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三菱的技术比丰田,本田,日产的更好,而囯内外三菱汽车都排不上号了?

宁65938686


历史上,三菱发动机的技术确实牛掰至极,由其开发的发动机曾是许多车队用以改装的主要动力源,而由其打造的多款轿车尤其EVO,曾是无数汽车改装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对象。直至现在,二手的EVO都是抢手货。


翼神

丰田、本田尽管也是大牛,还是达不到三菱曾经触摸到的高度。

只不过,三菱的摊子铺的很大,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一度因资金链紧张差一点喘不过气,尤其2016年三菱被日产揭发曝出排放门事件,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日产趁机收购了三菱34%的股权,加上日产与法国雷诺交叉持股,三方由此组建了日产-雷诺-三菱联盟。


兰瑟

日产-雷诺-三菱联盟2017年一度在乘用车领域销售量超越丰田与大众,成为行业领头羊,但联盟的光辉并没有照亮三菱汽车的前程,却可能因此让自己落下后遗症,权力的萎缩严重制约了其自由进步的空间,新车型开发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赛车场上再也见不到三菱车队了。

EVO

然而,毕竟基础还在,尤其中国市场,即使不卖车,单靠东安三菱和航空三菱两家发动机工厂,以及发动机专利授权费用,三菱的盈利能力就已经让诸多车企眼红了。

我们看到的三菱不起眼,但它和美国高通一样,高通不卖手机却是插在(安卓)手机市场上的定海神针;三菱虽然整体财力不及高通,也无法制衡汽车市场,但如果它要收回所有发动机技术专利使用权,也不再对外供货,一大半自主品牌车企都得发毛。


试驾时间


请把三菱汽车与三菱重工分开去判断,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每当我们提到三菱时都会想到强大无比的三菱重工,这个与三井、富士、住友财阀并列的巨头确实会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但三菱集团不是三菱汽车,而实际上三菱汽车早在几十年前就在不断的甩掉三菱汽车这个包袱,如果说三菱有很强的专利技术可信,但说三菱汽车比两田一产有更好、更多的技术是不存在的、不客观的,技术怎么来?技术是拿钱砸出来的,谁的钱多,谁的技术储备量就大!

如上图所示,各个主机厂、配件厂所掌握的专利储备数量;很遗憾依然是丰田、日产分列前两名,当然本田、马自达也都位列前十名,这基本上就代表了日系车企最精华的技术了,而三菱、斯巴鲁的专利技术储备则少很多,这与其自身的发展、规模、盈利都有着很紧密的关系;三菱汽车的主要成就在于越野、WRc领域取得的辉煌,而在真正更容易盈利的民用车领域上取得的成就很少;三菱汽车发动机给我们自主汽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为什么会给我们提供这么多机器、技术?当然不是三菱汽车在发善心,而是那个时候三菱集团急于甩掉三菱汽车这个包袱,三菱汽车活不下去了,才会选择出卖技术续命,所以三菱汽车的危机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出现了,而这么多年三菱汽车那些过去的辉煌早就消磨殆尽了,要不然也不会被日产控股(掌握34%股权,日产成为三菱汽车最大股东),所以现在的三菱汽车与三菱重工、三菱财阀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虽然三菱重工依然握有少量股票,但也只是等着分红罢了!



如果拿三菱重工对比两天一产,那么技术上肯定是三菱重工更强,因为三菱重工本身就是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目前日本能造的武器比如潜艇、驱逐舰都是三菱造的,而在二战时期三菱给日本造了半数以上的航母以及很传奇的零式战机,不过三菱过去与如今的辉煌与三菱汽车有什么关系么?一点关系都没有,几大财阀中只有三井财阀不遗余力的支持丰田,终将丰田打造成现在这般强大,而富士、三菱财阀根本不重视旗下的汽车品牌斯巴鲁汽车以及三菱汽车,所以如今的三菱汽车没有了EVO,停止了进化,而斯巴鲁则是看着丰田的颜色小心翼翼的保留着STI血脉,而很多如HKS这种改装件企业也早就开始转移工作重点,纷纷开始为欧美品牌打造套件;所以如今的三菱汽车的技术储备根本没法和两田一产相比较了,而拿两田一产去对比三菱重工公平么?


三菱重工是大工匠的摇篮

这是几年前遇到的一个丰田工程师给鄙人讲述的话;意思就是说选择机加领域年轻人,如果可以到三菱重工去工作、或者有一段在三菱重工干过的经历,那么对其自身的提高、未来的成长都是很有意义的,而日本的很多工业单位对三菱重工出来的工匠也极为认可;因为三菱重工毕竟是军工,绝对的高标准、高规格的操作,所以在日本工业领域对有过三菱重工经历的机加人才非常看重;所以三菱重工也被称为工匠的摇篮,因为三菱重工还保留着工匠的气息、工匠之心、工匠之魂;这也是外界对三菱工业的一种尊重吧;不过三菱汽车就要差了许多,各位可以查阅下三菱汽车这二十多年间出现的各类丑闻就都清楚了!所以题目中说三菱技术强没有问题,三菱重工的确很强大;而说三菱汽车排不上号也没有问题,因为根据实际来判断如今的三菱汽车本身也排不上号了!



非专业车评


这样给你说吧,三菱的车只是三菱非常小的一块业务,下面给你说几个三菱的业务吧:

1、三菱重工

生产重工业机器和设备,其中包括核发电设备,军工,飞机、准航母,军舰,枪炮各种

2、三菱UFJ银行

日本的三大银行之一


3、三菱商事

日本第五大商贸公司

4、三菱电机

三菱旗下的一个小公司,目前世界五百强

5、三菱物流

于1887年在日本东京创立,至今拥有约130年历史,主要经营仓储,并开展从事陆运、港口运输、国际运输等物流业务。

6、三菱综合研究所

日本最大的调查研究机构,还在研究新能源等

7、三菱综合材料

电子材料、贵金属、核能、宇宙航空、水泥、资源、环境、再利用各种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大错特错,三菱旗下的公司多到你无法想象

三菱醋酸纤维、三菱液化瓦斯、大日本涂料、三菱原子燃料、三菱马洛里冶金工业、大日日本电线、三菱垫肩、东洋制作所、三菱原子工业、三菱履带、三菱精工、三菱事务机械、三菱汽车销售、三菱钻石信用、三菱宇宙软件、三菱矿石送输等等


可以说三菱这个企业已经是涉及到日本的各行各业了,什么TOYOTA,什么Honda,什么NISSAN,在三菱大佬面前就是战斗力只有1的渣渣


懂马帝


三菱什么都干

本田其实主要做和引擎有关的东西,丰田是各种汽车都做。

没想到吧,本田除了摩托车,人家还造飞机,造豪华游艇。

本田还研发出全球最速剪草机。

丰田的产品是全体系,只要是汽车人家就能造。

这个图我觉得可以让大伙看看,丰田的技术有多么给力。281万公里无大修。。。

三菱集团最知名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三菱电梯 三菱空调

三菱的车都有一个很有效空调,毕竟是人家就干这个出身的。

三菱航天呢则是给了中国自主汽车的救命稻草。有不少自主车至今在使用三菱发动机,比如众泰啊。

再说三菱的汽车拳头产品,帕杰罗V6垂垂老矣,内饰和车机都和竞品有差距。还有就是油耗偏高。再说EVO,每年为了情怀来买车的少之又少。走量的汽车由于品牌塑造和产品力问题确实不如本田丰田做得好。主打产品又是小众的越野和赛车。现在主销SUV合资车也算一条路。

当年山猫刹车门应对不当,品牌直接在全球范围都损失重大。现在是日产雷诺联盟旗下品牌。


榛名说车


这里的技术,应该不止是指汽车制造方面,而是整体实力,我们都知道三菱是重工集团吧,也是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其业务涉及核能设备、航空航天系统、防务系统、车辆、造船、动力系统、通用机械、机床、空调与制冷设备、钢结构、印刷机等众多领域,如果说这些总体技术和实力,能和三菱相提并论的只有川崎,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摩托车制造商,川崎重工,而两田和日产,都是没有资格的!


这样说可能有些远了,三菱汽车在众多日系品牌中,确实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并不能代表三菱的技术差,闻名全球的苍龙级人AIP潜艇、F35A战斗机、10式主战坦克、H2运载火箭等,都是三菱参与制造的,三菱汽车,只不过是三菱重工的冰山一角而已,甚至冰山一角都谈不上,这是一个绝对不可小觑的集团!

之所以汽车制造能力不突出,或许有太多太多的层面上的原因,要知道,三菱、川崎这都是日本的重工集团,每一个可以用巨兽来形容,再加上丰田,都是日本的国有企业,可能很多人不认为日本有国企私企之分,但确实是这样,很多人的认知,就是七八十年代日本国企改革后的私营企业了,就像很多中国国企私营化一样。日本确实国企改革过,但是,三菱,川崎、丰田这些大财团都是日本国有,这工业布局,换句话说,你想造什么、发展什么,都不是你能说了算的,政府才是主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分工明确,避免出现发展不平衡产业过剩!



现在的本田厉害吧,摩托车和汽车都是世界最大生产商之一,知道本田发展之初困难吗?当年本田要生产摩托车,日本国家不给民营企业发执照,国家连执照都不给,没办法本田只能跑到国际上混出名堂,政府才会重视,不然本田会先参加曼岛TT比赛,再从日本国内销售吗,就是这个道理,三菱不重点发展汽车,还有无知的人认为三菱技术不行,那就太幼稚了,三菱重工,战时可抵过某些国家整个军工企业,这才是三菱最最可怕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不要和三菱、川崎这些集团谈技术,就像有人问川崎不制造汽车,是没有技术一样,实事求是的讲,中国所有的自主汽车品牌,都要感谢三菱,当年没有三菱汽车提供的发动机,和发动机技术,就没有现在的国产汽车,多少自主研发的发动机,都是三菱发动机演化而来的,记住,是所有自主汽车!


Ease清风


日本三菱汽车工业公司虽然隶属三菱集团名下但也仅仅是三菱集团众多下属分公司之一。三菱集团下属几十个独立的三菱系分公司其品牌更是多达2000多个,虽然子公司和集团是从属关系但基本都是放养状态,除了出现破产、并购、财务变动等重大决策外基本都是由子公司独立解决和发展(自生自灭的感觉)。



就像三菱汽车最高外债160多亿的时候三菱集团也没有说帮它还债,是人家还不起吗?完全不是,160亿对三菱集团来说就是毛毛雨,但你一个自收自支的子公司经营不善造成的巨额外债凭啥让集团给你背锅,放在哪也说不过去。最后三菱汽车只能通过合作、被控股等自己的办法慢慢消化,这也说明三菱集团的子公司自主权基本是完全相对独立的存在。

三菱集团的业务几乎遍布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像化工、金融、机械、农业、造船、军工、娱乐、生活、电子、航空等等,不过被我们熟知的还是军工、造船、机械和汽车领域(客车、重卡、乘用车等)而我们接触最多的三菱汽车其实只是汽车分类里的乘用车分支。所以不要拿三菱乘用车这一小分支去看待三菱集团,可以说三菱乘用车仅仅算是三菱周边的捎带业务。三菱集团不看重三菱乘用车是因为汽车的利润对它们来说太小不是主利,又由于丰田、日产、本田、铃木等这种重视乘用车企业的存在,如果外去专门竞争乘用车领域投入产出比也会变大,大家的利润都会降低。所以论在技术和实力三菱作为日本第一大集团,如果主攻乘用车不会弱于丰田,但是现在它就是扔给三菱汽车去搞,三菱乘用车凭借自己实力去和丰田、日产、本田这种扎根乘用车领域多年的车企相比还是欠火候。其实三菱汽车没落完全在于自己把自己玩死了,25年的排放造假已经给这个企业贴上了不诚信的标签。后来和克莱斯勒分道扬镳的时候销量跌幅竟到了80%以上,自此三菱一蹶不振,如果不出现以上转折三菱汽车就是吃老本也能把自己养活。然而没有了销量就没有了利润,没有利润研发、高新技术应用的步伐就会慢下来这也是三菱汽车在最近几年遇到的尴尬境况,在发动机领域和新能源过渡阶段三菱明显已经落后于丰田、日产、本田。不过三菱也并不是渣到连在国内外都排不上号的级别,这不是和结盟的日产-雷诺2018年的总销量都超过一千万辆仅次于大众、丰田这其中就有三菱贡献的120多万辆。实际上三菱在日本本土还是主流汽车品牌,在我国和其它欧美国家算不上主流吧也算不上冷门,以销量来划分属于小众-非主流品牌之间吧。(主流-非主流-小众-冷门-不知名)


旋转的方向盘


三菱的发动机技术确实厉害,他们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没把心思放在造车上,然后广告打的不好就销量就没那么好。早期很多国产车都是直接用国产的三菱发动机来造车,很多韩国车也是那么起家的,包括我们熟知的现代索纳塔,瑞风,特拉卡那些其实都是三菱技术。三菱的超选四驱系统也是很厉害的,达喀尔拉力赛连续7年冠军,WRC赛场上也是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技术很老,但是放到现在也是100万以内车型里面最好的四驱系统。三菱车就是更新换代慢的可怜,内饰设计用料也是硬伤,加上国内以SUV为主,所以没那么好的销量。


EVO啤酒忍者


(买车用车,了解汽车行业内幕,平行进口车报价,请关注“车兔宝”,私信必回,24小时做你的私人汽车分析师---车兔宝,天津最靠谱的“途乐”专卖大本家)

三菱重工和三菱汽车是两家公司,虽然都属于三菱集团,但是三菱集团是一个原三菱财阀旗下公司组成的类似联盟的松散组织,不存在子母公司从属关系。

所以重工厉害和三菱汽车没多大关系,三菱汽车没落的原因是因为2000年左右三菱汽车被爆数据造假,隐瞒车辆问题长达20多年,并且爆料出来后拒不承认,尤其对中国市场态度极其傲慢,不愿意召回问题车辆,失去了信誉,才被中日两国市场抛弃。

三菱军工才是正业,什么电梯汽车银行都是冰山一角,去查查,我估计三菱所有的企业加起来都比我写的这篇文章文字都多,三星是韩国第一,和三菱都没有可比性。


车兔宝


三菱发动机就是个耐用,没啥新技术,国产车基本都三菱发动机,哈弗h5三年跑十三万公里,不烧机油,三菱发动机。其他也没修过啥。


红叶斜落我心55906658


三菱汽车,爱它的人可以理解为:求稳,不求新…不爱它的人可以理解为:不思进取,技术陈旧…

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家里是2014进口欧蓝德2.4五座,4J12发动机,开了五年,省心!没有操过它,没有拿去爬楼梯下江海,不知道越野性好不好…

家里空调都是三菱电机,因为我受不了电辅热,所以可选的,也就三菱,大金和富士通…

一分钱,一分货…我只能说喜欢稳定,省心…是不是最新的技术,我个人不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