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機構收入、支出,利潤,應該怎麼算?

很多培訓學校校長抱怨,每年收的學費不少,每到招生季節都感覺很有成就感,但是到年底時一問會計,卻發現沒剩下多少錢。

很多培訓學校校長頭痛,給老師多發工資,學校運營成本太高,影響學校發展;給老師少發工資,又留不住老師,流失率太高。

不想白忙,就要算清培訓利潤這筆賬!


教育培訓機構收入、支出,利潤,應該怎麼算?



37%左右


利潤保持37%:培訓學校的成本可分為固定成本支出和浮動成本支出,建議培訓學校在實際操作中,應仔細核算各方面成本,力求將利潤保持在37%左右。

如果利潤大幅低於37%,則說明該學校成本過高,利潤過低,學校缺乏可持續發展所需資金;如果利潤大幅高於35%,且有正常的房租、市場費用,則說明該學校在教師薪酬及必要投入方面存在問題,也會阻礙進一步發展。

守住支出

教育培訓機構收入、支出,利潤,應該怎麼算?


支出固定:將各個支出部分佔年營業額的比例固定,即將固定成本降至最低,將浮動成本支出比率定額,營業額提高即浮動成本可相應提高,反之降低,但不能高於定額。

成本在計算前,即設法降至最低,將不必要投入減少直至去掉。

固定成本支出:

1、房屋租金。(可控:水、電、供暖、冷氣、網絡、物業)。

2、固定資產及耗材折舊。

3、行政費用。(可控:電話費、辦公用品、辦公費用、飲用水、快遞、裝修、維修)

4、稅務費用。

基本宗旨


基本宗旨:

1、影響學校發展的是浮動成本支出部分,對浮動成本支出部分按比例定額控制。比如,將教師人員工資定額,在學生不增長的前提下,進人減薪,減人加薪。

教育培訓機構收入、支出,利潤,應該怎麼算?


2、各崗位人員工資均不為固定,而是根據營業額浮動。

3、在個人薪資配比上,堅持1.5>2原則,即用兩份普通員工的工資只能滿足兩個普通員工(或者說剛剛、基本滿足),並且每份工資沒有競爭力,而用一份半普通員工工資可滿足一名優秀員工,可有效激勵並具有競爭力。

兩個投入


市場投入和人員投入:

市場投入和人員薪金投入約為總營業額50%左右,市場投入,總營業額10~12%,用於市場人員工資、提成及市場活動經費。市場人員工資佔9%,市場活動經費佔3%。

除市場人員薪金外,人員薪金為總營業額38%。或者說,在人員薪金為47%,其中行政人員佔7%(管理層、前臺、財務、後勤),市場人員9%(非教學人員),教學人員佔31%(暑期24%,春秋36%)。

工資體系


工資體系:

每月工資按上月(期)營業額撥入,營業額越高,乘以各崗位薪金比例,各崗位實收工資越高。即每月工資、各崗位工資均不是固定,而是根據上月(期)營業額計算。

將全部崗位工資與續班、招生、退費相掛鉤,工資捆綁,使各崗位人員均參與運營全過程,提高各崗位人員全局觀及配合意識。合作學校可按一年三期,計算該工資體系,即5(春季)+2(暑假)+5(秋季)模式。

市場人員工資


市場人員工資(保險另算):

基本工資不超過5%:

市場專員:基本工資固定,800元/年(例)

市場主管:基本工資固定,1200元/年(例)

提成獎金工資不超過4%。

每個學生按比例提成,一般為第一期學費的3%~4%,如發生退費,則扣除以上學費後的剩餘費用提成部分。

個人完成任務,則在獎金範圍內酌情獎勵。

獎金按期發放,上期獎金本期發,如1.2.3.4為春季期,5.6.7.8為暑期,9.10.11.12為秋季期。


教育培訓機構收入、支出,利潤,應該怎麼算?



教師工資發放


那教師工資到底該怎麼發?

對於培訓學校而言,薪酬一般由四個方面組成,即基本工資制度,激勵工資制度,員工津貼制度,員工福利制度。

在基本工資上,建議不設數字,而是設置比例。即根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和上年總營業額,計算相應比例,即在同上年營業額的情況下,乘以基本工資比例,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1、基本工資

在基本工資上,建議不設數字,而是設置比例。即根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和上年總營業額,計算相應比例,即在同上年營業額的情況下,乘以基本工資比例,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 基本工資
  • 資歷工資
  • 職務工資


2、激勵工資

獎金制度:

  • 月度績效工資


(1)月度考評獎金。

(2)續班獎。

(3)年終獎。

  • 長期激勵制度
教育培訓機構收入、支出,利潤,應該怎麼算?


1、員工持股計劃(期權股權)

2、購物購車購房激勵。

3、員工津貼制度

也稱附加工資或者補助,是指教師在艱苦或特殊條件下進行工作,學校對教師額外的勞動量和額外的生活費用付出進行的補償。

  • 生活性津貼
  • 地域性津貼
  • 勞動性津貼


4、員工福利制度

福利分三部分:一是法定福利;二是例假福利;三是額外福利(非法定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