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寫作者裡被低估的作家有哪些?

candy2004


人們常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華文化在傳揚,而有中華文化傳揚的地方就有華文文學在發展。近百年來,伴隨著華僑華人走向海外的足跡,華文文學在異鄉的土地生根發芽,成為中華文化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相遇、交匯、交融而開出的一朵文學奇葩。

這些年的華語作者

從早期的林語堂、郁達夫,到後來的余光中、白先勇,再到如今的嚴歌苓、張翎,一批又一批華文作家在異國他鄉堅持漢語創作,將中國故事、中華文化向世界娓娓道來。

當代研究於東亞語言及文明系的教授,且在2006年曾獲第五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提名的學者王德威說:"我們看到在全球各地的,各種各樣的語境裡面,有不同的作家以漢語來書寫,來傳播他們對於華文和華語的想象,無論是在法國的高行健,還是早就過世了的來自臺灣的三毛。但是三毛的寫作千萬別忘了,她是從非洲開始的,從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展開了華語創作。來自於臺灣的郭松棻,或者是漂流到海外的張愛玲、白先勇。來自於馬來西亞的李子舒,香港的董啟章,臺灣的朱天文,現在在德國的從上海來的作家嚴歌苓,或者是在美國波士頓的哈金,這些作家以不同的場域,甚至實驗著不同的語言,來想象著他們心目中的話語,他們心目中的中國和中國歷史。"

華語作者評選被低估的作家

2012年由美國《僑報》、英國《英中商報》等海外主流華文媒體同步發佈的"華人作家影響力和話語權排行榜"揭曉,李敖、韓寒、金庸、張一、鄭淵潔、瓊瑤、賈平凹、陸天明、龍應臺、鐵凝等十位華人作家最終上榜,北島、嚴歌苓、虹影、余光中、湯亭亭等知名華人華裔作家最終因影響力和話語權不夠遺憾地落選前十。

北島原名趙振開,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是文革後期興起的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他最著名的詩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結局或開始》等,曾經震撼了無數國人,表達了在文革中成長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後的批判與否定、懷疑與茫然。北島的詩歌冷峻、思辨,有很強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總是在悖論與斷裂中探尋乃至拷問著人類、時代乃至自我的真理與價值。他曾先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古根海姆獎等,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

馬其頓文化部長評價:北島的詩歌在中國的1970年代成為了那一代人的聲音,他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詩歌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文學可能到達的邊界。

嚴歌苓是一位美籍華人,美國21世紀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她的《幸福來敲門》《小姨多鶴》《鐵梨花》《金陵十三釵》《芳華》等許多作品都被知名導演排成影視作品,並且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北京大學文學系教授陳曉明評價:她的小說藝術實在爐火純青,那種內在節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豐厚,她筆下的二戰,寫出戰爭暴力對人的傷害,生命經歷的磨礪被她寫得如此深切而又純淨。

虹影英籍華人女作家、詩人,代表作有長篇《孔雀的叫喊》、《阿難》、《飢餓的女兒》、《K》、《女子有行》、詩集《魚教會魚歌唱》等。曾旅居海外,現居北京。《好兒女花》是其自傳體小說《飢餓的女兒》的後續,獲《亞洲週刊》2009年全球中文十大小說獎。

著名評論家施站軍評價:嚴歌苓有如此意蘊豐盛迷人、襟懷爽朗闊氣的長篇小說,是我們今天對漢語文學持有堅定信心的理由。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還有廣為人知的《鄉愁》《日不落家》《守夜人》等。

梁實秋評價: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湯亭亭美國華人小說家,先後創作了頗具影響力的小說《女勇士》、《中國佬》、《孫行者》等,這些文學作品確立了在美國華裔文學史上的地位。《女勇士》裡,作者根據童年時母親講述的家族歷史和中國神話傳說,結合了自身的理解和想象,演繹了作者本人以及家族的一些女性親戚的生活經歷。被美國現代語言協會列入歐洲經典文學,並將其作品視為與荷馬、喬叟、但丁、莎士比亞、彌爾頓等人的作品同等的地位,在美國大學的許多學科中都被列入必讀書目或作為教材走入大學課堂。

美國基金會的官方網站指出:湯亭亭在作品中運用一系列文體和故事,創造了一種令人驚異的移民回憶錄和移民小說的新寫法,影響了兩代美國作家。

但亞裔美國文學家和文學評論家趙建秀把湯亭亭作為已被白人同化了的華裔作家而痛加斥責,認為湯亭亭一類作家已失去了華裔族性,誤讀誤用中國經典和傳說,曲意取悅白人讀者,歪曲華裔美國人的本來面目。

科普 :

在廣義的中國歷史上,尤其是語言史上,中國雖然是以漢語作為語言的大宗,但是在這樣一個土地上,號稱有56個不同的民族,其實有超過80多種的語言被流通,被使用。這些語言其實分屬於不同的語系,包括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印歐語系等,在這不同語系下,我們形成的所謂中國人的語言,是超乎我們狹義定義的漢語為主的語言的。甚至在漢語的標誌上,漢語也可以細分出各個不同的支脈,像漢語的語系,壯族、侗族等的語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產生的想象,正像巴赫金所說的,是眾聲喧譁的世界。這個理論也恰恰用到了中國廣義的文明裡面,由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喧囂共彙集了這樣一個生機蓬勃的語言現象。

所以我們在探討華語語系文學的時候,特別要強調語言作為一個共同認同的公分母,承認在這樣語言廣義的號召之下,我們繼續可以看出各個不同的族群,各個不同的文化,各個不同的區域產生不同樣語言的表徵,這些語言的表徵在目前的情況之下,通常是以漢語作為最後的迴歸的重心,而以漢字作為我們流通的重要的符號。 ——————王德威


一往文學


目前,全世界文壇,好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幾十年來一一寥落星辰…

原因一一寫出來~傷筋動骨.費力.不易出名…

巨國青(北漂)女作家…

十幾年來,她似一一苦行僧…

(一年36O天,天天寫作不輟,手已變形…)

心無旁騖…

從不入這會那會;從不參加這活動那節目;從不參這評獎那評獎;拒絕國內外媒體各類採訪…

文字語言的潔癖獨特性,寫作手法的一一波詭雲譎…使其一一標新立異於中國文壇…

獨闢蹊徑的畫面感,寫作手法,造就了其一一別具一格的小說風景…

她善用一一正能量與一一真善美一一剖析人物靈魂…

她善用一一勵志人物一一烘托情節…讓人極易一一情不自禁地一一墜入書中…

釀成:“一書卷人幾曲淚的嚴重後果”…

其長篇小說(處女作)~《仇焱之》一書人物描寫達~63O餘人

該書,耗時八年一一嘔心瀝血書寫而成,由新華社正式發行。是世界文壇,目前,惟一由女性作家完成,公開發行的百萬字長篇小說…

(日前,其創作的第二部百萬字長篇小說《神靈鳥》己竣工…第三部百萬字長篇小說日己開工……)

請文學界、出版界、新聞媒體《今日頭條》八億網友關注一下一一巨國青……



李恭覺


殘雪,最接近卡夫卡的作家,從初中讀她的《蒼老的浮雲》,高中讀她的《五香街》,到而今將近而立之年讀她的《新世紀愛情故事》。荒誕,超現實,夢囈,一如既往。如果說餘華的先鋒創作是以血和死亡的方式表達出來的,那麼她的探索之路則是在鋼索上蒙著眼睛騎單車。這是一個遠離世俗,靜心寫作的作家,私以為是中國最有創造力的作家。



子充狡童狂且喬松


華裔作家很多,要說那些作家被貶低,也就是網絡一些專寫精靈鬼怪和淫穢色彩的所謂大腕,雖然讀起來文筆比較流暢,但缺乏作者個人的寫作特點。一些內容慌淡不堪,甚至涉黃,毒害網民。對這些作品應嚴格審核,把好關口。


萬水千山979


張煒。魯迅精神的繼承人,他曾坦誠自己最愛的是魯迅和托爾斯泰的作品。曾獲茅盾文學獎,但作品褒貶不一,今天的文學愛好者大抵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陳曉明、陳思和等一批學者對他評價極高。個人認為,他是被嚴重低估的一位。


叔本華家的貓


低估不存在,好的東西都會發光,只是每個人的文化屬性不同,蘿蔔青菜各有愛,不是不好,只是不符合自己的口味。欣賞的人同罷了,就拿那些虛構的魔幻的,玄幻的口水小說很多人看,雖然有一點文化屬性的影子,但是都很淺顯。好的書要遇到對的人看,就猶如知音。


清涼山上的小駙馬


民俗作家的話,陳忠實算是一個

當然,我還喜歡網文小說,網絡文學也算是華語文學的一種,不應該覺得普遍沒營養就一杆子全打死,辰東的《長生界》《神墓》在我看來質量是真的挺不錯的,奇思妙想的格局以及“平衡”“反抗”的文章內核,昇華得讓人驚豔


歧流人


餘華應該算是一位,思想的深度和對人性與歷史的獨到見解少有人能及,只是悲觀的成分多一些,不太為熱愛生活的人所接受,但其所寫為真實的認知和本來的面目。


憂天的杞人


蕭紅,我覺得同期作家裡只有張愛玲能和她一起提出來,就是可惜命太薄。


梨了了


中文寫作的話,不能說被低估。現在純文學的發表渠道很多,只要是好文章好作品都不會被低估的。如果說高估倒是不少,比如郭敬明,蔣方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