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為更好地建設省非遺保護中心聚匠網,形成在全省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創意創新模式,共同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商品整合交易平臺,10月10日至18日,山東省非遺辦主任王福成帶領聚匠網團隊,實地走訪了煙臺市、威海市各縣區,現場調研了煙臺市、威海市非遺保護利用工作開展情況,並對當地非遺相關項目進行實地拍攝採集。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省非遺保護中心聚匠網團隊在現場調研非遺項目

在為期9天的調研過程中,省非遺保護中心聚匠網團隊在當地非遺保護中心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走訪了煙臺和威海的11個縣區,現場調研了福山大面製作技藝、煙臺絨繡、黃縣民居雕刻技藝、龍口烤畫、龍口粉絲傳統手工生產技藝、煙臺剪紙、萊州毛筆製作技藝、郭城摔面、文登喜餅製作工藝、盧家(望島)刀剪製作工藝、文登魯繡、乳山鉤織、乳山鏤繡、膠東餃子食俗、威海錫鑲製作工藝等30餘項優秀非遺項目,在與傳承人對話的過程中,充分感受了煙臺市和威海市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萊州毛筆製作技藝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威海錫鑲技藝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盧家(望島)刀剪製作工藝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煙臺剪紙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膠東花餑餑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文登喜餅製作技藝

此次煙臺、威海非遺調研之行,省非遺保護中心聚匠網一行先後深入到各縣區,與當地非遺保護工作人員共同探討非遺保護利用和傳承傳播的新途徑。下一步,聚匠網將在省非遺保護中心的帶領下,積極搭建非遺線上平臺,大力推廣發展山東非遺事業!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黃縣民居雕刻技藝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龍口粉絲製作技藝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郭城摔面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煙臺絨繡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文登魯繡

聚匠網 |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網站

聚匠網,成立於2016年12月,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官方網站,聚匠網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進行具體工作,始終堅持傳承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聚匠網是一個從事非遺及相關產品運營的權威網絡平臺,以“銷售是最好的保護”為宗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打造品牌意識,樹立版權保護意識,並與傳承人共同探討項目創新,結合“互聯網+”的運作模式,用銷售促進傳承。

自成立以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聚匠網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不僅入駐聚匠網的非遺傳承人數量突破了500位,發表原創非遺專題報道600餘篇,聚匠商城也已經實現5000多件非遺正品在線銷售。

「聚匠 · 在路上」煙臺、威海非遺行

作為2018年山東省第二屆文化惠民消費季唯一指定非遺類官方合作電商平臺,下一步,聚匠網將積極響應消費季組委會的號召,向大眾更加全面、細化地展示非遺文化的底蘊和魅力,滿足人民群眾對非遺多樣性產品的需求。

想了解更多非遺產品?您可以直接網站搜索聚匠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