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提起江蘇揚州的寶應縣,很多人會想起1956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在該縣柳堡鄉拍攝的電影《柳堡的故事》,一曲《九九豔陽天》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中國電影百年金曲之一。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其實在《柳堡的故事》問世之前,寶應還誕生過另一部電影,這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5年攝製的《水鄉的春天》,也是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影片講述50年代初蘇北裡下河地區高寶縣南灣村村民人民築圩修堤、圍湖造田的故事。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片中的高寶縣其實就是寶應縣,當時拍電影對於道具十分講究,攝製組專門製作了一份土改後中央人民政府頒發的地契。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在中國現有的1000多個縣(區)市中,寶應是為數不多的以古代皇帝年號命名的縣。唐上元三年(公元762年),寶應境內有一法號叫真如的尼姑偶然獲得“八寶”獻與皇上,代宗視為祥瑞,遂改年號為“寶應”,改縣名“安宜”為“寶應”。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故事的發生地南灣村實際是當時寶應縣的李家溝,即現在的曹甸鎮李溝村。當年,李家溝靠近蕩邊,圩堤渠道多年失修,年年遭水災,十年九不收。上世紀50年代,國家號召全國農民“組織起來,發展生產”,80%的群眾都參加了互助組。互助合作給李家溝帶來勃勃生機,框圩擴耕不僅有力抵禦了澇災,還為糧食增產奠定基礎。全鄉7000多畝土地,平均畝產達600斤。這樣的產量,在當時是一個奇蹟,為此李家溝獲得了蘇北行署頒發的獎旗。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李家溝的變化引起多方關注,《人民日報》《華東農民》《蘇北日報》《蘇北青年》等報刊先後發表文章,從不同角度宣傳這一典型。時任蘇北文聯主席汪普慶(後出任駐芬蘭大使)和作家秦鮑雨看到這些報道後,燃起了創作的激情。1952年秋,二人來到寶應水鄉採風,呆了近半個月時間,第二年秋便寫出了《水鄉的春天》的電影劇本。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劇本送到上影廠,最先引起了寶應人丁裡的注意。當時,丁裡是《雞毛信》的製片主任,謝晉是該片的副導演。謝晉一直在為第一次獨立執導尋找合適的題材,丁裡極力向他推薦這個劇本,兩人一拍即合,隨即率領包括了奇夢石、孫景璐、夏天等大牌演員在內的由數十人組成的攝製組來到李家溝體驗生活並拍攝外景。1955年上半年全片攝製完成,並在寶應縣城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式。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雖然過去了一個多世紀,無論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還是影片中所出現的故事和人物都已勾不起觀眾的興趣,但它所反映的寶應水鄉的風貌仍然令人感到十分親切。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影片一開始,孩子們在水蕩裡逮住的甲魚如今已經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五朵金花”。這種甲魚是寶應的特有品種,因腹部有五朵花紋而得名。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片中富農孔炳源一門心思想賺錢,暗中挑撥農民把蕩田改成藕田。實際上,寶應蓮藕也是出了名的,表皮光滑,體白個大,明代為朝廷貢品,曾入選《中華名菜譜》,並被列入國宴“國菜”之列。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村長吉春林把自己的鴨子換成糧食救濟揭不開鍋的貧農陸連坤一家。寶應的麻鴨和大個的鴨蛋也都是當地特產。

揚州寶應的真實故事,建國後第一部在蘇北地區拍攝的電影

對於寶應人來說,同一個地方誕生了《水鄉的春天》和《柳堡的故事》兩部經典電影已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而通過這些影片又能勾起童年的記憶,實在令人羨慕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