉)的战斗序列。淮海战役时,第五军在河南陈官庄地区被解放军歼灭,第45、46两师师长投诚、第200师师长被俘。

《亮剑》中楚云飞的第89师隶属于第13军的建制,该师的首任师长是钱大钧。1947年第89师在辽宁柳河县红石镇地区被解放军歼灭,代理师长张孝堂被俘。1949年,该师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46师。



《亮剑》中,楚云飞说:“74军,五万多人,就是五万多头猪,……抓也抓不完”。其原型为莱芜战役时被消灭的李仙洲兵团,王耀武说的。第74军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消灭,战后蒋介石重建了74军,原74军的副军长邱维达任军长。重建后的第74军的战斗力远不如从前,淮海战役时再次被解放军消灭。


历史军魂


国民党军队之间彼此鄙视的行径一开始就有,中央军鄙视地方军、装备好的鄙视装备差的,早已司空见惯。

《亮剑》中的74军组建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一直在正面战场作战,参加过大部分大会战,与侵华日军多数主力师团都交过手,战功赫赫。抗战结束后改番号为整编74师,全副美械装备,位列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并且素有“御林军”的美名。师长张灵甫因此常常不把其他兄弟部队放在眼里,“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师长尚且如此,更何况下面人。整编74师最后被围孟良崮,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难逃被歼的厄运。后来整编师又恢复军的番号,这支部队得以重建,称74军,但是装备和战斗力和先前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楚云飞的89师在《亮剑》中也是一支全副美式装备的部队,没有提到所属哪个军,但是可以断定是也是位列五大主力中的某个军。

淮海战役中曾经的五大主力只有第5军和第18军,分属徐州“剿总”的第2兵团和华中“剿总”的第12兵团。当时第74军也在第2兵团序列内,由此可见,楚云飞的89师应该属于第5军序列内的某个师。

第5军组建于全面抗战初期,是当时中国军队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常年在华南战场作战,参加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也是一支王牌部队。抗战结束后,第5军番号一直没变,所属的三个师除200师外,荣誉师和新22师都扩编为整编师,取而代之的是第45、46师。长期在华东地区与解放军作战,凶悍无比。至淮海战役时,第5军仍然保持着第“五大主力”的实力,自然也就看不起过去张狂无比、现在徒有虚名的第74军。

至于楚云飞89师该对应哪个师,笔者猜测200师的可能性最大。200师可谓家喻户晓,抗战时期一直作为第5军的头号主力,著名的民族英雄戴安澜就曾担任该师师长。现在指挥徐州“剿总”部队的副总司令杜聿明、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都曾在第5军当军长,200师也算是该军的嫡传弟子,深得杜聿明和邱清泉所倚重,在淮海战役中第5军所属的45、46师都是一枪没放向解放军投降,只有200师实在作战中被歼灭。从这个意义上说,楚云飞的89师更与之相近。荣誉和实力加上背景,也就使得楚云飞有了直接骂二次组建的二流部队74军为“猪”的资格。


大将军威武K


很正常,淮海战役中的74军早就不是原来的国军五大主力之一了,只不过是个冒牌货。

74师(军)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唯一一支不靠后台发家的部队,其前身最早是补充旅,直到抗战时期才开始崭露头角。最先是俞济时任军长时期74师参与淞沪会战,因战功卓越被蒋介石逐渐看重。南京保卫战时又成为第一支从正面完整成建制突围的中国军队,曾给予日寇重大杀伤,令日军胆寒。随后74军逐渐成为嫡系部队开始被蒋介石重视,在上高会战,长沙会战直到芷江会战都立下赫赫战功。

抗战胜利后74军被改编为74师,师长张灵甫在蒋介石的指示下开始进攻山东解放区,与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交手。但由于74师孤军冒进再加上侧翼83师见死不救致使孟良崮战役中74师(除一个团)被华东野战军15万歼灭,从此这支王牌部队不复存在。蒋介石很伤心,就在余下的一个团的基础上重建74军,但大部分都是新兵作战素质不强。这支重建的74军投入淮海战役不到三天就溃不成军也是正常的,而楚云飞的部队原型则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属下的一个师,这支部队灵魂尚在,因此自然有资格嘲笑新组建的有名无实的74军。


小王知识堂


我记得《亮剑》中,有一个片段是这么说的,楚云飞说74军的人是一群猪,五万多人的部队,共产党三天给消灭了,就算是五万头猪,三天时间也抓不完,那么楚云飞哪儿来的底气呢?

楚云飞的89是是第五军的部队,第五军是国军精锐,楚云飞的部队当然是精锐中的精锐,电视剧中,楚云飞的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战斗人员素质,都高于别的部队,74军早在解放战争早期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如今的74师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曾经的74军是非常厉害的,孟良崮战役后,打没了,后来蒋介石重建改成了师的编制,直到1948年9月,74师又改回74军,不过此时的74军早已不是当年张灵甫带领的74军了,它后来的军长邱维达也被我军俘虏,虽然74师有响亮的名号,但实力早已不能同日而语,而楚云飞的89师是一个王牌师,清一色美械装备,而且还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所以说楚云飞敢这么骂是有原因的。





嗝壁老郭


《亮剑》作为播放最多的抗战剧无疑是非常厉害的,作为唯一一个可以与主角李玉龙对阵的李云飞,他有多强?楚云飞所率领的89师全部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各种飞机大炮,这一点,远胜于李云龙的华野二师。而后在赵庄之战中,楚云飞的89师更是让李云龙损失了五分之四的老兵,一战几乎打穿了李云龙的老家底。有多强,就是这么强👍当然他的强也是衬托李云龙的牛逼!!!

实际抗战中,国民党89师,是从黄埔军校教官钱大钧所培训的第3师分化出来的,汤恩伯接手,担任师长。并且努力把它发展壮大,很快就成为一支力量不容小觑的军队。只是由于汤恩伯不是黄埔军校毕业,又跟过孙传芳,所以蒋介石没有把他当成亲信。给他的89师配备的装置就很一般了,跟传说中的87师这样的军队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算是国军中上游的师!


影视重点笔记


学会了解历史、理解历史。通过孟良崮战役,可以了解74军战斗力有多强,华野当时组织15万人,而74军只有不到三万人,相当于五个人打一个人,不是张灵甫无能,而是国民党腐败,不是粟裕厉害,而是人民支持,才打赢战争,人民是历史创造者


手机用户51332518954


36.88.89三个师抗战前已经是首批德械师,比74军资历还要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