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為什麼把《十八春》改為《半生緣》,還對結局作了大幅度的改動?

淑香世家


時隔十八年,身處美國的張愛玲為何要改寫《十八春》?多數人認為與當時的政治因素有關,但筆者認為,僅僅從政治角度來探討其背後的改寫原因是不夠的,筆者將從文本出發來探討其深層原因。

《十八春》是張愛玲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於1950年以梁京的筆名開始在《亦報》上連載,1951年報社為其發行單行本。小說描寫了在三十年代末到新中國成立的這段動盪以及轉折時期男女主人公世鈞和曼楨十八年悲歡離合的故事。1967年,張愛玲改寫《十八春》,並更名為《半生緣》。

"悲涼之霧遍被華林"——"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從文本來對比《十八春》和《半生緣》,《半生緣》對《十八春》的改動並不僅僅限於結局。首先,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做出了調整,前者採用的是倒敘手法,展現的30年代末到新中國成立初十八年的故事,後者的結尾是在抗戰勝利後,回到作者熟悉的年代;其次是政治色彩的淡化,《十八春》中歌頌共產黨、抨擊國名黨的文字在《半生緣》中幾乎無跡可尋;最後的故事結局的變化,《半生緣》相比《十八春》最明顯的是小說結局的區別。由於作者創作意旨的不同,《十八春》中的男女主人公最後都投身於新時期的東北建設,而在《半生緣》中,結局在曼楨和世鈞、翠芝和叔惠兩對戀人相遇後便戛然而止。曼楨的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無處不表明曾經的山盟海誓都敵不過現實,既然已經分離,又何必重逢?使得小說結局更顯滄桑和悲涼,體現張愛玲一貫的冷峻。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也許眼睛一霎,就錯過了"

中國在二十世紀前五十年代正處於一個混亂的時代,然而這一時代卻培養出張愛玲的一個觀點,政局是循環地潮起潮落,她於此玩世不恭——"看你們能把我怎麼樣?"。兩者的不同也在於這層多出來的態度。從《十八春》到《半生緣》是一種"歷史的消退",正如她自己所談到的,要讓國族命運宏大敘事只作為私人感情的背景板。在她筆下,不談以及解構政治和歷史就是她對待政治和歷史的立場。一些臺灣的學者認為《十八春》是應制的違心之作,《半生緣》才是體現率真本性之作。王德威先生也認為張愛玲短短几年裡左搖右擺,哪裡是張的本意,是身不由己。

張愛玲對《十八春》進行修改,除了考慮當時出版的需要,和張愛玲當時的創作主張以及藝術追求都有很大的關係。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被政治找上的張愛玲感到惶恐與不安,《十八春》就成了這一特定時期對人生現實思考的一種表露,因而第一次在作品中表現了作者明顯的政治態度和思想傾向性,同時說明張愛玲在新環境下不得不思考有關政治的問題。可以說《十八春》是時代的產物,體現作者努力向主流靠攏,在作品中展現時代與人物的命運關係。當然,很多人都注意到,張在這方面的駕馭能力尚未欠缺,突兀的結尾與整個作品不太和諧。

張愛玲是個徹底的虛無主義者,對人生總帶著嘲諷和戲謔的意味。"時代是那麼沉重,不容那麼容易就大徹大悟......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1967年,張愛玲到達美國十年後開始對《十八春》進行改寫,當問及為何要改寫時,我們可以看出的是張愛玲對自身文藝觀的一種堅持。少了政治的束縛,同時為了打開海外的圈子,張愛玲的改寫必然回到她熟悉的天地,描寫男女之間那沒有光的愛情——回到"沒有光的存在"。《半生緣》一改《十八春》中帶有希望的圓滿結局,給予讀者更多蒼涼人生的回味。與《十八春》相比,《半生緣》無疑更多地顯現出主體意識原性的真實。

從此我們可以得知,《十八春》\t到《半生緣》的改寫,原因是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創作觀念的不同,後者更符合她一貫自我的自由主義的創作主旨,是作者真我的表現。

止庵認為,《半生緣》的故事頗具傳奇性,最看重的還是作者關於人物心理情感的日常生活細節的細微描寫,也正因此將通俗小說昇華到高雅深沉的高度。《半生緣》的總主題既是:無緣。

張愛玲還是張愛玲,她把《十八春》緊握的拳頭鬆開了,在《半生緣》中又做了一個美麗的蒼涼的手勢。


一往文學


唉才四個回答,我都不知我的回答有沒寫與閱讀的價值,粗粗翻閱了張愛玲二十幾篇短篇小說,最好看應該是花凋吧,講她表姐短暫的一生,同她的散文一樣生猛經典吧,發覺她只有寫自己的事才最生猛可讀性強,刻薄一針見血,女人版本的魯迅文了,她這篇文是借抄了法國最著名短篇小說家莫泊桑的一篇同類型短文,結構一樣的,只不過換了中國上海式,相差了六十年的巴黎一八八幾年同當時一九四幾年的上海其實是好奇妙接近的,看真D好明顯就是抄莫泊桑的風格,但為什麼不篇篇都寫成花凋這麼高水平的文啦,除了傾城之戀與那隔了十三年五七年寫成的五四遺事比較可讀性強些之外,她其它寫的那些太瑣碎古靈精怪清末民初爛舊悶文筆上海普通人平凡到近乎虛假的情節,可讀性幾乎沒有,那等於沒靈魂的扯線土包公仔人物角色表演,真實得太假了,只想嘔,太土了,為什麼花凋寫得這麼好,為什麼從一九四四年她的作品大紅後到她一九九四年離世,將近五十年,她差不多是等於廢了,哦她還寫了幾個成功的電影劇本,她五十年代去香港等於自閉症了,去了美國更甚,等於孤魂野鬼同社會脫節了,她也就是自己寫自己的自傳型作家,一離開自己的生活就亂寫亂作,她的超短篇小說最明顯了,什麼金鎖記連環套半生緣就是這些不倫不類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怪作,看到人悶到嘔,真豈有此理惡作劇。😁💩👎


嘉哥64


一個人在十八歲,在青年時期的情感影響著一個人此後的一生。無論此種情感成不成功。人的後半生從此在情感中踏陷。經歷過的情感是在人內心紮了根,即使冬天枯死。它在人內心冬眠,不定哪個時刻甦醒咬人一下,疼痛。又用忘記麻木。它是打不淨的土撥鼠,不在此處露頭在彼此。表面上波瀾不驚,不動聲色,而人的內心在生活的經歷中,不知心海幾經輾轉與波濤。人生是奇妙又無理,是蝕心的過程。張愛玲作品改名,緣於此。相遇相忘又相見,人生種種,情根深種,難以拔除。


圃香


1.為了銷量

張愛玲原本想把《十八春》改為《惘然記》,但聽了林以亮的建議後,為了銷量改為《半生緣》。

2.政治原因

作品出現了張愛玲少有的政治傾向,因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


小布丁是遊戲黑洞


張愛玲的作品大部分都帶有作者自身的影子,這篇小說中女主被囚禁關黑屋的那段經歷,也是張愛玲的童年真實經歷,可見童年不好的記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張愛玲給作品改名,應該是她認為這個名字更能表達作品的意思,更能涵蓋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