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思想“知行合一”精選內容

漢代以後、北宋建立之前,儒學受到佛老二氏的衝擊,儒學在社會基層至上層的影響力都比漢代減弱許多,因而在兩宋時期,大儒們一方面反佛老而重振儒家的地位,一方面亦希望為帝國建立一套道德規範。而知行問題正是儒家道德規範的核心。

針對“假道學”、“偽君子”的社會現象,朱熹提出“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之說,即認為人在良知、聖人之言中的道德認識是容易的,不過之後的道德踐履才是重點,人們應該努力去道德踐履。於是朱熹這樣的知性觀給了人們這樣的藉口:我知的不夠,所以還不能行,等我的知足夠了再行。

這樣的理論受到了陳獻章的質疑,為什麼他不認同朱熹的觀點呢?原因就在於,陳獻章曾經以才學“名震京師”才能為大家所公認,然而卻受到偽君子的排擠,攻擊,甚至參加科舉考試的試卷也不知去向,這使他對知行分離的現象深有感觸。陳獻章指出:“聖賢垂世立教之所寓者,書也。用不用者,心也。”這就是說,人心是根本,知而不行,再多的聖賢書也是白讀。於是陳獻章便提出了“道通於物”的學說,既指無形的道需要通過有形的物表現出來,又指“知”——道德認識需要通過道德實踐表現出來。

陳獻章的知性觀到是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謀而合,王陽明認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強調“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知行就像是兩道鐵軌,不可分割,只有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用。且這樣的效用需要實踐才能得來,即知行需要事上磨礪,而後才能真正達到知行合一,也即陳獻章所說的,道德認識需要通過道德實踐表現出來。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是為了糾正朱學之偏,他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合一,表裡一致。同時,王陽明也對知和行提出要求,人在知的過程中要抱有“真切篤實”的態度,在行的過程中要保持“明覺精察”的思維,知不離行,行不離知,且知且行,即知即行,這樣的知才是真知,這樣的行才是真行。

文化之所以具有多樣性,就是因為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否則也不會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情況出現,但是我們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取對我們有利的東西。王陽明的知行論便是我們需要用心學習的部分,如果你對知行本體,知行如何實現事上磨還存在疑惑,那麼下面的音頻中,王陽明將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一一為你解惑。具體請聽音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