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彈】公益校服拒絕勾兌商業枸杞


【暢●彈】公益校服拒絕勾兌商業枸杞


【暢●彈】公益校服拒絕勾兌商業枸杞


網絡圖片


近日,發生於寧夏彭陽縣王窪鎮中心學校的“校服印枸杞品牌名”一事引起多方關注,4月17日,涉事的寧夏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她很自責,本來想做一件好事,結果沒做好,目前校服已經全部回收調換。基金會負責校服捐助工作的相關負責人稱,2018年11月,基金會計劃購買6000套校服,捐贈給農村地區的學生。寧夏固原市一家企業中標,給了比較低的價格,每件57元。購買校服的錢需要基金會自己去落實,於是他們聯繫了基金會理事單位百瑞源公司,對方願意捐贈1000套校服。負責人說,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廣告問題。對於另外的5000套校服,現在在募集資金,基金會將吸取此事教訓。

贊助可以“有償”,但要有原則、分寸,不能假借公益為利益站臺。從新聞圖片上看,“百瑞源”三個大字幾乎佔據校服背面‪1/3‬的面積,學生穿在身上,儼然企業的移動廣告。嚴格講,這不僅不能叫贊助,而且真要算賬的話,這不是企業贊助學生,而是學生在“贊助”企業,企業應該給學校補繳“廣告費”。當然,這筆錢學校不可能收。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1月連發3起廣告進校園事件後,教育部辦公廳於2019年2月下發通知稱,要對所有進入中小學校、幼兒園或組織中小學生、在園幼兒參加的活動,向學校、學生髮放的試卷、獎狀、校服、教科書、教輔材料、文具教具等,以及進入校園的APP進行嚴格排查,特別要防範外部人員借各類活動製作、夾帶、發放帶有商業廣告的物品。所以,校服印枸杞,這是非常嚴重的違規。

此事被曝光,源於微信公號“寧夏枸杞文化研究院”(與“百瑞源”公司關聯密切)對捐贈一事的炒作。公號刊發題為《這些大山裡的孩子,穿上了百瑞源的校服更可愛了!》(現已刪除)的文章招致批評,“校服廣告”才浮出水面。從流程上看,這暴露了基金會管理和監督嚴重缺位。為什麼“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廣告問題”?校服誰做的,廣告誰印的,在孩子們穿上身上之前,難道不應該有人來把關嗎?說是無心的、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解釋能服眾嗎?

公益項目離不開錢。不是項目找錢,就是錢找項目。這中間有個平衡點,既要達到公益的目的,又要找到合作的“燃”點,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情懷算“燃”點,但凡事僅靠情懷持久不了。要從社會效益帶動經濟效益找到更多“燃”的空間。比如,通過公益活動,企業的社會形象樹立起來了,“燃”出了更多的正能量,這也很划算。

總之,搞公益項目絕不能讓錢說了算,那就錯位了、變味兒了。


【暢●彈】公益校服拒絕勾兌商業枸杞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