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誰在農業方面貢獻最大?

鄉村諸葛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人為農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鄉村諸葛所掌握的情況來看,有以下5個人對於農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黃帝: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之爭,黃帝代表了農耕文化的傳承,最終打敗蚩尤,在中國奠定了農耕制度的繁榮,從此以後,中國的經濟領先了世界各國幾千年。

張騫:張騫出使西域,為中國帶回了大量的農作物種子和苗木,如番薯、小麥、葡萄等,開始了中西文化和農業的交流,農業再次上了一個新臺階。

毛澤東:偉大領袖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導師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初期,就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口號,實現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從而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社會的根基,實現了社會主義社會。建國以後,提出“水、肥、土、種、密、保、管、工”農業八字憲法,科學系統的總結了農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土地潛力得到有效提升。提出了增加複種指數概念,中國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後來,有開展了“農業學大寨”運動,大力改造中低產田,全國的梯田前所未有,耕地質量空前絕後。

鄧小平:鄧小平對於農業最大的成就就是實現了“包產到戶”,而且提出了“三十年不變”的穩定政策,經歷了糧食恐慌的農民再次看到了解決溫飽問題的希望,終於在2000年解決了中國溫飽問題。

袁隆平:袁隆平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其實代表了一個群體的貢獻,解決了幾個億人的溫飽問題,功不可沒。其實,在新中國建立以後,一大批農業科學工作者培育了小麥良種、雜交玉米、和其他作物品種,和化學肥料一起,成為現今農業主要的增產措施。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顛覆了自交作物不能雜交的認知,後來又培育出巨人水稻和迪拜沙漠水稻實驗示範的成功,標誌著中國農業邁入了世界先進水平。企圖說三道四的人要麼別有用心,要麼很無知,不值當跟風。

當然,不同時期,有很多對於農業發展有促進作用,人和政策,比如“井田制”等,都是曇花一現,和這五個人不可相提並論。

你認為鄉村諸葛的觀點對嗎?歡迎指正。





鄉村諸葛


毛澤東時代是農業成就最大的,毛主席號召農業學大寨,全國掀起了農田基本建設和興修水利的高朝,開墾荒田,組建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發黑土地北大荒,大大增加了全國的耕地面積,大小水庫星羅其步,大力進行農業科技試驗,組建了各級農技站,農科院,袁隆平水稻雜交提高了糧食產量。改革開放後,只是改變了生產組織形式,改集體生產為私人承包,今天的農業是吃著40年前農業投入的奶水成長的,實際上今天的中國農業在退步,土地大量減少,大批荒蕪,政府補農,大量農產品進口,農業後繼無人。說過去餓飯,今天飯飽的人可能大多40來歲吧,對今夕的中國農業60歲左右的人最有發言權。


民正平


毫無疑問是毛主席對農業的貢獻最大。首先,他從理論上提出了許多具有極大指導意義的觀點,如“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土肥水種密保工管”八字憲法等等。第二 ,他第一個將農民組織了起來,走農業集體化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業個體經營的模式,為農業實現現代化打下了基礎。第三,他發動群眾大力興修水利,修建了8.4萬多座水庫和無數與之配套的引水渠道,打成了數不勝數的灌溉機井,使農業豐收有了保證。第四,是他號召“農業學大寨”,帶領人民改天換地搞土地園林化,使農業機械化有了可能。第五,是他倡導了“科學種田”,提出“八字憲法”。他指出化肥應該有,但中國農業不能走化學化之路的觀點,所以在他大力號召用有機肥的基礎上,也引進了多條化肥生產線,為農業豐收創造了條件。許多為農業服務的小農機廠、小化肥廠、小農藥廠、小水電站、小農保(種子)站普及之縣、公社一級。讓國人感到非常自豪的,根本解決吃法問題的雜交水稻試驗成功也是在那個時代……

中國歷史上其他人對農業的貢獻幾乎都是單一性的,而毛主席的貢獻是綜合性的。


星火780


中國歷史上對農業貢獻最大的是毛主席,剛解放時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建國後使中國廣大的農村穩定,國家之內每個農民都有人管,五保戶有生產隊管,孩子上學免費,有病吃藥不要錢,雖然生活艱苦每家五六個孩子都過得去,國家困難大家理解,毫無怨言。當時一是八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西藏平叛,珍寶島保衛戰,又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償還蘇聯債務。在這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沒有學李自成,我們都挺過來了。並且給亞非拉人民樹立了一面革命的旗幟,也給世界人民指出了一條革命的道路。我們中國人民能走到今天,這是與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是分不開的,如果不是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給我們打下這個社會主義的堅實基礎,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嗎?為此,誰是全面的真實的評價中國歷史的人和事我都給他點贊!對那些目光短淺的偏面的評價中國歷史的以及農業的人一律給於痛斥。


趙烽欽


毛主席治水27年頂幾千年。

中國人現在喝的都是毛主席的水。

年輕人愕然。

如果你是首都北京人,你喝的應該是十三陵水庫、密雲水庫、官廳水庫的水。這些水庫都是毛主席領導修建的。

中國人喝的是毛主席的水,毛澤東治水27年頂幾千年。

我是大連瓦房店市人,我們那裡雖然離海非常近,但是嚴重缺水。瓦房店以前叫復縣,縣城就在瓦房店鎮,鎮裡的居民吃的自來水都是來自附近的沙河,由於流量只能滿足一半居民的需要,萬人大廠——瓦房店軸承廠職工和家屬只能喝回頭河的水,那時工廠裡的工業廢水不少都流進回頭河,所以患胃腸炎的相當多。1970年至1973年復縣經過三年苦戰修建成中型——松樹水庫。這座水庫當年使很多旱地變成了高產的水澆地,使產量大大提高。1982年人民公社解散以後,這座水庫基本上就成了瓦房店的水源地,解決了瓦房店幾十萬人的吃水問題。大連市與瓦房店差不多,更是嚴重缺水,當時在大連住旅店上衛生間,小便給半盆水,大便一盆水。1970年代的為了農業水利而建設的碧流河水庫現在成了大連市的水源地,使大連吃水不再困難。我曾經呆過的貴陽的城市用水都是來自附近的1960年代和1970年代修建的紅楓湖、百花湖、阿什河水庫的水,2010年的西南大旱如果沒有這些水庫,貴陽市和周邊的農村人畜就沒有水喝了,後果不可想象。

我老家在山東濱州市博興縣,在黃河邊。解放前由於黃河經常氾濫,三年兩決口,村裡地都是鹽鹼地,井裡的水都是苦的。所以我爺爺帶著我父親兄弟幾個闖關東。在1970年代,當地依靠集體的力量把黃河水引進來,把鹼衝跑了,現在成了風景優美的魚米之鄉——打魚張風景區。以前一提起家鄉就感到丟人,現在提起家鄉就感到自豪。

建國後幾乎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村子,都修了水庫。

難道,我們不是喝的毛主席的水?

來自農村的毛主席,深知水利對農業的影響。

在延安,他又把“興修有效水利”列為提高農業技術首位的方針。

全國解放後,毛澤東先後作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題詞,做了“要準備大災大難,赤地千里,無非是大旱大澇,還要準備打大仗……”的最壞準備,帶領幾億人民在農業合作化、大辦人民公社的基礎上,進行了空前的水利建設。

中國人喝的是毛主席的水,毛澤東治水27年頂幾千年

從1952年到1980年的二十年多間,國家用於水利的資金近800億元,其中,地方及社隊自籌也近百億元,建成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澇、發電等工程設施。

期間,全國各地修建大型水閘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庫86000座(而解放前只有大中型水庫23座),塘壩640萬處,總庫容量達4000億立方米(包括電力投資的庫容1100億立方米);建設萬畝以上灌區5000多處;機械排灌動力由解放初的9萬多馬力發展到7000多萬馬力;機電井從零開始發展到209萬眼;水利結合發電裝機900萬千瓦。

中國治水幾千年,所有的功業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幾十年的大規模農田水利建設。

這些水利工程初步控制了普遍的洪水災害,穩定了七大流域,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神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江大河再無大災害

從西方聖經大洪水的故事,到中國的大禹治水,洪水就是危害人類的猛獸。

毛主席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洪水有害,但水可利用。認識到和利用水利的,毛澤東也算中國歷史第一人。在井岡山根據地時期,毛澤東就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在根據地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新中國成立後,水利就是中國的基本國策。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中國每一個農村的農業運動。“紅旗渠”是典型一例。

河南省林縣紅旗渠,作為人工修造的“天河”,被國際上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新中國成立後,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和善”決心,從1957年起,先後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 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於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面積灌溉問題。

1958年11月1日,毛澤東在去新鄉的專列上,省委書記史向生把新鄉地委書記耿起昌、林縣縣委書記楊貴一一介紹給毛澤東。毛主席認真聽取了楊貴關於林縣“青壯年勞力出來大辦鋼鐵,莊稼顧不上收,棉花顧不上摘。群眾住在野地裡,大家都用棉花擦屁股……”的情況彙報。

毛澤東聽後心情十分沉重地說:“好不容易了水渠和水庫,長了好莊稼,卻沒有人收。這怎麼能行呢?大鍊鋼鐵不能再上人了,已經上去的留下少數人建設小高爐,其他人馬上撤下來!一部分人收莊稼,一部分人搞水利。要知道,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要把農業搞上去,必須大興水利。”

毛澤東在專列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大家解開了“緊箍咒”,楊貴也有了主心骨。不久,林縣數萬大鍊鋼鐵的村民愉快地回到了豐產的農田,回到了興修水利的工地。

到1959年底,林縣已建成中小型管道1364條,水庫36座,池塘2397口,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個,有效灌溉面積20.1萬畝,比5年前增加了20倍,使乾旱缺水的狀況得到很大緩解。

1960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十五),“引漳入林”大型水利工程(即“紅旗渠”工程)動工。縣委書記楊貴號召全縣人民,排除萬難,高舉紅旗前進!從此,一場“人定勝天”的戰鬥打響了。這天,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吃過餃子的林縣民工就浩浩蕩蕩地從全縣15個公社同時出發了。他們扛著工具,挑著行李,推著小推車,趕著馬車,向著晉、冀、豫三省交界的濁漳河結集。

10載寒暑,10年苦戰,在這條總長約1525.6公里的紅旗渠上,英雄的林縣人民興建了48座水庫、364座堰塘;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其中鏨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1個,兵在每條支渠上建起了45座小水電站和45座提灌站,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在林縣全縣基本形成,形成“能引、能灌、能排、能蓄、能電、能景”等綜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網,實現有效灌溉面積40萬畝,410個村受益,從而讓林縣結束了山民“世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歷史。

紅旗渠灌區共有乾渠、分乾渠10條,長304.1公里;支渠51條,長524.1公里;斗渠290條,長697.3公里。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總長1525.6公里,加上農渠總長度達4013.6公里。

毛主席領導中國治水過程

建國初的農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江河水患肆虐。全國大大小小上千條河流,每年都會發生多場洪水氾濫,河堤決口,洪水淹沒和沖毀良田,村莊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等,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禍患。其次是乾旱,北方廣大地區缺少雨水,土地不能灌溉,旱情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正常年景下畝產只有二、三百斤。當時農業完全處於靠天吃飯、受大自然擺佈的狀況。因此,治理江河水患成為共產黨和人民政府亟待解決的最大民生問題。建國初,中央政府召開最多的會議是水利工作會議,每年都要召開幾次全國性會議,研究解決治水的問題。

新中國的治水大業是一場持久不懈、宏大而艱鉅的系統工程。回顧近三十年的奮鬥歷程,大體上經過了三個階段:

1、建國初期的治水工程

這個時期,以治理淮河為中心任務,解決當時江河水患最突出的問題。1951年5月毛澤東親筆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大大推動了當時的水利建設。

由於淮河支流特別多,分佈地區廣,工程量大,涉及豫、皖、蘇、魯數省,又加上當時物質、施工條件落後,因此治淮任務的困難和艱鉅程度不可想象。但是在各級黨和政府正確領導和組織部署下,各方面同心協力、大力支援,廣大群眾意志奮發、奮勇參戰。終於戰勝了一切困難,使整個工程進展順利。

1951年的春、冬,蘇北運河整修工程和蘇北灌溉總渠先後完工。建成了一條長達168公里的蘇北灌溉總渠。7月淮河上游的石漫濰水庫完工,該水庫是淮河上游完成的第一個水庫。可蓄洪水4700萬立方米,灌溉農田9萬畝。11月高良澗進水閘和淮安支東分水閘先後開工。1952年淮河支流穎河上游的白沙水庫和汝河上游的板橋水庫開工興建。冬來暑往,治淮工程一個接一個。1953年新沂河嶂山切嶺、蘇北導沂整沭、淮安楊廟穿運、三河閘、劉老澗節制閘等陸續開工或完成。安徽省以修築淮北大堤為主,實施了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的堤防工程建設。在正陽關以下淮北大堤上修建涵閘 防洪排澇工程;疏浚了西淝河、濉河等重要支流;完成了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支流的水系調整和截源改道工程。1954年佛子嶺水庫完工,該水庫可蓄洪水5億立方米,灌溉農田70多萬畝,並可減輕淮河的洪水威脅等。1954年淮河再次發生特大洪水,但由於這些水利設施發揮作用,洪水東注黃海,南入長江,順暢下洩,沒有發生水患。1956年淮河中游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庫攔河大壩建成。大壩全長558米,壩高84米,大大增強了水庫的蓄水能力。

此外,全國各地的治水工作也都全面展開。1950年河北省渤海區灌溉工程的四大重點之一的薊運河灌溉工程開工;長江最大支流之一的漢水治理工程開始;湖南大通湖蓄洪墾殖工程開工。(該工程建成後可蓄洪水22億立方米,將大大減少長江中下游及洞庭湖沿岸的水災。)1951年河北省獨流減河工程開工,1953年完工。該工程包括開挖獨流減河、南運河改道等主要部分。這一工程的完工,完全解除了天津市和津浦鐵路的洪水威脅。

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從此根治黃河的工程提到日程。1953年河南省境內的引黃濟衛(衛河)工程全部修建完工,共修築渠道4945公里,可灌溉農田72萬畝。

長江干流上興建的第一個最大的防洪工程— 荊江分洪工程,於1952年始建,1953年完成。該工程包括修築黃天湖大堤、修建進洪閘(太平口)和節制閘(黃山頭),加固堤防,整理分洪區渠道等,分洪區總面積921平方公里,圍堤周長208公里,建成後分洪區蓄水量可達54億立方米。

1954年我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 北京市郊區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該工程於1951年開工,建成後蓄洪水22億多立方米,大大減少了水患威脅。

1954年夏,長江、淮河中下游由於雨量特別集中,均超過歷史最高水位,長江岸邊的大城市武漢告急。但由於幾年來治水工程的成效,以及當地黨政、民眾奮力抗洪,終於使洪水沒有釀成滅害,確保了武漢的安全。事後毛澤東題詞:“慶賀武漢人民戰勝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

1955年7月國務院會議通過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綜合規劃的報告。1956年3月新華社報道,全國興修農田水利的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經過五年的努力,不僅大大減少了水患,而且實現了擴大農田灌溉面積達800萬公頃,比原計劃480萬公頃超額約40% 。這標誌著治水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治淮工程持續到六十年代初。1958年起興建了從洪澤湖到新沂河的淮沭河工程。河長100公里,寬1.04公里,並建造了二河閘、淮陰閘、沭陽閘等控制工程,跨淮河和沂沭河兩流域調水,達到分淮入沂,淮水北調和淮沂互濟的綜合治理目標,增強了調度排洪的能力。到六十年代,共建成了佛子嶺、梅山等10座大型水庫和官溝、 響水壩等一大批中型水庫以及幾百座小型水庫;先後開建了城西湖、城東湖、蒙窪和瓦埠湖4個蓄洪工程;沿淮開闢了18個行洪區;舉世聞名的淠史杭溝通綜合利用工程和新灌區也開工興建。至此治淮工程的預定目標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蓄洩兼籌的中游幹流防洪工程體系。歷史上多災多難的淮河兩岸人民,在從建國初治淮以後到七十年代末雖然發生過多次大洪水,但卻再沒有釀成重大水患。

2、大躍進中的水利建設

1958年下半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實質上是以加快經濟發展為目的的生產建設運動。它反映了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完成之後,迫切要有一個生產建設大發展的熱潮。經過“三大改造”運動,生產關係雖然發生了根本變化,但就生產力和物質基礎來說仍是歷史的、落後和貧窮的。農業生產基本上仍是靠人力和畜力,抵禦自然災害和抗風險的能力薄弱,水、旱、蟲災頻發,農業產量低而且不穩定。可想而知,在當時國際形勢下,經濟生產“大幹、快上”、加快發展的要求遠比現在迫切得多。

從農業上來說,大躍進是以貫徹黨中央1957年制定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為發端的。農業發展《綱要》明確提出用十二年時間糧食畝產要分別達到“四、五、八”的目標,即:黃河以北400斤,黃河以南、淮河以北500斤,淮河以南800斤。當時在農業發展《綱要》的鼓舞下,全國農村首先掀起了一個大搞水利建設的高潮。

由於1958年農村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使大型水利工程能夠進行統一規劃、部署,不再受原來縣、鄉區劃的侷限;同時大大增強了勞動力和資源的統一調配、開展大協作和八方支援的能力,因此使水利建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就大大促進了全國的水利化建設。在新中國水利建設史上,有許多治水的大工程、大建設是在三年大躍進時期實施的。

在大躍進中,各地興起了修建水庫的熱潮。至今遍佈全國的水庫,其中有半數以上始建於大躍進時期。如著名的北京十三陵水庫就是在1958年修建的,當時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都曾到工地上參加過義務勞動。還有其他一些大型水庫,如北京密雲水庫、浙江新安江大水庫、遼寧省湯河水庫、河南省鴨河口水庫、廣東省新豐江水庫、海南省松濤水庫等,都是在大躍進中施工或建成的。這些大型水庫都具有蓄水、防洪、灌溉、抗旱、養殖、發電等綜合性功能,對當地的環境、生態和經濟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治水的規模大、力度強,是大躍進時期水利建設的一個特證。由過去的築堤、導流發展到對大江大河的攔河、截流、改道等,氣壯山河。這在歷史上是不敢想象的。其中包括對海河、黃河、長江支流等許多大江大河的治理。如:1958年實施和竣工的海河攔河大壩合攏工程,把華北五條內河入海河道切斷,使淡水不再流入大海,海水不再上溯內河;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於1957年開始,1958年截流成功,是根治和綜合開發黃河的主體工程。截流後,可造成647億立方米的庫容,歷史上“三年兩決口”的黃河從此再無發生過水患。同時具有防洪、發電、灌溉等綜合功能,可灌溉農田4000萬畝;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是根治和綜合開發漢水的主體工程,1958年勝利截流、第一期工程完成;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完成截流,大壩截流後,可形成蓄水49億立方米的水庫,可灌溉農田1500萬畝;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攔河壩合龍截流。該工程是一個發電、灌溉、調節黃河水量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可控制寧夏、內蒙古等地區的黃河凌汛,並形成寧夏地區一個面積1000萬畝的灌溉網。

全國各地的水利工程更不計其數,氣勢豪邁。在僅僅三年的時間內就興建了那麼多的大型工程,可謂功績卓著。如果不是在當時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這樣的狀舉是不可能有的。

3、六、七十年代水利建設的全面勝利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水利建設作為“農業學大寨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起來。其主要特點是由過去的偏重防洪向綜合開發利用的目標發展,貫徹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主要解決農業用水和抗旱問題。為此還開掘了許多新河道,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樞紐工程,治水規模和投入進一步擴大。僅1975年一年的投資就有45.3億元。從建國初到1979年中央政府用於水利基本建設的投資達到760多億元。(據萬里在1980年10月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的講活) 到了七十年代末,就總體上實現了對江河、湖泊水情的控制。不僅基本消除了大的洪澇災害,而且達到了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顯著效果。

這時期的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

震驚中外的河南林縣“紅旗渠”,被稱為“人造天河”, 該渠於1960年動工,1969年全部竣工。在當時困難艱苦的條件下,林縣人民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懸崖峭壁、險灘峽谷中開鑿出一條河道。在施工過程中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共開鑿懸崖絕壁50餘處,斬斷山崖264座,鑿通隧洞211個,跨越溝澗274條,架設了152座渡槽,共動用土石方2229萬立方米。創造出了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蹟!全渠由總乾渠及3條幹渠、數百條支渠組成。總乾渠長70.6公里,引水量20立方米/秒。支渠配套工程建砌石渠道595米,總長約1500公里。建成後灌溉面積擴大了60萬畝。大大緩解了當地的農業乾旱缺水問題。湖北省漢北河也是一條人工河,1970年竣工,全長110多公里,建成後擴大灌溉面積100多萬畝,等等。

1969年竣工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由三座大型抽水機站、五座中型節制水閘、三座船閘和疏竣河道等十多項工程組成,它把長江、淮南、大運河和裡下河聯結起來,利用這些河流的不同水位,通過自流和機動引水相結合進行排澇和抗旱,可灌溉農田250多萬畝。

1972年竣工的遼河治理工程,上游和支流共修建水庫220座,共修築堤防4500公里,流域共建電力排灌站920處,可灌溉農田1100多萬畝。

1973年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前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共修築防洪大堤4300多公里,開控、疏浚河道270多條,新建涵洞、橋、閘六萬多座。修建大中型水庫80多座(總庫容達130多億立方米)。其中有嶽城、崗南、黃壁莊、密雲等18座大型水庫和60多座中型水庫。建蓄滯洪區20多處。對洪、旱、澇、鹼等災害進行了全面治理,使海河的排洪能力比歷史上提高了十倍多,在流域內實現了每人一畝水澆地,1973年糧食總產量比1963年增長了一倍。海河完全被治理。

橫跨皖豫兩省的淠史杭水利工程,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等大型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該工程始建於1958年,七十年代初竣功。建成了包括龍門口水庫等五大水庫在內的新灌溉區,使安徽西北部10個縣的耕地得到灌溉,可灌溉農田900萬畝。被稱為可與都江堰齊名的偉大狀舉,使安徽人民世代受益。

對黃河的治理,1974年完成了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改建工程,以及劉家峽、鹽鍋峽、青銅峽等水庫和水電站的建設。同時完成了對黃河下游的治理,共修建和加固堤防3000多公里,沿岸建成涵閘60多座、引水虹吸等灌溉工程80多處。擴大灌溉面積800多萬畝。由此黃河完全被人所征服,變水害為水利。

長江流域的丹江口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於1958年動工,1973年竣工。該工程是由我國自行勘測、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建造的一座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攔河大壩、水力發電廠、升船機及湖北、河南兩座灌溉引水渠等四個部分組成。攔河大壩長近5裡,壩高162米,最大蓄水量209億立方米。建成後使漢江防洪能力提高到可抵禦20年一遇洪水。歷史上漢江中下游洪澇災害頻繁,堤防三年兩潰,所謂'沙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的狀況從此結束。— 發電廠裝機總容量9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40萬千瓦時。升船機可提升裁重150噸的駁船。鄂豫兩條引丹灌渠,年均引水9億立方米,常年灌溉耕地360多萬畝,灌溉效益共5億餘元,使鄂西北、豫西南成為商品糧基地。長江流域的碧口、柘溪、鳳灘、石泉等大型水庫工程,這期間也先後竣工。長江干流上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於1970年開始建設,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水電站,裝機總容量270萬千瓦,到七十年代末接近尾聲。到這時,對長江水患的治理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980年夏秋之際,長江發生了25年來最大的洪水,但由於新建的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廣大軍民的協力抗洪,千里幹堤無一處潰口,確保了兩岸人民的安全。

其他大型水利工程,如:1970年橫貫豫、皖、蘇三省的大型水利工程 — 開挖新汴河、治理沱河的工程竣工;河北省治理大清河中下游工程竣工,該工程可使天津、保定、滄州等地區14個縣免受洪澇災害,並確保天津市和津浦鐵路的安全。1971年四川省都江堰灌溉渠系改造工程完成;海河水系工程之一的永定新河和北京排汙河工程完工。1976年內蒙古自治區哈素海灌區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建成,可灌溉農田29萬畝。1979年河北省潘家口水庫關閘截流。該工程於1975年開工,規模僅次於湖北的丹江口水電站和葛洲壩工程。水庫蓄水量可達29億立方米。1977年巴彥淖爾盟河套灌區總排水乾渠揚水站建成,每年排水4.5億立方米,可擔負灌區400多萬畝農田的排水任務。1978年江蘇諫壁大型電力抽水站主體工程建成並投入運行,可灌溉農田200多萬畝,排澇農田400多萬畝。(以上材料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新華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197-221頁。)

迄今遍佈全國的大中小水庫,除了建於大躍進時期的外,絕大部務是在六七十年代“文革”時期修建的。七十年代竣工的大型水庫工程,如:1972年福建晉江山美水庫竣工,建成後可蓄水3.95億立方米,灌溉農田60多萬畝。1976年湖北省黃龍灘水利樞紐工程竣工,水庫庫容12.28億立方米,水電站年發電量7.59億千瓦時。還有湖南省的歐陽海水庫、雙牌水庫等等。據統計,止於1979年,全國各地共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庫(庫容10萬立方米以上的)八萬多座。同時,開掘、興建人工河道近百條,新建萬畝以上的灌溉區五千多處。灌溉面積達到八億畝,是1949年的三倍。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用水的問題。

到七十年代末,新中國治水工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水利建設的預定目標基本實現。

由此江河洪水基本形成由人控制、服從人的設計和擺佈的格局。

不僅洪水氾濫的歷史基本結束,而且變水害為水利,基本上消滅了大面積的乾旱現象。扭轉了幾千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歷史。

這些工程大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實施和完成的,歷時十多年。

如此艱鉅豪邁的工程、如此宏偉的業績,在歷史上什麼時期曾經出現過?古今中外孰能與之相比?這樣的人類奇蹟只有在毛澤東時代才能創造出來!

綜上所述,在中國歷史上,毛主席在農業方面的貢獻最大。


徐新舂


中國在農業上整改發展潛力的毛澤東主席時代,中轉了幾幹年前農業死灰復燃的星火工程,改變了舊時土地的利改率,在低產變高產的長久歷史上的轉變,弄清了農業的基本準點,平整土地,興修水利的基礎夯實,用真實的作為改變了低谷中增強農業效益的水準,幾十年中見證的偉人的光輝偉業,造福了子孫後代,更充分的顯示出偉人的卓助,受益萬代的工程,永傳萬世,農業離不開水利,水利更脫離不了土地的平整,一時付出,萬代接良的壯觀舉措,讓人永遠懷念救世主毛澤東主席的幹秋偉業功勳,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設施,大型農具省工省力,也離不開水利,更離不開土地平整,事在今日這種工程應還要精整精準,達到真正農業上高質量土地標準,真正做到人工,機器,技能水準的節能節奏,農業才真正達到輕工熟力地步,脫離了滯工滯利規模,在前人的預造的基礎上,中國的農業達到高新水準


用戶7137570725461


🌹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從根本上解決了幾千年以來,一直困擾人民百姓的“吃飯問題”!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頂層政策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極大發展。

🌾“吃飯問題”,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民以食為天”,天經地易,萬古真理!

🌽從李冰修築“都江堰”,到漢武帝親臨“治理黃河”;從魯國的“初稅畝”,到明朝的“一條鞭法”,直至大清王朝的“地丁銀”等制度和措施,都是為了發展農業,增加糧食。

🌾從商鞅變法(獎勵農耕),再到北宋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農田水利法”等,無不關乎農業生產。結果都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

🌽從李自成的“均田免糧”,到洪秀全的《天朝田畝制度》,再到近代孫中山的“耕者有其田”,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口糧難題”。

🌾歷史上,一遇天災或人禍,哀鴻遍野,討飯成群,乞丐結幫,背井離鄉,賣兒舍女,餬口逃荒。“闖關東”,“走西口”;“偷渡南洋”,“死闖港澳”……捨生為命,就是為了一口糧食!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召開),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革開放”的決策,中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鄧小平和黨中央,英明決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農業為先。在全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發展,為農村致富和糧食生產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新路。

🌾經過多年的不斷總結和完善,形成了穩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中國人民逐漸地告別了“糧票”,“棉花票”,“肉票”等票卷,從此不再為“口糧問題”犯難,不再為“吃飯問題”而發愁。人們不單是“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提升“吃飯質量和營養”。

🎍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徹底地擺脫了“飢餓”,從根本上解決了“糧食問題”,在中國歷史上,對農業生產發展貢獻極大的國家領導人!


笑看東籬


在中國農業史上作出最大貢獻的是賈思勰。

一,賈思勰是北魏時期著名的農學家。他在總結了我國古代經驗和成就的基礎上寫出被譽為農業百科全書的《齊民要術》。

二,《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最完善的農業著作。它由耕田、施肥,穀物、蔬菜、果樹、林木的種類及種植方法作了詳盡的介紹。對畜、禽、魚類的養殖及防病治病作了詳盡的介紹。還對農產品的加工種類及方法作了詳盡介紹,被譽為申國最早的烹飪大全。

三,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對後世農業的發展影響很大。現在有人提出來它是農業大數據之源,對今天的農業發展仍有很強的借鑑價值。


齊國成語


中國歷史上誰對農業貢獻最大?

既然是歷史,咱們就從歷史談起。首先是商鞅《商鞅變法》。賈思勰《齊民要術》。現代史有鄧小平,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商鞅變法》其中一條就是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所謂“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平。”就是廢除井田制,授田於民,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按土地多少抽稅。在此基礎上獎勵耕織,重農抑商。鼓勵墾荒,對於從三晉來秦的無地勞動者,給他們土地和住宅,並免除其三世的勞役。這就是最早承包到戶政策。

《齊民要術》就是老百姓要知道的技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系統地總結了六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季節、氣候、和不同土壤與不同農作物的關係,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

鄧小平,改革春風颳滿地,實行田地承包到戶解決了國人吃飯的問題。

袁隆平,水稻雜交之父,都讓大家吃的飽飽的啦。


人生坎坷83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