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把“小土豆”變成“大元寶”

近年來,昭陽區委政府高度重視特色產業發展,馬鈴薯作為昭陽區精準扶貧四大產業之一,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全區按照“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馬鈴薯特色產業,做到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馬鈴薯種植全覆蓋,讓小小馬鈴薯成了助力精準扶貧的大產業。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四月的靖安鎮西魁樑子熱鬧非凡,千畝連片的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上,村民們正在忙著點種馬鈴薯。切割種薯、播種、施肥、覆蓋地膜……一系列工序都在村民們的熟練操作下快速完成。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村民們的土地流轉給了公司和合作社,許多村民在基地打工,增加了收入。正在基地打工的村民李正秀告訴記者:“我今年已經60歲了,在這裡打工,離家近,方便,每天有80元錢的工資,很好。”

靖安鎮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涉及松杉、碧海兩個深度貧困村,基地面積15000畝,其中連片核心區8500畝。這裡最高海拔2000多米,年均氣溫9.1℃,年降水量780毫米,冬季氣溫較低,夏季氣候涼爽,乾溼兩季分明,非常適宜馬鈴薯種植,結合這裡種植馬鈴薯的傳統,區委政府積極引進5家公司和3家合作社進行基地打造,同時按照“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通過項目實施,改善設施、培肥地力,既能節約成本,也可增加馬鈴薯產量和收益。據估算,基地每畝可節約勞動力成本200元以上、畝增產200公斤、畝增收300元,效益十分顯著。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靖安鎮黨委副書記袁永坤介紹說:“2018年是靖安鎮馬鈴薯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一年,為了把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強,特別是把西魁樑子15000畝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建設好,靖安鎮黨委政府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支持,加快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對西魁樑子的土地進行綜合整治,把整個土地的地界打破,更加方便機械的操作,提高機械的使用率,降低老百姓用小型機械耕種的成本。”

來自松杉村9組的羅文彬正在查看地裡馬鈴薯的長勢,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基地建設給他們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今年他和另外兩家鄰居抱團發展,共同種植了400多畝馬鈴薯,再加上自己入股合作社的分紅,收入增加了不少,對於今後的發展他充滿了信心:“以前是單獨種,今年這個地改了一下,我們三家連在一起種,連片差不多有400多畝。這樣人多力量大,比較划算。鄉政府把土地整理了,路也修通了,節約了我們很多錢,非常感謝政府。”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流轉土地、在基地打工、入股分紅,基地建設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在2018年馬鈴薯產業分紅大會上,來自碧海村2組的張迎芬高興地告訴記者,她家流轉了5畝土地給合作社,家裡四口人在基地打工,每人每天有75元,她又將政府發放的4000元產業扶持資金直接入股,每年能分紅800元。據瞭解,目前,兩個村已有5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前領到了2018年的產業入股分紅款。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據介紹,按照區委政府2019年馬鈴薯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相關要求,昭陽區按照實際種植人均1畝、戶均不超5畝標準,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擴繁馬鈴薯一級以上脫毒種薯21127.6畝,實現全區12個馬鈴薯主產鄉鎮55個村委會822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3607人種植馬鈴薯意願100%全覆蓋,良種良法全覆蓋,專業合作組織全覆蓋,全區現已建成馬鈴薯專業合作社108個,實現了以村黨組織主導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覆蓋,初步構建了“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支撐模式,為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區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進告訴記者:“今年,昭陽區馬鈴薯播種面積接近50萬畝。為了促進馬鈴薯產業發展,昭陽區採取一系列措施,一是進行土地整治打破地界擴大了規模,便於機械化操作;二是引進公司合作社等流轉土地,擴大種植規模、節省勞動力成本,促進產業化發展;三是在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方面,開展了無人機防治,能夠較大節約勞動力成本;四是組建了五個專業的技術服務隊,到田地、到村社加強技術指導,確保各項技術落到實處,促進馬鈴薯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索瑪櫻桃谷

文 圖|昭陽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琪 蔣德玉

投 稿 郵 箱 |3020864774@qq.com

主 編|楊玉昆

副 主 編| 楊瓊 張國華 田芳 王定波

總 策 劃|曹斌

策 劃|雷雲波 王道榮 邱俊 毛治府 彭沁 王軍

編 輯|李潔

主 辦|中共昭陽區委宣傳部

承 辦|昭陽區融媒體中心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精准扶贫:把“小土豆”变成“大元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