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为什么感觉在以后的历史中再没有唐宋时期的诗词名家,诗和词又如何区分?

正宗小酢酒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双子星座。其格调的高雅,意境的深遂,对仗的工稳;格律的严格确实是文化历史上的两座丰碑。

以唐诗为例,共产生了二千多位杰出诗人,四万多首经典诗歌。

唐诗的领军人物相信大多数朋友都会同意前三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不知朋友们是否注意到,封建时代的文学、艺术比较强调"人",比如魏晋强调的是人的觉醒;而大唐的诗歌则强调人的自由。

举例如李白,他的诗歌中,那种横扫六合的气概,自由天地的精神,笑傲万物的情怀,呑吐宇宙的气魄,俯仰天地的情感,成为唐诗的杰出代表。

为什么唐诗独步中华诗坛,因为有李杜"惊风雨、泣鬼神"两杆大旗的耸立,后人无法超越!当然,唐以后诗人辈出,单论技巧可以不输前唐,但是,气魄和意境难以逾越李杜。

有朋友说了:"未必苏轼的诗歌逊于唐诗"?不错,生活于北宋的苏轼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二十六岁的苏轼进入官场。问题是进入官场的苏轼却深受儒、佛、道的影响,儒要求入世(修、齐、治、平)而佛要求出世。

这就决定了苏轼在官场上的矛盾。苏轼是一个才华横溢,胸怀正义、不拘礼俗的才子。但是,官埸需要的是看风使舵、左右逢源,老谋深算的政客。

所以苏轼的诗歌大都是个人境遇的感怀,他无法逾越李杜那种"策马挽弓,诗酒年华"的浪漫。

苏轼的最大成就在词、画、书法和理论上的指引。

总结:唐诗之所以在大唐独树一帜,空前绝后,与大唐的迅速崛起而形成的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产生了一种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民族心态。是世界强国,文化(诗歌)当然也同样繁荣有直接关系。




诗和词的区别

诗歌、尤其是唐诗,极其凝练的语言艺术表达,孕涵作者思想感情和丰富联想,具有抑扬顿挫的鲜眀节奏,严格合谐的音韵,结构形式的规范。

词是一种对仗精美的语言艺术,字数限制,多少由词牌名决定,它的结构比唐诗更自由,表达也更直接、更丰富。

以唐诗为例:它的体裁形式有古诗、乐府、律诗、绝句。

宋词有大约一千多个词牌名,字数由十多个字到270个字。

而宋词的领军人物之一的苏辛,擅长的是宋词长调(91个字以上)。

宋词的年代分为北宋和南宋,由于金人的威胁,涌现出大批抗金北伐的词人,以辛弃疾为首,同时由于南宋朝庭的享乐生活,江南水乡的秀美,歌坊艺伎的盛行,也有所谓花间词派。所以宋词的内容丰富不亚于唐诗。

我对诗词很外行,学习心得有不到之处,错误观点,请各位在评论区指出。

2019.4.21.草就。


良人执戟2


产生唐宋时期那样的名家,一需要唐宋时期的文化土壤。二是诗词文学要有唐宋时期的社会认知。三是诗词作品要能够发挥社会作用,实现其作品价值。

科举制度要求诗词为必考科目,于是儿童启蒙读物,都以韵文为主了。如此,诗词文学一定兴盛,诗家一定层出不穷。

到明朝,八股文取代诗词,诗词就渐渐淡出了。

所以,上述三要素的消亡,是没有诗词名家的主要原因。

诗与词的区别主要有:

一、格式、形式不同。

二、用韵的严谨程度不同。

三、诗可以不合乐,词必须合乐,它有独立的词牌。

四、格律要求不同。

五、语言风格不同。

总之,看冠以词牌并合律的就是词。


当代诗词精品


唐宋后没有名家,这话太过武断。

明有于谦.高啟.馮梦龙.边贡.宋濂.唐寅.汤显祖.戚继光.解缙.吴承恩等等。

清有,钱谦益.顾炎武.纳兰性德.龚自珍.朱彝尊.仓央加措.袁枚.曹雪芹等等。

当代有毛泽东.柳亚子.鲁迅.胡适.艾青.徐志摩.海子.汪国真.舒婷.席慕蓉等等。

以上这些人物哪个不是赫赫有名。

至于诗和词怎么区分,你有点明知故问,若连这都分不清还谈什么诗词。


云鹤166082174


现代人去和古人比诗词歌赋吗?

那就好像古人和我们现代人比说话吗?古人肯定会文绉绉……结结巴巴地说不利索哈!

诗词相比较而言:最简单就是打油诗更随意地信口胡诌就可轻松来一首,词就要有更多框架规矩——考虑词牌格律平仄字数


守望幸福快乐a


诗词是时代的产物,由社会环境决定,什么时代出什么诗人,写出那个时代的诗,历史不是剧场,不会重现。


瀛島青松


唐诗宋词是特定时代的一种浓缩的语言文字。因为浓缩,所以也就更精准,精美,其前期的准备也就更难。要做到小文字大境界,底蕴浅了是无法做到的。所以,通俗易懂也就占据了文学流通的主流渠道。至于诗与词的区别,我以为只是表达格式的不同。个人看法,不对之处,请见谅。


沐雨听风43


元曲重戏剧,明清重小说,说书散文优先!


章亚昕


唐诗,宋词,是时代的文采,互联网时代,灵魂深处闹革命,也能写出好诗来!祝福你美文美诗歌颂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