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誰的思想更符合未來人類的發展方向?

老衲侃春秋


我學習道德經和論語已經很多年了,雖然不是科班專家,但畢竟興趣使然,非常認真。就個人觀點,老子比較適合,老子的理論更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甚至可以說更“科學”,注意有引號,我是標準理科男、物理愛好者,我從不認同什麼科學的盡頭是哲學/神學之類的鬼話,在我看來,哲學頂多能在科學研究裡起到指點思維方式的作用。

傳說中孔子也說過他比不上老子,兩種學說在今天看來,也都有不完全正確的地方,但畢竟哲學是可以與時俱進的去糟粕或者去解釋的。

大致看來,孔子更偏向於教你為人處事,老子更偏向於教你理解事理,就對事理的啟發性來說,老子遠不是孔子可比擬的,但孔子的理論更接近生活和實際,這就是為什麼我依然喜愛讀論語。但要說符合人類發展,非老子莫屬,今天我國的主流價值理論就深受老子的影響,成為了中國意識形態的一部分,並在不斷的影響著世界。


孩兒們隨我來


今天就來談談老子代表的道家,以及孔子代表的儒家。

老子研究的是天地之道、人文之道、生命之道,是宇宙社會的總規律,因為超出社會入於本體,所以當然有出世,也因為涵蓋人文社會,所以又是帝王之學、謀略之學、入世之學。所以,老子的思想既出世又入世,既大而無外又小而無內,真稱得上是萬經之王。不然,看歷史上有大功德的改天換地的大人物,都是黃老道家人物,他們才稱得上“功成,身退,天之道”。

老子講無為,對於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很有指導意義。無為不是字面的不為,而是收斂過分的慾望不妄為,遵循天道規律而行,因為人道畢竟是天道的一小部分。

這小,小到什麼程度?在無邊無垠的宇宙中,由一顆塵埃生成的小行星叫地球,上面某刻剛好繁衍出一種智慧生物,如細菌般散佈表面,那就是號稱萬物之靈長的人類。我們的一切偉大文明、偉大歷史、偉大人物,由此而來,也不過如莊子筆下那個蝸牛的觸角罷了。人類的道,就是那麼的小。

這麼說,並不是妄自菲薄,搞虛無主義,而是明確的說明一個事實,人可以有所作為,可以大有作為,但不能離了終極大道,否則短時間內很容易被抹去。

要有為,就需要知道什麼不可為,什麼不能觸碰,什麼是過分的慾望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什麼是鼠目寸光和自尋死路。遵天道無為,才能行人道而有為。

小一點說,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治理,也不能隨心所欲、私心氾濫、肆意妄為,不遵從歷史規律,不知敬畏而為所當為,為所不能為,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會踏上歷史週期律的老路。

對於一個社會,如果可以為了所謂的金錢資本,而在天天維持生命的事物上不擇手段,在喝的水、吃的糧食、加工的食品、治病的醫藥、保護人類免於重大傳染病的疫苗中,加入除草劑、轉基因、地溝油、三聚氰胺等化工原料……那是在追求經濟繁榮,還是為了這當前的一代人的慾望斷子絕孫、自毀長城?

更小一點,對於一個人,在為之前、為之中、為之後,更要有所警、有所畏、有所足、有所止,這樣才能有成無咎、趨利避害、以德配位、長長久久。

老子無為的智慧真的很寶貴,可以保護我們少受發展之災害,但被權力與資本輪番衝擊的人們,還能痛定思痛、及時止損、亡羊補牢麼?

儒家文化的歷史演變,充滿了異化嫁接、被人利用,其實很悲哀,不僅是儒家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國古文明的悲哀。

孔子,研究的重點是周禮制度,想恢復一些西周舊禮,骨子裡崇拜權力,最高理想是當個帝王師,可是沒有誰真正賞臉。孔子那一套帝王諸侯們不學,周遊列國去推銷,“累累如喪家之犬”,就退而求其次,開班授課,當個老師總行吧。生存畢竟還是要的。

後來到了漢武帝為了加強統治秩序,才有了董仲舒以嫁接的矮化的儒學或稱禮學,來逢迎帝王、蠱惑人心。從此儒家就成了儒教,成了帝王統治者經常利用維護統治秩序的工具,他們骨子裡都是行的黃老之學,其實也沒學到家,只是黃老的皮毛之法家,內法而外儒。

至於歷代儒家所推崇的朱熹,則更是思想僵化,借鑑一點道家思想的皮毛,搞出來一個虛偽的“存天理、滅人慾”,自己的慾望可是一點也不受約束,給莊子的“噬欲深者天機淺”提鞋都不配。

到了王陽明,個人心學修養是很高的,伴隨著他的坎坷經歷而龍場悟道,這個道和道家思想、禪宗思想是一致的,儒家非要認為他是自己門裡的也無所謂,都是中國文化。畢竟,文以載道,道以渡人。

但儒家被歷代統治者拿來作為禮教的招牌,以仁孝的名義使人降服其心,維護統治秩序,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還有歷代很多儒生,以儒家文化為招牌,甘願投靠權力、追求當官發財的世俗利益,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到了今天文明時代,儒家思想特別是禮教政治思想確實太老化太虛偽了,基本要被拋棄了。而對於個人修養的部分,尚有可取之處,不必全然丟掉,但也需要進行現代化改造,尋到文明核心價值。

但有些守舊派,卻還是一味鼓吹,一味意淫。這樣逢迎權力的老一套已經不能完全行得通了,未來是沒有出路的。

須知,不敢對包括儒家在內的歷史文化進行正視反省,就是懦弱自卑,不能正視反省就是自欺欺人。


慈悲拔除生命苦難


答案肯定是老子。我這麼一說,肯定會得罪不少人,姑且算是無事找事,找抽型的,不過沒關係,理不辯不明,倘辯了也難明呢?只好去找個裁判,但裁判就一定公正嗎?索性去找孔子,孔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也”,看到這裡,高下立見。

說到這裡,有人會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我不否定,但非要在孔子與老子間比個高低,我再給你說個冷笑話“孔子帶著弟子顏回周遊列國,在滬上與一抬槓公司交手,僅一句‘父母在,不遠遊’便敗下陣來,孔子不敢抬槓是怕自己煽自己嘴巴。一老農與抬槓公司也僅一句‘你是你媽生的’而贏了,抬槓公司亦不敢抬槓,否則真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說完了水平高低,我們再看看社會的發展趨勢。先看看做為自然個體的人。人有不良習慣,就易生病,倒也不是說其他人有好習慣就不生病,只是不良習慣多了,易生病,但人能順應自然,就會減輕或降低得病的概率,你若再抬槓,得病是你自己的事,罪得你自己受著!這方面人可以自行糾偏糾錯。那麼,再看看社會的人,老子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世間的人爭什麼奪什麼?無非是爭名奪利,人為何要去欺世盜名呢?自然是有利可圖,為什麼有很多人要想方設法去弄個高等學府的文憑或榮譽證書?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我以前看到“彩電下鄉”,因為這裡有國家補助,不少人就去廉價收購黑白老舊電視機,從而獲利不菲;再比如能源電動車的補助,我之前就採訪一位行業老總,他說不少人是奔著補助去的。這方面的例子太多!老子二千多年前就已經看到知道了,莊子亦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老莊讓大家不要去學習嗎?大謬矣!老莊告訴大家是如何學才能效率高、如何學才能見其真!王陽明格物去格竹子,格來格去也沒格出個所以然,也沒能弄明白。平常人都是做加法,道家卻在做減法,而且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但“以至於無為”忽然“柳岸花明又一村”,有了“無為而無不為”,當然,無所不為才是大家豔羨的。昔老子僅憑《道德經》就名滿天下(當然代表老子思想的還有《妙真經》、《西升經》),鬼谷子僅一本《鬼谷子》、孫武僅一本《孫子兵法》而名滿天下,而那些寫了很多書的人,就見得比這些人高明?比這些人知識廣博?顯然不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來到這個世界,哪有不犯錯的?歧路亡羊,亡羊補牢未為晚,糾偏糾錯就是了。人不是不聰明,人是太聰明,要不然老子何以將人位列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類是在不斷探索不斷糾偏糾錯中前行的。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在其時其後一段時間,被奉為金科玉律,但到了微觀世界就無法解釋了;培根說“人一定能戰勝自然”,激勵很多人去探索,但培根這句話把人做為自然的對立面,後來也受到了自然的懲罰,比如美國的中西部黑風暴、中國北方的霧霾。

人類的認知是否定之否定,是螺旋式上升。一次次驗證,又一次次糾偏糾錯,一步步地朝老子的思想邁進。



微妙玄通冰激凌


1. 老子的中心思想主義是論道,他說,天地無人推而自轉,日月無人燃而自明,宇宙無人列而自序,禽畜無人造而自生。上善若水與世無爭,滴水透石,吞泥推沙。生於自然死於自然。國能自治,人能自正,何以人為。這個論證確實不錯,這就是老子悟道的智慧之處。這個自然法則規律也可能人人都會明白。這只是一個死道理。可是老子並沒有任何解釋說明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這樣?所以說明老子只是聰明智慧過人,他並沒有任何一句實踐知識的學說,老子只是一計修煉仙丹為生的唯心保守派。

2. 孔子的中心思想主義是論德,他說人知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他認為人在嬰幼時期是很斯文的,自身沒有具備生存的能力,完全要靠大人撫養,接受大人們的教育試範,才能學得自食其力的知識。人的聰明智慧是天生,但是知識是後天實踐才會學到的。如何發音說話,如何走路幹活,如何讀書寫字,這些都是經過人為學習實踐才能所得的生存本領。所以孔子主張以學而時習知。因此孔子提出以(仁禮誠信辦事,孝家忠國為人 )這條標準約束綁架了中華幾千年,當今傳遍了全世界。孔子為了推行仁禮政策平天下,他說自己要申請當官,只有加上了∨號的人說話才有人相信,才能推廣自己的治國主張。孔子想當官講的是真話,老子與世無爭是說的假話,他為什麼與孔子一直爭到現在還要繼續爭下去,一點也不勢弱。這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尊稱。

3. 今後,無論是如來佛奪得江山,還是老子奪得江山,要想穩定局面非孔夫子道德統治不可。





愚凡民


要說老子和孔子的學說思想,誰更能夠符合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我還是選擇孔子,雖然孔子學說幾千年來作為國家正統學說,也的確曾給我們國家帶來過許多負面影響,但是沒有辦法,再巍峨壯美的高山也有陰面。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關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關係的倫理學說。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說,孔子主張仁愛與群己;就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來說,孔子主張中庸與和諧;就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來說,孔子主張德治與禮治。而就人生的目標來說,孔子主張人應該修煉“君子人格”,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總之,孔子的一生的學說就是探討如何將國民修煉成“仁義禮智信”的人才,如何便利與鞏固統治者的統治,因此其思想與學說被統治者奉為圭臬,成為歷代統治者治國當仁不讓的正統學說。

老子思想主要是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論道”哲學學說。他的“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是順乎自然,不與人爭之道。他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從“道”出發,老子主張人自身要順其自然,不爭故無尤;治國要無為而治,“治大國若烹小

鮮”;“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老子這種清靜無為的思想在歷史上有充分體現,比如西漢初年,國家百廢待興,統治者實行無為而治,國力迅速恢復並超越前朝就是很好的例證。

要說孔子學說與老子學說誰最深刻,無疑是老子;但要說二人學說誰最管用,那還是孔子。老子的學說是消極無為,自我逃避卻為自己找藉口的學說,人生到了老年,功名利祿,建功立業看淡了,人生屬於“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這時候完全可以如夕陽西下順其自然。但人生如是青少年,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壯年,肩上擔子壓力山大,這時奉行老莊哲學思想無疑就是自欺欺人,上對不起父母,下對不起兒女。從國家層面上說,在一定時期實現“無為而治”是可以的,但若將老子學說奉為長期治國方略,一味放任自流,以為能使國家強大,則無疑是睜眼說瞎話,誤國害民,遺患無窮!

孔子學說主張人生要剛健有為,君子要自強弘毅,要“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為國家、為自己和家人建功立業平天下。人生不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是要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為理想而奮鬥終身,“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這種對自己、對家人負責的精神意志,不正是弘揚的人生正氣與滿滿的正能量麼!這種少有所學,壯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人生哲學,不正是國家所需要的積極人生狀態麼!因此,孔孟之道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正式被奉為國學,靠的就是孔子學說所蘊含的正能量思想的力量。

不過,人生、國家、天地自然,都是一陰一陽為之道,任何時候都是正能量與負能量並存,只不過是誰佔上風的問題。一個人身上如果時刻充盈著滿滿的正能量,不燒死也要炸裂;一個人身上如果充滿了滿滿的負能量,不是自我放逐就是自甘墮落。所以,面對孔子有所作為,到處充滿激烈競爭需要勇於面對挑戰的人生激勵,才有人提倡遵從老子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人生哲學。這些都可以理解,但要我的人生在二者之中做唯一選擇,我只好義無反顧選擇孔子學說作為我的人生哲學。

其實,對於二位偉人的學說,我主張人生要以孔子學說為昂揚基調,在一定人生階段以老子學說為心靈調劑,一主一副,二者兼備,方為最佳。至於誰的學說最符合未來人類社會發展方向,對不起,我還是選擇孔子學說!


大成律師鄒光明


兩人誰的思想更符合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趨勢嗎?

毫無疑問是老子。

老子的思想是辯證的,是動態的,是符合全世界的發展規律的。

如果用黃老之說。就應該在地方鄉里自己推舉,出賢能的人來處理政事。

那麼這些人是賢德者嗎?也不是。所以議員經常根據民眾的需求而進行更換的,也經常為了不同的利益而爭得頭破血流。因為他們代表的就是民眾的訴求。最後他們爭出來的結果或者善,或者不善,都代表著不同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暫時妥協,就好像太極的暫時穩定,讓各方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實利。

這是符合道的。

而孔子的思想是階級的,是固化的,是東方的。他的一切都是從上而下的,都是虛的。

比如一開始的公僕,現在還有人提嗎?相反古代各地的行政長官被尊稱為百姓的父母官!或者又稱之為州牧。

什麼是父母官?父母官意思就是百姓都是他養的?百姓都賴他生存?

可是糧食是誰種的?衣服是誰織成?是這些州牧,父母官?沒了百姓,他們只能餓死凍死,但偏偏他們視百姓魚肉,視那些白丁為愚民!這不是上下顛倒,恬不知恥嗎?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官都不是民眾自己推舉的。他們是君主指定的,所以這些官員代表的是君主的利益,和百姓無關。

因為官好還是不好,不是百姓說了算,是皇帝說了算,皇帝說你好,那就是好,說你不好,那就不好!官不能有所作為,民也得不到實利。但是上面皇帝的位置就穩了,就安全了。

所以在古代的中國,民不可以告官,下不可以克上。在一個天天講忠孝,講民為重,君為輕的儒家家天下之中,還有比這更虛偽的嗎?這不是最大的諷刺嗎?

甚至百姓說官員的壞話都要犯誹謗罪,這就好像父母罵孩子,都要被人拖進來行刑。這還有天理嗎?

所以儒家之人,口中說著如何愛民愛民,手上卻一點動作都沒有,這一點都不用奇怪。因為他們最是虛偽。

而且古代做官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異地為官原則。就是官員被皇帝指派到別的地方去做官。為什麼?就是皇帝為了防止地方官員做大,得到民眾的支持,獲得聲望,超過自己有坐反的可能。

異地為官,官員往往不瞭解情況,使得官不知民,民不知官。兩隻腳就好像是懸空的。

而且議會制推舉出來的本地為官,雙方都知根知底。民眾對官員缺乏敬畏,官員也不敢對民眾胡作非為。不然說不定就被三姑六婆給罵個狗血淋頭。官員受百姓的影響很大,百姓對官員不滿還可以通過議會制把官員換下去。

而異地為官者就不一樣了。這些官僚對外地的百姓用起手中的權力那是肆無忌憚,反正天高皇帝遠,天大地大我最大。為非作歹也沒人知道。只是苦了地方的老百姓。

所以老子的思想更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而孔子的必然被淘汰!


繁花若雪風自搖


如果你懂得歷史唯物主義,你就不會這樣發問了。別說未來了,就是現代的社會是他老子和孔子所能理解的嗎?[小兒辯日]的問題他孔子就啞口無言了,怎麼給孔子去談科學呢?日本為什麼會侵華呢?屁股大地方的國家(日本)竟然欺凌這麼大的中國,不都是因為中國落後嗎!為什麼落後?不發展科學。他老子和孔子啥時候研究過科學?除了為統治者去束縛老百姓的思想,讓中國人愚昧更愚昧,無知更無知……他老子和孔子還能做什麼?他們又能懂什麼?…………你竟然能提出:老子和孔子與人類未來社會的發展問題。難道你不是在鬧笑話嗎?


陳晨7201


當然是老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是一種平等觀念,人類大同,

人類命運共同體。

消滅一切歧視。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

把多餘的財富分給窮人, 讓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生活保障。

為而不爭,告訴各行各業的人默默的幹好自己的工作,不爭虛名,不勾心鬥角。

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理國家,要象煎小魚一樣,小心謹慎,不能

有太多折騰,無為而治。

......

《道德經》裡有太多宇宙真理,是最早接近哲學的一本好書!


野草之香


孔子被尊為萬世先師!《論語》廣泛流傳,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開辦了孔子學院。老子在中國很有名,道教特別推崇。《道德經》博大精深,堪稱經典。

孔子強調仁義禮智信,強調溫良恭儉讓,強調忠孝廉恥勇,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孔子思想集中體現在《論語》中,早已深入人心,流傳世界。

總的來說,孔子的思想更符合未來人類的發展方向。


英子1164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下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區別,畢竟有了比較才能知道哪個更合適。

老子,代表道家,講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天道,也就是人要尊重自然法則,敬畏自然法則。在有限的法則內,做事情!

孔子,乃是儒家代表,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才能更好的相處,處處講規矩,在人與人更好的前提下,去做事。

首先他們的側重點不同,一個是人與世界的關係,一個是人與人的關係。

至於人類為來的發展,這兩個哪個更有價值,取決於人類後面往哪個方向走,如果與天鬥,不停的探索未知領域,老子的肯定更合適。

如果,側重與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那麼孔子的更加適合。

以上,只是筆者一家之言,歡迎大家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