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院長李汛教授牽頭的全國外科內鏡多中心團隊 在ERCP球囊擴張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4月16日,由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院長李汛教授牽頭,聯合我國15家外科ERCP單位實施的前瞻性臨床試驗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Optimal dilation time for combined small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and balloon dilation for common bile ductstones: a multicentre, single-blinded,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以fast-track論著全文在線發表於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gy《柳葉刀·胃腸肝病學》。《柳葉刀·胃腸肝病學》作為國際頂尖期刊The Lancet子刊,本篇文章也是我國大陸學者以通訊作者在該期刊發表的首篇Research Article。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院長李汛教授牽頭的全國外科內鏡多中心團隊 在ERCP球囊擴張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小切開聯合球囊擴張(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balloon dilatation, ESBD)是目前ERCP處理十二指腸乳頭的常用術式,可增加取石成功率並最大限度的保護Oddi括約肌的功能,但最佳球囊擴張時間目前尚無統一標準。本研究(ClinicalTrials.govID: NCT02510495)針對ESBD球囊擴張的最佳時間進行了前瞻性、多中心、單盲、隨機對照試驗,參與研究的15家單位均為我國知名的外科ERCP中心,包括: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天津市南開醫院、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浙江大學樹蘭(杭州)醫院。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院長李汛教授牽頭的全國外科內鏡多中心團隊 在ERCP球囊擴張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本研究創新性的將ESBD球囊擴張時間分為0秒、30秒、60秒、180秒和300秒共5組,前瞻性納入了15家中心在2015年至2017年間1920例膽管結石患者。結果顯示,30秒鐘球囊擴張不僅具有同等的取石成功率,且ERCP術後胰腺炎發生率最低;而球囊直徑小更容易增加ERCP術後胰腺炎,這為中國膽總管結石患者的ERCP最佳球囊擴張時間提供了重要循證依據。同時,該研究還首次定義了ERCP術後胰腺炎危險因素的中國年輕女性年齡(≤45歲)。

本研究經過CHESS研究組前期討論和遴選,於2018年12月《柳葉刀·胃腸肝病學》-CHESS圓桌會時向期刊主編Rob Brierley彙報、修訂並投稿,隨即進入快速審稿通道,僅1個月時間被接收錄用。本研究的順利發表,不僅是我國15家外科ERCP中心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標誌著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普外科臨床科研水平邁上了新的臺階。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院長李汛教授牽頭的全國外科內鏡多中心團隊 在ERCP球囊擴張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文章鏈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as/article/PIIS2468-1253(19)30075-5/fulltext#section-7c530872-6235-4433-899c-b3f276970189

相關鏈接:

中國外科ERCP多中心臨床研究由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院長李汛教授於2015年3月啟動,由國內15家知名外科ERCP中心共同組建。目前共啟動研究5項,已完成多中心臨床研究1項。該多中心研究平臺定期舉辦“中國外科ERCP臨床多中心研究論壇”,旨在發掘我國現階段外科ERCP發展中凸顯的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及研究,致力於中國外科ERCP的臨床研究、技術培訓及推廣,為進一步優化膽胰疾病的診療方案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參與本項發表研究的15家中心成員包括:李汛教授、周文策教授、張鐦教授、王震宇教授、張雷達教授、孫昊教授、薛平教授、劉威教授、王琦教授、張繼軍教授、王雪峰教授、王蒙教授、邵英梅教授、蔡開琳教授、侯森林教授、李啟勇教授、孟文勃教授、張磊教授、朱克祥教授。同時,本研究還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Davis醫學中心Joseph W. Leung教授、WHO國際癌症研究署Elisabete Weiderpass教授、卡塔爾大學Ula Nur教授、日本京都第二紅十字醫院Kiyohito Tanaka教授及Azumi Suzuki教授大力支持及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