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藍田日暖玉生煙”,在中國,玉的發掘和使用歷史悠久。美玉得到國人的萬般垂愛,甚至於身故後,古人都會將玉蟬或其他的玉製品放置於墓葬中,寓意陪伴先人。

時至今日,玉器仍被大多數人所喜愛,近年來,隨著寶物鑑定、玉石研究等文化節目的推廣,玉石市場開始熱起來,但也正是這種對玉器的執著與喜愛,讓玉器市場有了混水摸魚之人。

真假難辨:優質玉器竟是人工合成,成本只有幾塊錢

最近幾年,興起了一股買玉潮,“玉手鐲”、“金鑲玉”都曾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玉石的樣式也在推陳出新,吊墜、玉牌、把件、項鍊……甚至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

而玉石也憑藉著“物以稀為貴”賣出了天價,真正的“老坑”、“冰種”、“籽玉”等優質玉品,動輒上萬元,甚至是數十萬、上百萬。這令人咋舌的價格,沒有令買玉人止步,反而催生出了一些便宜的“人工玉”。

而作為產玉名地和田,也被推上了風口。

張鑫做玉石已經5年了,他的玉飾店鋪是在2014年進駐淘寶的。昂貴的和田玉在他的店裡已經變成了十幾二十塊錢的小玩物,甚至比普通玩具還便宜。

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張鑫說,他搞的是批發生意,成本低所以價格肯定便宜。在淘寶店鋪介紹中,張鑫保證,他的店裡都是A貨,絕對純天然,有證書。

在玉石圈裡,玉石被按照人工加工的程度分成了A、B、C、D四個等級。

所謂A貨,就是天然翡翠,除了機械加工外,無其他任何物理、化學處理,非常稀少,所以也十分昂貴。僅次於A貨的B貨是深白加充填處理過的翡翠,經過了注膠、填空、洗白等人工加工過程。

而C貨是人工處理的翡翠,主要是在白色的原料上染成綠色,或適當加些綠色。最低檔的D貨則是一種夾層作假翡翠,上面有薄層天然翡翠,下層墊入有色物質或樹脂夾層,因此從嚴格意義說,它根本不是翡翠,成本僅幾元錢。

那張鑫這些價值十幾二十塊錢的“和田玉”真的是A貨嗎?沒有人會去做虧本的買賣。張鑫坦言,很多人都知道他這裡的玉石是假的,最多隻能算D貨,但還是會買,因為做工好,帶出去有面子。

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三月初,心心剛剛花了20多塊買了一隻手鐲,“做工真好,帶出去大家都覺得是真的,很有面子,而且還便宜。”這是心心的第一隻玉手鐲,“以後就在他家買了,磕壞了也不心疼,帶著玩唄。”

雖然假手鐲便宜,但是深得人心。

張鑫的這個玉石批發店月銷量能達到1600多件,他很是得意:“這只是01批發號店呢,光這個店,我一個月就能賺六七萬。連五毛錢一個的雞蛋都有人造假,更何況是珠寶翡翠?”

張鑫為了避免被封號封店,還開了02號批發店等眾多小號店鋪。張鑫深諳樹大招風的道理,部分玉石交易甚至開始轉移到微信上面去。

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要知道,這種私下買賣假貨已經是在打法律的擦邊球了,而且整個交易過程也是十分不透明的,對於消費者而言,可以說是沒有任何保障。

玻璃玉石:美白有專業機器,上色要看工人手法

調查中,《維度》發現玉石造假、以次充好非常普遍。相比較而言,張鑫堪稱“良心賣家”了。好歹他賣的玉石裡還有一些玉石成分,而有些賣家則是把玻璃、塑料等造假做成玉石售賣。

蠻子在賣的“玉石手鐲”就屬於這種。他店裡最貴的一款 “保真玉石手鐲”售價19.9。

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店裡號稱“假貨包賠”,但是蠻子卻滿不在乎地告訴《維度》:“店裡便宜一點的都是塑料和玻璃壓的,貴一點的是大理石的,十幾二十塊錢哪有什麼真東西,都是騙騙小姑娘的。”確實,從買家發回的照片看,那個手鐲裡面滿是氣泡和雜物。

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那怎麼才能讓塑料、玻璃這些東西變成玉石呢?

蠻子自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蠻子的家裡有一套玉石“美容儀”,這個美容儀可不是給人做美容的,而是給玻璃、塑料做美容的,做完美容,那些廢品就會變身成為幾百幾千一支的“玉鐲子”。

“玉石美容儀”操作很簡單,只需要將玻璃、大理石等物品進行高溫溶壓、注鉛加重、洗白上色等過程就能變廢為寶,造出一隻足以以假亂真的“玉鐲子”。

但是要想製造出高價的優質玉石就需要工人有豐富的經驗,因為給整個玉鐲子提升價值的地方就在於“沁色”的過程。所謂“沁色”就是因為玉器長期埋在土中,通過本身微量元素與土中物質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顏色變化。

而玉石沁色則是於是身價提升的重要標準之一。

沁色的過程不復雜,就是主要將顏料調和在一起,進行加溫塗色就好了,技術的高低就是體現在火候的掌握上,火候正合適,色沁得也會恰到好處。經過高溫加熱之後,需要用一根木條來小心地將顏料塗在玉石上,經過烤槍加溫後的玉石很快就吸收了顏料,反覆塗抹幾次,就會在玉石的表面上形成一種類似糖色的色皮。

若是要對比較貴重的玉器進行沁色,就需要反覆地用烤槍加溫,用毛筆上描顏料這樣會讓整個玉料的價值提升數百倍。

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這支老師傅剛加工完的鐲子,蠻子標價23800元準備賣出。

蠻子說,生手只能做簡單的白玉手鐲,沁色是老師傅做的。他家鹹魚店裡面賣的都是新手做的,老師傅作的玉都是在微信群、QQ群裡面拍賣的。

《維度》要求加群,但是謹慎的蠻子拒絕了,他的玉石買賣群只能在他家店裡消費夠一定額度才能加群。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新聞,男子花20多萬元買了一塊和田玉,最後鑑定竟然是玻璃。這樣的報道數不勝數,從幾千到幾萬到幾十萬,玻璃冒充和田玉可以說是一本萬利。

寶石鑑定證書:一塊錢一張,想印什麼印什麼

玉石裡面的彎彎繞這麼多,普通人怎麼才能辨識清楚呢?很多人對玉石的認識不是很深,購買玉石的時候只能單純的詢問店家是不是有玉石鑑定證書?能查詢嗎?

那麼,大家所信任的證書真的可信嗎,有了證書是不是就保證不會上當受騙了呢?

答案似乎已是呼之欲出了。

玉石造假三部曲:售價上萬元、成本僅幾塊,你的手鐲可能是塑料

《維度》在淘寶上面搜索發現,這種鑑定卡的製作成本僅需要0.98元, 50張起包郵。

這張小小的“假證”上面的所有信息與真實的證書相差無二。甚至掃描二維碼可以直接進入鑑定機構的網站,但是隻是看不到被鑑定飾品的具體信息。

小魏從事的就是印刷行業,他的淘寶店鋪開業初期的主要業務是批量印製試卷、練習冊等學習用書,但是現在他印刷的玉石鑑定證書已經比他印刷的考卷還要多了。

小魏是2015年開始印刷玉石證書的,小魏的同學買了一批“玉手鐲”,本想以次充好,但是一直找不到門路,小魏便幫忙開始印刷玉石證書。

200隻手鐲,帶上了小魏的證書,搖身一變成為翡翠A貨,200隻手鐲進價只有500元,賣出的時候翻了好幾番,小魏的同學狠狠地賺了一筆。事後,小魏的同學還給小魏封了個大紅包。

小魏坦言,他做的玉石鑑定證書也不完全是“一比一復刻”,比如證書上面的鋼印他就做不了,但是這些證書完全可以去騙騙那些“小白買家”。

小魏說現在他的店裡一大半的收入來源於玉石鑑定證書的印刷,而且在找他印刷的時候一般不能通過淘寶聊天直接聊,“阿里旺旺的審核太嚴了,不能直接在旺旺上聊,客戶有需要得加微信,在微信裡面聊天比較安全”。

小魏的“寶石鑑定證書”現在除了線上在批發銷售,也有很多商家線下提貨,有的商家甚至是旅遊景區的紀念品售賣商家。

小魏的證書可以說的真正做到了“線上銷售+線下場景”的模式了。

購買玉石:證書需要看三全,假玉石帶久傷身

真假美猴王還有如來佛祖鑑定真假,那麼怎麼辨別玉石真假呢?

業內專家提醒購買玉器一要在正規渠道、商店購買;二要看國家權威機構出的鑑定證書。看證書也有“竅門”,專家表示要看“三全”:

第一,要對比選購的珠寶玉石和證書所描述的樣品是否全部一致;

第二,看鑑定證上面檢驗機構信息與公示信息是否全部一致;

第三,看鑑定證書上是否蓋有單位公章,有的為凹凸鋼印,有的是加蓋紅色的印章。

同時,專家提醒大家,假的玉石雖然便宜但是添加了多種化學物質,長久的佩戴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知假一定不要買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