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手足口病?,有哪些傳播途徑,怎麼預防

一: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什麼是手足口病?,有哪些傳播途徑,怎麼預防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二:傳播途徑

1,接觸病人皮膚。

什麼是手足口病?,有哪些傳播途徑,怎麼預防

2.通過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等物品。

3.患者喉嚨分泌物(飛沫)傳播。

4.飲用汙染的水。

三:如何預防

什麼是手足口病?,有哪些傳播途徑,怎麼預防

手足口病對嬰幼兒普遍易感。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徵,多數患者可以自愈。疾控專家建議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托幼機構和家長髮現可疑患兒,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及時採取控制措施。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療、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