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天下廉吏,无出其右——康熙

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雍正

说到清朝的“第一廉吏”,大家可能第一印象中都会想到于成龙。确实,作为大公无私敢作敢为的北溟公(于成龙字北溟),从44岁开始便将自己的后半生投入在为大清鞠躬尽瘁的道路当中,从罗城的革新利弊到武昌协平“三藩之乱”,再到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的以身许国,20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有三次被举“卓异”,他去世后更是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亲笔篆刻碑文,一代廉吏的名号就此闻名于世。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于成龙剧照

于成龙的事迹想必我们不论从史书还是影视剧中都可以得知,而我今天真正详细要讲的这位,他也被康熙称为“第一廉吏”,而且不光如此,连雍正都对其青睐有加,此人是整个清朝268年(1644—1912)历史当中四川籍官员中最享负盛名者,没有之一,他就是历经康、雍两朝的张鹏翮(he,二声)。

少有大志,光耀门楣

可能很多人对张鹏翮此人不甚了解,他是四川遂宁人,1649年(顺治六年)出生于遂宁县一个叫黑柏沟的山村之中。村中长大的张鹏翮打小就心怀高远之志,并且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再难理解的文章在他眼里都会变得通俗易懂并过目不忘。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1670年(康熙九年),22岁的张鹏翮进士及第,光耀门楣,自此开启了他长达56年的仕宦生涯。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张鹏翮雕像

在50余年的时光中,张鹏翮从一个正六品的刑部主事,最终官居正一品文华殿大学士,不仅得到了两代帝王的格外青睐,还深得百姓爱戴,从此足以看出他的一步步高升一步步成就都是自己脚踏实地努力所得到的回报,他真正做到了“心系民之所想”、“实为君之所愿”。

心系百姓,殚精竭虑

之所以说张鹏翮是廉吏,主要在于他既做到了廉洁奉公又做到了刚直不阿。不论是兖州知府任上平息冤案十几起,还是浙江巡抚任上革除旧习,张鹏翮出仕为官的宗旨就是心系百姓民生大计,正是因为自己的政绩卓著,他的治所是一变再变,甚至一年会变好多次,他的官职也逐渐高升,当他每从一地离任时,当地的老百姓都会含泪夹道不舍相送,饶是热血如他,也不由在此情景之下留下两行热泪。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张鹏翮剧照

在吏部尚书任上,张鹏翮还创新性地提出了拒礼之法。大家都知道,古代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吏部作为国家选拔人才、官吏任免等一系列职能的关键所在,自会引起一些人的非分之想,而张鹏翮为了杜绝这种非分之想的产生,于是在自己的府邸大堂之中立了一座关公雕像,每每有人来访想私下拜托一些事的时候,张鹏翮就会以关公之威来阐发自己心中之志,那些有非分之想之人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自此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在廉洁奉公的同时,张鹏翮为了弘扬正义,他从来都是就事论事,不论什么人只要犯了法,那就要受到该有的惩罚,哪怕是皇亲国戚、王侯将相都无一例外。当时的两江总督噶礼,其祖先是后金开国五大功臣何和礼,嚣张跋扈已久,为了打压不愿依附于他的苏州知府陈鹏年,特造反诗以诬告之,时为刑部尚书的张鹏翮奉命审理此案,其间他不顾噶礼诛杀其儿的威胁,最终还是公正审判此案,康熙为之大悦,亲赐张鹏翮“大清第一廉吏”的美称,而且以后但凡有重大疑难案件,康熙都会找他这个好帮手来解决。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康熙剧照

全能名臣,雍正股肱

张鹏翮不光在为官之道上很有一套,在其他诸如水利、外交、教育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河道总督署旧址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早在张鹏翮进士及第之前,他就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十分热爱,以致在攻读四书五经的同时,他也常看《水经注》、《徐霞客游记》之类的地理名作,而且他不光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储备,还将其展现在实践层面之上。自康熙二十年起(1681),黄河水患时有发生,频频不断,虽经过很多治河大臣的治理,成效甚微,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52岁的张鹏翮被任命为河道总督,他通过无数次的亲身实地考察、遍访沿岸百姓、借助前人所存经验等方式,最终创造出“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的方法,经过官民8年多的努力,终于达到了“黄淮大治、漕运通达”的效果,不止如此,张鹏翮还将自己的生平理论撰写成文,以供后世参考。直至现在,当年治河之处还留有他的著作和雕像供人们瞻仰。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张鹏翮纪念堂

外交上,在17世纪80年代,清政府与俄国的边界问题屡有争议,为此,康熙1688年特派索额图前往俄国商讨定界事宜,张鹏翮作为副使一同前往,遥远路途之中,使团经历了恶劣天气的袭击和少数民族部落的暴乱,最终在张鹤鹏的超前胆识之下得以一一化解,与俄国的讨论也甚为顺畅,可以这么说,张鹏翮此行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以及中俄东段边境的划定奠定了实质性的基础。

1723年(雍正元年),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任命这位先帝朝“第一廉吏”为文华殿大学士,官居正一品,张鹏翮的仕途达到了人生当中的顶峰,但是即使身处如此高位,张鹏翮依旧始终保持那一颗从小就有的初心,不以高位而骄纵,不为虚名而折腰。在大学士的基础上,雍正又加封张鹏翮为太子太傅,命其入上书房教授诸皇子读书。同年,收到黄河决口的急报,75岁高龄的张鹏翮继续走马上任,以大学士之职前往治理水患。1725年(雍正三年),张鹏翮在任上去世,享年77岁,雍正闻之悲痛不已,不仅将其入祀贤良祠,还专门为其撰写碑文,以此来纪念这位股肱之臣的一世功绩。这也使其成为了有清一代当中四川籍官员中声名最著者。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雍正剧照

纵观张鹏翮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努力过也操劳过,为水利事业辛苦过也钻研过,为外交事业据理力争过,为廉政事业身先士卒过,最终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两位帝王的一致尊敬与敬仰,即使在现在来说,张鹏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清圣祖实录》

《清世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列传六十六

蔡东藩《清史演义》

孟森《清史讲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