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十八拍】之只有信度才讓你成為老大

【聊城十八拍】之只有信度才讓你成為老大

和張樂方老師(中間)在聊大學生餐廳小聚

如果不是一個朋友提醒,我都忘記了,上週,我把一個朋友給“放鴿子”了。當時陪以前的一個同事去陽穀辦事回來,路上他說想去見我的一個微友,我隨即和這位微友聯繫,說好了下週去拜訪。不料,因為各種瑣事,想見我微友的朋友也沒表示想去見的想法,我也沒有記起這個約定,成了我為數不多的“放鴿子”事件。

從記事起,尤其是上班後,像“改日一起坐坐”之類的話,確實說過不少,但大多數都儘量去落實了,就是落到實處的意思。尤其是從我自己專職搞媒體以來,更注重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取信於人,更以“放鴿子”為恥。此次“放鴿子”,沒有按約踐行,一是讓我感覺很沒面子,二是當時那朋友認真的記下約定,沒能如約肯定會感覺“泉哥”也有沒信度的時候。於是我下定決心,儘快踐行此事。

應該說,從上大學到上班工作,認識的老師、領導、官員不少,但我在我心中被稱為“老大”的沒幾個。有些人因為位置、機遇等站在了某個地方,擔負起帶著大家幹事創業的責任,但實際上,信度往往不足,離開了那個位置,就沒人再認為他是領導或者老大了。所謂老大,就要有信度、有擔當、有關愛,我感覺我大學時期張樂方老師就是我的老大。那時,儘管我是一個學生,但張老師從來沒“放鴿子”過,在我心中不僅是言而有信,更是工作有思路、遇事有辦法、對人很誠懇。時至如今,但凡張老師說個事兒,認識張老師的那些校友都會認為不會有偏差。

互聯網時代,讓人和人的接觸相對容易的多,現代化交通讓“一日千里”變得更加容易,人與人的交流體現在“不誠無物,無信不立”上。失去信度後,很多時候就無法取信於人,就無法再去求人辦事,最低再去求人時會有諸多麻煩,無論你怎麼說,人家都不信了。

聊城要發展,我該怎麼辦?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有難度。我感覺與其站在那裡指責別人,倒不如靜下心來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做好自己的工作,有諾必踐,用自己的行為向社會、向外界展示你就是自強誠信的聊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