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

卫华夏炎黄666999

一、皇长子胤褆

康熙在他19岁的时候,有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就是胤褆,母亲是惠妃,幼年时期也是颇为聪颖,很受康熙的喜爱。青年时期便跟随父亲远征噶尔丹,立下赫赫战功。颇具军事才能。26岁,受封为直郡王。因为明珠是他的舅舅。故而卷入明珠和索额图的朋党之争。后因为对储君之位有想法,对太子进行整蛊。在太子初次被废之时,没能正确揣测圣意,提出替康熙除掉太子。随即康熙震怒。下令将其封号剥夺,被软禁起来,在雍正十二年的时候去世。享年62岁。


二、次子胤礽

康熙十三年,赫舍里皇后生下了皇子胤礽,但不久因难产而去世。康熙与赫舍里皇后伉俪情深。

为缅怀赫舍里皇后,在胤礽一周岁的时候,将其册封为太子。康熙爱屋及乌,对胤礽极为宠爱,请名学大儒为胤礽之师。到校场教其骑射之术。

加上胤礽自幼勤奋好学,小小年纪便才华横溢。善长骑射,是个文武全才。有极强的政治能力。满朝文武都给予他五星好评。


在众皇子之中是出类拔萃的。但随着诸位弟弟们势力的增长,胤扔和诸位皇子的矛盾日益加剧。诸位弟弟在不断的向康熙皇帝投诉胤扔的“恶劣行径”,在一次外出巡视中,康熙十八子胤衸在途中感染重病,而却胤礽漠不关心,遭到康熙的激烈训斥。

加之夜晚自在康熙营帐外偷窥。让康熙极为惊恐,回去之后,康熙四十七年,废除胤礽太子之位。一年后又复立为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又因谋反篡逆,被康熙废除太子之位。将其圈禁起来。

于雍正二年逝世。追封为理亲王。享年50岁。


三、三子

生于康熙十六年,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博学多才。受康熙的委托,主要负责文化艺术和建设方面,相当于今天教育和住建部的负责人。最大的成就是完成了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他根本无心皇位。但在雍正皇帝即位后,以“他与废太子胤礽来往亲密”为由,让他去给康熙守陵。在守陵期间,雍正削其爵位。雍正十年,胤祉在景山逝世。享年55岁。

四、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20岁封为贝勒,31岁被康熙封为雍亲王。在九子夺嫡之中胜出。继承皇位,是为后来的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勤于政事,惩治贪腐、励精图治,兴利除弊。


政治上,加强专制集权,设立军机处。废除贱民制度。

军事上,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青海和西藏的统治。

经济上,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举措,充盈了国库,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雍正虽然在位只有十三年,但他却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迅速扭转了其父康熙年间的社会弊端。有了雍正,才有了康乾盛世。他是历史上最为勤奋的一个皇帝。雍正一朝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十分重要的一环。雍正十三年,雍正突然驾崩,享年57岁。


五、五子胤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自幼性格敦厚,心地善良。无争储夺位之心。康熙征讨葛尔丹时,胤祺率领正黄旗部队。30岁的时候, 被康熙封为恒亲王。于雍正十年逝世。享年53岁。

六、六子胤祚

生于康熙十九年,在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七、七子胤佑

生于康熙十九年。生活上待人谦和、彬彬有礼。受康熙夸赞。康熙讨伐噶尔丹,胤佑率领镶黄旗部队。29岁时,被封为淳郡王。雍正八年逝世,享年50岁。

八、八子胤禩

生于康熙二十年,八爷党的一把手,善结交王公大臣,在满朝文武中的名声极好。且胤禩为人“乐善好施”精明强干。被大家称“八贤王”。在九子夺嫡中与雍正针锋相对。

雍正继位以后,为稳定局势,先是封其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职权很大。雍正四年,将其削除爵位,改名阿其那。圈禁狱中,同年9月,死于狱中,享年45岁。

九、九子胤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自幼聪明好学,嗜好读书,善骑射。是八爷党的主要骨干成员,雍正继位后,自然没他好果子吃,雍正元年将其发配大西北,雍正三年,以违法乱纪,与八阿哥结党营私的理由,将其削爵夺位,雍正四年,犯28条罪状,将其圈禁,改名塞思黑。同年死于狱中。享年43岁。


十、十子胤䄉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同样在九子夺嫡的八爷党的骨干成员,为雍正所忌恨。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将其削爵、圈禁。单可能乾隆二年被释放,并授予辅国公。乾隆六年,胤䄉病逝,享年59岁。

十一、十一子夭折

十二、十二子胤

生于康熙二十四年,自幼心胸开阔,看淡功名利禄。雍正即位,封其为履郡王。乾隆即位,封其为履亲王。于乾隆二十八年逝世,享年78岁。是兄弟之中最为长寿的。

十三、十三子胤祥

生于康熙二十五年,自幼性格开朗,为人谦和,颇具侠义风范,自幼与雍正交好。是雍正最坚定的支持者和雍正一朝的中流砥柱。

雍正继位后,加封为怡亲王,第九个铁帽子王。胤祥恪守君臣之道的同时,为稳定局势和处理朝政做出极大贡献,且在政治、军事、财政、民生各个方面均颇有才能,深受雍正赏识。称其为大臣中的典范。于雍正八年逝世。享年45岁。

雍正为表彰其功绩,让其配享太庙,并谥“贤”。恢复其名字“胤祥”。在众多兄弟中,这一唯一一位。


十四、十四子胤禵

生于康熙二十七年,跟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二人关系素来不好,在九子夺嫡的斗争中,加入八爷党阵营,被雍正所憎恶。雍正继位后,命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随后不断的降低

胤禵的爵位。雍正四年,将其圈禁。乾隆继位后,把亲叔叔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二十年,

胤禵去世。享年67岁。

十五、十五子胤偶

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雍正四年,封为贝勒,也让他守景陵。雍正八年,封愉郡王。于雍正九年去世。享年38岁。

十六、十六子胤禄

生于康熙三十四年,因为庄亲王死后没有子嗣,雍正让他袭封。于乾隆三十二年去世。享年72岁。

十七、十七子

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属于四爷党的人,支持四阿哥继承皇帝位。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此后多有晋封,且被雍正赋予多个职务,帮助雍正处理政务。乾隆即位,任命他总理事务。于乾隆三年去世,算是善终的。享年41岁。

十八子胤衸,和十九子允稷均幼年早夭。

二十、二十子胤袆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雍正四年,封为贝子,八年,雍正晋为贝勒。雍正十二年让他祭陵,称病不能去,便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又恢复贝勒,让他守泰陵,于乾隆二十年逝世。

二十一、十子胤禧

生于康熙五十年。自幼志向远大,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乾隆即位,封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二十二、二十二子胤估

生于康熙五十年。雍正八年,封为贝子。雍正十二年,晋封贝勒。乾隆八年去世。

二十三、二十三子胤祁

生于康熙五十二年。雍正八年,封为镇国公。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为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乾隆49年加封郡王衔。乾隆50年去世。

二十四、二十四子胤秘

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善良忠厚,待人平和。很有学问和知识。雍正十一年,封缄亲王。乾隆38年去世。

至此,这是康熙这24个儿子的结局。其中成人以后的有后代。



吾乃常山王子虫

康熙(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育有35个儿子,但成年序齿的只有24个,因为在位时间长、儿子多,其“九子夺嫡”的戏份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热点。

皇长子胤禔(康熙11年~雍正12年)终年63岁。生母惠妃。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37年,26岁封为直郡王。胤禔是夺嫡最主要的人物,太子被废后也是最有希望的,因为有明珠的支持。康熙47年,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胤禔夺嫡失败时只有37岁,他被囚禁在高墙内达26个春秋,即使被幽禁相信他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即使在雍正年间他还生育了7个子女。60岁还能生儿子他也算是安享晚年了。直至雍正12年被幽死,死时以贝子礼下葬,成年的儿子有8个,都有善终还有活到75岁的,但是最高的也仅是辅国公之类的爵位。


皇二子胤礽(康熙13年~雍正2年)终年51岁。生母孝诚仁皇后。是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早夭,皇后生胤礽时难产而亡,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他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官方正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康熙帝对皇太子最为重视与宠爱,为培养太子花费诸多心血;胤礽聪慧好学,文武兼备,然而康熙帝的儿子太多,他在位时间又长,皇子们早已形成了几个利益攸关的政治集团。夺嫡以太子两立两废告终。康熙帝废掉皇太子的举动不仅没有制止这种争夺,反而让一些皇子仿佛看到了希望,因而储位之争更为激烈。胤礽终以幽死禁宫收场,在死的那年还有儿子出生,死后被追封为理亲王,雍正亲自前往悼唁。胤礽成年的儿子也有8个,长子弘皙也被封为亲王,但被乾隆革爵。理亲王一支由十子弘为(郡王)承袭,后裔逐次降爵。

皇三子胤祉(康熙16~雍正10年)终年56岁。生母荣妃,是荣妃生的第五个儿子(前四个均夭折),康熙37年,21岁封诚郡王。与太子交好,因此后来被雍正打压;在夺嫡中告发皇长子,康熙48年,复立太子时晋诚亲王。胤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雍正8年,论罪八款,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10年幽死,以郡王礼葬。成年儿子7个,第七子弘景封贝子,为后裔大宗。


皇四子胤禛(康熙17年~雍正13年)终年58岁。雍正皇帝,母为孝恭仁皇后(后来追封的),康熙37年,20岁被封为贝勒,康熙48年晋封雍亲王。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康熙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愈加激烈。与其余诸子明面上的斗争不同,胤禛善于隐忍、懂得韬光养晦。他表面沉迷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暗中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加强自己的势力集团,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以赢得康熙的信任。关于雍正即位的合法性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无疑是最大的胜利者;同时雍正也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雍正成年的儿子只有4个,四子弘时,不知道为什么雍正特别讨厌他,还削了他的宗籍,出继给允禩为后,而且24岁就死了,无后。五子弘历,乾隆皇帝。六子弘昼,封和亲王,国学大师启功为其后人。10子弘瞻,出继允礼为嗣。

皇五子胤祺(康熙18年~雍正10年)终年54岁。生母宜妃,康熙37年,19岁封贝勒。康熙48年晋恒亲王。未参与夺嫡之争,得以善终。成年子5人,二子弘晊袭恒亲王。

皇六子胤祚(康熙19年~康熙24年),6岁夭折。生母日孝恭仁皇后。


皇七子胤祐(康熙19年~雍正8年)终年51岁。生母成妃,康熙37年,18岁封贝勒,康熙48年,晋封多罗淳郡王,雍正元年,晋封和硕亲王。成年子4人,六子弘暻袭郡王。

皇八子胤禩(康熙20年~雍正4年)终年45岁。生母良妃,康熙37年,17岁封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者,康熙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是夺嫡之争最为关键的人物,也是支持者最多的,人称“八贤王”;其九弟、十弟、十四弟都是其忠实的支持者,也是夺嫡的最大一股势力;一废太子时被朝中重臣保举为皇太子,但康熙似乎不太喜欢他,以“胤禩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贱族”为由拒绝。因其人望高,被雍正深为嫉恨,雍正即位后,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廉亲王,甚至将大儿子弘时过继给他;但对八爷党进行打击,削其羽翼;四年,雍正打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同年,亡,据说是被毒死的。平心而论,雍正和允禩都有当皇帝的才能。允禩仅一子,27岁才生子在封建皇族中是极为少见的,独子弘旺。乾隆43年,得以复名归宗;这时弘旺已卒,仅弘旺第二子肃英额(因被削宗籍,不能按康熙定的辈字取名),第三子永明额在世。肃英额子孙均无后,永明额于道光21年卒,享年84岁。其子绵森曾任尚书。绵森仅四子奕沆成年,其子孙过继于胤禑的后裔,也就是胤禩没有直系后裔,不过承继子也后嗣无力,导致廉王后裔到清末一直单传。


皇九子胤禟(康熙22年~雍正4年)终年43岁。生母宜妃,康熙48年,26岁被封为贝子。胤禟自幼好学嗜读,性聪敏,喜发明,首开满族人其端用拉丁语转写满文。胤禟十分热爱外国文化,曾自学外语,并亲信传教士, 胤禟善于结交朋友,重情重义,因为其是皇八子和皇十四子的大力支持者, 而被雍正深为忌恨。他善于经商,为其兄八皇子胤禩夺嫡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他本人并不贪恋皇位,与十皇子胤礻我、十四皇子胤祯一同支持胤禩,是八爷党重要成员,直到夺嫡失败也没有背弃胤禩。 于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除宗籍,圈禁, 同年8月,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传说是被毒死的。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胤禟以一个储位之争的失败者著称于世,成年子8人,长子弘晸,在拘禁处度过50余年,从翩翩少年变为古稀老翁,至乾隆43年被释放;胤禟这一支系最高爵位仅是贝子。

皇十子胤俄(康熙22年~乾隆6年)终年59岁。生母温僖贵妃(遏必隆之外孙,是康熙成人皇子中除太子外,出身最高贵者)。康熙48年,26岁封为敦郡王。属于“八爷党”,因党附胤禩,雍正2年,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2年被释放,授辅国公,乾隆6年病死。以贝子礼安葬,成年子2人。


皇十一子胤禌(康熙24年~康熙35年),11岁夭折,生母宜妃。

皇十二子胤裪(康熙24年~乾隆28年)终年78岁,生母定妃,自小由苏麻喇姑抚养。康熙48年,24岁封贝子。康熙61年,37岁晋履郡王。很受康熙重用,也很有权,没有参与夺嫡,估计和母亲出身低微有关。雍正13年,授宗令,50岁晋履亲王。虽然活了78岁(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但六个儿子均未成年,爵位由乾隆第四子永珹承袭。

皇十三子胤祥(康熙25年~雍正8年)终年44岁,生母敏皇贵妃(追封)。在夺嫡之争中属于“四爷党”,是胤禛的忠实拥趸。第一次废太子时,22岁的胤祥不知为何,失宠于康熙,终康熙之世,既无重用,也没有受封,没有大的政绩作为。弟兄间,惟与胤禛关系最密。雍正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雍正皇帝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清代唯一事例。 成年子5人,胤祥去世后,当时年仅8岁的弘晓承袭了怡亲王爵位。共传了八代九位怡亲王。咸丰11年,辛酉政变怡亲王载垣慈禧太后赐死,怡亲王被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由弘晓的玄孙载泰承袭,直到1864年才恢复为怡亲王,改由宁良郡王弘晈的玄孙载敦承袭。


皇十四子胤禵(康熙27年~乾隆20年)终年68岁,母为孝恭仁皇后,雍正同母兄弟。康熙48年,19岁封贝子。“八爷党”主要人物,在皇八子于皇位无望后成为“八爷党”争夺皇位的代表;康熙57年,作为西征统帅“大将军王”领兵出征,为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保卫西藏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康熙宠爱和重用,并更在康熙末年成为大部分人心中康熙暗定接班人。康熙61年,就在西征战事在谈判议和进程时,康熙突然病逝,留下一个千古之谜,究竟康熙是传位谁?雍正帝登基后先封胤禵为郡王,后降爵幽禁,雍正死后,胤禵才恢复自由;因“祯”与“禛”同音,胤祯被改为"允禵" 。乾隆即位不久释放允禵。乾隆2年,封辅国公,乾隆12年,封贝勒,乾隆13年,晋为多罗恂郡王。成年子4人,弘春、弘明、弘映、弘暟;弘春封为泰郡王,乾隆时被革爵。弘明封为贝勒。弘映、弘暟一直无封。故恂王支系仅弘明一支拥有爵位,成为大宗。允禵四个儿子都颇有子嗣,允禵后裔人口庞大,其后代与其他兄弟后裔相比是最有作为的。

皇十五子胤禑(康熙32年~雍正9年)终年39岁,母顺懿密妃。未参与夺嫡,雍正4年,封贝勒。雍正8年,晋愉郡王。成年子2人,弘庆袭爵,传7代7位至清亡。


皇十六子胤禄(康熙34年~乾隆32年)终年73岁,母顺懿密妃。未参与夺嫡, 雍正元年,命出继为庄靖王博果铎后,袭封庄亲王(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雍正2年,授宗令。乾隆时命总理事务,掌工部事兼议政大臣,赐食亲王双俸,成年子4人。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皇十七子胤礼(康熙36年~乾隆3年)终年42岁,母纯裕勤妃。未参与夺嫡,雍正4年,封果郡王,雍正6年,晋为和硕果亲王;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无子成年,以雍正幼子6岁的弘曕为子袭和硕果亲王,一共传了八代十位。

皇十八子胤衸(康熙40年~康熙47年),7岁夭折,生母顺懿密妃。

皇十九子胤禝(康熙41年~康熙43年),2岁夭折,生母襄嫔。

皇二十子胤祎(康熙45年~乾隆20年)终年50岁,生母襄嫔。未参与夺嫡,雍正4年,封贝子。雍正8年,进贝勒。其人年轻时比较懒散,不求上进,因此常受到雍正帝的批评。独子弘闰,袭贝子。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


皇二十一子胤禧(康熙50年~乾隆20年)终年48岁,生母熙嫔。未参与夺嫡,雍正8年,19岁封贝子,五月晋封贝勒。雍正13年,24岁晋封慎郡王。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无子成年,以乾隆帝六子永瑢为嗣孙,更封号质,一共传了八代九位。

皇二十二子胤祜(康熙50年~乾隆8年)终年33岁,生母谨嫔。雍正8年,19岁封贝子。雍正12年晋贝勒。成年子3人,子弘昽袭贝子。

皇二十三子胤祁(康熙52年~乾隆50年)终年73岁,生母静嫔。雍正8年,17岁封镇国公。雍正13年进贝勒。乾隆时期多次被降爵,乾隆49年加郡王衔。成年子5人,子袭贝子。

皇二十四子胤袐(康熙55年~乾隆38年)终年58岁,生母穆嫔。雍正11年,17岁封諴亲王。成年子4人,孙辈较多。共传了七代六位。


孤狼啸月31600808

首先来介绍一下参与夺嫡的几位皇子的结局,首先是大阿哥胤褆,按照中国传统政治惯例,长子一般会被立为太子,但是康熙帝的长子却是一个悲催人物,终其一生没有被立为太子,最后也是在争夺太子位的过程中垮台。胤褆信奉喇嘛教,于是他一度想通过喇嘛教中的魇镇来争夺帝位,最后被皇三子给揭发了,因而被囚禁终身。

皇三子醉心学术,在《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过程中发挥了很多作用,在夺嫡的过程中,他没有过多的参与,本身就是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人。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八爷党,这在近些年来的历史剧中是经常出现的一个群体,包括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还有皇十四子,八爷党在争夺皇位失败后,在雍正朝初年依然得到了雍正帝的重用,但是在雍正四年,因为捕风捉影的谋逆事件,八爷党被彻底铲除,雍正帝气急败坏的称呼八爷党为“阿其那”和“赛思黑”。

皇十四子原本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得皇位的继承人之一,但是最终也意外落马,因而民间有消息说是雍正帝篡改了康熙皇帝的传位圣旨,将传位于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皇十四子禵在雍正朝后被皇帝派去守皇陵。

康熙帝是清朝少数几位子嗣比较兴盛的皇帝之一,越到清朝中后期,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就变得越差,以至于清朝最后三位皇帝居然都没有子嗣。


青年史学家

康熙四子

继承大统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由于康熙在位时间长曾经两度废太子,诸皇子之间明争暗斗场面一度十分热闹。雍正和其他皇子明面上的斗争不一样,他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角色。从表面上看他沉迷于道教,而且自称天下第一闲人。和个兄弟之间维持着和睦的关系,而且像康熙表现了自己的忠诚和孝顺赢取了康熙的信任。这种人隐忍,他懂得韬光养晦,暗中与朝中权臣有来往,暗地里巩固自己的势力。雍正皇帝是清朝最为勤勉的皇帝,可能由于见惯了兄弟之间的相互斗争勾心斗角。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想必十分厌恶康熙多情,他并不像康熙一样多子多孙。四子弘时,反而是最不受雍正宠爱的,最后甚至削去了他的宗籍,出继给允禩为后,而且24岁就死了,无后。五子弘历,继承了雍正的帝位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六子弘昼,封和亲王,国学大师启功为其后人。10子弘瞻,出继允礼为嗣。

康熙八子

皇八子胤禩(康熙20年~雍正4年)终年45岁。他是夺嫡之争的关键人物,个人能力极强,支持者众多,人称八贤王。不仅如此他还和自己的兄弟们关系也都不错,九皇子,十皇子和十四皇子都是他忠实的维护者。康熙身处地位将下面的派系斗争看的一清二楚,再后来皇太子被废的时候也没有想立八皇子为太子的念头“胤禩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贱族”为由拒绝。由于他风头过胜,自然是四爷的对手,但当时雍正刚刚继位为了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廉亲王,甚至将大儿子弘时过继给他,虽然表面上和和睦睦但私下里对他的党派进行打击,削其羽翼,雍正打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宗人府,同年,亡。


品读武器装备

雍正杀兄弟,是为皇权永固,国家安定。算不上残暴,唐太宗李世民都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屠弟,并且把哥哥弟弟的子孙儿女通通杀光,婴儿都不留下,李世民为了权力如此冷血狠毒。雍正真正害死就八弟和九弟,不涉及子孙,算是仁慈了。雍正并非要杀光兄弟,毕竟骨肉相残名声不好,写进史书要遗臭万年了。只要不威胁到雍正的皇位,不触犯法律,雍正大都网开一面,听之任之。跟雍正关系较深就老大,老二,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老十三。号称九王夺嫡。

大哥是个政治白痴,关键时刻掉链子,竟然劝说康熙杀掉太子,康熙都看不过去了,圈禁起来,永远不能放出。雍正自然不会惹祸上身。

二哥太子,其实也是有本事的人,早期代理国政,深得康熙赞赏。主要是太子等待时间太长了,康熙还身体健康,太子心急了,蠢蠢欲动,严重威胁到皇权了。康熙心想,老子还没死,你就抢班夺权,翻天了?一废太子,发现众儿子野心勃勃,又暂时立起来,条件成熟后,二废太子,永远圈禁。

三哥是个文人,在士大夫中威望高,康熙也很喜欢老三。老三背后代表的势力同样也威胁到雍正的皇位。不过老三比较低调,雍正处理完八爷党后,找个借口废了老三的爵位,圈禁起来。

老八,老九,老十,号称八爷党,有钱有势有权,影响很大,换成谁上台,首先灭了就是八爷党。雍正打掉八爷党,费心劳神,剥茧抽丝,先除八爷的羽翼,关起老十,折磨死老九,再诛杀八弟。其实雍正还算好的,没斩草除根,杀光兄弟们的子孙,只诛杀首领,不连坐,不诛灭九族。

十四弟,文武双全,又是同父同母。本来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首先十四弟跟雍正不同心,跟八爷党走得太近,暗中作梗,雍正恨得牙根痒痒,顾及兄弟情深,刚坐上皇位,就剥夺十四弟的兵权,废了大将军王爵位,叫他去守皇陵,圈禁起来,隔绝外界联系,间接保护了十四弟,防止他参予八爷党的反扑。乾隆上位时,第一个就放出老十四,在朝中帮忙。肯定有雍正暗中叮嘱乾隆,放过老十四。

雍正最喜欢就是十三弟,有侠王之称的胤祥。康熙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多次下江南时都带着这个儿子,并且叫他统领侍卫,因为胤祥武功最高。还派他掌管兵部。胤祥是个非常有本事的王爷,为人光明磊落,正气凛然,威望很高。是雍正的心腹大臣。胤祥忠心耿耿为雍正卖命,深得雍正赏识。雍正一朝,胤祥深受皇恩,封为铁帽子王,

世袭罔替,子孙在乾隆王朝也备受重用。一直到清末,怡亲王都是清室重臣。

其它的兄弟,雍正对待他们不错,尤其是十七弟果亲王,也是雍正心腹大臣,得到重用。

雍正不是滥杀,也不是枉杀,为了江山社稷,不得已而为之。


醉剑书

清圣祖康熙帝的二十个儿子当然都病逝了,当然这也是废话。

后裔的话,当然有的,在北京还有不少。

清圣祖康熙帝一共有二十四位序了齿的儿子,我们不算其中的皇四子是后来的世宗雍正帝,那么还有二十三位。这二十三位皇子,一共有十八支后裔。

分别是:1.皇长子允褆,2.皇次子允礽,3.皇三子允祉,4.皇五子允祺,5.皇七子允祐,6.皇九子允禟,7.皇十子允䄉,8.皇十三子允祥,9.皇十四子允禵,10.皇十五子允禑,11.皇二十子允祎,12.皇二十二子允祜,13.皇二十三子允祁,14.皇二十四子允祕。

另外,皇八子允禩,皇十二子允祹,皇十七子允礼,皇二十一子允禧,名义上都有后代,但是他们的后代都是过继来的。

至于说后裔的话,在北京为主的各地至少有千余人。

举例的话,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曾任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金毓本,是皇次子允礽的后裔。曾在北京师范学院工作的金克纲,是皇七子允祐的后裔。民国时期的少将溥熏,是皇十子允䄉的后裔。北京“正名庐”主人金焘纯,是皇十四子允禵的后裔。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溥藤,是皇二十三子允祁的后裔。曾在西城区文化馆工作的金恒琦,是皇二十四子允祕的后裔。

这里只说了几位在社会上比较有名望的,其余的就更多了。清代皇族人口虽然没有一些网文里吹嘘的几十万那么夸张,但是三四万人还是有的。其中康熙的后裔大概能占1/4吧,所以几千到一万人,都有可能。


橘玄雅

谢qzUser网友的邀答!

非常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虽也喜欢听别人说历史,知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从没求深入透彻去了解历史,人也孤陋寡闻。康熙当过皇帝,有过后宫及佳丽三千的奢华,后人肯定有,到底有多少儿子,我没考证过,他的这些儿子究竟到哪去了,也没去查实过,也就不好怎么以道途听说的,没经过确认的信息回答您,那比不回答您更不尊重您。至于他有没有后裔,理论上肯定有,历任皇帝都讲求传宗接代,观念有根深蒂固性,断子绝孙又是大不孝,因历史与生活的多重因素,有隐姓埋名的可能性。


楚人一丁952





晓石60374176193


今晚没心情,抓到二名冒名顶替犯。



mm4545

康熙的儿子不知20个,只不过是因为电视剧的缘故,所以同化了很多人。

康熙的儿子们,有的为了争夺皇位,丧失了性命;有的则是在雍正帝期间,雍正为了国家安定,被杀。但即便是被杀,也没有牵连到子孙,这一点做的就比李世民好太多。这么多兄弟中,最好的应该就会十三爷了吧,因为性格耿直,不仅受到康熙帝的喜爱,而且在雍正年间,还被封为“铁帽子王”。

但要说后裔,应该还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