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在路上》:永遠年輕 永遠熱淚盈眶

《在路上》

「好書推薦」

「好書推薦」《在路上》:永遠年輕 永遠熱淚盈眶

傑克·凱魯亞克(JackKerouac,1922-1969),1922年3月12日,凱魯亞克出生於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父母為法裔美國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當地天主教和公立學校就讀,以橄欖球獎學金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結識愛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等“垮掉的一代”。

凱魯亞克大學二年級退學從事文學創作,並輾轉於美國海軍和商用航運公司等處。1950年,第一部小說《鄉鎮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問世後,他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躋身二十世紀最有爭議的著名作家行列。他還著有《達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獨的旅人》和《孤獨天使》等作品。

1969年10月21日,凱魯亞克在佛羅里達聖彼得堡去世,享年47歲。

小說簡介

小說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迪安、瑪麗盧等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高談東方禪宗,走累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遊蕩到舊金山,最後作鳥獸散。同時,書中體現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思緒的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不合語法規範的長句,並廣泛涉及美國社會及文化習俗;另一方面,書中又展現了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

推薦語

用很短的時間讀完了凱魯亞克的《在路上》,跟著主人公東奔西走,穿越了整個美國,有點累,卻很是愉悅。

其實,這本小說就得這麼急急得囫圇吞完。若不是如此,還真跟不上主人公天馬行空的腳步,慢慢讀下去可要失去閱讀的趣味了。

選擇這本書,可不是為了要追逐時尚,隨波逐流地看別人交口稱讚的暢銷書,也不是為了要撈談資,好顯示下另類青年的風格氣度。

有一種書,你很早以前就聽說過,而且你知道自己在某一天一定會去讀它,《在路上》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我要做的只是選個合適的心情,選個空閒的時間,一口氣去把它讀完。

作者凱魯亞克據說是美國六七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在路上》正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

說起這“垮掉的一代”,我始終沒太弄明白,在中國的“垮掉的一代”該是指哪一個年齡層,似乎這總是掌握了主流話語權的那一代贈予比自己晚個十年的另一代人的特殊禮物。

每一代都這麼垮著,又好像每一代都在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昂揚奮進著。我們都喜歡顯擺與上一代人的代溝,好證明自己的潮流。其實大家都一樣,到了哪裡,那些比自己年輕的人的特立獨行、追逐個性、自由,往往都是最難容忍的事。

小說《在路上》的主人公索爾為了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好友狄恩、瑪麗露幾個同樣的夥伴搭車或者開車,踏上週遊美國的旅程。他們漫無目的、隨心地遊蕩著,最後甚至溜達到了墨西哥。

一路上他們時而狂喝濫飲、頹廢糜爛,時而徹夜談論點泛神秘的話題;興起時便搭個順風車出發,走得累了就隨便停下休息。他們對路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興致勃勃,對自己的旅行和生活滿是虔誠。沒錢時,偶爾也會打打零工,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身無分文的卻總是肆無忌憚地快樂著。

“走到哪算哪,我要去看看生活。”這是主人公狄恩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們不為生計發愁,不為什麼人負責,只為了自己的生活。

一路旅行,一路收穫,這樣的自由,對我們這些身有羈絆的人往往有著無窮的誘惑。總有人質疑著我的不快樂,懷疑我們想要走一走、闖一闖的衝動,我想他們該讀一讀《在路上》,也許他們會有點了解。

有一天,也是深夜讀書,讀到了衛慧的一句話, “飄來飄去的少年輕狂、自由、機智,沒落貴族的氣息,是復旦孩子們在長長人生路上抒情天真的部分,也是賴以辨識同類的秘密標識。”

說的很對,很好。只要是復旦的孩子,誰不曾有一瞬間湧起過拋下一切、自由地遊蕩四方的衝動呵!雖然身不由己,可誰又能阻止我們的靈魂脫離環境的桎梏,四處飄蕩,去體會那超逸。

毫不矯情地說,我確實已厭倦了對理想、對自由、對選擇、對意義的苦苦思索。我已羨慕上了索爾和他的好友們率性而為、身隨意走的快樂的生活態度。每個人都只是活在當下,而當下卻是一個無法被分割的點。人生的其他部分要麼就是既成的過去,要麼就是未定的未來,我們又何必要為它們憂愁。

年輕人呵,就是應該有膽量和氣魄四處漂泊。我們期待著去地平線的另一端看一看,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著下一次瘋狂的冒險。

經典書摘

真正不羈的靈魂不會真的去計較什麼,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有國王般的驕傲。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在我心中,真正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他們熱愛生活,愛聊天,不露鋒芒,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從不疲倦,從不講些平凡的東西,而是像奇妙的黃色羅馬煙花筒那樣不停地噴發火球、火花,在星空下像蜘蛛那樣拖著八條腿,中心點藍光砰的一聲爆裂,人們都發出“啊”的驚歎聲。

我只喜歡一類人,他們生活狂放不羈,說起話來熱情洋溢,對生活十分苛刻,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對平凡的事不屑一顧,但他們渴望燃燒,像神話中巨型的黃色羅馬蠟燭那樣燃燒,渴望爆炸,像行星抨擊那樣在爆炸聲中發出藍色的光,令人驚歎不以。

長安街

讀書會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崛起好好學習讀書,學習養才,讀書報國。現有近千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全國青聯委員、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大家以書相聚,多讀點好書!

·END·

長安街讀書會

相聚長安街 走讀長安街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