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太銀:從書壇走來的中國好人

他是一介農夫,曾躬耕田間;他是書壇“怪傑”,汪體書法自成一家;他是書壇登上“中國好人榜”的第一人,用愛心和汗水摘取了這一光彩奪目的桂冠。他就是從河南省商丘市走出的著名書法家——汪太銀,10多年來,汪太銀為了公益事業,堅守清貧,樂於奉獻。

寫好字,更要做一個好人

初見汪太銀,給人一種親近感,他就像鄰家大哥,言談舉止 ,柔聲細語,溫文爾雅。

汪太銀1955年10月出生於河南商丘睢陽區,年輕時曾先後擔任大隊團支書、大隊會計、居委會主任等職。他自幼勤奮苦學,酷愛書畫,上小學時就成了十里八村的“小書畫家”。1982年,他自費赴中央美術學院進修深造。在學習期間,他細心品味古代書畫名師的佳作,精心探究漢柳奧妙之處,認真汲取李可染、郭傳章、周吉等藝術家之精髓,不斷精讀董其昌、于右任、舒同之神韻,憑著自身的天賦悟性與勤奮執著,逐步形成了鋼筋鐵骨般的汪體書風與厚重潑辣的汪氏畫風。

欣賞汪太銀的書法作品,使人暢飲老酒,如痴如醉。他的書體獨特,變化如歌,行書如雅士遊春,楷書如老僧禪戒,隸書如將軍升帳,草書如戰馬獨奔,行草結合如行雲流水,馬踏飛雪,獨樹一幟,自成一家。不論篇幅大小,線條藝術千變萬化,直平長短,粗細卓巧,奇正斷連,無端變幻,儀態萬千,正像史仲文研究員在文字審美中所言:一時如春風細雨,一時如夏夜星雲,一時如金秋朗朗,一時如冬雪綿綿。線條流動,有情有感,揮墨潑灑,如精靈狂舞,一時清淨,又如處子安然。

汪太銀經過10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已成為中國首位榮登“中國好人榜”的書法家、最美人民藝術家、書法評論家、詩人、熱心公益事業的愛心大使、中原公益模範人物、河南十大創作英才。他先後書寫出版了圖文並茂、雅俗共賞的中國當代名家叢書《蘭亭序》、《千字文》、《朱子家訓》、《弟子規》、《岳陽樓記》、《出師表》、《心經》、《心曲》、《毛澤東詩歌》、《中國夢》、《在路上》、《獲獎作品集》共計12本24萬冊,價值480萬元,全部捐獻給了社會各界人士。

汪太銀的所作所為,有些人大惑不解,他卻風趣地說:做人首先要做好人,做善事,捨得分享也是一種樂趣,一種幸福。

獻愛心,書法家登上“中國好人榜”

一個書法家,為何與慈善結緣?說到動情處,汪太銀聲音哽咽,眼含淚花。“我也是一個農家娃,一路走來,人生的酸辣苦甜,我吃的苦最多,知道人在落難時,最需要大家的幫助。”

從此,公益慈善活動就在他心中紮下了根。10多年來,他的足跡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行程已超過數個“萬里長征”,參加的公益慈善活動上百次。

有人說,汪太銀功成名就,可以大撈一把。但他卻走下藝術的金殿,用自己的雙手,播灑愛心,走工廠、下農村、去學校、到機關、進兵營,為大眾獻藝,讓中華文化藝術的神韻,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汪太銀心繫災區,積極籌謀書畫義賣,將自己義賣字畫所得的近四萬元善款全部捐獻給災區人民。

2013年6月11日、11月20日,他先後兩次奔赴廣州武警指揮學院,贈送他的圖書《中國夢》1000多本,並現場書寫習近平講話“中國夢”長卷30米。

2014年8月19日和2016年5月17日,他兩次入疆,第一次歷時23天,第二次歷時16天,先後到達哈密、鄯善、吐魯番、烏魯木齊、奎屯、喀什、伊犁7個城市,欣然命筆書成精品100多幅,全部捐獻當地群眾,宣傳中原文化。

2015年3月,寧夏龍江慈善基金會和寧夏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的一場慈善拍賣會上,汪太銀先生的《中國夢》巨幅作品以6000元成交,拉開了拍賣會的序幕。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拍賣,他所提供的20多幅書法作品共籌集56180元善款,全部捐獻給一個生活十分困難的三胞胎家庭。

2015年新春,汪太銀萬里行,開啟了越南第一站。近10天時間,行程10000多里,先後到達河內、海防、峴港、胡志明等省市,參觀了胡志明紀念館、越南軍事博物館、中國大使館、孔子學堂,創作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書法作品30多幅,贈送外國友人,受到越南人民的歡迎。

2016年5月26日至6月2日,汪太銀先生從鄭州趕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展了第10站的公益活動,首先向當地華人捐贈他近期再版的圖書《在路上》百餘本,並現場為他們書寫“厚德載物”、“同是人,皆需愛”等作品,把中華民族文化傳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

2016年7月12日,美國對中國政治操縱南海仲裁案,激怒了每位中國人。汪太銀先生為表達自己的滿腔憤慨和愛國之心,奮筆疾書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詞一首,隨後又精心創作了“捍衛南海、寸土不讓”、“南海是中國的”等書法作品10餘幅,寄往南海艦隊某政治部,鼓舞了官兵士氣。

汪太銀實現了他愛心全國行20站的夢想,但他老驥伏櫪,仍奔波在路上。

2016年10月21日至22日,汪太銀先生冒雨從鄭州趕赴嵩山少林寺,為塔溝武術學校的少林弟子書寫“少年強國則強”、“武霸天下”、“少林功夫天下傳”等作品30餘幅,價值達60餘萬元,全部捐贈,極大鼓舞了學生們的練武熱情和愛國精神。

2016年11月21日,汪太銀先生帶領他的愛心團隊,分乘四輛車,裝載滿車的慰問品,奔赴國家級貧困縣——河南魯山縣下湯鎮楊家莊村,向該村小學與村民奉獻愛心。首先把他近期再版的圖書《在路上》200本捐贈師生,其次把大小單衣、棉衣、鞋、帽500餘件捐贈學校與村民。上午11時許,他又帶領愛心人士攜帶大米、麵粉、掛麵、食鹽、食用油等慰問品,向深山挺進。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終於攀上海拔1380米的祖師頂,把慰問品送到貧困學生、五保戶家中。

2016年11月14日,汪太銀先生從鄭州趕赴孔子祖籍夏邑縣,為夏邑縣高級中學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道德教育課。他不但把圖書《在路上》200多本捐贈師生,並現場書寫“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在大學等你”、“上善若水”等作品20餘幅,全部捐獻學校。

2016年11月22日、12月28日,汪太銀先生情繫商丘,曾先後兩次看望環衛工人,為他們送去高營養雞蛋600枚、手套150雙、馬甲150件及金龍魚大豆油,併為環衛工人題寫“大愛無疆”、“打造美麗商丘”等作品,受到商丘市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及環衛工人們的交口稱讚。

汪太銀:從書壇走來的中國好人

(商丘市委宣傳部長王全周接見汪太銀)

汗水澆開榮譽花。2015年以來,汪太銀先後被評為《商丘道德模範》百名榜首、《感動商丘十大新聞人物》、《河南好人》、《中國好人》,他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界第一位被評為的《中國好人》。

守清貧,對己刻薄的慈善家

汪太銀的摯友陳首策,對於我們介紹說:“我和汪太銀先生有20多年的交情,外出獻愛心時,我大都陪同。他是一個生活簡單的人,對自己十分刻薄,不吸菸不喝酒,把節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獻在慈善事業上”。

汪太銀:從書壇走來的中國好人

(汪太銀看望敬老院老人)

陳首策說起一件事,讓在座的汪太銀有點不好意思。

有一次,他們到一個鄉鎮捐款。中午吃飯時,鄉鎮領導安排在一家酒店招待。剛落座,汪太銀起身就走,他對負責接待的領導說:“我們是來獻愛心的,可不是討酒席吃的。這一桌下來,不得花掉幾百塊吧,不如把這些錢捐給鄉鎮敬老院,讓老人們改善生活。”那位領導鬧了個大紅臉,他卻跑到外邊一個小飯館要了一碗麵條,吃的津津有味。

說起不吸菸不喝酒的事,汪太銀一臉凝重。他說自己初練書法時,每天都熬到深夜,當睏乏時,都靠吸菸提起精神,那時候一天得抽兩包香菸。因為在年輕時,當過基層幹部,出於應酬,白酒也能喝個半斤八兩。後來,自己成了名人,外出獻愛心時,人家總是名煙名酒的招待,花費不少。為此,他決定戒菸戒酒。

汪太銀說,剛開始戒菸戒酒時,心裡也不好受,自己是靠毅力堅持下來的。他掰著指頭給自己算了一筆帳,每天節省的菸酒錢,足夠幾個貧困學生一天的生活費。

“堅守清貧,樂施善心。”汪太銀堅定地說:“這是我一生的追求。”從這質樸的言語中,透露出一位書法家忘我的精神境界。這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情懷。筆者的敬意油然而生,禁不住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

汪太銀:從書壇走來的中國好人

(汪太銀向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敬送書法作品)

“汪太銀,好樣的!”

( 中國網記者 李海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